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22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其尤其能够用于机动车辆中。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通常有利于在其直立的正常位置和一个或几个功能位置之间,特别是在向前折叠功能位置之间进行功能调节。在正常位置,靠背或其靠背部分基本上是直立的,而座位部分则处于较高的正常位置,从而使乘员能够坐在座位部分上并靠在靠背上。通常地,需要释放定位机构或闩锁以进行调节,以使得靠背部分能够向前折叠并且例如能够在其后侧形成基本水平的功能表面。在这方面,通常地,座椅部分也以组合的调节运动来调节,以使得靠背部分和座椅部分形成可调节的座椅运动装置。

除了手动调节以外,通常还利用电动机来进行电动调节也是已知的,以便使用者仅需要启动调节过程。电动调节的常见缺点是,它们进行得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适当地确定电机和连接在其下游的调节齿轮机构的尺寸,以便于进行安全的调节,从而增加了成本和重量。电机和调节齿轮机构或由电机驱动的激活系统通常还接合在座椅运动装置的下部区域上,以便它们通常不得不在不方便的杠杆力的情况下执行。此外,快速的电动调节根本上也不是没有危险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导致其他物体被卡住或对使用者造成危险。手动调节通常更快,并且无需激活电源就能够执行;然而,特别是从功能位置返回到正常位置的返回调节通常需要大量的力。

在这方面,带有调节齿轮机构的电机的安装通常防止手动折叠,因为为此目的,例如,需要释放座椅运动装置与电动机或调节齿轮机构之间的耦合或有效连接。

us6079763a描述了一种具有靠背部分和座椅部分的车辆座椅,其中靠背部分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连杆折叠并且被放置在水平座椅部分上。调节可由可逆电机驱动。

us7066543b2描述了另一种可调节的车辆座椅,该座椅可通过电动机在直立的正常位置和折叠平坦的功能位置之间进行调节。电动机用于调节柔性电缆轴,该电缆轴反过来驱动传动小齿轮的轴。在此,用户能够通过开关将电动机调节到前进方向、后退方向和停止位置。

fr2930484a1描述了一种用于通过电动机调节车辆座椅的装置,其中,电动机能够沿两个相反的方向驱动传动小齿轮,其中,传动小齿轮接合在连杆的齿接区域中,并且通过铰接的连接机构执行调节。

us20100026073a1描述了一种带有电机的座椅调节装置,其在两个方向上调节支架。座椅靠背部分容纳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其中凸轮在直立位置上与座椅靠背部分接合。电动机具有输出齿轮,该输出齿轮与齿接区域接合并由此驱动所述齿接区域。

us20090189408a1描述了一种座椅装置,其中后腿以可枢转和铰接的方式设置在座椅装置和车辆地板之间,并且由此限定了上轴线和下轴线。在座椅装置和地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连接,驱动连接可通过双向驱动机构在第一方向上被驱动,以便调节该驱动连接以围绕下轴线将座椅装置从座椅位置调节到中间位置,其中还提供了对存放位置的调节。

因此,通常地,在两个方向上提供车辆座椅的手动或机动调节。在这方面,此处示出的解决方案通常与高水平的硬件支出相关联,因此相应地昂贵且复杂,并且因此也增加了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创建一种车辆座椅,其能够在直立的正常位置和功能位置之间以较小的力进行调节,并且为用户提供高度的调节舒适性。

该目的通过一种车辆座椅解决,该车辆座椅包括:

具有靠背部分和座椅部分的可折叠的座椅运动装置,所述座椅运动装置在正常位置和向前折叠功能位置之间可调节,所述座椅运动装置从正常位置可手动折叠到向前折叠功能位置;

电机

激活系统,其适于由电机在失效位置和激活位置之间驱动;

连杆,其设置在激活系统和座椅运动装置之间;

其中,当电机被致动以便将激活系统从失效位置驱动至激活位置时,座椅运动装置通过激活系统和连杆从折叠功能位置可移动至正常位置,所述激活系统被配置为当所述激活系统在失效位置时不干扰座椅运动装置。

因此,提供了能够由使用者手动调节的可折叠的座椅运动装置。在这方面,特别是提供了从直立的正常位置到折叠的功能位置的手动调节;特别是在手动位置上;有利地,手动返回调节基本上也是可能的。此外,提供了从折叠功能位置回到直立的正常位置的座椅的电动调节,为此电机驱动激活系统,该激活系统通过连杆调节座椅运动装置。

由此已经获得了几个优点。因此,使用者能够手动地将车辆座椅从正常位置折叠到功能位置,这通常比电动调节更快,有利地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借助于从折叠的功能位置到正常位置的电动返回调节,为使用者提供了更高的舒适度,因为这种调节通常需要更大的力量并且不容易达到例如该手动返回调节的接合点。

在这方面,有利的是,在使用者无需不提供额外的调节,以实现从功能位置到正常位置的电气返回调节;因此,使用者随后能够依次将车辆座椅手动折叠到功能位置。

当手动将座椅折叠到功能位置时,能够相对于激活系统调节连杆,而不会因此而损害激活系统。有利地,连杆具有安装在座椅运动装置上的第一端或前端以及与激活系统连接的第二端或后端。后端特别地容纳在限位挡块内和/或经由激活系统中的摇杆的夹带系统,例如激活系统中的摇杆的细长孔。

在将车辆座椅手动折叠到功能位置期间,连杆的第二端因此相对于激活系统被调节,例如,在激活系统的摇杆的弯曲细长孔中。弯曲的细长孔能够限定例如限位挡块或挡块位置。在电动返回调节期间,电机驱动激活系统,例如,激活系统的摇杆,摇杆通过将连杆的后端容纳在细长孔中来使连杆向后调节,由此使座椅运动装置对正并再次处于其正常位置。

通过这种电动调节,实现了返回位置,在该返回位置中,座椅运动装置已经被调节回到正常位置,但是激活系统尚未处于其正常位置。为了实现这一点,有利的是,通过沿相反方向转动电机来进行对激活系统的后续调节,其结果是,将激活系统调节到正常位置,而在这时不调节座椅运动装置。在这方面,尤其是摇杆能够在相反的方向上枢转,使得连杆的后端在摇杆的弯曲细长孔中被引导并且抵靠在限位挡块上。

在该返回调节结束时,因此激活系统再次处于其正常位置或初始位置,其中,特别是连杆的第二端或后端能够再次到达前限位挡块或激活系统的细长孔的前端。

因此,能够以低水平的硬件支出和很少的部件,尤其是容易的电机控制来实现安全的调节。

在这方面,能够提供电机或电子泵,以便保证激活系统的调节。

有利地,座椅运动装置具有可折叠的靠背部分和座椅部分,可折叠的靠背部分在功能位置上能够特别地形成大致水平的后侧,其中,座椅部分特别地具有以铰接的方式连接的座椅结构部分和前脚部分,以此方式,前脚部分在其下端铰接在底盘的地板结构上。座椅部件的运动装置能够特别地配置成使得当靠背部分向前折叠到功能位置时,座椅结构部分的后端向下和向后枢转,结果前脚部分在其上端向后和向下枢转,使得座椅部分向后平整折叠,因此,有利的是,连杆通过前脚部分向后枢转。

在各种实施例中,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能够单独使用或以所有可能的相互组合使用:

-连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座椅运动装置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端可由激活系统致动;

-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一端铰接在座椅运动装置上;

-连杆的第二端通过座椅运动装置的手动折叠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第一位置对应于座椅运动装置的正常位置,第二位置对应于座椅运动装置的向前折叠功能位置;并且通过沿第一方向旋转电机,激活系统能够使连杆的二端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控制单元用于将座椅运动装置从折叠功能位置移动至正常位置,该控制单元适用于:

在第一阶段,使电机沿第一方向旋转,直到激活系统处于激活位置且座椅运动装置处于正常位置为止;以及

在第二阶段,使电机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直到激活系统返回到失效位置。

-激活系统具有摇杆,摇杆适于通过电机双向枢转,所述摇杆配置为使连杆运动;

-所述摇杆为连杆限定了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其中,连杆相对于摇杆在所述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之间可移动。

-摇杆具有细长孔,在细长孔中容纳与连杆的第二端一致的部分;

-所述摇杆配置为抵靠在与连杆的第二端一致的部分上,以便在所述激活系统从失效位置移动到激活位置时将连杆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车辆座椅进一步包括传动小齿轮,传动小齿轮适于由电机旋转并且与摇杆的齿接区域接合;

-导向连杆,其铰接在连杆的第二端处的连接枢轴上;

-座椅运动装置能够手动返回至正常位置,而无需使用激活系统;

-通过锁闩将座椅运动装置保持在正常位置,闩锁可致动以释放座椅运动装置,并且当所述座椅运动装置从向前折叠功能位置返回到正常位置时,闩锁适于自动锁定座椅运动装置。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关于几个实施例借助于附图解释本公开。在图纸中: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车辆座椅处于直立的正常位置(使用位置);

图2示出了图1的车辆座椅处于手动向前折叠功能位置;

图3示出了处于返回位置的图1的汽车座椅,该座椅已经以电动方式返回到功能位置;

图4示出了从图3的返回位置复位到图1的正常位置;

图5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示出了图5的车辆座椅的一些电气部件的框图;

图7示出了从车辆座椅的第一侧观察的图5的车辆座椅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8是从车辆座椅的第一侧观察的图5的车辆座椅的结构的更详细的透视图;

图9是类似于图8的视图,没有激活系统的支撑结构;

图10是从车辆座椅的第二侧观察的类似于图9的视图;

图11是类似于图7的视图,处于向前折叠功能位置;

图12是类似于图10的视图,处于向前折叠功能位置;

图13是类似于图7的视图,当通过电机使座椅返回到正常位置时,处于向前折叠功能位置和正常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图14是类似于图10的视图,处于图13的中间位置;以及

图15是类似于图10的视图,示出了在座椅已经通过电机返回到正常位置之后以及激活系统已经被电机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之前。

具体实施方式

如第一实施例的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特别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1,其在底盘侧具有结构部分2,能够在背轴线a相对于结构部分2枢转的靠背部件3,以及座椅部分4,其中,靠背部分3和座椅部分4形成了座椅运动装置7,座椅运动装置7在结构部分2上可调节。结构部分2可以相对于车辆底盘纵向调节,或者也可以牢固地附接到车辆底盘。

此外,车辆座椅1具有连杆8、激活系统10和用于调节激活系统10的电机12。

在该实施例中,座椅部分4由座椅结构部分6和前脚部分5形成,其中,座椅结构部分6限定了座椅部分4的就座表面,并且其后部铰接在靠背部分3上,即图1的左侧,并以后部座椅部件轴线b为末端。前脚部分5在座椅结构部分6上沿中央座椅轴线c铰接,并且在结构部分2上沿前下部枢转轴线d以枢转的方式铰接。座椅部分4可包括设置在座椅部分4的两侧的两个前脚部分5,例如两个分别沿轴线c和d铰接的连杆。

激活系统10具有:

-摇杆16,其具有外齿区域16a和弯曲的细长孔17;

-以及导向连杆9。

摇杆16可枢转地安装在枢轴22(摇杆轴线)中,例如在结构部分2上,其中,在该枢轴22中还有利地安装有导向连杆9。电机12转动轴14,在轴14上设置有传动小齿轮15,传动小齿轮15与摇杆16的齿接区域16a接合。因此,激活系统10能够由电机12驱动,其中,根据电机12的旋转方向,摇杆16能够在两个方向上枢转。

连杆8的第一端(前端)8a铰接在前脚部分5上,而连杆的第二端(后端)8b铰接在导向连杆9上的连接枢轴20(连接轴线),其中,有利地,连接枢轴20容纳在弯曲的细长孔17中。这样,因此形成了夹带机构,夹带机构允许调节连接枢轴20以及随后细长孔8中的连杆8。从图1开始,因此连杆8能够和其后端8b一起,即连接枢轴20,在细长孔8中向后和向下调节。

首先,描述了车辆座椅从图1的正常位置(使用位置)到图2的功能位置的手动调节或折叠的方法。

从图1的正常位置开始,在手动解锁座椅运动装置7的闩锁之后,能够将车辆座椅1调节到图2的功能位置。这里,靠背部分3被手动向前折叠,使得其后侧3a形成基本上水平的功能表面,例如,根据图2所示,即在图1中的左侧,座椅结构部分6的末端沿前座部件轴线b铰接在靠背部件3上,并且在靠背3的这种调节运动中向后和向下调节。在图1中的正常位置,前脚部分5直立,在将座椅运动装置7从图1的正常位置调节到图2的功能位置的过程中,前脚部分5在中央座椅轴线c向后且向下枢转,以便整个座椅部分4向下躺倒到在向前折叠的靠背部分3下方的平坦位置。

在从图1到图2的手动压扁或手动折叠过程中,连杆8也通过枢轴脚部分5进行了调节,其中,连杆8向后且向下调节,并且其后端8b或连接枢轴20在摇杆16的细长孔17中滑动;激活系统10本身保持被动状态,即不被使用或改变。

随后,也能够从图2手动折叠回到图1。但是,特别地,也能够从图2的功能位置进行电动复位,以下将参考图3和图4进行说明:

当沿第一方向旋转电机12的电机轴14时,传动小齿轮15沿对应于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激活方向旋转摇杆16。摇杆16因此带动放置在细长孔17的后端中的连接枢轴20,从而带动连杆8的后端(第二端)8b,并向前且向上调节后端(第二端)8b。由于连杆8的前端8a在前脚部分5处在其轴线c和d之间铰接,前脚部分5向前且向上枢转,即回到其直立位置,结果整个座椅运动装置7以及座椅部件4和靠背部件3返回到图3的返回位置。

因此,座椅运动装置装置7能够通过电机12和激活系统10,即特别是摇杆16与导向连杆9和连杆8一起,通过电动致动而移动返回,其中,座椅运动装置7的位置在图3的返回位置中已经对应于图1的正常位置。然而直接比较图1和图3,在这方面,在图3的返回位置中,激活系统10仍处于其激活的返回位置。当从图2移至图3时,因此尚未达到图1的完全正常位置,由此不可能还进行重复的手动折叠和电动复位。为此,从图3开始,随后利用电机轴14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旋转来实现激活系统10的返回,由此,摇杆16在与激活位置相对的返回位置中枢转,即在图中沿顺时针方向上枢转,如图4所示,其中,图4已经再次示出了图1的正常位置。在这方面,连杆8的第二端(后端)8b或连接枢轴20在摇杆16的弯曲的细长孔17中的连杆8和9之间延伸,而无需调整,即后端8b和连接枢轴20一起在从图3返回到图4的过程中从细长孔17的前端行进至其后端,有利地抵靠在弯曲的细长孔17中的限位挡块上,即,其到达极限位置或挡块位置。

因此,摇杆16被调节回到图4或图1的正常位置,而无需调节连接枢轴20以及连杆8。因此,从图3的返回位置开始,依次以纯电动方式实现图1的正常位置,而为此不需要用户的手动干预。

在图5-15中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由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相似,因此下面将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上文针对第一实施例说明的所有内容都适用于第二实施例,除了与第二实施例的描述矛盾的部分。相反地,除了与第一实施例的说明相矛盾的情况外,以下针对第二实施例说明的所有内容均适用于第一实施例。

如图5中非常示意性地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座椅1被支撑在底盘侧结构部分2上。车辆座椅1具有靠背部分3和座椅部分4。在正常使用位置,座椅部分4从靠背部分3基本水平地围绕纵向轴线x向前延伸。

靠背部件3能够围绕着靠背轴线a铰接,靠背轴线a平行于垂直于纵向轴线x的横向水平轴线延伸。

靠背部分3能够通过致动元件23的致动而手动地向下且向前折叠(例如,手柄座椅或任何其他致动元件),致动元件23解锁机械闩锁23,机械闩锁23通常将靠背部分保持在基本直立位置。机械闩锁能够是例如铰接机构,其将靠背部件3连接到基座(或座椅部分4),靠背部件能够在基座上枢转。这种铰接机构在汽车座椅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任何其他闩锁都是可能的。

靠背部件3也能够手动地或通过操纵按钮25或其他控制元件而电动地展开回到使用的正常位置。

如图6所示,按钮25能够连接至电子控制单元26(ctrl),例如微控制器或类似装置,其控制电机12(m)

如图7所示,座椅部分4可具有至少一个前脚部分5和座椅结构部分6。

座位部分4能够包括设置在座位部分4的两侧上的两个前脚部分5,例如两个连杆。

在座椅的正常位置,前脚部分基本上是直立的。

座椅结构6可包括例如两个侧元件6a,连接两个侧元件6a的后横梁6b和连接两个侧元件6a的前横梁6c。

座椅结构6的后部能够铰接到靠背部分3,使得座椅结构6能够相对于靠背部分3绕平行于横向轴线y的后座部分轴线b枢转。在靠背部分3的每一侧,靠背部分3能够绕着靠背轴线a铰接在基座27上,基座27固定于底盘侧结构部分2上。在正常使用位置,靠背轴线a的位置能够比后座部分轴线b高,并且比后座部分轴线b靠后。更普遍地,靠背轴线a比后座部分轴线b更靠近靠背部分3的顶部。

靠背部件3和座椅部件4共同构成座椅运动装置7。

如图7和8所示,连杆8围绕平行于横向轴线y的旋转轴线e铰接在前脚5上。连杆8在第一端8a(在所示示例中为前端)与第二端8b(在所示示例中为后端)之间延伸。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连杆8的第一端8a能够例如经由袢扣30固定到可枢转的横杆29上,横杆29绕旋转轴线e可枢转地安装在两个前脚5上。在座椅的正常位置中,连杆8处于初始位置。

连杆8的第二端8b能够由包括电机12的激活系统10致动。激活系统10包括固定到底盘侧支撑结构2上的支撑结构10a。

如图9-10所示,连杆8的第二端8b可通过连接枢轴20绕平行于横向轴线y的旋转轴枢转地连接至引导连杆9。连接枢轴20可具有横向突出的突出部分20a。

引导连杆9通过枢轴22绕平行于横向轴线y的旋转轴线铰接至支撑结构10a。

激活系统能够进一步包括摇杆16,摇杆16可枢转地安装在枢轴20上。摇杆16可具有外齿区域16a,外齿区域16a形成以枢轴22为中心的圆形齿。摇杆可进一步具有限定凹口17a的钩16b。

钩16b和凹口17a朝向连接枢轴20定向,与连接枢轴20相距一定距离,而未致动激活系统10。凹口17a适于在激活系统10被致动时接收连接枢轴20的突出部分20a,这将在下文解释。

外齿区域16a和钩16b可位于摇杆16的相对边缘上。

外齿区域16a与传动小齿轮15啮合,传动小齿轮15与由电机12(通常经由未示出的减速齿轮)驱动的电机轴14一致。

激活系统通常处于如图7-10所示的失效位置,其中摇杆16不干扰连接枢轴20的突出部分20a。

第二实施例操作如下。

从图7的正常位置开始,在手动解锁座椅运动装置7的闩锁(例如,铰接机构24)之后,能够将车辆座椅1手动调节到图11至图12所示的功能位置。在功能位置,靠背部分3被手动向前折叠,使得其后侧形成基本水平的功能表面(例如,靠背部件3的后侧能够形成汽车行李箱的地板的一部分)。

在该运动期间,靠背部分3在靠背轴线a上向前枢转,座椅部分6被后座椅部分轴线b向后且向下拉动,并且前脚部分5围绕铰接轴线d向后且向下枢转,从而整个座椅部分4在向前折叠的靠背部分3下方向下放平。

在从图7到图11的这种手动压扁或手动折叠期间,连杆8也通过枢轴脚部分5向后且向下移动,并且连接枢轴20的突出部分20a容纳在摇杆16的凹口17a中。激活系统10保持在失效位置。

随后,也能够从图11展开回到图7,并且当运动装置7返回正常位置时,运动装置7被铰接机构24或其他闩锁锁定。

如第一实施例所解释的,使用者能够在手动返回和电动返回正常位置之间进行选择。

为了使用电动返回,用户可操作按钮25或其他用户界面,以便控制单元26然后如下控制电机12:

a)在第一步中,控制单元26使电机12沿第一方向转动电机轴14,其中,传动小齿轮15沿激活方向31(参见图13-14)转动摇杆16,直到到达激活位置(图14)。摇杆16因此带动容纳在凹口17a中的枢轴20的突出部分20a,从而带动连杆8的后端(第二端)8b,并向前且向上调节后端(第二端)8b。由于连杆8的前端8a在前脚部分5处铰接在其轴线c和d之间,前脚部分5向前且向上枢转,即回到其直立位置,结果整个座椅运动装置7返回到正常位置(图15)。然后,如本领域所公知的那样,座椅运动装置7再次被闩锁(铰接机构24或其他闩锁)自动锁定。

b)在第二步骤中,控制单元26使电机1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电机轴14,其结果是,摇杆16在与激活方向31相反的失效方向32(图15)上枢转,进入初始失效位置,如图7-11所示。然后,座椅完全处于使用的正常位置。

附图标记列表:

1汽车座椅

2机箱侧结构部分,例如纵向可调节并且相对于车辆底盘固定

3靠背部分

3a靠背部分的后侧

4座椅部分,包括脚部5和座椅结构部分6

5前脚部

6座椅结构部分,其限定了座椅部件的就座表面

6a侧元件

6b后横梁

6c前横梁

7座椅运动装置

8连杆

8a连杆8的第一端或前端

8b连杆8的第二端或后端

9导向连杆

10激活系统

10a激活系统10的支撑结构

12电机,特别是带有或不带有电子泵的电动机

14电机轴,由电机12驱动

15传动小齿轮,其在轴14上被驱动或由轴14驱动

16摇杆

16a摇杆16的齿接区域

16b摇杆16的钩

17摇杆16中的弯曲细长孔

17a凹口,其由摇杆16的钩16a限定

20连接枢轴,其在连杆8的第二端(后端)8b和导向连杆9之间

20a枢轴20的突出部分

22摇杆枢轴

23致动元件

24铰接机构

25按钮

26控制单元

27基座

28袢扣

29横杆

30袢扣

31箭头–激活方向

32箭头–禁用方向

a靠背轴

b靠背部分3和座椅部分4之间的后座部分轴线

c折叠轴

d接合轴


技术特征:

1.车辆座椅(1),其包括:

可折叠的座椅运动装置(7),其具有靠背部分(3)和座椅部分(4),所述座椅运动装置在正常位置和向前折叠功能位置之间可调节,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可从正常位置手动折叠进入向前折叠功能位置;

电机(12);

激活系统(10),其适于在失效位置和激活位置之间由所述电机(12)驱动;

连杆(8),其设置在所述激活系统(10)和所述座椅运动装置装置(7)之间;

其中,当所述电机(12)被致动以便将所述激活系统(10)从失效位置驱动至激活位置时,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通过所述激活系统(10)和所述连杆(8)从向前折叠功能位置可移动至正常位置,所述激活系统(10)配置成当所述激活系统(10)处于失效位置时不干扰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8)具有第一端(8a)和第二端(8b),所述第一端(8a)与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端(8b)可由所述激活系统(10)致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8)的所述第一端(8a)铰接在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8)的第二端(8b)通过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的手动折叠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的正常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于所述座椅运动装置的向前折叠功能位置,并且其中,通过沿第一方向旋转电机,所述连杆(8)的第二端(8b)通过所述激活系统(10)从所述第二位置可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由控制单元(26)控制,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从所述向前折叠功能位置移动至所述正常位置,其适于:

在第一阶段,使电机(12)沿第一方向旋转,直到所述激活系统(10)处于激活位置并且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处于正常位置;以及

在第二阶段,使电机(12)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直到所述激活系统(10)返回到失效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系统(10)具有摇杆(16),所述摇杆(16)适于通过所述电机(12)双向地枢转,所述摇杆(16)配置为移动所述连杆(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16)限定用于所述连杆(8)的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其中,所述连杆(8)在所述第一限位挡块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块之间相对于摇杆(16)可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16)具有细长孔(17),在所述细长孔(17)中容纳与所述连杆(8)的第二端(8b)一致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16)配置为与所述连杆(8)的第二端(8b)一致地抵靠在一部分(20a)上,以便当所述激活系统(10)从所述失效位置移动到所述激活位置时,使所述连杆(8)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1),进一步包括传动小齿轮(15),所述传动小齿轮(15)适于由所述电机(12)旋转并且与所述摇杆(16)的齿接区域(16a)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导向连接杆(9)铰接在所述连接杆(8)的第二端(8b)处的连接枢轴(20)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可手动折叠回正常位置,而无需使用所述激活系统(1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通过闩锁(24)保持在正常位置,所述闩锁可致动以释放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并且当所述座椅运动装置从折叠功能位置返回到正常位置时,所述闩锁(24)适于自动地锁定所述座椅运动装置(7)。

技术总结
车辆座椅(1),可折叠座椅运动装置(7)、电机(12),激活系统(10)和连杆(8),可折叠座椅运动装置(7)包括具有靠背部分(3)和座椅部分(4)的,座椅运动装置在正常位置和向前折叠功能位置之间可调节,座椅运动装置可从正常位置手动折叠到功能位置,激活系统(10)适于在失效位置和激活位置之间由电机驱动,连杆(8)设置在激活系统(10)和座椅运动装置之间。当电机被致动以便将激活系统从失效位置驱动至激活位置时,座椅运动装置通过激活系统和连杆可从功能位置移动到正常位置,激活系统被配置为当激活系统处于失效位置时不干扰座椅运动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法布里塞·莱斯巴斯;戴维德·埃波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2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