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2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



背景技术:

食品包装盒由于结构强度较好且外形美观,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现有的食品包装盒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上盖与下底分离的包装盒,此种包装盒由于上盖与下底为分体式,上盖与下底分别为一张纸版剪裁折叠,不需要多余的纸板剪裁出其他部件另工艺变复杂,然而,分体式包装盒不方便安装提手,使用时需要借助绳子固定或是需要用手托住下底,太不方便。

另一种是上盖与下底为一体式结构的包装盒,此种包装盒同样为一张纸版剪裁折叠而成,不需要其他纸板拼接,另外,此种包装盒的顶部可以安装提手方便携带,然而,此种包装盒成型后若想要在上盖与下底之间设置一个夹层则非常困难,且夹层强度往往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夹层设置方便,且强度高的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盒包括盒本体和拎手,所述的拎手固设于盒本体上方,并与盒本体一体相连;

所述的盒本体依次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侧边、下底、第二侧边、上底、第一粘胶区、夹层和第二粘胶区;所述的第二粘胶区与第二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粘胶区和第一侧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侧边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侧边,两个侧边分别与上底和下底卡合连接。

该结构糊盒方式为机器糊盒:利用两个侧边的延伸作为拎手,由侧边纵向支撑楞为旋转轴可重复开启锁盒。中间的夹层作为分层,方便将内部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边上设有卡合公件,所述的上底两侧设有与卡合公件匹配的第一卡合母件,所述的下底两侧设有与卡合公件匹配的第二卡合母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合公件上设有与第一卡合母件和/或第二卡合母件匹配的卡合缝。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合公件上设有方便开关的扣手。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边与拎手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粘胶区的宽度c为第一侧边宽度c的30-70%。可以通过这个比例来调节夹层的高度,并保持夹层粘结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粘胶区宽度b为第二侧边宽度b的15-35%。

进一步地,所述的拎手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盒本体和拎手的材料为纸质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侧边的延伸作为拎手,实现一体成型,使结构更加稳固,不必再单独粘接拎手;

(2)利用第二粘胶区与第二侧边的固定连接,以及第一粘胶区和第一侧边的固定连接,使得夹层一次成型,在顶层和底层之间稳定存在,不需要单独再增设一道粘接工序;

(3)侧边分别与上底和下底利用卡合公件进行卡合连接,使得侧边既能够随开随和,也能相对牢固的锁紧,避免盒内物品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包装盒展开图;

图2为实施例中包装盒第一贴合步骤图;

图3为实施例中包装盒第二贴合步骤图;

图4为实施例中包装盒第三贴合步骤图;

图5为实施例中包装盒第一立体打开图;

图6为实施例中包装盒第二立体打开图;

图7为实施例中包装盒立体图;

图中标号所示:盒本体1、拎手10、第一粘胶区11、第二粘胶区12、侧边13、卡合公件131、卡合缝132、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下底31、第二卡合母件311、上底32、第一卡合母件321、夹层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如图7,该包装盒包括盒本体1和拎手10,拎手10固设于盒本体1上方,并与盒本体1一体相连;

盒本体1依次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侧边21、下底31、第二侧边22、上底32、第一粘胶区11、夹层33和第二粘胶区12;第二粘胶区12与第二侧边22固定连接,第一粘胶区11和第一侧边21固定连接。第一侧边21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侧边13,两个侧边13分别与上底32和下底31卡合连接。侧边13与拎手10一体成型。第一粘胶区11的宽度c为第一侧边21宽度c的30-70%。可以通过这个比例来调节夹层33的高度,并保持夹层33粘结的稳定性。第二粘胶区12宽度b为第二侧边22宽度b的15-35%。拎手10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贴合。盒本体1和拎手10的材料为纸质材料。

该结构糊盒方式为机器糊盒:利用两个侧边13的延伸作为拎手10,由侧边13纵向支撑楞为旋转轴可重复开启锁盒。中间的夹层33作为分层,方便将内部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

侧边13上设有卡合公件131,上底32两侧设有与卡合公件131匹配的第一卡合母件321,下底31两侧设有与卡合公件131匹配的第二卡合母件311。卡合公件131上设有与第一卡合母件321和/或第二卡合母件311匹配的卡合缝132。卡合公件131上设有方便开关的扣手。

操作步骤说明:

1、将图1的a折线折叠180°同时第二粘胶区12粘合在第二侧边22上,形成图2效果;

2、将图2的d折线折叠180°同时第一粘胶区11粘合在第一侧边21上,形成图3效果;

3、将图3的e处与f处相互推动,推动效果如图4,形成图5效果;

4、将图5的g折线折叠90°,形成图6效果;

5、图6拎手10部位h折线与i折线折叠一定的角度形成图7的效果,方便拎取。

该包装依靠卡合公件131与一定的摩擦力从而达到盒盖延伸式拎手分层包装的效果,在使用时将图5的g折线折叠即可达到反复开启&闭合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盒包括盒本体(1)和拎手(10),所述的拎手(10)固设于盒本体(1)上方,并与盒本体(1)一体相连;

所述的盒本体(1)依次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侧边(21)、下底(31)、第二侧边(22)、上底(32)、第一粘胶区(11)、夹层(33)和第二粘胶区(12);所述的第二粘胶区(12)与第二侧边(22)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粘胶区(11)和第一侧边(2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边(21)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侧边(13),两个侧边(13)分别与上底(32)和下底(31)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边(13)上设有卡合公件(131),所述的上底(32)两侧设有与卡合公件(131)匹配的第一卡合母件(321),所述的下底(31)两侧设有与卡合公件(131)匹配的第二卡合母件(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公件(131)上设有与第一卡合母件(321)和/或第二卡合母件(311)匹配的卡合缝(13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公件(131)上设有方便开关的扣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边(13)与拎手(10)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粘胶区(11)的宽度c为第一侧边(21)宽度c的30-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粘胶区(12)宽度b为第二侧边(22)宽度b的15-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拎手(10)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本体(1)和拎手(10)的材料为纸质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盒盖延伸式拎手包装盒,该包装盒包括盒本体(1)和拎手(10),所述的拎手(10)固设于盒本体(1)上方,并与盒本体(1)一体相连;所述的盒本体(1)依次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侧边(21)、下底(31)、第二侧边(22)、上底(32)、第一粘胶区(11)、夹层(33)和第二粘胶区(12);所述的第二粘胶区(12)与第二侧边(22)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粘胶区(11)和第一侧边(21)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夹层设置方便,且强度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胡奇杰;李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紫丹印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3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19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