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尤其适用于沿海地区对防渗及结构稳定要求较高的施工围堰和类似工程。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越来越多的沿海水闸及泵站工程需要改、扩建,沿海水闸及泵站工程改扩建往往需要在河道中修建围堰,以创造水闸及泵站工程干地施工的条件。大部分沿海地区围堰基础存在深厚淤泥层,围堰迎水面需要承受较大的风浪荷载,围堰顶部需考虑交通功能,围堰防渗效果及结构稳定均有较高要求。大部分围堰防渗体采用粘土防渗心墙、高压旋喷桩、水泥搅拌桩制成的防渗结构进行防渗,对地基基础处理及围堰防渗处理代价往往比较大,围堰防渗效果及结构稳定往往较差,围堰断面型式往往也比较复杂,对围堰填筑和拆除造成困难,增加了施工工期和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方便、经济实用、防渗效果好、结构稳定、可靠度高的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置换河底淤泥后形成的河底大块石层,大块石层顶部铺设一定厚的中粗砂层,中粗砂层上部铺设双向土工格栅,双向土工格栅上部布置充砂管袋形成围堰主体部分,所述充砂管袋围堰的迎水侧河底设置双排钢板桩,在充砂管袋迎水面布置复合土工膜,所述复合土工膜在围堰水下部分的表面设置膜袋混凝土护面,水上部分坡面设置喷混凝土护面。

进一步地,该围堰迎水侧双排钢板桩及复合土工膜构成围堰整体防渗体系。

进一步地,充砂管袋水下部分层与层之间设置有双向土工格栅,并与充砂管袋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围堰顶部设置袋装土防浪墙、防护栏杆及交通路面。

进一步地,围堰顶交通路面为一定厚度的石渣层及水泥稳定层构成。

进一步地,充砂管袋背水侧采用粘土填缝修坡,表面铺设马尼拉草皮。

进一步地,充砂管袋水下部分平行水流方向铺设,水上部分垂直水流方向铺设。

进一步地,复合土工膜底部延伸至外排钢板桩与内排钢板桩内部,并采用袋装砂覆盖,复合土工膜顶部水平延伸至围堰轴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围堰主要由充砂管袋、复合土工膜及双排钢板桩组成,施工方便、经济实用、防渗效果好、结构稳定、可靠度高。本实用新型双排钢板桩及复合土工膜构成围堰整体防渗体系,围堰整体防渗效果有保证;河底抛填一定厚度的大块石将淤泥挤出并占据其原位置,大块石顶部铺设一定厚的中粗砂层可防止底层充砂管袋破坏,中粗砂层上部及充砂管袋水下部分层与层之间布置有双向土工格栅,有利于提高围堰整体稳定;复合土工膜水下部分坡面及充砂管袋护脚均设置膜袋混凝土护面,水上部分坡面设置喷混凝土护面,能够有效抵抗沿海地区风浪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围堰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土工膜与两岸堤防结合示意图。

图4位实施例中图3中结合槽典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结构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置换河底淤泥后形成的河底大块石层1,大块石层顶部铺设一定厚的中粗砂层2,中粗砂层2上部铺设双向土工格栅8,双向土工格栅8上部布置充砂管袋7形成围堰主体部分,所述充砂管袋围堰的迎水侧河底设置双排钢板桩,在充砂管袋迎水面布置复合土工膜6,所述复合土工膜6在围堰水下部分的表面设置膜袋混凝土9护面,水上部分坡面设置喷混凝土10护面。

双排钢板桩及复合土工膜6构成围堰整体防渗体系。双排钢板桩包括外排钢板桩3与内排钢板桩4,外排钢板桩3与内排钢板4桩中间设置钢拉杆5。复合土工膜6底部延伸至外排钢板桩3与内排钢板桩4内部,并采用袋装砂11覆盖,复合土工膜6顶部水平延伸至围堰轴线。

复合土工膜6两端与堤防连接处采用刻槽型式结合,结合槽18采用混凝土19回填。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结构的施工采用如下方案:

(1)、首先,对河底淤泥进行适当清理,在河底抛填一定厚度的大块石将淤泥挤出并占据其原位置,大块石层1顶部铺设一定厚的中粗砂层2,防止大块石破坏底层充砂管袋。

(2)、其次,在中粗砂层2上部铺设一层二维网格状的双向土工格栅8,双向土工格栅8上部分层布置充砂管袋7形成围堰主体部分;充砂管袋7水下部分平行水流方向铺设,水上部分垂直水流方向铺设,进一步地,充砂管袋7水下部分层与层之间设置有双向土工格栅8,并与充砂管袋7进行固定,以提高围堰结构整体稳定性。

(3)、充砂管袋围堰迎水侧的双排钢板桩施工,外排钢板桩3和内排钢板桩4之间连接钢拉杆5,在充砂管袋7围堰主体部分的引水侧铺设复合土工膜6,复合土工膜6底部延伸至外排钢板桩3与内排钢板桩4之间的双排钢板桩内部,并采用袋装砂11覆盖,复合土工膜6顶部水平延伸至围堰轴线;完成复合土工膜6两端与堤防连接处结合槽18及混凝土19回填,形成围堰整体防渗体系;完成复合土工膜6在围堰迎水侧水下部分坡面的膜袋混凝土9护面及水上部分喷混凝土10护面施工。

(4)、最后,完成充砂管袋7背水侧粘土填缝修坡16及表面铺设马尼拉草皮17;完成围堰堰顶袋装土防浪墙15、防护栏杆12、石渣层13及水泥稳定层14路面。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置换河底淤泥后形成的河底大块石层(1),大块石层顶部铺设一定厚的中粗砂层(2),中粗砂层(2)上部铺设双向土工格栅(8),双向土工格栅(8)上部布置充砂管袋(7)形成围堰主体部分,所述充砂管袋围堰的迎水侧河底设置双排钢板桩,在充砂管袋迎水面布置复合土工膜(6),所述复合土工膜(6)在围堰水下部分的表面设置膜袋混凝土(9)护面,水上部分坡面设置喷混凝土(10)护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双排钢板桩及复合土工膜(6)构成围堰整体防渗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双排钢板桩包括外排钢板桩(3)与内排钢板桩(4),外排钢板桩(3)与内排钢板桩(4)中间设置钢拉杆(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充砂管袋(7)水下部分平行水流方向铺设,水上部分垂直水流方向铺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充砂管袋(7)水下部分层与层之间也设置有双向土工格栅(8),并与充砂管袋(7)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复合土工膜(6)底部延伸至外排钢板桩(3)与内排钢板桩(4)内部,并采用袋装砂(11)覆盖,复合土工膜(6)顶部水平延伸至围堰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复合土工膜(6)两端与堤防连接处采用刻槽型式结合,结合槽(18)采用混凝土(19)回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顶部设置袋装土防浪墙(15)、防护栏杆(12)及交通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围堰顶交通路面为一定厚度的石渣层(13)及水泥稳定层(14)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其特征在于:充砂管袋(7)背水侧采用粘土填缝修坡(16),表面铺设马尼拉草皮(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本实用新型围堰主要由充砂管袋、复合土工膜及双排钢板桩组成,施工方便、经济实用、防渗效果好、结构稳定、可靠度高。本实用新型双排钢板桩及复合土工膜构成围堰整体防渗体系,围堰整体防渗效果有保证;河底抛填一定厚度的大块石将淤泥挤出并占据其原位置,大块石顶部铺设一定厚的中粗砂层可防止底层充砂管袋破坏,中粗砂层上部及充砂管袋水下部分层与层之间布置有双向土工格栅,有利于提高围堰整体稳定;复合土工膜水下部分坡面及充砂管袋护脚均设置膜袋混凝土护面,水上部分坡面设置喷混凝土护面,能够有效抵抗沿海地区风浪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雷;熊雪松;魏芳;孙来;金诚;陈创中;王永明;钟伟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10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