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9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柜广泛适用于变电站、发电厂、工矿企业等,是照明及配电的电能转换及控制之用,具有分断能力强,动热稳定性好,电气方案引灵活,组合方便,系列性、实用性强,结构新颖等特点,配电柜通常包括配电柜本体,配电柜本体内设置有电气元件、仪表、开关和线路。

配电柜通常安装于地面,在地面上设置多个底角螺丝,在配电柜下面安装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底角螺丝穿过底板与地面螺纹连接,从而将配电柜安装于地面,但是在一些地方狭小,施工不便的地方在安装配电柜时通过螺纹安装就显得难度很大,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底座和l形板,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l形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l形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l形板为对向设置;其中,两组所述l形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形块,两组所述凸形块的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

其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形槽,所述底座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凹形槽相连通,两组所述通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两组所述凸形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凹形槽的内部;

其中,所述凹形槽的内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一侧所述轴承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侧所述轴承的内部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配电柜本体放置在底座上,然后顺时针转动丝杆,在丝杆的带动下两组l形板作对向运动,使得卡块卡接在卡槽内部,至此配电柜本体安装完成,拆卸时只需逆时针转动丝杆即可完成配电柜本体的拆卸工作。

优选的,所述丝杆以中点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杆时,使得两组所述l形板可以进行相对或者背向运动。

优选的,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侧面所述丝杆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绞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旋转丝杆。

优选的,所述绞轮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接橡胶套,避免在转动绞轮时手滑。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一侧所述卡槽的个数不少于两组,一组所述l形板内侧的所述卡块的个数不少于两组,所述卡块滑动卡接在所述卡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组卡槽、多组卡块,便于将配电柜本体牢牢地固定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配电柜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配电柜本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避免内部高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丝杆、两组l形板、多组卡槽配合多组卡块,卡块卡接在卡槽的内部,使得配电柜本体牢牢地固定在底座上,拆卸时只需反向转动丝杆,就可以将配电柜本体与底座分离,操作简单,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凸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电柜本体;101、散热风扇;2、安装架;201、卡槽;3、底座;301、凹形槽;302、通孔;304、轴承;4、l形板;401、卡块;402、凸形块;403、螺纹孔;5、丝杆;501、绞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1、底座3和l形板4,配电柜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卡槽201,l形板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卡块401,l形板4设置有两组,两组l形板4为对向设置;其中,两组l形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形块402,两组凸形块402的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403;

其中,底座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形槽301,底座3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通孔302,通孔302与凹形槽301相连通,两组通孔30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304,两组凸形块402滑动安装在凹形槽301的内部;

其中,凹形槽301的内部安装有丝杆5,丝杆5的两端分别与螺纹孔403螺纹连接,丝杆5的一端与一侧轴承304的内部固定连接,丝杆5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侧轴承304的内部转动安装在底座3的侧面。

其中,丝杆5以中点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转动丝杆5时,使得两组l形板4可以进行相对或者背向运动,转动安装在底座3侧面丝杆5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绞轮501,便于旋转丝杆5,绞轮501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通过套接橡胶套,避免在转动绞轮501时手滑,安装架2一侧卡槽201的个数不少于两组,一组l形板4内侧的卡块401的个数不少于两组,卡块401滑动卡接在卡槽201内部,通过设置多组卡槽201、多组卡块401,便于将配电柜本体1牢牢地固定在底座3上,配电柜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101,便于将配电柜本体1内的热量散发出去,避免内部高温。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配电柜本体1放置在底座3上,然后顺时针转动丝杆5,在丝杆5的带动下两组l形板4作对向运动,使得卡块401卡接在卡槽201内部,至此配电柜本体1安装完成,拆卸时只需逆时针转动丝杆5即可完成配电柜本体1的拆卸工作。

综上,本方案通通过丝杆5、两组l形板4、多组卡槽201配合多组卡块401,卡块401卡接在卡槽201的内部,使得配电柜本体1牢牢地固定在底座3上,拆卸时只需反向转动丝杆5,就可以将配电柜本体1与底座3分离,操作简单,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1)、底座(3)和l形板(4),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卡槽(201),所述l形板(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卡块(401),所述l形板(4)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l形板(4)为对向设置;其中,两组所述l形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形块(402),两组所述凸形块(402)的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403);

其中,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形槽(301),所述底座(3)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通孔(302),所述通孔(302)与所述凹形槽(301)相连通,两组所述通孔(30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304),两组所述凸形块(402)滑动安装在所述凹形槽(301)的内部;

其中,所述凹形槽(301)的内部安装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纹孔(403)螺纹连接,所述丝杆(5)的一端与一侧所述轴承(304)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5)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侧所述轴承(304)的内部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以中点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3)侧面所述丝杆(5)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绞轮(5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轮(501)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一侧所述卡槽(201)的个数不少于两组,一组所述l形板(4)内侧的所述卡块(401)的个数不少于两组,所述卡块(401)滑动卡接在所述卡槽(20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1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柜用安装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底座和L形板,配电柜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侧面开设有卡槽,L形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卡块,两组L形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形块,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形槽,底座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凹形槽相连通,两组通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凹形槽的内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一端贯穿另一侧轴承的内部转动安装在底座的侧面;本方案通过丝杆、两组L形板、多组卡槽配合多组卡块,卡块卡接在卡槽的内部,使得配电柜本体牢牢地固定在底座上,拆卸时只需反向转动丝杆,就可以将配电柜本体与底座分离,操作简单,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雷洁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恒德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01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