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倒模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设备,使用过程是将模具固定在底座上,然后注入材料,等待冷却后将模具拆卸开,取出成型的零件。
现有的模具在冷却后需要人工将上下模具拆卸开,然后取出其中成型的零件,这种人工拆卸方式非常不便,此外,模具在使用时需要完全固定,现有的夹持定位方式是通过人工拧螺栓的方式,速度太慢,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便于夹持的调节型膨胀胶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倒模的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拆卸模具的方式非常不便,夹持定位方式老旧,速度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倒模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拆卸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拆卸组件包括u形杆,所诉u形杆套设于第一固定杆的内壁,所述u形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空心杆,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套设于空心杆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通过滑块活动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壁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套设于隔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三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六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六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拉杆,所述第六齿轮、第七齿轮和拉杆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皆为两组,且关于拉杆的两侧对称。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防护层,所述拉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握把,所述拉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卡位孔,所述底座的外表面设置有卡位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动的方式拆卸模具,非常方便,此外,模具夹持速度快。
(1)模具主体在冷却完毕后,需要将上下模具拆卸开,取出其中成型的零件,将u形杆套设于第一固定杆的内壁,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向上移动,空心杆将第三固定杆限制在竖直状态,第一齿轮通过固定板带动第三固定杆向上移动,第三固定杆通过第二固定杆和u形杆带动上模具向上移动,从而将模具主体拆卸开,取出其中成型的零件,以电动的方式拆卸模具主体非常的方便;
(2)模具主体在使用时需要完全固定,以方便其中的材料成型,拉动拉杆,拉杆带动第七齿轮转动,第七齿轮带动第六齿轮转动,第六齿轮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和第四齿轮为固定连接,第五齿轮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向右移动,第三齿轮带动限位杆向右移动,限位杆、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皆为两组,且关于拉杆的两侧对称,从而夹持固定模具主体,这种夹持方式速度很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模具主体;2、第一固定杆;3、拆卸组件;301、u形杆;302、第二固定杆;303、第三固定杆;304、空心杆;305、固定板;306、第一齿轮;307、第二齿轮;308、电机;309、固定块;4、横杆;5、固定组件;501、限位杆;502、第三齿轮;503、隔板;504、第四齿轮;505、第五齿轮;506、第六齿轮;507、第七齿轮;508、拉杆;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便于拆卸倒模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第一固定杆2的外表面设置有拆卸组件3,第一固定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杆4,拆卸组件3包括u形杆301,所诉u形杆301套设于第一固定杆2的内壁,u形杆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302,第二固定杆3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303,第三固定杆303的外表面套设有空心杆304,第三固定杆3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5,固定板305套设于空心杆304的外表面,固定板3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06,第一齿轮306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齿轮307,第二齿轮30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08,电机30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9,固定块309的下表面通过滑块活动连接有底座6,如图1和图2所示,将u形杆301套设于第一固定杆2的内壁,启动电机308,电机308带动第二齿轮307转动,第二齿轮307带动第一齿轮306向上移动,第一齿轮306通过固定板305带动第三固定杆303向上移动,第三固定杆303通过第二固定杆302和u形杆301带动上模具向上移动,从而将模具主体1拆卸开。
进一步的,底座6的内壁设置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限位杆501,限位杆5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502,底座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503,第三齿轮502套设于隔板503的外表面,第三齿轮50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四齿轮504,第四齿轮504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505,第五齿轮50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六齿轮506,如图3和图4所示,第六齿轮506带动第五齿轮505转动,第五齿轮505和第四齿轮504为固定连接,第五齿轮505带动第四齿轮504转动,第四齿轮504带动第三齿轮502向右移动,第三齿轮502带动限位杆501向右移动。
进一步的,第六齿轮506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七齿轮507,第七齿轮507的外表面设置有拉杆508,第六齿轮506、第七齿轮507和拉杆508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6的内壁,限位杆501、第三齿轮502、第四齿轮504、第五齿轮505、第六齿轮506和第七齿轮507皆为两组,且关于拉杆508的两侧对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拉动拉杆508,拉杆508带动第七齿轮507转动,第七齿轮507带动第六齿轮506转动,限位杆501、第三齿轮502、第四齿轮504、第五齿轮505、第六齿轮506和第七齿轮507皆为两组,且关于拉杆508的两侧对称,从而夹持固定模具主体1。
进一步的,横杆4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防护层,拉杆508的外表面设置有握把,拉杆508的外表面设置有卡位孔,底座6的外表面设置有卡位装置,如图2和图4所示,隔热防护层保护使用人员在拿住横杆4时不被烫伤,握把便于拉动拉杆508,卡位孔和卡位装置呈卡位结构,可以将拉杆508固定住,防止夹持松开。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外接电源使一种便于拆卸倒模的模具处于通电状态。
将u形杆301套设于第一固定杆2的内壁,启动电机308,电机308带动第二齿轮307转动,第二齿轮307带动第一齿轮306向上移动,空心杆304将第三固定杆303限制在竖直状态,第一齿轮306通过固定板305带动第三固定杆303向上移动,第三固定杆303通过第二固定杆302和u形杆301带动上模具向上移动,从而将模具主体1拆卸开,取出其中成型的零件。
拉动拉杆508,拉杆508带动第七齿轮507转动,第七齿轮507带动第六齿轮506转动,第六齿轮506带动第五齿轮505转动,第五齿轮505和第四齿轮504为固定连接,第五齿轮505带动第四齿轮504转动,第四齿轮504带动第三齿轮502向右移动,第三齿轮502带动限位杆501向右移动,限位杆501、第三齿轮502、第四齿轮504、第五齿轮505、第六齿轮506和第七齿轮507皆为两组,且关于拉杆508的两侧对称,从而夹持固定模具主体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拆卸倒模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2)的外表面设置有拆卸组件(3),所述第一固定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杆(4),所述拆卸组件(3)包括u形杆(301),所述u形杆(301)套设于第一固定杆(2)的内壁,所述u形杆(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302),所述第二固定杆(3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303),所述第三固定杆(303)的外表面套设有空心杆(304),所述第三固定杆(3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5),所述固定板(305)套设于空心杆(304)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板(3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06),所述第一齿轮(306)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齿轮(307),所述第二齿轮(30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08),所述电机(30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9),所述固定块(309)的下表面通过滑块活动连接有底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倒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内壁设置有固定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限位杆(501),所述限位杆(5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502),所述底座(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5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倒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502)套设于隔板(503)的外表面,所述第三齿轮(50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四齿轮(504),所述第四齿轮(504)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505),所述第五齿轮(50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六齿轮(5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倒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齿轮(506)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七齿轮(507),所述第七齿轮(507)的外表面设置有拉杆(508),所述第六齿轮(506)、第七齿轮(507)和拉杆(508)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6)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倒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01)、第三齿轮(502)、第四齿轮(504)、第五齿轮(505)、第六齿轮(506)和第七齿轮(507)皆为两组,且关于拉杆(508)的两侧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倒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防护层,所述拉杆(508)的外表面设置有握把,所述拉杆(508)的外表面设置有卡位孔,所述底座(6)的外表面设置有卡位装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