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风干用风刀及其风刀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板风干用风刀及风刀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pcb软板风干工艺所用的风刀种类繁多,大多复杂笨重,成本高,且线型(风帘)刀口大小不好控制,容易发生吹口哨现象,影响风刀机的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pcb板风干用风刀及其风刀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b板风干用风刀及其风刀机,用于解决相关技术由于风刀口大小不好控制影响风刀机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板风干用风刀,该风刀的刀体呈中空状,通过在其两侧分别开设进风孔和出风口,使得风从所述进风孔进入其内腔并最终由出风口排出,所述出风口为“一”字型,使得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时形成风帘。

优选地,该刀体对应于出风口的两侧壁为斜面,以使得风从该刀体内腔向出风口运动时形成汇聚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进风孔设置在该刀体一侧的中部。

优选地,该刀体的两端开口,且刀体两端的开口处通过封板密封。

优选地,所述封板与该刀体对应端的开口之间设有密封胶垫。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宽度为.mm。

一种风刀机,应用上述的风刀,该风刀机还包括:

机台;

输送机构,用于输送pcb板,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架上的马达、带齿轮主轴和输送枝,马达通过带齿轮主轴驱动所述输送枝运动,实现对pcb板的输送;

鼓风机,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通过风管连接所述风刀的进风孔;其中:

所述风刀设有若干组,每组风刀分别设于所述输送枝的上下两侧,且每组风刀通过一所述鼓风机提供风流。

优选地,所述风刀的出风口与所述pcb板的输送方向垂直。

优选地,上下两排风刀的出风口在输送方向呈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鼓风机的入口安装粗效空气格,风刀入口安装有风压表和风速仪,且所述风管为高温吸硅谷管。

通过对风刀出风口的“一”字线型设计,风力集中在一条线上,高风压形成一道风帘子,使得pcb板在一个方向上受力均匀,隔绝了前面的水渍,干板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刀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刀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风刀100、进风孔1、出风口2、封板3、密封胶垫4、机台200、输送机构300、输送架301、马达302、带齿轮主轴303、输送枝304、鼓风机305、粗效空气格306、风压表307、风速仪308、风管309。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pcb板风干用风刀,该风刀100的刀体呈中空状,通过在其两侧分别开设进风孔1和出风口2,使得风从进风孔1进入其内腔并最终由出风口2排出,出风口2为“一”字型,使得风从出风口2排出时形成风帘,该刀体对应于出风口2的两侧壁为斜面,以使得风从该刀体内腔向出风口2运动时形成汇聚的状态,此外,由于风从风刀100内腔向出风口2运动的过程中,空间组件减小,还可以增加风压和风速,进一步提高干板效果,进风孔1设置在该刀体一侧的中部,该刀体的两端开口,且刀体两端的开口处通过封板3密封,封板3与该刀体对应端的开口之间设有密封胶垫4,出风口2的宽度为0.5mm。

使用该风刀100之后,在对pcb板风干时,风流经过风刀100之后形成风帘,不仅使得pcb板在同一方向上受力均匀,而且风帘可有效隔绝前面的水渍,提高干板效果。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刀机,应用上述的风刀100,该风刀机还包括:

机台200;

输送机构300,用于输送pcb板,输送机构300包括设置在输送架301上的马达302、带齿轮主轴303和输送枝304,马达302通过带齿轮主轴303驱动输送枝304运动,实现对pcb板的输送;

鼓风机305,设置在机台200上,鼓风机305的出风端通过风管309连接风刀100的进风孔1;其中:

风刀100设有若干组,每组风刀100分别设于输送枝304的上下两侧,且每组风刀100通过一鼓风机305提供风流。

风刀100的出风口2与pcb板的输送方向垂直。

上下两排风刀100的出风口2在输送方向呈交错设置。

鼓风机305的入口安装粗效空气格306,风刀100入口安装有风压表307和风速仪308,且风管309为高温吸硅谷管。

本风刀机在对pcb板风干过程中,pcb板在被输送机构300输送时经过若干组风刀100,并被风刀100有效风干,由于风刀100吹出的气流形成风帘,极大提高了pcb板的干板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pcb板风干用风刀,其特征在于,该风刀(100)的刀体呈中空状,通过在其两侧分别开设进风孔(1)和出风口(2),使得风从所述进风孔(1)进入其内腔并最终由出风口(2)排出,所述出风口(2)为“一”字型,使得风从所述出风口(2)排出时形成风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风干用风刀,其特征在于,该刀体对应于出风口(2)的两侧壁为斜面,以使得风从该刀体内腔向出风口(2)运动时形成汇聚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风干用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1)设置在该刀体一侧的中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风干用风刀,其特征在于,该刀体的两端开口,且刀体两端的开口处通过封板(3)密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pcb板风干用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3)与该刀体对应端的开口之间设有密封胶垫(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风干用风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的宽度为0.5mm。

7.一种风刀机,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刀(100),其特征在于,该风刀机还包括:

机台(200);

输送机构(300),用于输送pcb板,所述输送机构(300)包括设置在输送架(301)上的马达(302)、带齿轮主轴(303)和输送枝(304),马达(302)通过带齿轮主轴(303)驱动所述输送枝(304)运动,实现对pcb板的输送;

鼓风机(305),设置在所述机台(200)上,所述鼓风机(305)的出风端通过风管(309)连接所述风刀(100)的进风孔(1);其中:

所述风刀(100)设有若干组,每组风刀(100)分别设于所述输送枝(304)的上下两侧,且每组风刀(100)通过一所述鼓风机(305)提供风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刀(100)的出风口(2)与所述pcb板的输送方向垂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刀机,其特征在于,上下两排风刀(100)的出风口(2)在输送方向呈交错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305)的入口安装粗效空气格(306),风刀(100)入口安装有风压表(307)和风速仪(308),且所述风管(309)为高温吸硅谷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PCB板风干用风刀及其风刀机,该风刀的刀体呈中空状,通过在其两侧分别开设进风孔和出风口,使得风从所述进风孔进入其内腔并最终由出风口排出,所述出风口为“一”字型,使得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时形成风帘。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风刀出风口的“一”字线型设计,风力集中在一条线上,高风压形成一道风帘子,使得PCB板在一个方向上受力均匀,隔绝了前面的水渍,干板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捷成微系统(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1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06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