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支撑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1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泥支撑。



背景技术:

在电缆架空线路改造成电缆入地线路的施工过程中,与电缆线路相匹配的电缆分接箱、电缆对接箱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设置电缆分接箱和电缆对接箱时,为了避免电缆分接箱和电缆对接箱的下沉,通过会设置水泥支撑。目前,水泥支撑是通过砖混的施工方式得到,但在通过砖混施工得到水泥支撑时,对地面的开挖面积较大,导致受场地的影响较大,且在施工完成后存在基础养护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设置电缆分接箱和电缆对接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泥支撑。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泥支撑,所述水泥支撑包括:多块预制侧板;

所述多块预制侧板中的每块预制侧板的第一侧边均具有手柄,所述多块预制侧板中的至少一块预制侧板具有贯穿孔;

所述多块预制侧板依次首尾连接围成封闭结构,且每块预制侧板的第一侧边位于所述封闭结构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多块预制侧板包括两块第一预制侧板和两块第二预制侧板;

所述两块第一预制侧板和所述两块第二预制侧板围成的所述封闭结构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围成的所述封闭结构中所述两块第一预制侧板相对。

可选地,每块第一预制侧板的第二侧边延伸有多个第一连接杆,每块第一预制侧板的第三侧边延伸有多个第二连接杆,每块第二预制侧板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和多个第二连接孔;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每个第一连接杆用于伸入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每个第二连接杆用于伸入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均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

可选地,所述两块第一预制侧板均具有所述贯穿孔。

可选地,所述多块预制侧板包括一块第一预制侧板和一块第二预制侧板;

所述第一预制侧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侧板围成的所述封闭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制侧板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以及所述第二预制侧板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均具有齿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制侧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侧板均具有所述贯穿孔。

可选地,所述贯穿孔的中心线平行。

可选地,所述贯穿孔为圆形通孔或矩形通孔。

可选地,所述手柄为挂环。

可选地,所述水泥支撑还包括预制底板,所述预制底板与每块预制侧板的第四侧边连接,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完成对地面的开挖后,将预先浇筑好的多块预制侧板置于开挖的地坑内,在通过手柄吊装多块预制侧板,并采用首尾连接的方式形成一个稳定的封闭结构,再将电缆分接箱或电缆对接箱支撑在该封闭结构上,实现对电缆分接箱或电缆对接箱的支撑。这样,由于预制侧板的提前浇筑,在搭建水泥支撑时,对地面的开挖尺寸只要符合水泥支撑的尺寸即可,减小了开挖面积,同时通过预制侧板的提前浇筑,有效避免了水泥支撑的后期养护,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泥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水泥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预制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预制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预制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预制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预制侧板;2:手柄;3:贯穿孔;

11:第一预制侧板;111:第一连接杆;112:第二连接杆;

12:第二预制侧板;121:第一连接孔;122: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水泥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水泥支撑包括:多块预制侧板1;多块预制侧板1中的每块预制侧板1的第一侧边均具有手柄2,多块预制侧板1中的至少一块预制侧板1具有贯穿孔3;多块预制侧板1依次首尾连接围成封闭结构,且每块预制侧板1的第一侧边位于封闭结构的同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完成对地面的开挖后,将预先浇筑好的多块预制侧板1置于开挖的地坑内,在通过手柄2吊装多块预制侧板1,并采用首尾连接的方式形成一个稳定的封闭结构,再将电缆分接箱或电缆对接箱支撑在该封闭结构上,实现对电缆分接箱或电缆对接箱的支撑。这样,由于预制侧板1的提前浇筑,在搭建水泥支撑时,对地面的开挖尺寸只要符合水泥支撑的尺寸即可,减小了开挖面积,同时通过预制侧板1的提前浇筑,有效避免了水泥支撑的后期养护,缩短了施工周期。

其中,手柄2为在浇筑每块预制侧板1时一体浇筑得到的。多块预制侧板1可采用一体浇筑的方式形成封闭结构,从而得到水泥支撑,当然,也可以分别浇筑单块预制侧板1,再对多块预制侧板1进行收尾连接形成封闭结构,从而得到水泥支撑。贯穿孔3为圆形通孔或矩形通孔,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通孔,只要便于后续电缆的穿过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管穿孔的两端的边缘具有倒角,从而通过倒角的设置,减小电缆与管穿孔的边缘之间的磨损,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其中,倒角为圆弧倒角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块预制侧板1连接形成的封闭结构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圆形或者三角形等。

可选地,当多块预制侧板1包括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两块第二预制侧板12时;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两块第二预制侧板12围成的封闭结构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围成的封闭结构中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相对。

其中,每块预制侧板1可以浇筑为矩形结构,也即是每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每块第二预制侧板12均为矩形结构,此时通过多块预制侧板1连接形成一个四棱柱的封闭结构。当然,每块预制侧板1也可以浇筑为梯形结构,也即是每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每块第二预制侧板12均为梯形结构,此时通过多块预制侧板1连接形成一个四棱锥的封闭结构。

可选地,当多块预制侧板1包括一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一块第二预制侧板12时;第一预制侧板11和第二预制侧板12围成的封闭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

其中,第一预制侧板11和第二预制侧板12均可以浇筑为半圆筒结构,此时通过第一预制侧板11和第二预制侧板12连接形成一个圆筒状的封闭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分别浇筑的单块预制侧板1,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多块预制侧板1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当多块预制侧板1包括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两块第二预制侧板12时,参见图2和图3,每块第一预制侧板11的第二侧边延伸有多个第一连接杆111,每块第一预制侧板11的第三侧边延伸有多个第二连接杆112,参见图2和图4,每个第二预制侧板12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21和多个第二连接孔122;参见图2,多个第一连接杆111与多个第一连接孔121一一对应,多个第二连接杆112与多个第二连接孔122一一对应,每个第一连接杆111用于伸入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21,每个第二连接杆112用于伸入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22,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均与第一侧边相邻。

这样,在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两块第二预制侧板12相互连接时,将第一预制侧板11的第一连接杆111伸入第二预制侧板12的第一连接孔121,将第一预制侧板11的第二连接杆112伸入第二预制侧板12的第二连接孔122,实现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两块第二预制侧板12的相互连接。

可选地,在第一预制侧板11浇筑过程中,在与第一侧边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预先在第二侧边埋入第一连接杆111,在第三侧边埋入第二连接杆112,以得到具有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的第一预制侧板11。在第二预制侧板12浇筑形成过程中,沿自身的厚度方向预先埋入两排连接管,以得到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21和多个第二连接孔122的第二预制侧板12。

其中,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可以单独设置,当然,也可以采用一根直杆,且该直杆的两端分别凸出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第一连接杆111和第二连接杆112选用螺纹杆,且第一连接杆111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孔121的长度,第二连接杆112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孔122的长度。这样,在连接杆穿过对应的连接孔后,还能够在连接杆上旋紧螺母,进一步实现第一预制侧板11与第二预制侧板12的连接,从而实现水泥支撑的搭建并保证水泥支撑的稳定性。

可选地,用于形成连接孔的连接管为金属管,且第一连接杆1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孔121的长度,第二连接杆11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连接孔122的长度。这样,在连接杆穿过对应的连接孔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杆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实现第一预制侧板11与第二预制侧板12的连接,从而实现水泥支撑的搭建并保证水泥支撑的稳定性。

当然,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与两块第二预制侧板12之间除了通过上述方式实现连接外,还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连接。

比如,每块预制侧板1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均具有齿槽,也即是,参见图5和图6,第一预制侧板11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以及第二预制侧板12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均具有齿槽。这样,通过第一预制侧板11的侧边的齿槽与第二预制侧板12的侧边的齿槽之间的插接,即可实现第一预制侧板11与第二预制侧板12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水泥支撑的搭建。

第一预制侧板11浇筑形成过程中,在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预先设置有齿槽;第二预制侧板12浇筑形成过程中,在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预先设置有与第一预制侧板11的齿槽形成错位的齿槽。

示例地,当需要连接第一预制侧板11和第二预制侧板12时,由于每个第一预制侧板11的齿槽与每个第二预制侧板12的齿槽相互错位,从而通过将每个第一预制侧板11的齿槽与每个第二预制侧板12的齿槽交错夹紧,实现每个第一预制侧板11与每个第二预制侧板12的连接,从而实现水泥支撑的搭建。

可选地,当多块预制侧板1包括一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一块第二预制侧板12时,第一预制侧板的第二侧边延伸有多个第三连接杆,第一预制侧板的第三侧边具有多个第四连接杆,第二预制侧板的第二侧边具有多个第三连接孔,第二预制侧板的第三侧边具有多个第四连接孔;多个第三连接杆与多个第三连接孔一一对应,多个第四连接杆与多个第四连接孔一一对应,第三连接杆用于伸入对应的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杆用于伸入对应的第四连接孔。

其中,半圆筒状的第一预制侧板11和第二预制侧板12的浇筑过程和连接方式与上实施例所述的矩形结构的两个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两个第二预制侧板12的浇筑过程和连接方式相同或相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地,第一预制侧板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以及第二预制侧板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均具有齿槽。这样,半圆筒状的第一预制侧板11的齿槽与半圆筒状的第二预制侧板12的齿槽相互错位,进而通过错位夹紧的方式实现半圆筒状的第一预制侧板11和半圆筒状的第二预制侧板12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水泥支撑的搭建。

可选地,参见图1,手柄2为挂环。这样,通过挂环的封闭性,避免了吊装预制侧板1时,预制侧板1掉落的可能,保证水泥支撑搭建的安全性。

其中,当通过一整根杆形成延伸至两个侧边的连接杆时,在浇筑预制侧板1之前,将手柄2与整根杆固定连接,再将连接后的手柄2和整根杆浇筑在预制侧板1中,从而保证手柄2与预制侧板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避免吊装预制侧板1时与手柄2脱落的可能,进一步提升吊装预制侧板1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2,当多块预制侧板1包括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两块第二预制侧板12时,两个第一预制侧板11均具有贯穿孔3。由于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相对设置,从而保证电缆能够从水泥支撑的一侧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以减少电缆的弯折次数,减少电缆长度的浪费。当多块预制侧板1包括一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一块第二预制侧板12时,第一预制侧板11和第二预制侧板12均具有贯穿孔3。由于第一预制侧板11和第二预制侧板12相对设置,从而保证电缆能够沿水泥支撑的直径方向延伸,以减少电缆的弯折次数,减少电缆长度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贯穿孔3的中心线平行。这样能够保证水泥支撑两侧的电缆的延伸方向相同,从而避免了电缆的弯折。可选地,两个贯穿孔3的中心线重合,也即是水泥支撑两侧的电缆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位于同一直线,此时在开挖埋设电缆的土坑时,通过直线原理,能够减少土坑的开挖面积,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进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水泥支撑还包括预制底板,预制底板与多块预制侧板1的第四侧边连接,第四侧边与第一侧边相对。

可选地,在多块预制侧板1一体浇筑时,底部预先设置有预制底板,从而浇筑形成带有底板的水泥支撑。或者,在分别浇筑单块预制侧板1时,在预制侧板1的第四侧边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在预制底板的上浇筑有多个定位销,之后,按照上述所述的连接方式对多块预制侧板1进行连接,再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完成预制底板和多块预制侧板1的连接。

这样,水泥支撑底部设置有预制底板,使水泥支撑与外部地表的接触面积不局限于第四侧边,而是通过预制底板与外部地表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通过减小压强进一步提高水泥支撑的稳定性。当然,预制底板可选用其它方式与多块预制侧板1进行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完成对地面的开挖后,将预先浇筑好的多块预制侧板1置于开挖的地坑内,在通过手柄2吊装多块预制侧板1,并采用首尾连接的方式形成一个稳定的封闭结构,完成对水泥支撑的搭建,再将电缆分接箱或电缆对接箱支撑在该水泥支撑上,实现对电缆分接箱或电缆对接箱的支撑。另外,水泥支撑中相对的两个预制侧板1具有贯穿孔3,便于减少电缆的弯折次数。水泥支撑还包含有预制底板,通过增大与地表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水泥支撑的稳定性。因此,在需要搭建水泥支撑时,由于预制侧板1是提前浇筑好的,只需在地面开挖尺寸符合水泥支撑的尺寸即可,从而减小了开挖面积;并且通过预先浇筑好的预制侧板1搭建水泥支撑,有效避免了水泥支撑的后期养护,缩短了施工周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支撑包括:多块预制侧板(1);

所述多块预制侧板(1)中的每块预制侧板(1)的第一侧边均具有手柄(2),所述多块预制侧板(1)中的至少一块预制侧板(1)具有贯穿孔(3);

所述多块预制侧板(1)依次首尾连接围成封闭结构,且每块预制侧板(1)的第一侧边位于所述封闭结构的同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预制侧板(1)包括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两块第二预制侧板(12);

所述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所述两块第二预制侧板(12)围成的所述封闭结构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围成的所述封闭结构中所述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支撑,其特征在于,每块第一预制侧板(11)的第二侧边延伸有多个第一连接杆(111),每块第一预制侧板(11)的第三侧边延伸有多个第二连接杆(112),每块第二预制侧板(12)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21)和多个第二连接孔(122);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杆(111)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孔(121)一一对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杆(112)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孔(122)一一对应,每个第一连接杆(111)用于伸入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21),每个第二连接杆(112)用于伸入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22),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均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第一预制侧板(11)均具有所述贯穿孔(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预制侧板(1)包括一块第一预制侧板(11)和一块第二预制侧板(12);

所述第一预制侧板(11)和所述第二预制侧板(12)围成的所述封闭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侧板(11)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以及所述第二预制侧板(12)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均具有齿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侧板(11)和所述第二预制侧板(12)均具有所述贯穿孔(3)。

8.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水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3)的中心线平行。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水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3)为圆形通孔或矩形通孔。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水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为挂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支撑还包括预制底板,所述预制底板与每块预制侧板(1)的第四侧边连接,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泥支撑,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该水泥支撑包括:多块预制侧板;多块预制侧板中的每块预制侧板的第一侧边均具有手柄,多块预制侧板中的至少一块预制侧板具有贯穿孔;多块预制侧板依次首尾连接围成封闭结构,且每块预制侧板的第一侧边位于所述封闭结构的同一侧。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连接提前浇筑好的预制侧板,完成对水泥支撑的搭建,因此,在搭建时,只需要开挖与水泥支撑相应的尺寸即可,减小了开挖面积;另外通过预制侧板的提前浇筑,有效避免了水泥支撑的后期养护,缩短了施工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易繁;马雪莲;李延春;刘云云;张保华;李大伟;张素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08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