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排水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9


本申请涉及基坑排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排水沟。



背景技术:

目前,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在基坑开挖完成之后,需要在基坑的顶部适当地开挖排水沟,以防止地面的水流往基坑内流动,从而,对基坑的边坡造成隐患。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基坑排水沟的使用过程中,基坑排水沟的侧壁会受水流的冲刷,长时间会使得侧壁上的泥土坍塌,当泥土坍塌过多堆积于基坑排水沟内部时,存在有使得基坑排水沟发生堵塞,难以对水流进行排放,排水效果降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具有防止基坑排水沟侧壁坍塌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排水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排水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排水沟,包括安装于排水沟内的若干相互拼接的预制支撑单元,所述预制支撑单元包括抵接于基坑底壁的安装板、铰接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相对两侧的防护板以及铰接设置于所述防护板远离所述安装板一侧的固定板;两个所述防护板分别与排水沟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固定板与地面抵接,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地面的锚固螺栓;两个所述防护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防护板抵紧排水沟内侧壁的伸缩支撑组件,所述伸缩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防护板的相对两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坑的排水沟进行加固时,将其中一预制支撑单元的安装板安装到排水沟的底部,分别转动防护板,使得防护板与排水沟的内侧壁相贴,固定板贴合于地面,采用固定锚栓实现对其的固定,再采用伸缩支撑组件实现将防护板抵紧;其具有防止基坑排水沟侧壁坍塌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撑组件包括外管和内杆,所述外管和所述内杆套接,所述外管的侧壁开设有导向条形孔,所述内杆外周面固设有两个导向柱,两个所述导向柱均穿过于所述导向条形孔,所述外管的外周面设置有驱动所述内杆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拧驱动件,驱动件带动导向柱移动,导向柱带动内杆移动,从而,实现对内杆和外管相对长度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定位螺母,所述外管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外管,所述定位螺母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柱之间,且所述定位螺母的两侧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导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拧定位螺母,定位螺母带动导向柱移动,导向柱带动内杆移动,从而,实现对内杆和外管相对长度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导向条形孔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导向条形孔相对设置;位于每个所述导向条形孔内的导向柱均设置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条形导向孔的设置,增强定位螺母和导向柱的限位。

优选的:排水沟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滑移槽,所述外管以及所述内杆相互远离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滑移连接于所述滑移槽;所述滑移块设置有对其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滑移连接于滑移槽,且采用定位组件实现对滑移块的定位,从而,实现对内杆和外管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铰接设置于所述滑移块相对两侧的定位板以及设置于定位板的定位螺栓,所述防护板于所述伸缩支撑组件的相对两侧沿所述滑移槽的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个定位螺纹孔,定位板开设有通孔,定位螺栓穿设于通孔后的端部螺纹紧固于定位螺纹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组件采用定位螺栓和定位板的配合,从而,实现对滑移块的限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滑移槽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连通有供所述滑移块滑出所述滑移槽的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槽的设置,实现对滑移块的放入和取出。

优选的:所述滑移槽和所述滑移块均呈t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和滑移槽均呈t型,方便滑移块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固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块,排水沟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块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和安装槽的设置,实现对安装板的限位卡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抵接于排水沟的一侧固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防护块,排水沟的侧壁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防护槽,防护块嵌设于所述防护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块和防护槽的设置,实现对防护板的限位卡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基坑的排水沟进行加固时,将其中一预制支撑单元的安装板安装到排水沟的底部,分别转动防护板,使得防护板与排水沟的内侧壁相贴,固定板贴合于地面,采用固定锚栓实现对其的固定,再采用伸缩支撑组件实现将防护板抵紧;其具有防止基坑排水沟侧壁坍塌的效果;

2、所述伸缩支撑组件包括外管和内杆,所述外管和所述内杆套接,所述外管的侧壁开设有导向条形孔,所述内杆外周面固设有两个导向柱,两个所述导向柱均穿过于所述导向条形孔,所述外管的外周面设置有驱动所述内杆移动的驱动件;

3、所述驱动件包括定位螺母,所述外管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外管,所述定位螺母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柱之间,且所述定位螺母的两侧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导向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伸缩支撑组件、滑移块以及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支撑单元;11、安装板;111、安装块;112、12、防护板;121、滑移槽;122、让位槽;123、定位螺纹孔;124、防护块;13、固定板;131、锚固孔;2、锚固螺栓;3、伸缩支撑组件;31、外管;311、导向条形孔;32、内杆;321、导向柱;33、定位螺母;4、定位组件;41、定位板;42、定位螺栓;5、排水沟;51、安装槽;52、防护槽;6、滑移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排水沟,参照图1、图2,包括安装于排水沟5内的若干相互拼接的预制支撑单元1,预制支撑单元1包括贴合于基坑底壁的安装板11、铰接设置于安装板11相对两侧的防护板12以及铰接设置于防护板12远离安装板11一侧的固定板13;安装板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块111,排水沟5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且与安装块111相对应的安装槽51,当安装板11贴合于排水沟5的底壁时,安装块111嵌设于安装槽51内,实现对安装板11的初步限位。

两个防护板12分别与排水沟5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贴合,两个防护板12贴合于排水沟5内侧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防护块124,排水沟5的两相对内侧壁开设有与防护块124相对应的防护槽52,防护板12贴合于排水沟5的内侧壁时,防护块124嵌设于防护槽52内,实现对防护板12的初步定位。

固定板13与地面抵接,且固定板13为矩形板,固定板13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等间隔排布的锚固孔131,固定板13于锚固孔131的位置处设置有锚固螺栓2,锚固螺栓2穿设于锚固孔131后固定于地面。

参照图2、图3,两个防护板12之间设置有用于挤压防护板12抵紧排水沟5内侧壁的伸缩支撑组件3,伸缩支撑组件3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防护板12的相对两内侧壁。

参照图2、图4,伸缩支撑组件3包括外管31、内杆32以及定位螺母33。内杆32套接于外管31,外管31的外周面于其上下两侧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条形孔311,导向条形孔311和外管31的内部相连通;内杆32外周面于其上下上端面分别焊接有两个导向柱321,两个导向柱321均穿过于导向条形孔311。外管31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定位螺母33螺纹连接于外管31,定位螺母33位于处于同一导向条形孔311的两个导向柱321之间,且定位螺母33的两侧分别抵接于两个导向柱321。

随着排水沟5相对两侧距离的增加,旋拧定位螺母33,定位螺母33带动导向柱321移动,导向柱321带动内杆32移动,实现内杆32和外管31相对长度的变化,从而,保持内杆32和外管31时刻保持与两个相对的防护板12之间的抵紧。

参照图1、图5,两个防护板12分别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121,滑移槽121呈t型设置,内杆32和外管31的端部均铰接有滑移块6,滑移块6呈t型设置,滑移块6滑移连接于滑移槽121;滑移块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对滑移块6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4。

定位组件4包括定位板41以及定位螺栓42,防护板12沿其高度方向等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螺纹孔123,定位板41铰接设置于滑移块6的侧壁,定位板41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通孔,定位螺栓42穿过通孔后螺纹紧固于定位螺纹孔123内,实现对伸缩支撑组件3的限位固定,使得其抵接效果更好。

滑移槽121靠近安装板11的一端连通有供滑移块6滑出于滑移槽121的让位槽122,从而,实现将滑移块6放入和取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坑排水沟的实施原理为:当对基坑的排水沟5进行加固时,将其中一预制支撑单元1的安装板11安装到排水沟5的底部,安装块111嵌设于安装槽51内,分别转动防护板12,使得防护板12与排水沟5的内侧壁相贴,防护块124嵌设于防护槽52内,固定板13贴合于地面,采用锚固锚栓2实现对其的固定;接着,将滑移块6由让位槽122进入,在滑移块6滑移连接于滑移槽121的过程中,随着排水沟5相对两侧距离的增加,通过旋拧定位螺母33,实现对内杆32和外管31相对长度的调节,使得内杆32和外管31时刻给滑移块6朝向防护板12的力,防护板12对排水沟5的内侧壁进行抵接加强,待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处,旋拧定位螺栓42,实现对定位板41的限位固定,从而,实现对整体排水沟5的防护。其具有防止基坑排水沟5侧壁坍塌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排水沟(5)内的若干相互拼接的预制支撑单元(1),所述预制支撑单元(1)包括抵接于基坑底壁的安装板(11)、铰接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1)相对两侧的防护板(12)以及铰接设置于所述防护板(12)远离所述安装板(11)一侧的固定板(13);两个所述防护板(12)分别与排水沟(5)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固定板(13)与地面抵接,所述固定板(13)设置有将所述固定板(13)固定于地面的锚固螺栓(2);两个所述防护板(12)之间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防护板(12)抵紧排水沟(5)内侧壁的伸缩支撑组件(3),所述伸缩支撑组件(3)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防护板(12)的相对两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组件(3)包括外管(31)和内杆(32),所述外管(31)和所述内杆(32)套接,所述外管(31)的侧壁开设有导向条形孔(311),所述内杆(32)外周面固设有两个导向柱(321),两个所述导向柱(321)均穿过于所述导向条形孔(311),所述外管(31)的外周面设置有驱动所述内杆(32)移动的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定位螺母(33),所述外管(31)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螺母(33)螺纹连接于所述外管(31),所述定位螺母(33)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柱(321)之间,且所述定位螺母(33)的两侧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导向柱(3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形孔(311)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导向条形孔(311)相对设置;位于每个所述导向条形孔(311)内的导向柱(321)均设置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排水沟(5)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滑移槽(121),所述外管(31)以及所述内杆(32)相互远离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滑移块(6),所述滑移块(6)滑移连接于所述滑移槽(121);所述滑移块(6)设置有对其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包括铰接设置于所述滑移块(6)相对两侧的定位板(41)以及设置于定位板(41)的定位螺栓(42),所述防护板(12)于所述伸缩支撑组件(3)的相对两侧沿所述滑移槽(121)的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个定位螺纹孔(123),定位板(41)开设有通孔,定位螺栓(42)穿设于通孔后的端部螺纹紧固于定位螺纹孔(123)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槽(121)靠近所述安装板(11)的一端连通有供所述滑移块(6)滑出所述滑移槽(121)的让位槽(1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槽(121)和所述滑移块(6)均呈t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的下端面固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块(111),排水沟(5)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槽(51),所述安装块(111)嵌设于所述安装槽(5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2)抵接于排水沟(5)的一侧固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防护块(124),排水沟(5)的侧壁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防护槽(52),防护块(124)嵌设于所述防护槽(52)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坑排水沟,包括安装于排水沟内的若干相互拼接的预制支撑单元,所述预制支撑单元包括抵接于基坑底壁的安装板、铰接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相对两侧的防护板以及铰接设置于所述防护板远离所述安装板一侧的固定板;两个所述防护板分别与排水沟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固定板与地面抵接,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地面的锚固螺栓;两个所述防护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防护板抵紧排水沟内侧壁的伸缩支撑组件,所述伸缩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防护板的相对两侧壁。其具有防止基坑排水沟侧壁坍塌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朱松青;刘汉景;刘超;李镇麟;董洪鹏;牛荣刚;胡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天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09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