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2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气雾化合金材料是指采用气流对熔融状态的合金进行喷射,从而使合金材料成粉末状,从而制取合金粉末的技术,通过采用高压空气和氮气,雾化粉末成球率高,松装密度大,压缩性能依粉末形状而异。

在合金材料气雾化之前,对咬对合金材料的表面进行一定的处理,除去合金材料表面的锈迹和其他污渍,但是目前一些处理装置中,一方面无法将合金材料进行有效的固定,通常使操作人员手持工具进行夹持,使装置使用的安全性低,另外,一些装置只可以做到单面的处理,使处理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齿轮箱,处理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臂,支撑臂上设置有往复运动机构,齿轮箱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处理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两组滑动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板,滑动板上开设有方形滑槽,安装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方形滑块,方形滑块滑动安装于方形滑槽内,安装板与滑动板滑动安装,处理箱的内侧底部和内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除锈板。

优选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滚动轮、伺服电机、传动带、拨动块和连杆,支撑臂上转动安装有滚动轮,支撑臂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穿过支撑臂并与滚动轮固定连接,两组滚动轮上设置有传动带,两组滚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传动带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拨动块,安装板的前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杆,处理箱的一侧壁开设有开口连杆通过开口延伸至处理箱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主动转动杆、从动转动杆、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连接带、连接杆、第一伞状齿轮和第二伞状齿轮,齿轮箱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齿轮箱的另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主动转动杆,主动转动杆的另一侧端与处理箱的另一侧外表面转动安装,齿轮箱的另一侧外表面转动安装有两组从动转动杆,从动转动杆的另一端与齿轮箱的一侧内壁转动安装,从动转动杆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和第一伞状齿轮,主动转动杆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两组从动齿轮上设置有连接带,两组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通过连接带传动连接,齿轮箱的内侧底部和内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处理箱的底部和顶部转动安装,连接杆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状齿轮,第一伞状齿轮与第二伞状齿轮相啮合,连接杆的另一端匀穿过处理箱并与转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u型板、连接板、夹紧弹簧、固定杆、夹紧板和固定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板,u型板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u型板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夹紧弹簧,夹紧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放料门且放料门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软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通过滚动轮、伺服电机、传动带、拨动块和连接杆配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该装置在处理合金材料时能够做到双面处理,不需要中途停止装置进行翻面,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方便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处理效率。

(2)、该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通过u型板、连接板、夹紧弹簧、固定杆、夹紧板和固定板配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需要处理的合金材料进行有效的固定,不需要操作人员手持工具来夹持合金材料,一方面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另一方面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的放大图。

图中:1处理箱、2齿轮箱、3支撑臂、4往复运动机构、401滚动轮、402伺服电机、403传动带、404拨动块、405连杆、5传动机构、501传动电机、502主动转动杆、503从动转动杆、504从动齿轮、505主动齿轮、506连接带、507连接杆、508第一伞状齿轮、509第二伞状齿轮、6固定机构、601u型板、602连接板、603夹紧弹簧、604固定杆、605夹紧板、606固定板、7滑动板、8方形滑槽、9方形滑块、10安装板、11转动杆、12转动板、13除锈板、14放料门、15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齿轮箱2,处理箱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臂3,支撑臂3上设置有往复运动机构4,齿轮箱2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5,处理箱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7,两组滑动板7之间设置有安装板10,滑动板7上开设有方形滑槽8,安装板10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方形滑块9,方形滑块9滑动安装于方形滑槽8内,安装板10与滑动板7滑动安装,处理箱1的内侧底部和内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2,转动板1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除锈板13。

往复运动机构4包括滚动轮401、伺服电机402、传动带403、拨动块404和连杆405,支撑臂3上转动安装有滚动轮401,支撑臂3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02,伺服电机40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穿过支撑臂3并与滚动轮401固定连接,两组滚动轮401上设置有传动带403,两组滚动轮401通过传动带403传动连接,传动带403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拨动块404,安装板10的前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杆405,通过伺服电机402带动滚动轮401转动,使传动带403能够在滚动轮401上转动,使拨动块404在传动带403上转动,使拨动块404对连杆405进行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该装置在处理合金材料时能够做到双面处理,不需要中途停止装置进行翻面,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方便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处理效率,处理箱1的一侧壁开设有开口连杆405通过开口延伸至处理箱1的外部,传动机构5包括传动电机501、主动转动杆502、从动转动杆503、从动齿轮504、主动齿轮505、连接带506、连接杆507、第一伞状齿轮508和第二伞状齿轮509,齿轮箱2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501,齿轮箱2的另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主动转动杆502,主动转动杆502的另一侧端与处理箱1的另一侧外表面转动安装,齿轮箱2的另一侧外表面转动安装有两组从动转动杆503,从动转动杆503的另一端与齿轮箱2的一侧内壁转动安装,从动转动杆503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504和第一伞状齿轮508,主动转动杆502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505,主动齿轮505和两组从动齿轮504上设置有连接带506,两组从动齿轮504和主动齿轮505通过连接带506传动连接,齿轮箱2的内侧底部和内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507,连接杆507的另一端与处理箱1的底部和顶部转动安装,连接杆507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状齿轮508,第一伞状齿轮508与第二伞状齿轮509相啮合,连接杆507的另一端匀穿过处理箱1并与转动杆11固定连接,固定机构6包括u型板601、连接板602、夹紧弹簧603、固定杆604、夹紧板605和固定板606,安装板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板601,u型板6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602,u型板601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夹紧弹簧603,夹紧弹簧603的另一端与连接板6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板6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04,固定杆6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605,安装板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06,通过拨动夹紧板605使夹紧板605通过固定杆604带动连接板602移动,使夹紧弹簧603压缩,使夹紧弹簧603具有一定的弹力,使固定杆604带动夹紧板605使合金材料进行夹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需要处理的合金材料进行有效的固定,不需要操作人员手持工具来夹持合金材料,一方面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另一方面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处理箱1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放料门14且放料门14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处理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5,支撑腿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软垫。

工作原理:打开放料门14,拨开夹紧板605,使需要处理的合金材料放在夹紧板605与固定板606之间,通过夹紧弹簧603的弹力使合金材料固定住,打开传动电机501,使传动电机501带动主动转动杆502转动,进而通过连接带506使从动转动杆503转动,使连接杆507带动转动杆11转动,使转动板12带动除锈板13转动,随后打开伺服电机402,使伺服电机402带动滚动轮401转动,使传动带403通过伺服电机402传动,使拨动块404在传动带403上转动,当拨动块404向下移动时带动连杆405向下移动,对合金材料的底部进行处理,当拨动块404向上带动连杆405移动时,对合金材料的顶部进行处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齿轮箱(2),处理箱(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臂(3),支撑臂(3)上设置有往复运动机构(4),齿轮箱(2)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5),处理箱(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7),两组滑动板(7)之间设置有安装板(10),滑动板(7)上开设有方形滑槽(8),安装板(10)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方形滑块(9),方形滑块(9)滑动安装于方形滑槽(8)内,安装板(10)与滑动板(7)滑动安装,处理箱(1)的内侧底部和内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2),转动板(1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除锈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4)包括滚动轮(401)、伺服电机(402)、传动带(403)、拨动块(404)和连杆(405),支撑臂(3)上转动安装有滚动轮(401),支撑臂(3)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02),伺服电机(40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穿过支撑臂(3)并与滚动轮(401)固定连接,两组滚动轮(401)上设置有传动带(403),两组滚动轮(401)通过传动带(403)传动连接,传动带(403)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拨动块(404),安装板(10)的前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杆(405),处理箱(1)的一侧壁开设有开口连杆(405)通过开口延伸至处理箱(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传动电机(501)、主动转动杆(502)、从动转动杆(503)、从动齿轮(504)、主动齿轮(505)、连接带(506)、连接杆(507)、第一伞状齿轮(508)和第二伞状齿轮(509),齿轮箱(2)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501),齿轮箱(2)的另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主动转动杆(502),主动转动杆(502)的另一侧端与处理箱(1)的另一侧外表面转动安装,齿轮箱(2)的另一侧外表面转动安装有两组从动转动杆(503),从动转动杆(503)的另一端与齿轮箱(2)的一侧内壁转动安装,从动转动杆(503)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504)和第一伞状齿轮(508),主动转动杆(502)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505),主动齿轮(505)和两组从动齿轮(504)上设置有连接带(506),两组从动齿轮(504)和主动齿轮(505)通过连接带(506)传动连接,齿轮箱(2)的内侧底部和内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杆(507),连接杆(507)的另一端与处理箱(1)的底部和顶部转动安装,连接杆(507)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状齿轮(508),第一伞状齿轮(508)与第二伞状齿轮(509)相啮合,连接杆(507)的另一端匀穿过处理箱(1)并与转动杆(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6)包括u型板(601)、连接板(602)、夹紧弹簧(603)、固定杆(604)、夹紧板(605)和固定板(606),安装板(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板(601),u型板(6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602),u型板(601)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夹紧弹簧(603),夹紧弹簧(603)的另一端与连接板(6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板(6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04),固定杆(6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605),安装板(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前侧外表面铰接安装有放料门(14)且放料门(14)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5),支撑腿(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软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涉及软磁材料技术领域。该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齿轮箱,处理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臂,支撑臂上设置有往复运动机构,齿轮箱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处理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两组滑动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板,滑动板上开设有方形滑槽。该气雾化铁硅合金软磁材料的表面处理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该装置在处理合金材料时能够做到双面处理,不需要中途停止装置进行翻面,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方便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处理效率,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昕;姚国忠;赵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清鑫晨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95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