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溢流坝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6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溢流坝,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溢流坝主要为混凝土或浆砌石建筑而成的蓄水或抬高水位的实体坝,主要作用是通过拦截上游来水并储蓄或抬高水位,来满足灌溉、供水、景观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当洪水到来时,大量的洪水从坝上溢流而向下游排泄,是一种典型的水利工程。该类型溢流坝对河流水量调节和抬高水位作用十分显著,但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截留和过滤作用几乎没有,其净化河流水体污染物的能力也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态溢流坝,能够有效地截留、过滤和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修复水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溢流坝,包括位于河底的垫层和位于河道水体中的透水溢流坝,所述透水溢流坝包括石笼网格,所述石笼网格内填充有石块,所述透水溢流坝两侧与河岸之间设有水泥抹面;所述透水溢流坝上方设有生态毯,所述生态毯由上至下依次为复合纤维织物层、反滤层、草种与肥料层、可降解纤维层。

优选地,所述垫层包括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位于所述碎石垫层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碎石垫层的厚度为300-400mm,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150-200mm。

优选地,所述石笼网格的孔径为60×80mm,所述石笼网格为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丝径为2-4mm。

优选地,所述石块的粒径为100-250mm。

优选地,所述生态毯表面覆土20-40mm。

优选地,所述生态毯与所述石笼网格之间通过钢丝固定。

优选地,所述生态毯的厚度为15-20mm。

优选地,所述水泥抹面的厚度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石笼网格内填充有石块,能够有效地截留、过滤和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透水溢流坝上方设有生态毯,提高了河道的抗冲刷能力,而且生态毯内的植物具有修复水体和绿化美观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溢流坝,包括位于河底的垫层和位于河道水体中的透水溢流坝,所述垫层包括碎石垫层1和混凝土垫层2,所述混凝土垫层2位于所述碎石垫层1的上部。所述碎石垫层1的厚度为300-400mm,所述混凝土垫层2的厚度为150-200mm。

所述透水溢流坝包括石笼网格3,所述石笼网格3内填充有石块4,所述石笼网格3的孔径为60×80mm,所述石笼网格3为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丝径为2-4mm。所述石块4的粒径为100-250mm,石块4的类型为mu30以上硬质岩质块石或卵石。石块4填充必须同时均匀的向同层的各网格内放入填充石块4,不能将单独网格一次性填满;填充施工中应该控制每层投料厚度在33cm左右,一般1米高网格分3-4次投料;考虑填充料的沉降,一般顶面填充石料应适当高出石笼2-3cm,且必须密实,空隙处应以适当的小碎石填塞,以增加石笼容重。

所述透水溢流坝两侧与河岸之间设有水泥抹面5,所述水泥抹面5的厚度为20-30mm,使石笼网格3与河岸固定,增强透水溢流坝的稳固性。

所述透水溢流坝上方设有生态毯6,所述生态毯6与所述石笼网格3之间通过钢丝固定。生态毯6铺设之前预留与石笼网格3绑紧的钢丝,生态毯6平铺于石笼坝上,并用预留的钢丝固定。所述生态毯6由上至下依次为复合纤维织物层、反滤层、草种与肥料层、可降解纤维层,所述复合纤维织物层是由全涤网布材料制成;反滤层是由长丝土工布制成;草种与肥料层中的肥料是复合肥;可降解纤维层是由丙纶材料制成。所述生态毯6的厚度为15-20mm。所述生态毯6表面覆土20-40mm,以便于固定植物根系,且促进植物生长。

本实用新型石笼网格内填充有石块,能够有效地截留、过滤和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透水溢流坝上方设有生态毯,提高了河道的抗冲刷能力,而且生态毯内的植物具有修复水体和绿化美观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溢流坝,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河底的垫层和位于河道水体中的透水溢流坝,所述透水溢流坝包括石笼网格(3),所述石笼网格(3)内填充有石块(4),所述透水溢流坝两侧与河岸之间设有水泥抹面(5);所述透水溢流坝上方设有生态毯(6),所述生态毯(6)由上至下依次为复合纤维织物层、反滤层、草种与肥料层、可降解纤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包括碎石垫层(1)和混凝土垫层(2),所述混凝土垫层(2)位于所述碎石垫层(1)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垫层(1)的厚度为300-400mm,所述混凝土垫层(2)的厚度为150-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网格(3)的孔径为60×80mm,所述石笼网格(3)为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丝径为2-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块(4)的粒径为100-2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毯(6)表面覆土20-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毯(6)与所述石笼网格(3)之间通过钢丝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毯(6)的厚度为15-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抹面(5)的厚度为20-3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溢流坝,包括位于河底的垫层和位于河道水体中的透水溢流坝,所述透水溢流坝包括石笼网格,所述石笼网格内填充有石块,所述透水溢流坝两侧与河岸之间设有水泥抹面;所述透水溢流坝上方设有生态毯,所述生态毯由上至下依次为复合纤维织物层、反滤层、草种与肥料层、可降解纤维层。本实用新型石笼网格内填充有石块,能够有效地截留、过滤和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透水溢流坝上方设有生态毯,提高了河道的抗冲刷能力,而且生态毯内的植物具有修复水体和绿化美观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贺;顾建华;于海耀;邵琴琴;朱林;张婷婷;何佳峰;纪有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山水环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5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23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