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龙伯透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龙伯透镜技术,由rkluneberg于1944年基于几何光学法提出,用作天线和散射体的应用,主要用于快速扫描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汽车防撞雷达、雷达反射器。
理论上,用于龙伯透镜的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从球心到外径应该是从2到1遵从一定的数学规律连续变化。但自然界里不存在这样理想的介质,所以在实际设计中常用分层设计的离散球壳来代替。
目前,市面上的龙伯透镜大多是由多个层层包裹的介电常数层构成,各个介电常数层又由若干细小且带金属纤维的颗粒通过粘胶粘接在一起而构成的,在形成介电常数层时由于各个颗粒中的金属纤维的方向无法保持一致,以至于生产完成后的龙伯透镜的中邻接的2个颗粒上的金属纤维很容易接触而导通,这样影响了龙伯透镜的介电常数,而整个龙伯透镜采用粘合剂将带金属纤维的颗粒粘合而构成的设计,生产工序较为繁琐,而且每层介质层中的金属纤维的密度也很难得到保证,以至于很难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该龙伯透镜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可实现标准化生产等优点。
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包括球体,其特点在于所述球体表面上均匀布设有若干锥状孔,所述锥状孔是盲孔,且锥状孔的锥尖是指向球体的球心的,在球体的一周向上布设有25个~60个所述锥状孔;球体由介电常数为2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球体是由多块拼装件拼接粘合而成的。
进一步地,球体的半径为r,所述锥状孔的高度在0.7*r~0.95*r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球体的半径为r,r在10mm~200m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锥状孔的底面直径在1mm~25m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球体是采用abs塑料制成的。
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的有益效果: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通过球体的表面均匀布设有若干锥状孔,且锥状孔的锥尖是指向球体的球心的,球体由介电常数为2的材料制成,锥状孔是指向球心但没有贯穿球心的,这说明了球体的球心是不具有空气的实心的结构,这时可以将球体的球心的介电常数看作是2;而锥状孔的锥尖是指向球体的球心的设计,这样锥状孔的孔径从球体的球心至球表面是逐渐变大的,这意味着在一个单位体积中,越靠近球体的外表面的单位体积的空气与这一单位体积内的材料的比例越来越大,单位体积内空气的占比越大,这就意味着这一单位体积内的介电常数越小,使得这样结构的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的介电常数从球心到外径从2到1遵从一定的数学规律连续变化,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不需要用到带金属纤维的颗粒,只需要在球体上形成锥状孔即可,使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可实现标准化生产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该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具有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及可实现标准化生产等优点。
本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采用软件建模出前一方案所述的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的球体模型;
2)在软件中采用若干平行面将球体模型分割成形成若干拼装件模型;
3)对步骤2)得到的所有拼装件模型制造出相应的模具;
4)通过注塑的方式往步骤3)中得到所有模具注入介电常数为2的材料,以致各模具生产出对应结构的拼装件;
5)采用粘胶将步骤4)中得到的拼装件粘合拼装,以形成前一方案所述的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的球体。
进一步地,步骤4)所采用介电常数为2的材料是abs塑料。
本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的有益效果:本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通过这种先生产出拼装件,再将拼装件通过粘胶粘合成球体的方式,采用模具来生产拼装件可实现标准且快速的生产,本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不需要采用带金属纤维的颗粒来粘贴呈一层层的介电常数层,在较薄拼装件上形成拼装构成锥状孔的孔体脱模也十分方便,使本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具有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及可实现标准化生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球体;2-锥状孔;3-拼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包括球体1,所述球体1表面上均匀布设有若干锥状孔2,所述锥状孔2是盲孔,且锥状孔2的锥尖是指向球体1的球心的,在球体1的一周向上布设有25个~60个所述锥状孔2,本实施例在球体1的一周向上具体是布设有36个所述锥状孔2;球体1由介电常数为2的材料制成,现有的abs塑料的介电常数为2,球体1具体是采用abs塑料制成的。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通过球体1的表面均匀布设有若干锥状孔2,且锥状孔2的锥尖是指向球体1的球心的,球体1由介电常数为2的材料制成,锥状孔2是指向球心但没有贯穿球心的,这说明了球体1的球心是不具有空气的实心的结构,这时可以将球体1的球心的介电常数看作是2;而锥状孔2的锥尖是指向球体1的球心的设计,这样锥状孔2的孔径从球体1的球心至球表面是逐渐变大的,这意味着在一个单位体积中,越靠近球体1的外表面的单位体积的空气与这一单位体积内的材料的比例越来越大,单位体积内空气的占比越大,这就意味着这一单位体积内的介电常数越小,使得这样结构的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的介电常数从球心到外径从2到1遵从一定的数学规律连续变化,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不需要用到带金属纤维的颗粒,只需要在球体1上形成锥状孔2即可,使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可实现标准化生产等优点。
为了方便制作半径较大的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球体1是由多块拼装件3拼接粘合而成的。拼装件3整体呈板体状结构,采用模具通过注塑的方式生产制成,并且在拼装件3上形成有用于构成锥状孔2的孔体,这种切片式生产再组装的方式,在较薄的拼装件3形成用于拼接构成锥状孔2的孔体时,更加利于脱模。
为了使本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图2、图3所示,球体1的半径为r,所述锥状孔2的高度在0.7*r~0.95*r的范围内;球体1的半径为r,r在10mm~200mm的范围内,本实施例的球体1的半径r具体是15mm;锥状孔2的底面直径在1mm~25mm的范围内,本实施例的锥状孔2的底面直径具体是2mm,锥状孔2的底面直径也就是球体1表面上的孔口。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一种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采用软件建模出实施例1所述的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的球体模型;
2)在软件中采用若干平行面将球体模型分割成形成若干拼装件模型;
3)对步骤2)得到的所有拼装件模型制造出相应的模具;
4)通过注塑的方式往步骤3)中得到所有模具注入介电常数为2的材料,以致各模具生产出对应结构的拼装件;
5)采用粘胶将步骤4)中得到的拼装件粘合拼装,以形成实施例1所述的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的球体。
本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通过这种先生产出拼装件,再将拼装件通过粘胶粘合成球体的方式,采用模具来生产拼装件可实现标准且快速的生产,本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不需要采用带金属纤维的颗粒来粘贴呈一层层的介电常数层,在较薄拼装件上形成拼装构成锥状孔的孔体脱模也十分方便,使本龙伯透镜的生产方法具有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及可实现标准化生产等优点。
进一步地,步骤4)所采用介电常数为2的材料是abs塑料。
1.一种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包括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表面上均匀布设有若干锥状孔,所述锥状孔是盲孔,且锥状孔的锥尖是指向球体的球心的,在球体的一周向上布设有25个~60个所述锥状孔;球体由介电常数为2的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是由多块拼装件拼接粘合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其特征在于:球体的半径为r,所述锥状孔的高度在0.7*r~0.95*r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其特征在于:球体的半径为r,r在10mm~200m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其特征在于:锥状孔的底面直径在1mm~25mm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锥状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其特征在于:球体是采用abs塑料制成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