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印刷线路板制造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丝印机用的小真空室真空盖。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真空印刷设备常会分成大真空室和小真空室两个腔体组成。其目的是让大真空室在丝印机使用时一直维持高真空状态,不用频繁破开大真空室的真空环境。小真空室与大真空室是隔离开的,小真空室体积远小于大真空室,所以小真空室的抽真空时间比抽大真空室的时间短,所以更换电路板的工作在小真空室里完成。电路板的厚度不厚,但小真空室要安装抽气机构,照明灯等,小真空室的空腔体积远大于电路板的体积,多出来的体积在抽真空室会占很大部分时间,减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盖,解决了真空盖的设计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真空盖,包括真空盖主体和填充块,所述填充块通过螺钉固定在真空盖主体的背面,中间部位设置有条形的照明灯,所述真空盖主体的正面设置有电线走位孔,用于插入连接到填充块处照明灯的电线。
所述真空盖主体从前边到后边呈弧形,使中间高度高于前后两边。
所述填充块呈矩形,在真空盖主体盖好后,填充块的下端高出印刷电路板的工作高度。
所述真空盖主体的正面还设置有防掉落装置安装孔,用于和小真空盖防掉落块相连接。
所述真空盖主体的正面设置有翻盖链条链接座安装孔,用于和开盖链条连接。
所述真空盖主体的左右两个侧面设置有真空盖铰链安装孔,用于和小真空盖翻转装置相连接。
所述真空盖相等于小真空室的一个门,用于和下端的真空室框体组成小真空室,进一步的,可以利用填充快固定在真空盖上,减少小真空室的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真空盖的正面视图;
图2是所述真空盖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所述真空盖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所述真空盖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4所示,所述真空盖包括真空盖主体1和填充块2,所述真空盖主体1装在小真空室上的,与其他部件形成小真空室,所述填充块2通过螺钉21固定在真空盖主体1。所述真空盖主体1从前边到后边呈弧形,使中间高度高于前后两边。
所述真空盖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电线走位孔11,用于插入电线,所述电线连接到填充块2处的照明灯22。所述真空盖主体1的正面还设置有防掉落装置安装孔12,用于和小真空盖防掉落块相连接。当小真空室打开后小真空悬挂状态,由电机带动链条把小真空盖拉开。此时气缸把防掉销伸出,插在小真空盖防掉落块对应的孔里。当开盖链条断裂或者开盖电机刹车失效,小真空盖在防掉销的作用下不会忽然掉落。
在真空盖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翻盖链条链接座安装孔13,用于和开盖链条连接,开盖链条由电机驱动。电机驱动开盖链条把小真空盖打开。在真空盖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真空盖铰链安装孔14,用于和小真空盖翻转装置相连接,翻转装置同时和大真空室连接。在打开小真空室时,小真空盖会以翻转轴为圆心翻开。
所述填充块2的形状由真空室的空间和空气流向决定,尽量占更多的空间,不阻碍打开小真空室真空状态时气流的流向并使气流不吹起电路板。所述填充块2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条形的照明灯22,用于向小真空室提供照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块2呈矩形,通过六组螺钉固定安装在真空盖主体1的背面。使用时,由于填充块2占了一定的空间,减少了小真空室的空气容积,所以能降低小真空室的抽气时间。
所述真空盖相等于小真空室的一个门,用于和下端的真空室框体组成小真空室,进一步的,可以利用填充快固定在真空盖上,减少小真空室的内部空间。
1.一种真空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盖主体和填充块,所述填充块通过螺钉固定在真空盖主体的背面,中间部位设置有条形的照明灯,所述真空盖主体的正面设置有电线走位孔,用于插入连接到填充块处照明灯的电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盖主体从前边到后边呈弧形,使中间高度高于前后两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块呈矩形,在真空盖主体盖好后,填充块的下端高出印刷电路板的工作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盖主体的正面还设置有防掉落装置安装孔,用于和小真空盖防掉落块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盖主体的正面设置有翻盖链条链接座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盖主体的左右两个侧面设置有真空盖铰链安装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