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材调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
背景技术:
成卷的铜材或者钢材在使用时需要利用拉直机进行拉直处理,但是卷在辊上的铜材取下后弯曲幅度较大,铜材较难直接送入拉直机上进行拉直处理,易造成拉直机难以拉直的情况,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具有将弯曲的铜材进行调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包括调直架,所述调直架上设置有两个抵块,所述调直架上于两个抵块的一侧设置有油压缸,所述油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用于抵直铜材的压直块,所述油压缸能够带动压直块朝靠近两个抵块方向移动,并使得两个抵块与压直块之间形成有与铜材厚度相同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能够作为预拉直的装置使用,在整个弯曲的铜材放入拉直机进行拉直前,先将一段铜材放置在调直架上,使铜材的一面分别与两个抵块接触,而后启动油压缸,使压直块朝两个抵块方向移动,压直块逐渐与铜材弯曲的部分抵接,在油压缸的活塞杆到达最大行程时,压直块与两个抵块配合将该段铜材抵直;在铜材的不同位置多次重复上述操作,使得整个铜材被初步压直,以便于下一步进入到拉直机内进行拉直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块上朝向压直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铜材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两端呈贯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槽将铜材限制在内,防止进行调直处理时铜材离开抵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直块上朝向抵块的一侧设置有抵接槽,所述抵接槽的两端呈贯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直块挤压铜材时铜材与抵接槽内壁挤压接触,抵接槽的设置避免了铜材和压直块粗糙的外表面直接接触,用于保护铜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连接螺杆,所述压直块与油压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螺杆螺纹连接的连接螺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直不同规格的铜材时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压直块,连接螺杆与连接螺套配合使得压直块与油压缸可拆卸连接,起到便于更换压直块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直架上开设有沿压直块移动方向设置的u形槽,所述压直块活动设置于u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槽起让位与减重的作用,使得调直架更加轻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直架上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起到便于握持调直架的作用,便于对铜材进行调直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油压缸的控制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油压缸,设置于把手上起到便于操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块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调直架上开设有两个与连接柱插接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块,所述连接孔的侧壁上沿轴向贯穿开设有与卡块插接配合的插接孔;所述调直架相对于设置有抵块的一端于连接孔处开设有与插接孔连通的卡槽,所述卡块转动定位于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块与插接孔对应,并将连接柱插入连接孔内,卡块穿过插接孔进入到卡槽内,卡块转动一定角度使得与插接孔错开,抵块被固定在调直架上,起到便于拆卸抵块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装置能够作为预拉直的装置使用,在整个弯曲的铜材或钢材放入拉直机进行拉直前,先将一段铜材放置在调直架上,使铜材分别进入到两个抵块的固定槽内,而后启动油压缸,使压直块朝两个抵块方向移动,压直块逐渐与铜材弯曲的部分抵接,在油压缸的活塞杆到达最大行程时,压直块与两个抵块配合将该段铜材抵直;在铜材的不同位置多次重复上述操作,使得整个铜材被初步压直,以便于下一步进入到拉直机内进行拉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调直架;11、连接孔;12、插接孔;13、卡槽;14、u形槽;15、把手;16、控制开关;2、抵块;21、固定槽;22、连接柱;221、卡块;3、压直块;31、抵接槽;32、连接螺套;4、油压缸;41、连接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如图1所示,包括调直架1,调直架1上设置有两个抵块2与一个压直块3,压直块3位于两个抵块2的中间线上。抵块2上朝向压直块3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铜材的固定槽21,固定槽21的两端呈贯穿设置;压直块3上朝向抵块2的一侧开设有抵接槽31,抵接槽31的两端呈贯穿设置,压直块3挤压铜材时铜材与抵接槽31内壁挤压接触,抵接槽31的设置避免了铜材和压直块3粗糙的外表面直接接触,用于保护铜材。
如图1、图2所示,调直架1上于两个抵块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油压缸4,压直块3设置于油压缸4的活塞杆上,油压缸4能够带动压直块3朝靠近两个抵块2方向移动,并使得两个抵块2与压直块3之间形成有与铜材厚度相同的间隙。油压缸4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41,压直块3与油压缸4连接的一端固定嵌设有与连接螺杆41螺纹连接的连接螺套32。由于铜材包含范围较广(如铜片、铜线)且规格不一,在调直不同的铜材时经常需要更换抵块2以及压直块3,压直块3通过连接螺杆41与连接螺套32的配合与油压缸4可拆卸连接,起到便于更换的作用。
如图1、图3所示,抵块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2,调直架1上开设有两个与连接柱22插接配合的连接孔11,连接柱2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221,连接孔11的侧壁上沿轴向贯穿开设有与卡块221插接配合的插接孔12;调直架1相对于设置有抵块2的一端于连接孔11处开设有与插接孔12连通的卡槽13,卡块221转动定位于卡槽13内。将卡块221与插接孔12对应,并将连接柱22插入连接孔11内,卡块221穿过插接孔12进入到卡槽13内,卡块221转动一定角度使得与插接孔12错开,抵块2被固定在调直架1上,起到便于拆卸于更换抵块2的作用。
如图1所示,调直架1上开设有沿压直块3移动方向设置的u形槽14,压直块3活动设置于u形槽14内。调直架1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5,把手1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油压缸4的控制开关16。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本装置能够作为预拉直的装置使用,在整个弯曲的铜材放入拉直机进行拉直前,先将一段铜材放置在调直架1上,使铜材分别进入到两个抵块2的固定槽21内,而后启动油压缸4,使压直块3朝两个抵块2方向移动,铜材进入到抵接槽31内,压直块3逐渐与铜材弯曲的部分抵接,在油压缸4的活塞杆到达最大行程时,压直块3与两个抵块2配合将该段铜材抵直;在铜材的不同位置多次重复上述操作,使得整个铜材被初步压直,以便于下一步进入到拉直机内进行拉直处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包括调直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直架(1)上设置有两个抵块(2),所述调直架(1)上于两个抵块(2)的一侧设置有油压缸(4),所述油压缸(4)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用于抵直铜材的压直块(3),所述油压缸(4)能够带动压直块(3)朝靠近两个抵块(2)方向移动,并使得两个抵块(2)与压直块(3)之间形成有与铜材厚度相同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2)上朝向压直块(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铜材的固定槽(21),所述固定槽(21)的两端呈贯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直块(3)上朝向抵块(2)的一侧设置有抵接槽(31),所述抵接槽(31)的两端呈贯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缸(4)的活塞杆上设置有连接螺杆(41),所述压直块(3)与油压缸(4)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螺杆(41)螺纹连接的连接螺套(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直架(1)上开设有沿压直块(3)移动方向设置的u形槽(14),所述压直块(3)活动设置于u形槽(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直架(1)上设置有把手(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油压缸(4)的控制开关(1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材铜材手提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2)上设置有连接柱(22),所述调直架(1)上开设有两个与连接柱(22)插接配合的连接孔(11),所述连接柱(22)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块(221),所述连接孔(11)的侧壁上沿轴向贯穿开设有与卡块(221)插接配合的插接孔(12);所述调直架(1)相对于设置有抵块(2)的一端于连接孔(11)处开设有与插接孔(12)连通的卡槽(13),所述卡块(221)转动定位于卡槽(13)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