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及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9


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及冲压机,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行业中,有许多零部件加工完成后还要经过冲压这道工序,其目的是通过塑型部位进行固定或者传动。比如,在机械密封行业中,如弹簧座、传动环等几类零件,这些零件在加工完成后,均需要在外壁上进行冲压。但这几类零件普遍存在体积小、厚度薄等特点,利用现有的冲压设备和冲压模具,无法在冲压设备上完成外壁的冲压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环形、体积较小的零件使用,可适用不同需压耳的零件,结构轻巧,能够重复使用的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及冲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和内模,内模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两组内模之间设有外模,外模外端部与两组内模外端部之间形成容纳压键的滑槽空间,外模两端面中部设有安装内模的安装槽,外模内侧与两组内模内侧之间形成放置待加工件的空间,两组内模之间通过紧固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针对环形、体积较小的零件外壁冲压加工难的问题,改变传统的加工装置结构,采用双层内模与一层外模配合结构形式,在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零件放置空间,共同组成了压键通道,压键能按预先设置好的分布方式冲压,灵活调整压键的冲压位置和冲压力度。在内模与外模之间设置紧固装置,通过紧固装置能够控制整个装置的紧密贴合,当压键收到外力时,不会发生上下窜动的情况,保证冲压过程的安全可靠,确保加工精度。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内模和外模优选的均经过淬火处理,可多次重复使用,压键为通用件,可适用不同需压耳的零件。小巧轻便的外形,方便组装加工,相较大型冲压设备操作无危险性。

所述的外模两端面分别均布多个外模槽,多个外模槽沿外模端面的外圆设置。

所述的外模外圆设置的外模槽的高度高于与内模的连接端面,形成限制压键下沉的限位台。通过将外模设置限位台,可通过外模来控制圆弧压制的高度,避免冲压过度,破坏零件的外形和加工精度。

所述的内模包括内模一和内模二,内模一和内模二的内端面分别均布多个内模槽,多个内模槽沿内模一和内模二端面的外圆设置。

所述的内模内端面设有衬环。衬环可设置上下两组,上下两个衬环是为了防止弹簧座圆弧位置下方的薄壁在冲压时跟着上方变动。

所述的紧固装置包括螺杆和螺母,螺杆横向贯穿两组内模中部,并通过螺母背紧。

所述的压键与内模和外模接触的端部呈弧形设置。压键前部带有圆弧,与要求被冲压的圆弧大小一致,使用时可用台虎钳或其他外力装置对压键外端施加压力,将圆弧冲压至要求尺寸。

所述的两组内模一侧设有贯穿其内部的定位销。

一种冲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和底座,所述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通过滑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一侧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的输出端接触连接所述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通过动力机构的输出端推动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在底座内水平移动。

所述的滑动机构为滑杆滑块机构,包括滑块和导杆,滑块套装在导杆上,导杆横向安装在底座内,滑块上固定安装所述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对环形、体积较小的零件外壁冲压加工难的问题,改变传统的加工装置结构,采用双层内模与一层外模配合结构形式,在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零件放置空间,共同组成了压键通道,压键能按预先设置好的分布方式冲压,灵活调整压键的冲压位置和冲压力度。在内模与外模之间设置紧固装置,通过紧固装置能够控制整个装置的紧密贴合,当压键收到外力时,不会发生上下窜动的情况,保证冲压过程的安全可靠,确保加工精度。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内模和外模优选的均经过淬火处理,可多次重复使用,压键为通用件,可适用不同需压耳的零件。小巧轻便的外形,方便组装加工,相较大型冲压设备操作无危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冲压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模结构示意图。

图5为待加工弹簧座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6为待加工弹簧座的俯视图示意图。

其中,1、外模2、内模一3、内模二4、压键5、衬环6、定位销7、螺杆8、螺母9、限位台10、内模槽11、外模槽12、底座13、滑块14、气缸15、气缸输出端16、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3~4: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包括外模1和内模,内模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两组内模之间设有外模1,外模1外端部与两组内模外端部之间形成容纳压键4的滑槽空间,外模1两端面中部设有安装内模的安装槽,外模1内侧与两组内模内侧之间形成放置待加工件的空间,两组内模之间通过紧固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为一体。

外模1两端面分别均布多个外模槽11,多个外模槽11沿外模1端面的外圆设置。外模1外圆设置的外模槽11的高度高于与内模的连接端面,形成限制压键4下沉的限位台9。

内模包括内模一2和内模二3,内模一2和内模二3的内端面分别均布多个内模槽10,多个内模槽10沿内模一2和内模二3端面的外圆设置。内模内端面设有衬环5。紧固装置包括螺杆7和螺母8,螺杆7横向贯穿两组内模中部,并通过螺母8背紧。压键4与内模和外模1接触的端部呈弧形设置。两组内模一侧设有贯穿其内部的定位销6。

参照附图5~6:图中零件为机械密封中常用零件弹簧座,图中圆弧处即为要冲压的部位。该零件特点为薄壁件,壁厚约为1mm,且零件整体尺寸较小,圆弧呈对称式分布,不易在冲压设备上加工。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针对环形、体积较小的零件外壁冲压加工难的问题,改变传统的加工装置结构,采用双层内模与一层外模1配合结构形式,在内模与外模1之间形成零件放置空间,共同组成了压键通道,压键能按预先设置好的分布方式冲压,灵活调整压键的冲压位置和冲压力度。

将弹簧座安装好,压键4前部带有圆弧,与要求被冲压的圆弧大小一致,使用时,可先用台虎钳或其他外力装置对压键4外端施加压力,将其圆弧端部冲压至要求尺寸。通过螺母8和螺杆9将外模1和两层内模连接为一体,良好的控制整个装置的紧密贴合,当压键4收到外力时,不会发生上下窜动,同时配合定位销6实现准确定位。然后在外模1与内模之间形成的键槽内,放置压键4,外模1和两个内模共同组成了压键通道,向压键4施加冲压力,压键4能按预先设置好的分布方式完成冲压动作,再者,由于在外模1上设置了限位台9,外模1能通过限位台9的高度控制压键4的圆弧压制的高度,避免冲压过度,破坏弹簧座等体积较小零件的外形。

内模1和内模2的作用一是为了压键4能来回滑动,二是能按照弹簧座的圆弧分布方式来均布压键4,三是能防止压键4将弹簧座圆弧压至要求位置时能停止冲压。上下两个衬环5是为了防止弹簧座圆弧位置下方的薄壁在冲压时跟着上方变动。保证冲压过程的安全可靠,确保加工精度。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内模和外模优选的均经过淬火处理,可多次重复使用,压键为通用件,可适用不同需压耳的零件。小巧轻便的外形,方便组装加工,相较大型冲压设备操作无危险性。

参照附图2:一种冲压机,包括上述的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和底座12,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通过滑动机构安装在底座12上,底座12一侧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的输出端接触连接所述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通过动力机构的输出端推动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在底座12内水平移动。

滑动机构为滑杆滑块机构,包括滑块13和导杆16,滑块13套装在导杆16上,导杆16横向安装在底座12内,滑块13上固定安装所述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动力机构为气缸14,气缸14横向固定在底座12一侧,气缸输出端15横向伸缩,并与压键4发生碰触,推动压键4滑动。

将原来的手动施加外力变为气缸14施加压力,通过螺杆7将原来所有零件固定在一起,并整体固定在滑块13上,滑块14上有两个孔,通过两根导杆16控制滑块13水平方向的移动,所有零件组装好后,开启设置在底座12下部一侧的开关,气缸14的气缸输出端15伸出与压键4接触,推着整体(包括滑块13以及固定在其上部的所有零件)至底座12左侧,当触碰到底座12左侧壁时,气缸14继续施加压力,压键4开始工作完成冲压动作,冲压完成后关闭开关即可。气缸14动作缓慢,相比传动冲床设备没有危险性,又能代替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1)和内模,内模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两组内模之间设有外模(1),外模(1)外端部与两组内模外端部之间形成容纳压键(4)的滑槽空间,外模(1)两端面中部设有安装内模的安装槽,外模(1)内侧与两组内模内侧之间形成放置待加工件的空间,两组内模之间通过紧固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模(1)两端面分别均布多个外模槽(11),多个外模槽(11)沿外模(1)端面的外圆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模(1)外圆设置的外模槽(11)的高度高于与内模的连接端面,形成限制压键(4)下沉的限位台(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包括内模一(2)和内模二(3),内模一(2)和内模二(3)的内端面分别均布多个内模槽(10),多个内模槽(10)沿内模一(2)和内模二(3)端面的外圆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内端面设有衬环(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装置包括螺杆(7)和螺母(8),螺杆(7)横向贯穿两组内模中部,并通过螺母(8)背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键(4)与内模和外模(1)接触的端部呈弧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内模一侧设有贯穿其内部的定位销(6)。

9.一种冲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和底座(12),所述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通过滑动机构安装在底座(12)上,底座(12)一侧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的输出端接触连接所述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通过动力机构的输出端推动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在底座(12)内水平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机构为滑杆滑块机构,包括滑块(13)和导杆(16),滑块(13)套装在导杆(16)上,导杆(16)横向安装在底座(12)内,滑块(13)上固定安装所述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

技术总结
可替换式多功能冲压机构及冲压机,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1)和内模,内模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两组内模之间设有外模(1),外模(1)外端部与两组内模外端部之间形成容纳压键(4)的滑槽空间,外模(1)两端面中部设有安装内模的安装槽,外模(1)内侧与两组内模内侧之间形成放置待加工件的空间,两组内模之间通过紧固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针对环形、体积较小的零件外壁冲压加工难的问题,改变传统的加工装置结构,在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零件放置空间,共同组成了压键通道,可适用不同需压耳的零件。小巧轻便的外形,方便组装加工,相较大型冲压设备操作无危险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邓兆博;鞠国强;王臣;李寿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华成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15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