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模具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覆盖件模具,这类模具主要是冷冲模,广义上的“汽车模具”是制造汽车上所有零件的模具总称,在汽车模具制造零件的过程中,下模在反复的冲压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损坏下模,从而影响零件质量,为了保护零件的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常常需要安装冷却装置对下模进行散热,目前的冷却装置一般直接安装于下模内,冷却装置一旦故障,需要把下模进行拆卸,再更换或维修冷却装置,这个过程复杂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冷却装置一般直接安装于下模内,冷却装置一旦故障,需要把下模进行拆卸,再更换或维修冷却装置,这个过程复杂繁琐的问题。

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下模架的顶部设有模具槽,所述模具槽中安装有凸模,所述下模架内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后端设有将所述汽车模具冷却装置拉出的开口,所述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抵接在所述凸模底部,所述容纳槽的顶部设有供所述散热板通过的顶部空窗,所述散热板下部设有若干个散热片,若干个所述散热片的侧面对应设有若干个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通过水管支架固定于所述散热板的底部,所述冷却水管通过管路连接到冷却液供给机构,所述容纳槽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水管支架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底座、上套杆、下抵接块、上抵接块、下套杆和螺纹杆,所述升降底座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下套杆有多个并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升降底座的顶部,所述下套杆与所述上套杆沿竖直方向滑动套接,所述上套杆固定于所述水管支架的底部,所述升降底座上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下抵接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中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同向设置于所述滑槽中并与所述升降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上抵接块固定于所述水管支架的底部,所述上抵接块和所述下抵接块之间通过斜面滑动连接实现升降。

优选的,所述下抵接块还具有位于其上的斜面下边的平面二,在所述下抵接块位于所述滑槽最后端时,所述升降机构升至最高点,所述上抵接块的底部平面压在所述下抵接块顶部的平面一,所述散热板升入所述模具槽中并抵接于所述凸模底部,在所述下抵接块位于所述滑槽最前端时,所述上抵接块抵接于所述平面二,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容纳槽。

优选的,所述升降底座上设有卡块机构,所述卡块机构包括卡块和卡座,所述卡座固定于所述升降底座上,所述卡块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卡座上,所述下抵接块上设有供卡块卡接的卡槽,在所述下抵接块位于所述滑槽最后端时,所述散热板抵接于所述凸模底部,所述卡块插入所述卡槽中。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伸出所述升降底座并连接有转盘。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和滑轮,所述滑轨沿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滑轮有若干个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滑轮沿所述滑轨滚动。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供给机构包括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冷却水箱通过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分别连接于所述冷却水管的两端,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冷却水箱之间设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下模架上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吹风方向朝向所述散热片,所述容纳槽的前端设有对应所述风机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有下列优点:打开卡块,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可以将本抵接于凸模底部的散热板下降一定高度从而可以通过滑动机构将升降机构上的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取出,从而更换或维修,再通过滑动机构便可将汽车模具冷却装置送入容纳槽中,再通过升降机构便可以将散热板上升至原位抵接于凸模底部,关闭卡块即可,整个过程操作方便不需要将凸模拆卸下来,且通过热片散热、水冷散热和风冷散热方式对凸模底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下模架,2、模具槽,3、凸模,4、容纳槽,5、散热板,6、散热片,7、冷却水管,8、水管支架、9、滑动机构,901、滑轨,902、滚轮,10、支撑板,11、冷却液供给机构,1101、冷却水箱,1102、进水管道,1103、出水管道,1104、水泵,12、升降机构,1201、升降底座,1202、上套杆,1203、下抵接块,1204、上抵接块,1205、下套杆,1206、螺纹杆,13、滑槽、14、平面一,15、平面二,16、卡块机构、1601、卡块,1602、卡座,17、卡槽,18、转盘,19、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下模架1的顶部设有模具槽2,所述模具槽2中安装有凸模3,所述下模架1内设有容纳槽4,所述容纳槽4的后端设有将所述汽车模具冷却装置拉出的开口,所述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包括散热板5,所述散热板5抵接在所述凸模3底部,所述容纳槽4的顶部设有供所述散热板5通过的顶部空窗,所述散热板5下部设有若干个散热片6,若干个所述散热片6的侧面对应设有若干个冷却水管7,所述冷却水管7通过水管支架8固定于所述散热板5的底部,所述冷却水管7通过管路连接到冷却液供给机构11,所述容纳槽4通过滑动机构9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设有升降机构12,所述水管支架8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12的输出端。

所述升降机构12包括升降底座1201、上套杆1202、下抵接块1203、上抵接块1204、下套杆1205和螺纹杆1206,所述升降底座1201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0上,所述下套杆1205有多个并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升降底座1201的顶部,所述下套杆1205与所述上套杆1202沿竖直方向滑动套接,所述上套杆1202固定于所述水管支架8的底部,所述升降底座1201上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13,所述下抵接块1203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13中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1206,所述螺纹杆1206同向设置于所述滑槽13中并与所述升降底座1201转动连接,所述上抵接块1204固定于所述水管支架8的底部,所述上抵接块1204和所述下抵接块1203之间通过斜面滑动连接实现升降。

所述下抵接块1203还具有位于其上的斜面下边的平面二15,在所述下抵接块1203位于所述滑槽13最后端时,所述升降机构12升至最高点,所述上抵接块1204的底部平面压在所述下抵接块1203顶部的平面一14,所述散热板5升入所述模具槽2中并抵接于所述凸模3底部,在所述下抵接块1203位于所述滑槽13最前端时,所述上抵接块1204抵接于所述平面二15,所述支撑板10滑动连接于所述容纳槽4。

所述升降底座1201上设有卡块机构16,所述卡块机构16包括卡块1601和卡座1602,所述卡座1602固定于所述升降底座1201上,所述卡块1601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卡座1602上,所述下抵接块1203上设有供卡块1601卡接的卡槽17,在所述下抵接块1203位于所述滑槽13最后端时,所述散热板5抵接于所述凸模3底部,所述卡块1601插入所述卡槽17中。

所述螺纹杆1206伸出所述升降底座1201并连接有转盘18。

所述滑动机构9包括滑轨901和滑轮902,所述滑轨901沿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容纳槽4内,所述滑轮902有若干个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0底部,所述滑轮902沿所述滑轨901滚动。

所述冷却液供给机构11包括冷却水箱1101,所述冷却水箱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0上,所述冷却水箱1101通过进水管道1102和出水管道1103分别连接于所述冷却水管7的两端,所述进水管道1102和所述冷却水箱1101之间设有水泵1104。

所述下模架1上设有风机19,所述风机19吹风方向朝向所述散热片6,所述容纳槽4的前端设有对应所述风机19的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及原理:

当需要维修或更换冷却液供给机构等相关组件时,打开卡块1601,将卡块1601从卡槽17中拔出,正向旋动转盘18,转盘18带动螺纹杆1206转动,螺纹杆1206转动带动下抵接块1203于滑槽13中向前滑动,抵接块1203滑动至最滑槽13最前端,此时上抵接块1204沿抵接块1203的斜面滑落并压在下抵接块1203的平面二15上,散热板5向下移动并从模具槽2中滑出,向后拉动支撑板10即可将汽车模具冷却装置从容纳槽4中取出,进行维修和更换,维修和更换完成,向前推动支撑板10即可将汽车模具冷却装置送入容纳槽4中,再反向旋动转盘18,转盘18带动螺纹杆1206转动,螺纹杆1206转动带动下抵接块1203于滑槽13中向后滑动,下抵接块1203滑动至最滑槽13最后端,此时上抵接块1204沿抵接块1203的斜面上升并最终压在下抵接块1203的平面一14上,散热板5向上移动并滑入模具槽2中并抵接于凸模3的底部,将卡块1601插入卡槽17中即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架(1)的顶部设有模具槽(2),所述模具槽(2)中安装有凸模(3),所述下模架(1)内设有容纳槽(4),所述容纳槽(4)的后端设有将所述汽车模具冷却装置拉出的开口,所述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包括散热板(5),所述散热板(5)抵接在所述凸模(3)底部,所述容纳槽(4)的顶部设有供所述散热板(5)通过的顶部空窗,所述散热板(5)下部设有若干个散热片(6),若干个所述散热片(6)的侧面对应设有若干个冷却水管(7),所述冷却水管(7)通过水管支架(8)固定于所述散热板(5)的底部,所述冷却水管(7)通过管路连接到冷却液供给机构(11),所述容纳槽(4)通过滑动机构(9)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设有升降机构(12),所述水管支架(8)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12)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2)包括升降底座(1201)、上套杆(1202)、下抵接块(1203)、上抵接块(1204)、下套杆(1205)和螺纹杆(1206),所述升降底座(1201)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0)上,所述下套杆(1205)有多个并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升降底座(1201)的顶部,所述下套杆(1205)与所述上套杆(1202)沿竖直方向滑动套接,所述上套杆(1202)固定于所述水管支架(8)的底部,所述升降底座(1201)上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13),所述下抵接块(1203)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13)中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1206),所述螺纹杆(1206)同向设置于所述滑槽(13)中并与所述升降底座(1201)转动连接,所述上抵接块(1204)固定于所述水管支架(8)的底部,所述上抵接块(1204)和所述下抵接块(1203)之间通过斜面滑动连接实现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抵接块(1203)还具有位于其上的斜面下边的平面二(15),在所述下抵接块(1203)位于所述滑槽(13)最后端时,所述升降机构(12)升至最高点,所述上抵接块(1204)的底部平面压在所述下抵接块(1203)顶部的平面一(14),所述散热板(5)升入所述模具槽(2)中并抵接于所述凸模(3)底部,在所述下抵接块(1203)位于所述滑槽(13)最前端时,所述上抵接块(1204)抵接于所述平面二(15),所述支撑板(10)滑动连接于所述容纳槽(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座(1201)上设有卡块机构(16),所述卡块机构(16)包括卡块(1601)和卡座(1602),所述卡座(1602)固定于所述升降底座(1201)上,所述卡块(1601)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卡座(1602)上,所述下抵接块(1203)上设有供卡块(1601)卡接的卡槽(17),在所述下抵接块(1203)位于所述滑槽(13)最后端时,所述散热板(5)抵接于所述凸模(3)底部,所述卡块(1601)插入所述卡槽(17)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206)伸出所述升降底座(1201)并连接有转盘(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9)包括滑轨(901)和滑轮(902),所述滑轨(901)沿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容纳槽(4)内,所述滑轮(902)有若干个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0)底部,所述滑轮(902)沿所述滑轨(901)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供给机构(11)包括冷却水箱(1101),所述冷却水箱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0)上,所述冷却水箱(1101)通过进水管道(1102)和出水管道(1103)分别连接于所述冷却水管(7)的两端,所述进水管道(1102)和所述冷却水箱(1101)之间设有水泵(11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架(1)上设有风机(19),所述风机(19)吹风方向朝向所述散热片(6),所述容纳槽(4)的前端设有对应所述风机(19)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具冷却装置,下模架的顶部设有模具槽,所述模具槽中安装有凸模,所述下模架内设有容纳槽,所述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抵接在所述凸模底部,所述散热板下部设有若干个散热片,若干个所述散热片的侧面对应设有若干个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通过水管支架固定于所述散热板的底部,所述冷却水管通过管路连接到冷却液供给机构,所述容纳槽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水管支架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和滑动机构可以将汽车模具冷却装置取出进行更换和维修,整个过程操作方便不需要将凸模拆卸下来。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雨;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华光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13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