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外壳。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其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钢结构的外壳内,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
变电站常安放在路边的空地,在对变电站进行检修维护时,打开的箱门会横拦在道路,对行人通行造成不便。另外,有时因场所受限,变电站可能会安放在狭窄的空间,检修人员在打开箱门时需要来回避让,存在着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外壳,其在确保箱门完全打开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箱门打开时所需的空间,降低了对安放空间的要求,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电站外壳,包括箱体与箱门;所述箱门设置左右对称的两个,分别铰接于箱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箱门包括沿左右方向依次滑动连接的第一门板、第二门板与第三门板;所述第一门板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在上部设置第一顶滑槽、在下部设置第一底滑槽,所述第二门板的上下两端对应限位于第一顶滑槽与第一底滑槽内;所述第二门板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在上部设置第二顶滑槽、在下部设置第二底滑槽,所述第三门板的上下两端对应限位于第二顶滑槽与第二底滑槽内;所述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设置防止两者脱离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门板与第三门板设置防止两者脱离的第二限位机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门板包括:第一板主体、第一上立肋、连接第一上立肋顶部与第一板主体顶部的第一顶肋、第一下立肋、连接第一下立肋底部与第一板主体底部的第一底肋;所述第一板主体、第一上立肋、第一顶肋之间构成第一顶滑槽;所述第一板主体、第一下立肋、第一底肋之间构成第一底滑槽。
可选的,所述第二门板包括:第二板主体、第二上立肋、连接第二上立肋顶部与第二板主体顶部的第二顶肋、第二下立肋、连接第二下立肋底部与第二板主体底部的第二底肋;所述第二板主体、第二上立肋、第二顶肋之间构成第二顶滑槽;所述第二板主体、第二下立肋、第二底肋之间构成第二底滑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一上立肋或/和第一下立肋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以及与第二门板固接并限位于第一限位槽的第一限位销;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左右两端封闭;所述第一限位销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门板设置与第一限位销适配的螺纹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二上立肋或/和第二下立肋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槽、以及与第三门板固接并限位于第二限位槽的第二限位销;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左右两端封闭;所述第二限位销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三门板设置与第二限位销适配的螺纹孔。
可选的,所述箱体在顶板或/和底板设置对第一门板的内侧面构成限位的第一限位棱。
可选的,所述箱体在顶板或/和底板设置对第二门板构成限位的第二滑槽。
可选的,所述箱体在顶板或/和底板设置对第三门板构成限位的第三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第三门板沿第二顶滑槽与第二底滑槽滑向第二门板,使第三门板与第二门板重合;将第二门板沿第一顶滑槽与第一底滑槽滑向第一门板,使第二门板、第三门板与第一门板重合。如此,即可使箱门的宽度缩减到三分之一,拉开箱门时形成的扇形轨迹的半径也会缩减到三分之一。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箱门主要由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第三门板构成,在拉开箱门时,通过令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第三门板重合,可以使箱门的宽度缩减到三分之一。如此一来,在确保箱门完全打开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箱门打开时所需的空间,降低了变电站对安放空间的要求,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关闭箱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启箱门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第三门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第一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箱体底板设置第一限位棱、第二滑槽、第三滑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箱门;3、第一门板;4、第二门板;5、第三门板;6、第一顶滑槽;7、第一底滑槽;8、第二顶滑槽;9、第二底滑槽;10、第一板主体;11、第一上立肋;12、第一顶肋;13、第一下立肋;14、第一底肋;15、第二板主体;16、第二上立肋;17、第二顶肋;18、第二下立肋;19、第二底肋;20、第一限位槽;21、第一限位销;22、第二限位槽;23、第二限位销;24、第一限位棱;25、第二滑槽;26、第三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外壳,该变电站外壳包括箱体1与箱门2;所述箱门2设置左右对称的两个,分别铰接于箱体1的左右两侧。其中,所述箱门2包括沿左右方向依次滑动连接的第一门板3、第二门板4与第三门板5。应当理解的是,通常令第一门板3与箱体铰接,两箱门2的第三门板5对应设置有锁扣;此外,还可在第三门板5的外侧面设置把手。第一门板3、第二门板4、第三门板5的宽度大致相同。所述第一门板3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在上部设置第一顶滑槽6、在下部设置第一底滑槽7。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以朝向箱体1内为内侧面,反之,则为外侧面。所述第二门板4的上下两端对应限位于第一顶滑槽6与第一底滑槽7内。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顶滑槽6与第一底滑槽7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门板4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在上部设置第二顶滑槽8、在下部设置第二底滑槽9,所述第三门板5的上下两端对应限位于第二顶滑槽8与第二底滑槽9内。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二顶滑槽8与第二底滑槽9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门板3与第二门板4设置防止两者脱离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门板4与第三门板5设置防止两者脱离的第二限位机构。
下面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将第三门板5沿第二顶滑槽8与第二底滑槽9滑向第二门板4,使第三门板5与第二门板4重合;将第二门板4沿第一顶滑槽6与第一底滑槽7滑向第一门板3,使第二门板4、第三门板5与第一门板3重合。如此,即可使箱门2的宽度缩减到三分之一,拉开箱门2时形成的扇形轨迹的半径也会缩减到三分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箱门2主要由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一门板3、第二门板4、第三门板5构成,在拉开箱门2时,通过令第一门板3、第二门板4、第三门板5重合,可以使箱门2的宽度缩减到三分之一。如此一来,在确保箱门2完全打开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箱门2打开时所需的空间,降低了变电站对安放空间的要求,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板3包括:第一板主体10、第一上立肋11、连接第一上立肋11顶部与第一板主体10顶部的第一顶肋12、第一下立肋13、连接第一下立肋13底部与第一板主体10底部的第一底肋14;所述第一板主体10、第一上立肋11、第一顶肋12之间构成第一顶滑槽6;所述第一板主体10、第一下立肋13、第一底肋14之间构成第一底滑槽7。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门板4包括:第二板主体15、第二上立肋16、连接第二上立肋16顶部与第二板主体15顶部的第二顶肋17、第二下立肋18、连接第二下立肋18底部与第二板主体15底部的第二底肋19;所述第二板主体15、第二上立肋16、第二顶肋17之间构成第二顶滑槽8;所述第二板主体15、第二下立肋18、第二底肋19之间构成第二底滑槽9。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一上立肋11或/和第一下立肋13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20、以及与第二门板4固接并限位于第一限位槽20的第一限位销21;应当理解的是,应当理解的是,可仅在第一上立肋11设置一道或多道第一限位槽20,也可仅在第一下立肋13设置一道或多道第一限位槽20,还可分别在第一上立肋11与第一下立肋13设置一道或多道第一限位槽20。所述第一限位槽20的左右两端封闭;所述第一限位销21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门板4设置与第一限位销21适配的螺纹孔。应当理解的是,第一限位销21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于第二门板4,便于后期维护时对第一门板3与第二门板4进行拆装。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于第二上立肋16或/和第二下立肋18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槽22、以及与第三门板5固接并限位于第二限位槽22的第二限位销23;应当理解的是,可仅在第二上立肋16设置一道或多道第二限位槽22,也可仅在第二下立肋18设置一道或多道第二限位槽22,还可分别在第二上立肋16与第二下立肋18设置一道或多道第二限位槽22。所述第二限位槽22的左右两端封闭;所述第二限位销23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三门板5设置与第二限位销23适配的螺纹孔。应当理解的是,第二限位销23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于第三门板5,便于后期维护时对第二门板4与第三门板5进行拆装。
在本申请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在顶板或/和底板设置对第一门板3的内侧面构成限位的第一限位棱24。应当理解的是,可仅在箱体1的顶板设置一道第一限位棱24,也可仅在箱体1的底板设置一道第一限位棱24,还可分别在箱体1的顶板与底板设置一道第一限位棱24。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在顶板或/和底板设置对第二门板4构成限位的第二滑槽25。应当理解的是,当第一限位棱24与第一门板3的内侧面接触并构成限位时,第二门板4正好与第二滑槽25对齐。可仅在箱体1的顶板设置第二滑槽25,也可仅在箱体1的底板设置第二滑槽25,还可分别在箱体1的顶板与底板设置第二滑槽25。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在顶板或/和底板设置对第三门板5构成限位的第三滑槽26。应当理解的是,当第一限位棱24与第一门板3的内侧面接触并构成限位时,第三门板5正好与第三滑槽26对齐。可仅在箱体1的顶板设置第三滑槽26,也可仅在箱体1的底板设置第三滑槽26,还可分别在箱体1的顶板与底板设置第三滑槽26。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变电站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
箱门(2),其所述箱门(2)设置左右对称的两个,分别铰接于箱体(1)的左右两侧;
其中,所述箱门(2)包括沿左右方向依次滑动连接的第一门板(3)、第二门板(4)与第三门板(5);
所述第一门板(3)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在上部设置第一顶滑槽(6)、在下部设置第一底滑槽(7),所述第二门板(4)的上下两端对应限位于第一顶滑槽(6)与第一底滑槽(7)内;
所述第二门板(4)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在上部设置第二顶滑槽(8)、在下部设置第二底滑槽(9),所述第三门板(5)的上下两端对应限位于第二顶滑槽(8)与第二底滑槽(9)内;
所述第一门板(3)与第二门板(4)设置防止两者脱离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门板(4)与第三门板(5)设置防止两者脱离的第二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3)包括:
第一板主体(10);及
第一上立肋(11);及
连接第一上立肋(11)顶部与第一板主体(10)顶部的第一顶肋(12);及
第一下立肋(13);及
连接第一下立肋(13)底部与第一板主体(10)底部的第一底肋(14);
其中,所述第一板主体(10)、第一上立肋(11)、第一顶肋(12)之间构成第一顶滑槽(6);所述第一板主体(10)、第一下立肋(13)、第一底肋(14)之间构成第一底滑槽(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电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板(4)包括:
第二板主体(15);及
第二上立肋(16);及
连接第二上立肋(16)顶部与第二板主体(15)顶部的第二顶肋(17);及
第二下立肋(18);及
连接第二下立肋(18)底部与第二板主体(15)底部的第二底肋(19);
其中,所述第二板主体(15)、第二上立肋(16)、第二顶肋(17)之间构成第二顶滑槽(8);所述第二板主体(15)、第二下立肋(18)、第二底肋(19)之间构成第二底滑槽(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
设于第一上立肋(11)或/和第一下立肋(13)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20);及
与第二门板(4)固接并限位于第一限位槽(20)的第一限位销(21);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槽(20)的左右两端封闭;所述第一限位销(21)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门板(4)设置与第一限位销(21)适配的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
设于第二上立肋(16)或/和第二下立肋(18)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槽(22);及
与第三门板(5)固接并限位于第二限位槽(22)的第二限位销(23);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槽(22)的左右两端封闭;所述第二限位销(23)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三门板(5)设置与第二限位销(23)适配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在顶板或/和底板设置对第一门板(3)的内侧面构成限位的第一限位棱(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在顶板或/和底板设置对第二门板(4)构成限位的第二滑槽(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电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在顶板或/和底板设置对第三门板(5)构成限位的第三滑槽(2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