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35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在车身的前部具有喇叭的汽车。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尤其涉及喇叭的配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车身的前部(前舱内)具备喇叭。例如,在日本特开2018-127060号公报(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3075号公报(文献2)、日本特开2012-017036号公报(文献3)、日本特开2017-008748号公报(文献4)及日本特开平11-321458号公报(文献5)中公开了具备喇叭的汽车。

喇叭有时配置于前格栅的空气取入口(进气口)的后方(例如,文献1、2)以向车辆的前方发出大的声音。在具备将空气从前格栅的开口引导至散热器的风道的汽车的情况下,有时以朝向风道中发出声音的方式配置喇叭(例如,文献3、4)。汽车的防盗用的喇叭有时设置于散热器的风扇护罩中(例如文献5)。



技术实现要素:

在对散热器要求的冷却性能不大的情况下,前格栅的空气取入口可以小。这样一来,难以朝向空气取入口配置喇叭。另一方面,要想以朝向风道中发出声音的方式配置喇叭,风道的形状变得复杂。本说明书提供使得喇叭的声音有效地向车辆的前方发响的新的构造。

本说明书公开的汽车具备将空气从前格栅的空气取入口(进气口)向散热器引导的风道,风道从前格栅的空气取入口朝向散热器而向上方扩展。喇叭在比前格栅的开口靠上方处配置于风道的前方。若在风道的前方配置喇叭,则软的风道如共振板那样发挥功能,向喇叭的后方漏出的声音在风道处反射而向前方扩展。通过在风道的前方配置喇叭,喇叭的声音向车辆的前方有效地发响。

喇叭最好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以与风道的上角重叠的方式配置,以不妨碍风道内的空气的流动。或者,喇叭最好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以不与散热器的风扇重叠的方式配置。“从车辆前方观察”是与“在车辆的主视下”相同的含义。

而且,最好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在风道的上角设置凹陷部,在该凹陷部配置喇叭。即使在风道的上角设置凹陷部,也不会怎么影响空气的流动。通过在风道设置凹陷部,能够空间效率良好地配置喇叭。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尤其适合于前格栅的空气取入口位于比散热器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靠下方处的汽车。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详情和进一步的改良将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汽车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的汽车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汽车的剖视图。

图4是第一变形例的风道的立体图。

图5是使用了第一变形例的风道的汽车的剖视图。

图6是使用了第二变形例的风道的汽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例的汽车2,在图1中示出汽车2的前部的立体图。在图2中示出汽车2的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的坐标系的“f”表示车辆的前方向,“v”表示车辆的上方向。坐标系的“l”表示从车辆的后方观察前方时的“左方向”。在以后的图中,坐标系的“f”、“v”、“l”的含义相同。

在汽车2的前格栅10设置有空气取入口11。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省略了设置于空气取入口11的叶板(百叶窗)的图示。在图1中,将配置于前舱fc的保险杠(保险杠加强件)3、风道20、散热器30、喇叭40以虚线示出。在保险杠3的后方配置有散热器30。在前格栅10与散热器30之间配置有将空气从空气取入口11向散热器30引导的风道20。

图2的单点划线表示上下方向上的散热器30的中心线cl。汽车2的空气取入口11设置于比较低的位置,设置于上下方向上的比散热器30的中心线cl靠下方处。风道20以使从空气取入口11进入的空气与散热器30的风扇(散热器风扇31)的前表面抵碰的方式,随着从空气取入口11朝向散热器30而向上方扩展。

喇叭40配置于风道20的前方。在图1、图2中,将喇叭40简化而描绘出。虽然图示省略,但喇叭40由支承散热器30的框架(例如,散热器支承件等)支承。喇叭40由前舱fc中的构造物支承。

如图2所示,在从正面观察汽车2时喇叭40以不与散热器风扇31重叠的方式配置。在从前方汽车2观察时喇叭40以与风道20的上角重叠的方式配置。

在图3中示出汽车2的前部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以与图中的坐标系的f轴和v轴平行且横穿喇叭40的平面将汽车2切断后的剖面。虽然省略图示,但喇叭40由散热器支承件支承。在图3中,散热器30的构造省略了图示。

图3的粗的箭头线表示空气的流动。从空气取入口11流入的空气从风道20的前方的入口20a进入,从后方的出口20b流出。如前所述,前格栅10的空气取入口11设置于比散热器30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cl低的位置。风道20的入口20a也设置于比散热器30的中心线cl低的位置。出口20b以覆盖散热器30的前表面的整体的方式,扩展至比散热器30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cl靠上方处。风道20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从车辆的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扩展。

风道20的上部21成为了平坦面,喇叭40位于风道20的平坦的上部21的前方。若将喇叭40的开关(未图示)接通,则隔膜42振动,发出声音。喇叭40以隔膜42朝向前方且壳体43位于隔膜42的后方的方式安装于车身。在喇叭40的壳体43的后部设置有孔,声音也向后方漏出。

风道20由比较软的树脂制作。由于向喇叭40的后方漏出的声音,风道20的上部21振动。风道20如共振板那样发挥功能,将喇叭40的声音向前方反射。向后方漏出的喇叭40的声音在风道20处反射而向前方扩展。如图3所示,汽车2的前部9在喇叭40的前方封闭,喇叭40的声音难以向外发响。但是,由于风道20起到共振板的作用,将喇叭40的声音向前方反射,所以喇叭40的声音向汽车2的前方有效地发响。

图3的喇叭40在壳体43设置有孔,但壳体的孔未必需要。

(第一变形例)参照图4和图5来说明采用了风道的变形例(风道120)的汽车2a。图4是风道120的立体图,图5是汽车2a的前部的剖视图。在图4中也图示了喇叭40和散热器30。在图4中,将喇叭40简化而描绘出。

风道120从车的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上方扩展,并且在从正面观察时的上角设置有凹陷部121。喇叭40配置于凹陷部121。在图5中,双点划线b示出了图3的风道20的上角的轮廓。若与图3进行比较则能够理解到,喇叭40的位置后退。通过在风道120的上角设置凹陷部121并在该凹陷部121配置喇叭40,能够有效地使用前舱fc的空间。喇叭40的前方的一部分也可以从凹陷部121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双点划线b也相当于左右的凹陷部121之间的风道120的轮廓。

如前所述,凹陷部121在从车的前方观察时设置于风道120的上角。上角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不与散热器风扇31重叠,因此凹陷部121对向散热器风扇31的空气供给量几乎不会造成影响。虽然省略图示,但喇叭40由散热器支承件支承。

(第二变形例)在图6中示出第二变形例的风道220。图6是采用了风道220的汽车2b的前部的剖视图。风道220与第一变形例的风道120同样,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在上角设置有凹陷部221,在此处配置有喇叭40。与图5同样,图6的双点划线b相当于左右的凹陷部221之间的风道220的轮廓。

凹陷部221的底面221a(风道220的与喇叭40对向的部位)以向车辆后方凹陷的方式弯曲。通过使风道220的与喇叭40对向的部位(底面221a)弯曲,喇叭40的声音有效地朝向前方反射。在风道220中,底面221a(即,喇叭40的后方的面)若是抛物曲面则更好。

叙述与在实施例中说明的技术相关的留意点。实施例的汽车具有2个喇叭40。汽车也可以仅具有1个喇叭。实施例的汽车在从正面观察车辆时在风道的左右的上角分别配置有喇叭。汽车也可以在从正面观察汽车时仅在风道的左右任一上角配置有喇叭。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风道的左右任一上角设置凹陷部,在该凹陷部配置喇叭。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尤其适合于前格栅的空气取入口设置于汽车正面的下方的车。但是,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不限定于空气取入口的位置和尺寸。

以上,虽然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例,但这些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请求保护的范围。在请求保护的范围所记载的技术中包括对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后的技术。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说明的技术要素以单独或各种组合的方式发挥技术有用性,不限定于申请时请求保护的范围记载的组合。另外,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例示的技术能够同时达成多个目的,达成其中一个目的自身就具有技术有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具备:

前格栅,具有空气取入口;

散热器,配置于所述前格栅的后方;

风道,将空气从所述空气取入口向所述散热器引导,从所述空气取入口朝向所述散热器而向上方扩展;及

喇叭,在比所述空气取入口高的位置处配置于所述风道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

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所述喇叭以不与所述散热器的风扇重叠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

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所述喇叭以与所述风道的上角重叠的方式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

所述风道在上角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喇叭配置于所述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

所述风道在所述喇叭的后方凹陷。

技术总结
一种车辆,使得喇叭的声音向汽车的前方有效地发响。本说明书公开的汽车(2)具备具有空气取入口(11)的前格栅(10)、配置于前格栅(10)的后方的散热器(30)、将空气从空气取入口(11)向散热器(30)引导的风道(20)及喇叭(40)。风道(20)从空气取入口(11)朝向散热器(30)而向上方扩展。喇叭(40)在比空气取入口(11)靠上方处配置于风道(20)的前方。向喇叭(40)的后方漏出的声音在风道(20)处反射而向前方扩展。通过在风道(20)的前方配置喇叭(40),喇叭(40)的声音向车辆的前方有效地发响。

技术研发人员:德山浩二;伊藤嘉洋;铃木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
技术研发日:2021.01.2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0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