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生态型护坡板。
背景技术:
护坡是主要为防止滑坡减少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以保证岸坡的稳定。目前常用的护坡种类包括块石护坡、园林绿地护坡、石钉护坡、预制件护坡等。其中预制件护坡是用预制的混凝土框格,覆盖、固定在陡坡坡面;坡面上仍可种草种树。当坡面很高、坡度很大时,优点比较明显。这种护坡最适于较高的道路边坡、水坝边坡、河堤边坡等的陡坡。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预制件重量较重,在倾斜坡面上搬运时存在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问题,在安装过程中为实现预制件的整齐铺装往往需要较多的人工,预制件间的相互固定也常需要浇筑混凝土,对于野外、市内施工较为不友好。另外目前大多数护坡预制件会设置不同类型的孔洞,用于植物生长,孔洞内的小碎石、土块,在安装早期,植物尚未长出时容易漏出,对于位于道路上方的护坡存在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了一种生态型护坡板,所述生态型护坡板为混凝土预制件,所述生态型护坡板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各一个侧面生态孔,内部设置多个内部生态孔;所述侧面生态孔形状大小一致,所述内部生态孔为圆角矩形;在所述生态型护坡板不设置侧面生态孔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两组形状相同的凸起-凹槽结构和一个中间凸起;所述中间凸起位于所述生态型护坡板侧面中心位置,两组凸起-凹槽对称设置在中间凸起两侧;同一侧面突起和凹槽的设置顺序为凸起、凹槽、中间凸起、凹槽、凸起;所述凸起、凹槽的形状一致,凹槽的尺寸略大于凸起。
所述生态型护坡板顶面包覆多个内部生态孔的区域设置有凸台。
所述生态型护坡板侧面设置有贯穿生态型护坡板的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为两组。
所述生态型护坡板内部生态孔内部设置栅格护板,所述栅格护板为塑料或金属材质的网格。
所述栅格护板设置在生态型护坡板内部。
所述栅格护板设置在生态型护坡板下方设置的空腔内。
所述空腔设置在所有个内部生态孔下,在空腔内设置栅格护板。
在侧面生态孔下方也设置有空腔,用于放置栅格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凸起-凹槽结构的设计可以方便的实现生态型护坡板的整齐铺装和相互固定,对于大多数场景不另外需要混凝土进行固定。通过两组吊装孔的设计,可以方便的按照现场需要对生态型护坡板进行搬运,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通过栅格护板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小碎石、土块从生态孔洞中漏出,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生态型护坡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生态型护坡板的俯视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生态型护坡板的俯视平面图;
图4为附图3所示生态型护坡板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生态护坡相互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生态护坡栅格护板示意图;
图7为附图6所示生态型护坡板a-a处剖面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附图6所示生态型护坡板a-a处剖面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附图6所示生态型护坡板a-a处剖面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型护坡板1为混凝土预制件,截面为矩形。
如附图1、2、3所示,在生态型护坡板1上设置有多个生态孔11,所述生态孔11主要用于植物生长,同时还具有攀爬自救等功能。所述生态孔11分布在所述生态型护坡板1的侧面和内部。其中在所述生态型护坡板1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各1个侧面生态孔111,内部设置多个内部生态孔112。
设置在侧面生态孔111形状大小一致,主要是保障在铺设后形成规则的形状。所述内部生态孔112为任意形状。
如附图3、4所示所述生态型护坡板1顶面包覆多个内部生态孔112的区域设置有凸台16,附图3所示内部生态孔112为4个规则的圆角矩形,凸台16也为较为规则的矩形。凸台16除美观外,还便于在特殊场景下人员或动物沿护坡板攀爬自救。
如附图1、2所示,在生态型护坡板1不设置侧面生态孔111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两组形状相同的凸起12和凹槽13和一个中间凸起15。同一侧面突起和凹槽的设置顺序为凸起12、凹槽13、中间凸起15、凹槽13、凸起12,其中中间凸起15位于生态型护坡板1侧面中心位置,每组的凸起12和凹槽13位于中间凸起15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凸起12、凹槽13的形状一致,但凹槽13的尺寸略大于凸起12。如附图5所示,一块生态型护坡板1的凸起12可以嵌入到另外一块生态型护坡板1的凹槽13内,实现两个生态型护坡板之间的连接。
如附图4所示,在生态型护坡板1侧面设置有贯穿生态型护坡板1的吊装孔14,吊装结构(一般为钢棒)可以贯穿或部分的插入吊装孔14内。所述吊装孔14为两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吊车、叉车等设备配合吊装结构对生态型护坡板1进行吊装,并可以选择通过两组吊装孔14水平吊装(适用于转运过程),还可以通过一组吊装孔14直立吊装(适用于在安装时放置在坡面上)。
如附图6所示,在生态型护坡板1内部生态孔112内部设置栅格护板17,栅格护板17主要是防止生态型护坡板1下的小碎石、土块从内部生态孔112中漏出,特别是在生态型护坡板1安装早期,内部生态孔112内的植物尚未长出时。所述栅格护板17为塑料或金属材质的网格。
如附图7所示栅格护板17设置在生态型护坡板1内部,在生态型护坡板1浇铸时将栅格护板17放入。
如附图8、9所示栅格护板17设置在生态型护坡板1下方设置的空腔18内,其中附图8所示空腔18设置在每个内部生态孔112下,在空腔18内设置面积较小的栅格护板17。附图9所示在所有个内部生态孔112下设置有一个空腔18,在空腔18内设置一个面积较大的栅格护板17。
如附图9所示,在侧面生态孔111下方也设置有空腔19,用于放置栅格护板17。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1.一种生态型护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型护坡板为混凝土预制件,所述生态型护坡板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各一个侧面生态孔,内部设置多个内部生态孔;所述侧面生态孔形状大小一致,所述内部生态孔为圆角矩形;在所述生态型护坡板不设置侧面生态孔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两组形状相同的凸起-凹槽结构和一个中间凸起;所述中间凸起位于所述生态型护坡板侧面中心位置,两组凸起-凹槽对称设置在中间凸起两侧;同一侧面突起和凹槽的设置顺序为凸起、凹槽、中间凸起、凹槽、凸起;所述凸起、凹槽的形状一致,凹槽的尺寸略大于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护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型护坡板顶面包覆多个内部生态孔的区域设置有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护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型护坡板侧面设置有贯穿生态型护坡板的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为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护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型护坡板内部生态孔内部设置栅格护板,所述栅格护板为塑料或金属材质的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护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护板设置在生态型护坡板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护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护板设置在生态型护坡板下方设置的空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护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设置在所有个内部生态孔下,在空腔内设置栅格护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护坡板,其特征在于:在侧面生态孔下方也设置有空腔,用于放置栅格护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