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管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凝土有良好的握裹力,具有与7股钢绞线一样的粘结性能;由于采用的是低碳钢,具有良好的点焊性能。使用pc钢棒编笼,可以很方便地采用自动混焊工艺生产混凝土管桩。有良好的镦锻性能,应用于现场施工时,可以端部镦头和滚丝;当作为钢筋整体预张拉时,锚固极为方便。pc钢棒成品卷起是在弹性范围内,故成品松卷后会自动伸直,而无需再矫直;
但是现有的混凝土管桩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吊起使用,需要工作人员将起重机的两端固定在管桩的两端,从而将管桩进行吊起移动,但是容易脱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现有的混凝土管桩在堆放时,很容易滑落,从而会给混凝土管桩造成一定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从而防止挂钩脱落,且达到便于固定,使得固定效果更好,避免了安全隐患,防止混凝土管桩放置不稳定,从而受到损坏,方便混凝土管桩进行堆放,减少使用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包括混凝土管桩,所述混凝土管桩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紧固机构,所述混凝土管桩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圆柱,两个所述连接圆柱靠近两端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形凹槽,两个所述连接圆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连接圆柱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四个所述螺纹杆分为两组,两组所述螺纹杆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夹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活动圆环,两个所述活动圆环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圆环,两个所述连接圆环内壁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两个所述活动圆环的开口处均固定连接有矩形块,四个所述矩形块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所述矩形块均通过两个螺纹钉螺纹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活动圆环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底座,两个所述底座具有一定的弹性。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管桩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滑槽,两个所述矩形滑槽的宽度与四个所述滑动块的宽度相匹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圆柱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与四个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通孔,四个所述夹块均呈半圆状。
优选的,两组所述矩形块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与四个螺纹钉相匹配的螺纹通孔,四个所述螺纹钉靠近底部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帽。
优选的,两个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开设有半圆凹槽,两个所述半圆凹槽的宽度与混凝土管桩的宽度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当进行使用时,将起重机的两端,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圆柱内部的圆形凹槽中,旋转四个螺纹杆从而通过四个轴承和两个连接圆柱带动四个夹块向相对的方向进行运动,使得将起重机的两端进行固定,将四个滑动块活动嵌设在两个矩形滑槽中,当将混凝土管桩移动一定位置时,通过四个滑动块与两个矩形滑槽将紧固机构进行拆卸,从而防止挂钩脱落,且达到便于固定。
2、本实用新型中,当进行使用时,将两个活动圆环活动套设在混凝土管桩的两侧,两组矩形块通过四个螺纹钉将两个连接圆环进行固定在混凝土管桩的两端,可以根据不同长度进行调节,将起重机的吊具,固定安装在两个连接圆环的内部,通过两个缓冲垫对两个连接圆环起到一定的缓冲能力,使得固定效果更好,避免了安全隐患。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底座与两个半圆凹槽,帮助混凝土管桩堆叠放置,防止受到外力后,防止混凝土管桩放置不稳定,从而受到损坏,方便混凝土管桩进行堆放,减少使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正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混凝土管桩;2、紧固机构;201、连接圆柱;202、矩形滑槽;203、夹块;204、螺纹杆;205、滑动块;3、连接机构;301、活动圆环;302、连接圆环;303、底座;304、缓冲垫;305、矩形块;306、螺纹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包括混凝土管桩1,混凝土管桩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紧固机构2,混凝土管桩1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连接机构3。
下面具体说一下紧固机构2和连接机构3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紧固机构2包括两个连接圆柱201,两个连接圆柱201靠近两端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形凹槽,两个连接圆柱2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205,两个连接圆柱201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204,四个螺纹杆204分为两组,两组螺纹杆204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夹块203,混凝土管桩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滑槽202,两个矩形滑槽202的宽度与四个滑动块205的宽度相匹配,两个连接圆柱201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与四个螺纹杆204相匹配的螺纹通孔,四个夹块203均呈半圆状。
其整个紧固机构2达到的效果为,当进行使用时,将起重机的两端,放置在两个连接圆柱201内部的圆形凹槽中,旋转四个螺纹杆204从而通过四个轴承和两个连接圆柱201带动四个夹块203向相对的方向进行运动,使得将起重机的两端进行固定,将四个滑动块205活动嵌设在两个矩形滑槽202中,当将混凝土管桩1移动一定位置时,通过四个滑动块205与两个矩形滑槽202将紧固机构2进行拆卸,从而防止挂钩脱落,减少安全隐患。
如混凝土管桩1所示,连接机构3包括两个活动圆环301,两个活动圆环30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圆环302,两个连接圆环302内壁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304,两个活动圆环301的开口处均固定连接有矩形块305,四个矩形块305平均分成两组,两组矩形块305均通过两个螺纹钉306螺纹连接,两个活动圆环301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底座303,两个底座303具有一定的弹性,两组矩形块305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与四个螺纹钉306相匹配的螺纹通孔,四个螺纹钉306靠近底部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帽,两个底座303的底部均开设有半圆凹槽,两个半圆凹槽的宽度与混凝土管桩1的宽度相匹配。
其整个连接机构3达到的效果为,当进行使用时,将两个活动圆环301活动套设在混凝土管桩1的两侧,两组矩形块305通过四个螺纹钉306将两个连接圆环302进行固定在混凝土管桩1的两端,可以根据不同长度进行调节,将起重机的吊具,固定安装在两个连接圆环302的内部,通过两个缓冲垫304对两个连接圆环302起到一定的缓冲能力,通过两个底座303与两个半圆凹槽,帮助混凝土管桩1堆叠放置,防止受到外力后,防止混凝土管桩1放置不稳定,从而受到损坏。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包括混凝土管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管桩(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紧固机构(2),所述混凝土管桩(1)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连接机构(3);
所述紧固机构(2)包括两个连接圆柱(201),两个所述连接圆柱(201)靠近两端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形凹槽,两个所述连接圆柱(2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205),两个所述连接圆柱(201)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204),四个所述螺纹杆(204)分为两组,两组所述螺纹杆(204)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夹块(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两个活动圆环(301),两个所述活动圆环(30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圆环(302),两个所述连接圆环(302)内壁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304),两个所述活动圆环(301)的开口处均固定连接有矩形块(305),四个所述矩形块(305)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所述矩形块(305)均通过两个螺纹钉(306)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圆环(301)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底座(303),两个所述底座(303)具有一定的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管桩(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滑槽(202),两个所述矩形滑槽(202)的宽度与四个所述滑动块(205)的宽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圆柱(201)靠近两端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与四个螺纹杆(204)相匹配的螺纹通孔,四个所述夹块(203)均呈半圆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矩形块(305)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与四个螺纹钉(306)相匹配的螺纹通孔,四个所述螺纹钉(306)靠近底部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起吊的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303)的底部均开设有半圆凹槽,两个所述半圆凹槽的宽度与混凝土管桩(1)的宽度相匹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