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铸造模具,具体为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压铸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
交通运输设备在加工时需要进行压铸,现有的交通运输设备用压铸铸造模具在压铸完成后卸料不便,同时在压铸时,模具温度较高,不利于压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压铸铸造模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交通运输设备用压铸铸造模具在压铸完成后卸料不便,同时在压铸时,模具温度较高,不利于压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压铸台、支柱、气泵、第一输气管、风机、控制机构、横梁、液压缸、上模具、下模具、散热环、压铸腔、模底、限位块、调节槽、密封腔、分流管、喷头和第二输气管,所述压铸台一端的顶部设置有支柱,支柱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气泵,气泵上连接有第一输气管,支柱一侧的中部安装有风机,支柱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机构,支柱的顶端设置有横梁,横梁底端的中部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顶端安装有上模具,压铸台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下模具,下模具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环,下模具的中部开设有压铸腔,压铸腔的底部设置有模底,模底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模底底端的下模具内开设有密封腔,散热环的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分流管,分流管的一端安装有喷头,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第二输气管。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对应限位块位置处开设有调节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一端与密封腔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气管的一端与散热环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气泵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开关,风机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气管为一种耐高压材质的构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液压缸工作推动上模具向下移动,上模具向下移动从而对下模具开设的压铸腔内的胚料进行压铸,压铸完成后,液压缸收缩带动上模具回位,此时,气泵工作产生高压气体,并通过第一输气管输送给密封腔内,密封腔内气压变大,从而使得模底向上移动,模底向上移动将压铸完成后的压铸件推出,便于进行卸料,同时在压铸时,风机工作,风机工作将产生的风经第二输气管输送给散热环,再经分流管输送给喷头,经喷头喷出后对下模具进行降温,有利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压铸后的压铸件的卸料,同时在压铸时可进行散热,有利于交通运输设备件的压铸。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模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压铸台;2、支柱;3、气泵;4、第一输气管;5、风机;6、控制机构;7、横梁;8、液压缸;9、上模具;10、下模具;11、散热环;12、压铸腔;13、模底;14、限位块;15、调节槽;16、密封腔;17、分流管;18、喷头;19、第二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压铸铸造模具,包括压铸台1、支柱2、气泵3、第一输气管4、风机5、控制机构6、横梁7、液压缸8、上模具9、下模具10、散热环11、压铸腔12、模底13、限位块14、调节槽15、密封腔16、分流管17、喷头18和第二输气管19,压铸台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支柱2,支柱2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气泵3,气泵3上连接有第一输气管4,支柱2一侧的中部安装有风机5,支柱2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机构6,支柱2的顶端设置有横梁7,横梁7底端的中部安装有液压缸8,液压缸8的顶端安装有上模具9,压铸台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下模具10,下模具10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环11,下模具10的中部开设有压铸腔12,压铸腔12的底部设置有模底13,模底13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14,模底13底端的下模具10内开设有密封腔16,散热环11的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分流管17,分流管17的一端安装有喷头18,风机5的出风口连接有第二输气管19。
下模具10对应限位块14位置处开设有调节槽15,便于配合使用。
第一输气管4的一端与密封腔16连接,便于配合连接使用。
第二输气管19的一端与散热环11连接,便于配合连接使用。
控制机构6包括有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气泵3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开关,风机5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开关,便于信号的传输和控制。
第一输气管4为一种耐高压材质的构件,使得第一输气管4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液压缸8工作推动上模具9向下移动,上模具9向下移动从而对下模具10开设的压铸腔12内的胚料进行压铸,压铸完成后,液压缸8收缩带动上模具9回位,此时,气泵3工作产生高压气体,并通过第一输气管4输送给密封腔16内,密封腔16内气压变大,从而使得模底13向上移动,模底13向上移动将压铸完成后的压铸件推出,便于进行卸料,同时在压铸时,风机5工作,风机5工作将产生的风经第二输气管19输送给散热环11,再经分流管17输送给喷头18,经喷头18喷出后对下模具10进行降温,有利于使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压铸后的压铸件的卸料,同时在压铸时可进行散热,有利于交通运输设备件的压铸。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压铸铸造模具,包括压铸台(1)、支柱(2)、气泵(3)、第一输气管(4)、风机(5)、控制机构(6)、横梁(7)、液压缸(8)、上模具(9)、下模具(10)、散热环(11)、压铸腔(12)、模底(13)、限位块(14)、调节槽(15)、密封腔(16)、分流管(17)、喷头(18)和第二输气管(19),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台(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支柱(2),支柱(2)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气泵(3),气泵(3)上连接有第一输气管(4),支柱(2)一侧的中部安装有风机(5),支柱(2)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机构(6),支柱(2)的顶端设置有横梁(7),横梁(7)底端的中部安装有液压缸(8),液压缸(8)的顶端安装有上模具(9),压铸台(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下模具(10),下模具(10)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环(11),下模具(10)的中部开设有压铸腔(12),压铸腔(12)的底部设置有模底(13),模底(13)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14),模底(13)底端的下模具(10)内开设有密封腔(16),散热环(11)的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分流管(17),分流管(17)的一端安装有喷头(18),风机(5)的出风口连接有第二输气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压铸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0)对应限位块(14)位置处开设有调节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压铸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气管(4)的一端与密封腔(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压铸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气管(19)的一端与散热环(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压铸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6)包括有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气泵(3)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开关,风机(5)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压铸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气管(4)为一种耐高压材质的构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