一种钢管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0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领域,尤其是一种钢管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时,钢管常常堆积横放到地上,占用平面的空间大,施工时十分不方便,下雨时,雨水渗入到底部,由于底部的钢管密集无法更好的清理积水,从而导致底部的钢管长时间浸泡在积水里容易使钢管腐蚀。

专利号为:cn104648806a的专利文件提出一种钢管存储用阶梯式构件及其用于存储钢管的方法,当钢管长时间放置在支撑横梁上时,钢管与支撑横梁之间的接触面积非常小,使得钢管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钢管中间易发生形变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管存储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管存储装置,所述钢管存储装置包括:主体、斜板、支撑部;

所述主体内设有存储腔、放置槽,所述存储腔与所述放置槽相连通,所述存储腔通过所述放置槽与外部相连通;

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钢管50所述放置槽设置在所述主体另一侧,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底部与所述主体底部平齐;

所述斜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存储腔内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底壁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斜板垂直设置,所述斜面与所述斜板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至80度。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存储装置还包括安装柱、固定带、卡块,所述安装柱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一端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另一端与所述卡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还设有与所述卡块卡合的卡槽,所述卡块活动收容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底部还设有凹槽,所述存储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所述存储腔通过所述凹槽与外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管存储装置,钢管倾斜放置在存储腔时,钢管与斜板抵接,斜板倾斜设置在主体内,从而减少存储钢管时对平面空间的占用。

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管存储装置,钢管倾斜放置在存储腔时,钢管侧面与斜板接触面积更大,钢管底部与斜面完全抵接,使得钢管受力更加均匀,防止钢管长时间放置后,导致钢管发生形变。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管存储装置,主体的底部设有斜面,下雨时,雨水能够通过斜面从凹槽排出存储腔,防止钢管底部积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存储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存储装置放置钢管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所述钢管存储装置,所述钢管存储装置包括:主体10、斜板20、支撑部30;

所述主体内设有存储腔11、放置槽12,所述存储腔11与所述放置槽12相连通,所述存储腔11通过所述放置槽12与外部相连通;

所述支撑部30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一侧,所述放置槽12设置在所述主体10另一侧,所述支撑部30与所述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30底部与所述主体10底部平齐;

所述斜板20倾斜设置在所述存储腔11内并与所述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0底壁设有斜面13,所述斜面13与所述斜板20垂直设置,所述斜面13与所述斜板20之间存在间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斜面13的最高处设置在所述主体10远离所述支撑部30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斜面13的最高处低于所述放置槽12的最低处,防止钢管50从所述存储腔11中滑出,钢管50倾斜放置在所述存储腔11时,钢管50与所述斜板20抵接,所述斜板20倾斜设置在所述主体10内,从而减少存储多个钢管50对平面空间的占用;钢管50倾斜放置在所述存储腔11时,钢管50侧面与所述斜板20抵接,使钢管50侧面与所述斜板20的接触面积更大,钢管50底部与所述斜面13完全抵接,所述斜面13与所述斜板20垂直设置,使得钢管50受力更加均匀,防止钢管50长时间放置后,导致钢管50发生形变,所述支撑部30与所述主体10一侧固定连接,防止所述主体10发生倾倒。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2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至80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板2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至80度,使钢管50与所述斜板20抵接时,进一步减少钢管50对平面空间的占用。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存储装置还包括安装柱14、固定带40、卡块41,所述安装柱14与所述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40一端与所述安装柱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40另一端与所述卡块41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0还设有与所述卡块41卡合的卡槽15,所述卡块41活动收容于所述卡槽15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带40一端与所述安装柱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40另一端与所述卡块41固定连接,所述卡块41与所述卡槽15卡合,所述固定带40防止钢管50从所述存储腔11中掉出。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0底部还设有凹槽16,所述存储腔11与所述凹槽16相连通,所述存储腔11通过所述凹槽16与外部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腔11与所述凹槽16相连通,所述存储腔11通过所述凹槽16与外部相连通,下雨时,所述雨水通过所述主体10底部的所述斜面13滑落到所述凹槽16内,经过所述凹槽16排出所述存储腔11。

在本实施方式中,放置钢管50时,首先将所述固定带40上的所述卡块41从所述卡槽15内取出,其次将钢管50放置到所述存储腔11内,使靠近所述斜板20的钢管50与所述斜板20抵接,钢管50底部与所述主体10底部的所述斜面13完全抵接,钢管50放置完毕后,将所述固定带40通过所述卡块41与所述卡槽15卡合,从而使所述固定带40与所述主体10形成固定连接;取出钢管50时,首先将所述固定带40上的所述卡块41从所述卡槽15内取出,其次将钢管50从所述存储腔11内取出,钢管50取出完毕后,将所述固定带40通过所述卡块41与所述卡槽15卡合,从而使所述固定带40与所述主体10形成固定连接。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存储装置包括:主体、斜板、支撑部;

所述主体内设有存储腔、放置槽,所述存储腔与所述放置槽相连通,所述存储腔通过所述放置槽与外部相连通;

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钢管50所述放置槽设置在所述主体另一侧,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底部与所述主体底部平齐;

所述斜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存储腔内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底壁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斜板垂直设置,所述斜面与所述斜板之间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至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存储装置还包括安装柱、固定带、卡块,所述安装柱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一端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另一端与所述卡块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设有与所述卡块卡合的卡槽,所述卡块活动收容于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底部还设有凹槽,所述存储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所述存储腔通过所述凹槽与外部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管存储装置,所述钢管存储装置包括:主体、斜板、支撑部;所述主体内设有存储腔、放置槽,所述存储腔与所述放置槽相连通,所述存储腔通过所述放置槽与外部相连通;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钢管50所述放置槽设置在所述主体另一侧,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底部与所述主体底部平齐;所述斜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存储腔内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底壁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斜板垂直设置,所述斜面与所述斜板之间存在间隙;钢管倾斜放置在存储腔时,钢管与斜板抵接,斜板倾斜设置在主体内,从而减少存储钢管时对平面空间的占用。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0.28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95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