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9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因具有轻薄、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放电稳定、性能出色、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移动通讯基站、大型服务器备用ups电源、应急照明、便携移动电源及矿山安全设备等多种领域。

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是将若干单体电芯通过导电连接件串并联而成。单体电芯上设有用于导电的极耳,汇流盘作为一种常见的导电连接件,用于对不同的单体电芯土的极耳进行电连接。常见的,极耳和导电连接件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接和机械斥接三种形式。

由于电池模组是由若干单体电芯通过导电连接件串并联而成,市面上大部分软包电池是通过汇流盘实现单体电芯间的串并联。在现有的极耳折弯生产工序中,这一步骤全部是由人工手动进行的,这样不仅浪费人力,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极耳折弯装置,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极耳折弯效率和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包括:三维运动机构和与所述三维运动组件相连的折弯滚平机构,所述折弯滚平机构包括并排布置的折弯组件和滚平组件;

所述折弯组件包括气缸、折弯片以及折弯工装安装板,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折弯工装安装板相连,所述折弯片滑动安装在所述折弯工装安装板上;所述滚平组件包括整平机构安装座和圆形托辊,所述圆形托辊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整平机构安装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折弯组件还包括直线导轨和折弯头连接板,所述直线导轨水平安装在所述折弯工装安装板上,所述折弯头连接板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折弯片安装在所述折弯头连接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折弯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折弯工装安装板上的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折弯头连接板上构造有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可分离式接触的耳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滚平组件还包括滚轮支撑架和揉平轮支撑轴,所述滚轮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整平机构安装座上,所述揉平轮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滚轮支撑架上,呈中空结构的所述圆形托辊套设在所述揉平轮支撑轴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滚平组件还包括直线轴承、导向轴以及弹性件,所述导向轴安装在所述直线轴承上,所述导向轴与所述整平机构安装座相连,套设在所述导向轴上的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整平机构安装座和所述直线轴承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向轴的首端通过导杆锁紧块安装在所述整平机构安装座上,所述导向轴的尾端安装有轴端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三维运动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滑台、第二滑台以及第三滑台,所述第三滑台通过揉平工装安装板与所述折弯组件和所述滚平组件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滑台安装在立柱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三滑台上安装有朝向与所述第二滑台的运动方向相同的限位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块与呈l形结构的限位块安装板相连,所述限位块安装板通过调整板与所述第三滑台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耳折弯装置,折弯组件和滚平组件通过三维运动机构的运动移动至工作区域;通过气缸的工作,折弯片在x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使得折弯片与待弯折的极耳重合布置,再通过三维运动机构带动折弯片在y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完成极耳的折弯工作;极耳折弯完成后,通过气缸的工作,折弯片在x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完成折弯片的复位,即折弯片不会干涉圆形托辊的工作;通过三维运动机构带动圆形托辊在x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圆形托辊与极耳相接触,三维运动机构再带动圆形托辊在y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完成已折弯的极耳的整平工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折弯装置,使用方便,能够同时完成极耳的折弯及整平工作,工作效率及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耳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滑台;2、第二滑台;3、第三滑台;4、圆形托辊;5、折弯片;6、拉压力传感器;7、气缸;8、导向轴;9、弹性件;10、折弯工装安装板;1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电池模组包括若干单体电芯,单体电芯分正、负极,极耳就是从单体电芯中将正极和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若干个单体电芯经过串并联后组成了电池模组。单体电芯之间的串并联是通过导电体连接的,常见的,通过汇流盘作为导电连接件,不同的单体电芯上的极耳与汇流盘电连接,从而实现了单体电芯之间的串并联。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耳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耳折弯装置,包括:三维运动机构和与三维运动组件相连的折弯滚平机构,折弯滚平机构包括并排布置的折弯组件和滚平组件;

折弯组件包括气缸7、折弯片5以及折弯工装安装板10,气缸7的活动端与折弯工装安装板10相连,折弯片5滑动安装在折弯工装安装板10上;滚平组件包括整平机构安装座和圆形托辊4,圆形托辊4转动地安装在整平机构安装座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三维运动机构可以调整折弯组件和滚平组件在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的运动,并且通过气缸的运动可以继续微调折弯片5在x轴方向的运动,通过折弯片5在折弯工装安装板10上的滑动可以继续微调折弯片5在y轴方向的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弯组件和滚平组件通过三维运动机构的运动移动至工作区域;通过气缸的工作,折弯片5在x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使得折弯片5与待弯折的极耳重合布置,再通过三维运动机构带动折弯片5在y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完成极耳的折弯工作;极耳折弯完成后,通过气缸的工作,折弯片5在x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完成折弯片5的复位,即折弯片不会干涉圆形托辊4的工作;通过三维运动机构带动圆形托辊4在x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圆形托辊4与极耳相接触,三维运动机构再带动圆形托辊4在y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完成已折弯的极耳的整平工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折弯装置,使用方便,能够同时完成极耳的折弯及整平工作,工作效率及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折弯组件还包括直线导轨和折弯头连接板,直线导轨水平安装在折弯工装安装板10上,折弯头连接板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折弯片5安装在折弯头连接板上。

需要说明的是,直线导轨水平安装在折弯工装安装板10上,折弯头连接板沿着直线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直线导轨为沿着y轴方向延伸而形成。气缸7的活动端的运动方向为沿着x轴方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折弯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折弯工装安装板10上的拉压力传感器6,折弯头连接板上构造有与拉压力传感器6可分离式接触的耳板。

需要说明的是,在折弯工装安装板10的侧面边缘处延伸形成有耳板,拉压力传感器6安装在该耳板上。折弯头连接板上的侧面边缘处也延伸形成有耳板,在折弯头连接板滑动的时候,折弯头连接板上的耳板会与拉压力传感器6相分离或者接触。其中,折弯头连接板上的耳板与折弯片位于同一侧面。折弯工装安装板10上的耳板与直线导轨位于同一侧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滚平组件还包括滚轮支撑架和揉平轮支撑轴,滚轮支撑架安装在整平机构安装座上,揉平轮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滚轮支撑架上,呈中空结构的圆形托辊套设在揉平轮支撑轴上。

需要说明的是,滚平组件还包括直线轴承、导向轴8以及弹性件9,导向轴8安装在直线轴承上,导向轴8与整平机构安装座相连,套设在导向轴8上的弹性件9位于整平机构安装座和直线轴承之间。其中,直线轴承安装在滚平机构直线轴承安装座上。其中,弹性件可以为矩形弹簧。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轴8的首端通过导杆锁紧块安装在整平机构安装座上,导向轴8的尾端安装有轴端挡块。其中,竖直布置的揉平轮支撑轴的延伸方向与z轴的方向相一致;水平布置的导向轴8的延伸方向与x轴的方向相一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三维运动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滑台1、第二滑台2以及第三滑台3,第三滑台3通过揉平工装安装板与折弯组件和滚平组件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台1用于沿着y轴方向移动、第二滑台2用于沿着x轴方向移动以及第三滑台3用于沿着z轴方向移动,即第一滑台1驱动第二滑台2沿着y轴方向移动、第二滑台2用于驱动第三滑台3沿着x轴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滑台3通过揉平工装安装板与呈l形结构的滚平机构直线轴承安装座相连,气缸7安装在揉平工装安装板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滑台1安装在立柱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第一滑台1安装在立柱上来改变第一滑台1的高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第三滑台3上安装有朝向与第二滑台2的运动方向相同的限位块11。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块11与呈l形结构的限位块安装板相连,限位块安装板通过调整板与第三滑台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调整板与第三滑台的壳体相连,通过第二滑台的运动同时带动限位块11和第三滑台沿着x轴方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视觉检测装置,通过摄像头拍摄极耳整平后的图像,并对上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结果,再次通过折弯片5和圆形托辊4的协同工作,来调整极耳与汇流盘的贴合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运动机构和与所述三维运动组件相连的折弯滚平机构,所述折弯滚平机构包括并排布置的折弯组件和滚平组件;

所述折弯组件包括气缸、折弯片以及折弯工装安装板,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折弯工装安装板相连,所述折弯片滑动安装在所述折弯工装安装板上;所述滚平组件包括整平机构安装座和圆形托辊,所述圆形托辊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整平机构安装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组件还包括直线导轨和折弯头连接板,所述直线导轨水平安装在所述折弯工装安装板上,所述折弯头连接板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折弯片安装在所述折弯头连接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折弯工装安装板上的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折弯头连接板上构造有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可分离式接触的耳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平组件还包括滚轮支撑架和揉平轮支撑轴,所述滚轮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整平机构安装座上,所述揉平轮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滚轮支撑架上,呈中空结构的所述圆形托辊套设在所述揉平轮支撑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平组件还包括直线轴承、导向轴以及弹性件,所述导向轴安装在所述直线轴承上,所述导向轴与所述整平机构安装座相连,套设在所述导向轴上的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整平机构安装座和所述直线轴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的首端通过导杆锁紧块安装在所述整平机构安装座上,所述导向轴的尾端安装有轴端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运动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滑台、第二滑台以及第三滑台,所述第三滑台通过揉平工装安装板与所述折弯组件和所述滚平组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台安装在立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滑台上安装有朝向与所述第二滑台的运动方向相同的限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呈l形结构的限位块安装板相连,所述限位块安装板通过调整板与所述第三滑台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软包电池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包括:三维运动机构和与所述三维运动组件相连的折弯滚平机构,所述折弯滚平机构包括并排布置的折弯组件和滚平组件;所述折弯组件包括气缸、折弯片以及折弯工装安装板,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折弯工装安装板相连,所述折弯片滑动安装在所述折弯工装安装板上;所述滚平组件包括整平机构安装座和圆形托辊,所述圆形托辊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整平机构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折弯装置,使用方便,能够同时完成极耳的折弯及整平工作,工作效率及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冉昌林;韩邦杰;王高鹏;程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6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22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