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在岩土工程的人防施工中,首先需要一个基坑才能施工,现有的基坑支护装置一般采用木头和钢管支架结构,稳定性差,防护能力较低。传统的支护装置为固定结构,不可调节,无法支撑各种类型的基坑,支护装置在搭建时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延缓施工进度,容易造成工期的延误。
如现有公开号为cn2088303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铰座,第一铰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护板,支护板的侧面固定有第二铰座,底板的顶部固定有导轨槽与支架,导轨槽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通槽,导轨槽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杆,导轨槽的内部设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通槽与通孔,第二通槽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通孔的内部贯穿有滚动杆,滚动杆的杆端贯穿于第一通槽,滑动块的顶部固定有第三铰座。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该装置可折叠化,便于调节支撑角度的同时,也方便可了收纳,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了底板的抓地力,保障了支撑效果。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不能调节支护板防护范围,只能对固定深度的基坑进行支护,使用范围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第二支护板插设于第一支护板,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与第一丝杆的配合可以对第二支护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基坑。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远离地面一侧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支护板,所述第一支护板远离所述底板一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插设有第二支护板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空腔靠近所述底板一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护板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二支护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杆靠近所述底板一端均套设有从动锥齿轮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空腔靠近所述底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另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丝杆的轴线,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支撑板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转轴通过支撑板与所述空腔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护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驱动机构可以带动转轴转动,进而转轴两端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而第一丝杆转动,控制第二支护板移动,使得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基坑,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基坑的深度将第二支护板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台与滑块,所述滑台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台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护板与所述底板的铰接处,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底板一侧铰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滑块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板铰接,所述滑块侧壁固定件有卡接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杆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支护板与所述底板铰接,通过移动滑块可以调节第一支护板与底板之间的角度,同时使得该装置可折叠,节省储存空间,便于储存收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若干限位块,若干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滑块滑动方向的两侧,若干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轴线与所述底板所在面平行,所述安装槽内贯穿插设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滑动柱靠近所述底板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台,所述滑动柱远离底板一侧转动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贯穿所述滑块且两者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定位螺栓可以使得滑动柱上下移动,将第一支护板的角度调节完成之后,顺时针转动定位螺栓可以控制滑动柱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卡台卡接于所述限位块之间,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蜗轮与蜗杆,所述蜗轮套设与所述转轴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杆两端均与所述空腔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靠近所述传动杆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护板且固定连接卡接柱,所述卡接柱套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与卡接柱套接,使得该装置在调节完成后方便把手拆卸,减少了把手的占用空间,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空间,使用把手可以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从而使得转轴转动,进而控制第二支护板的升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支护板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空腔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贯穿所述限位板且两者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限位板可以对第二支护板下降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了第一支护板在下降过度对驱动机构造成损伤,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护板一侧插设有若干固定锥所述固定锥贯穿所述底板且两者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固定锥可以插设于地面对底板进行固定,防止底板出现滑动,增加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台远离所述第一支护板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块的设置防止了滑块从滑台上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使用驱动机构可以带动转轴转动,进而转轴两端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而第一丝杆转动,控制第二支护板移动,使得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基坑,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基坑的深度将第二支护板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即可;
2.传动杆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支护板与所述底板铰接,通过移动滑块可以调节第一支护板与底板之间的角度,同时使得该装置可折叠,节省储存空间,便于储存收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护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第一支护板;3、空腔;4、第二支护板;5、第一丝杆;6、从动锥齿轮;7、转轴;8、主动锥齿轮;9、驱动机构;91、蜗轮;92、蜗杆;93、卡接柱;94、把手;10、调节机构;101、滑台;102、滑块;103、传动杆;104、卡接机构;1041、安装槽;1042、滑动柱;1043、卡台;1044、定位螺栓;1045、限位块;11、限位板;12、固定锥;13、支撑板;14、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远离地面一侧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支护板2,第一支护板2远离底板1一侧开设有空腔3,空腔3内插设有第二支护板4且两者滑动连接,空腔3靠近底板1一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5,第一丝杆5的轴线与第二支护板4的滑动方向平行,第一丝杆5与第二支护板4螺纹连接,第一丝杆5靠近底板1一端均套设有从动锥齿轮6且两者固定连接,空腔3靠近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13,另设有转轴7,转轴7的轴线垂直于第一丝杆5的轴线,转轴7贯穿支撑板13且两者转动连接,转轴7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8,主动锥齿轮8与从动锥齿轮6啮合,转轴7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9,底板1靠近第一支护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10。使用驱动机构9可以带动转轴7转动,进而转轴7两端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8带动从动锥齿轮6转动,从而第一丝杆5转动,控制第二支护板4移动,使得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基坑,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基坑的深度将第二支护板4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机构10包括滑台101与滑块102,滑台101与底板1固定连接,滑块102与滑台101滑动连接且滑块10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一支护板2与底板1的铰接处,滑块102远离底板1一侧铰接有传动杆103,传动杆103远离滑块102一端与第一支护板2铰接,滑块102侧壁固定件有卡接机构104。传动杆103两端分别和第一支护板2与底板1铰接,通过移动滑块102可以调节第一支护板2与底板1之间的角度,同时使得该装置可折叠,节省储存空间,便于储存收纳。
如图1和图3所示,卡接机构104包括若干限位块1045,若干限位块1045位于滑块102滑动方向的两侧,若干限位块1045与底板1固定连接,滑块102开设有安装槽1041,安装槽1041的轴线与底板1所在面平行,安装槽1041内贯穿插设有滑动柱1042,滑动柱104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底板1,滑动柱1042靠近底板1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台1043,滑动柱1042远离底板1一侧转动连接有定位螺栓1044,定位螺栓1044贯穿滑块102且两者螺纹连接。最优的,限位块1045之间的距离略微大于卡台1043的宽度。转动定位螺栓1044可以使得滑动柱1042上下移动,将第一支护板2的角度调节完成之后,顺时针转动定位螺栓1044可以控制滑动柱1042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卡台1043卡接于限位块1045之间,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机构9包括蜗轮91与蜗杆92,蜗轮91套设与转轴7且两者固定连接,蜗轮91与蜗杆92啮合,蜗杆92两端均与空腔3侧壁转动连接,蜗杆92靠近传动杆103一端贯穿第一支护板2且固定连接卡接柱93,卡接柱93套设有把手94。把手94与卡接柱93套接,使得该装置在调节完成后方便把手94拆卸,减少了把手94的占用空间,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空间,同时一个把手94可以在多个该装置之间进行通用,使用把手94可以带动蜗杆92转动,蜗杆92带动蜗轮91转动,从而使得转轴7转动,进而控制第二支护板4的升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2所示,第二支护板4与驱动机构9之间设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与空腔3侧壁固定连接,第一丝杆5贯穿限位板11且两者滑动连接。设置的限位板11可以对第二支护板4下降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了第一支护板2在下降过度对驱动机构9造成损伤,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底板1靠近第一支护板2一侧插设有若干固定锥12,固定锥12贯穿底板1且两者滑动连接。最优的,固定锥12的数量为四个,位于底板1的四边角,设置的固定锥12可以插设于地面对底板1进行固定,防止底板1出现滑动,增加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滑台101远离第一支护板2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4。挡块14的设置防止了滑块102从滑台101上脱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该装置时,将底板1与地面相接触,将固定锥12插设于地面,然后将滑块102沿着滑台101滑动将第一支护板2撑起,当第一支护板2到合适的角度时,转动定位螺栓1044使得卡台1043下降位于限位块1045之间对第一支护板2的位置进行固定,最后将把手94套设在卡接柱93上,转动把手94控制第二支护板4上升,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第二支护板4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远离地面一侧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支护板(2),所述第一支护板(2)远离所述底板(1)一侧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插设有第二支护板(4)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空腔(3)靠近所述底板(1)一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5),所述第一丝杆(5)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护板(4)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丝杆(5)与所述第二支护板(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靠近所述底板(1)一端均套设有从动锥齿轮(6)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空腔(3)靠近所述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13),另设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丝杆(5)的轴线,所述转轴(7)贯穿所述支撑板(13)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转轴(7)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8),所述主动锥齿轮(8)与所述从动锥齿轮(6)啮合,所述转轴(7)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9),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第一支护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0)包括滑台(101)与滑块(102),所述滑台(101)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2)与所述滑台(101)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10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护板(2)与所述底板(1)的铰接处,所述滑块(102)远离所述底板(1)一侧铰接有传动杆(103),所述传动杆(103)远离所述滑块(102)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板(2)铰接,所述滑块(102)侧壁固定件有卡接机构(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104)包括若干限位块(1045),若干所述限位块(1045)位于所述滑块(102)滑动方向的两侧,若干所述限位块(1045)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2)开设有安装槽(1041),所述安装槽(1041)的轴线与所述底板(1)所在面平行,所述安装槽(1041)内贯穿插设有滑动柱(1042),所述滑动柱(104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1),所述滑动柱(1042)靠近所述底板(1)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台(1043),所述滑动柱(1042)远离底板(1)一侧转动连接有定位螺栓(1044),所述定位螺栓(1044)贯穿所述滑块(102)且两者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9)包括蜗轮(91)与蜗杆(92),所述蜗轮(91)套设与所述转轴(7)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蜗轮(91)与所述蜗杆(92)啮合,所述蜗杆(92)两端均与所述空腔(3)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92)靠近所述传动杆(103)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护板(2)且固定连接卡接柱(93),所述卡接柱(93)套设有把手(9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护板(4)与所述驱动机构(9)之间设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与所述空腔(3)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贯穿所述限位板(11)且两者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第一支护板(2)一侧插设有若干固定锥(12)所述固定锥(12)贯穿所述底板(1)且两者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可调矩形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101)远离所述第一支护板(2)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