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0


本实用新型涉及浸润线观测孔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



背景技术:

尾矿库为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用以堆存金属或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而影响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的主要指标之一便是坝体浸润线埋深,对浸润线进行监测也是尾矿库生产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尾矿库坝体浸润线的监测工作通过埋设经过加工的pvc或pe等管材,对管内水位进行量测进行。常规浸润线观测孔管材加工时,依据所埋设观测管长度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花孔段长度,即在管材周身梅花形打孔,在花孔段外部以环绕盘旋搭接的形式包裹土工布,土工布外部采用铁丝按照一定间隔勒紧固定。由于土工布仅包裹在花孔段,如图1所示,同时受土工布包裹形式的限制,会产生微小的缝隙,易发生漏泥、砂现象,使用一段时间后观测管管内淤泥、砂沉积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包括观测管、梅花孔、土工布层、铁丝ⅰ、铁丝ⅱ、纱网及管箍;多个所述观测管组成观测孔管材,相连接的两个观测管通过管箍进行连接,并在观测管连接的内表面处涂抹管材专用胶水层与观测管的外表面粘接,且管箍与观测管的连接处还通过沿周向均布的钢钉固定,所述观测孔管材的一端设置为进水段,长度根据现场的实际工况而定,所述进水段的管壁呈矩阵式开设梅花孔,观测孔管材外圆面整体包裹有土工布层,并通过沿观测孔管材轴向等间距均布的铁丝ⅰ对土工布层进行固定,在进水段均布的铁丝外侧包裹纱网,并通过沿进水段轴向等间距均布的铁丝ⅱ对纱网进行固定。

所述钢钉的个数为3-5枚。

每一段所述观测管均在一侧预留超出观测管300-500mm的土工布层。

所述铁丝ⅰ与铁丝ⅱ交错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管材采用土工布整面包裹,接缝处封闭处理,梅花孔段土工布、纱网双重保护,并采用上部观测管底部预留的土工布层包裹与之连接的下部观测管的连接方式,多种措施共用,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泥砂的渗漏;有效的延长了观测管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浸润线监测的连续性,有效的提高了浸润线监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观测孔管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土工布包裹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土工布外部铁丝ⅰ绑扎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土工布外部包裹纱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纱网外部铁丝ⅱ绑扎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观测管间连接示意图。

1-观测管,2-梅花孔,3-土工布层,401-铁丝ⅰ,402-铁丝ⅱ,5-纱网,6-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包括观测管1、梅花孔2、土工布层3、铁丝ⅰ401、铁丝ⅱ402、纱网5及管箍6;多个所述观测管1组成观测孔管材,相连接的两个观测管1通过管箍6进行连接,并在观测管1连接的内表面处涂抹管材专用胶水层与观测管1的外表面粘接,且管箍6与观测管1的连接处还通过沿周向均布的4枚钢钉固定,所述观测孔管材的一端设置为进水段,所述进水段的管壁呈矩阵式开设梅花孔2,观测孔管材外圆面整体包裹有土工布层3,并通过沿观测孔管材轴向等间距均布的铁丝ⅰ401对土工布层3进行固定,在进水段均布的铁丝外侧包裹纱网5,并通过沿进水段轴向等间距均布的铁丝ⅱ402对纱网5进行固定,所述铁丝ⅰ401与铁丝ⅱ402交错布置。

每一段所述观测管1均在一侧预留超出观测管400mm的土工布层3。

一种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的加工工艺为: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的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的总长度确定进水段长度,在进水段的观测管1管壁上钻梅花孔2,观测管1之间先采用管箍6及管材专用胶水进行连接,后通过手电钻沿管箍6周向嵌入4枚钢钉,且上部观测管1预留土工布包裹下部观测管1,对观测孔管材整体包裹土工布层3,然后通过等间距的铁丝ⅰ401将土工布绑扎固定在观测孔管材上;在进水段铁丝ⅰ401外侧包裹一层纱网5,防止泥砂顺接缝处进入,然后通过等间距的铁丝ⅱ402将纱网5绑扎固定在观测孔管材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观测管、梅花孔、土工布层、铁丝ⅰ、铁丝ⅱ、纱网及管箍;多个所述观测管组成观测孔管材,相连接的两个观测管通过管箍进行连接,并在观测管连接的内表面处涂抹管材专用胶水层与观测管的外表面粘接,且管箍与观测管的连接处还通过沿周向均布的钢钉固定,所述观测孔管材的一端设置为进水段,所述进水段的管壁开设有梅花孔,观测孔管材外圆面整体包裹有土工布层,并通过沿观测孔管材轴向等间距均布的铁丝ⅰ对土工布层进行固定,在进水段均布的铁丝外侧包裹纱网,并通过沿进水段轴向等间距均布的铁丝ⅱ对纱网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钉的个数为3-5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其特征在于:每一段所述观测管均在一侧预留超出观测管300-500mm的土工布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ⅰ与铁丝ⅱ交错布置。

技术总结
一种尾矿库浸润线观测孔管材,包括观测管,多个所述观测管组成观测孔管材,相连接的两个观测管通过管箍进行连接,并在观测管连接的内表面处涂抹管材专用胶水层与观测管的外表面粘接,且管箍与观测管的连接处还通过沿周向均布的钢钉固定,所述观测孔管材的一端设置为进水段,所述进水段的管壁呈矩阵式开设梅花孔,观测孔管材外圆面整体包裹有土工布层,并通过沿观测孔管材轴向等间距均布的铁丝Ⅰ对土工布层进行固定,在进水段均布的铁丝外侧包裹纱网,并通过沿进水段轴向等间距均布的铁丝Ⅱ对纱网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管材有效的延长了观测管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浸润线监测的连续性,有效的提高了浸润线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新福;吴迪;张国杰;郭凯;张久旭;高浩然;刘威;赵彪;杨宇威;班凤阳;佟德军;李振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06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