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检查井混凝土模块是检查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砂、石、水泥、粉煤灰等按配比经高频振捣、垂直挤压复合成型,通过若干预制的混凝土模块便于检查井施工工作的进行,但是现有的检查井混凝土模块在初始摆放时,外部四周缺乏较好的限位结构,使得由若干混凝土模块构成的检查井底部基础结构,容易产生一定的偏斜,从而影响检查井后续主体结构的施工,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具有操作简单和使用便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包括一号底架、二号底架、一号顶架、二号顶架和立杆,所述一号底架的一侧设置有二号底架,所述一号底架和二号底架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一号顶架和二号顶架,所述一号底架和一号顶架与二号底架和二号顶架之间均固定有若干个立杆,所述一号底架和一号顶架的两侧外壁均固定有一号旋筒,所述二号底架和二号顶架的两侧外壁均固定有二号旋筒,所述二号旋筒的内部旋合连接有旋轴且旋轴的一端与一号旋筒相互旋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底架、二号底架、一号顶架和二号顶架均为金属构件且均为弧形结构,所述一号底架和一号顶架的一侧均固定有一号握杆,所述二号底架和二号顶架的一侧外壁均固定有二号握杆,所述一号握杆和二号握杆均为金属构件且均为u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底架和二号底架的底端均固定有若干个限位插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杆为金属构件且呈环形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旋筒与二号旋筒呈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底架和二号底架与一号顶架和二号顶架均呈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将本限位支架水平置于地上,然后在本限位支架的内部进行相应混凝土模块的摆放,通过本限位底端两侧的一号底架和二号底架,和上端两侧的一号顶架和二号顶架,以及一号底架和二号底架与一号顶架和二号顶架之间连接的若干个立杆,对混凝土模块的外部四周进行圈围拦挡,使得检查井底部的基础结构不易偏斜,从而便于后续检查井主体结构的施工,在使用后,外旋二号旋筒以及一号旋筒内部的旋轴,将旋轴的一端从二号旋筒的内部旋出,一号底架和一号顶架相对二号底架和二号顶架呈活动状态与一号旋筒,从而将混凝土模块外部两侧的一号底架和二号底架以及一号顶架和二号顶架分拆取下,通过本限位支架便于混凝土模块的摆放,便于检查井的初始施工使得检查井底部的基础结构不易偏斜,同时,本限位支架安拆便捷,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号底架;2、二号底架;3、限位插锥;4、一号握杆;5、二号握杆;6、一号旋筒;7、二号旋筒;8、一号顶架;9、二号顶架;10、立杆;11、旋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包括一号底架1、二号底架2、一号顶架8、二号顶架9和立杆10,一号底架1的一侧设置有二号底架2,一号底架1和二号底架2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一号顶架8和二号顶架9,一号底架1和一号顶架8与二号底架2和二号顶架9之间均固定有若干个立杆10,一号底架1和一号顶架8的两侧外壁均固定有一号旋筒6,二号底架2和二号顶架9的两侧外壁均固定有二号旋筒7,二号旋筒7的内部旋合连接有旋轴11且旋轴11的一端与一号旋筒6相互旋合,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通过本限位支架便于混凝土模块的摆放,便于检查井的初始施工使得检查井底部的基础结构不易偏斜,同时,本限位支架安拆便捷,便于使用。
具体的,一号底架1、二号底架2、一号顶架8和二号顶架9均为金属构件且均为弧形结构,一号底架1和一号顶架8的一侧均固定有一号握杆4,二号底架2和二号顶架9的一侧外壁均固定有二号握杆5,一号握杆4和二号握杆5均为金属构件且均为u形结构,本实施例中,本限位支架主要包括底端两侧的一号底架1和二号底架2,以及上端两侧的一号顶架8和二号顶架9,以及一号底架1和二号底架2与一号顶架8和二号顶架9之间固定连接的若干个立杆10,通过上述结构进行圈围从而便于混凝土模块的摆放,进而便于检查井的初步施工,同时,本限位支架非为通用,只对进行相应口径检查井的施工使用,可进行相应的定制生产以便于本限位支架的配套使用,一号握杆4和二号握杆5均设有两处,用于本限位支架的搬抬移动,以及一号底架1和一号顶架8与二号底架2和二号顶架9的分拆拉取,一号旋筒6和二号旋筒7均为金属旋筒,均设有四处,旋轴11为金属旋轴11,设有四处,通过一号旋筒6和二号旋筒7以及旋轴11,便于使用之后本限位支架中一号底架1和一号顶架8以及二号底架2和二号顶架9的分拆取下。
具和体的,一号底架1和二号底架2的底端均固定有若干个限位插锥3,本实施例中,限位插锥3为金属锥形,设有若干处,用于本限位支架底部的限位固定。
具体的,立杆10为金属构件且呈环形排列。
具体的,一号旋筒6与二号旋筒7呈对称设置。
具体的,一号底架1和二号底架2与一号顶架8和二号顶架9均呈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使用时,通过一号握杆4和二号握杆5对本限位支架进行搬抬,将本限位支架水平置于地上,通过一号底架1和二号底架2底端的若干个限位插锥3嵌插于地下,对本限位支架的底部进行限位固定,然后在本限位支架的内部即一号底架1和二号底架2,以及一号顶架8和二号顶架9,以及若干个立杆10所圈围形成的内圈区域中进行相应混凝土模块的摆放,使用之后,外旋二号旋筒7以及一号旋筒6内部的旋轴11,将旋轴11的一端从二号旋筒7的内部旋出,一号底架1和一号顶架8相对二号底架2和二号顶架9呈活动状态,通过一号握杆4和二号握杆5分别拉动本限位支架一侧的一号底架1和二号顶架9,以及本限位支架灵另一侧的二号底架2和二号顶架9,从而将混凝土模块外部两侧的一号底架1和二号底架2以及一号顶架8和二号顶架9分拆取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底架(1)、二号底架(2)、一号顶架(8)、二号顶架(9)和立杆(10),所述一号底架(1)的一侧设置有二号底架(2),所述一号底架(1)和二号底架(2)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一号顶架(8)和二号顶架(9),所述一号底架(1)和一号顶架(8)与二号底架(2)和二号顶架(9)之间均固定有若干个立杆(10),所述一号底架(1)和一号顶架(8)的两侧外壁均固定有一号旋筒(6),所述二号底架(2)和二号顶架(9)的两侧外壁均固定有二号旋筒(7),所述二号旋筒(7)的内部旋合连接有旋轴(11)且旋轴(11)的一端与一号旋筒(6)相互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底架(1)、二号底架(2)、一号顶架(8)和二号顶架(9)均为金属构件且均为弧形结构,所述一号底架(1)和一号顶架(8)的一侧均固定有一号握杆(4),所述二号底架(2)和二号顶架(9)的一侧外壁均固定有二号握杆(5),所述一号握杆(4)和二号握杆(5)均为金属构件且均为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底架(1)和二号底架(2)的底端均固定有若干个限位插锥(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0)为金属构件且呈环形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旋筒(6)与二号旋筒(7)呈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模块限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底架(1)和二号底架(2)与一号顶架(8)和二号顶架(9)均呈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