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酒吧、旅途、运动等在嘈杂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
存在以下问题:耳机生产后由于耳机线长度是一定的,耳机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容易打结,不方便整理,影响人们的使用,人们在夜晚使用耳机线时,对于左右耳塞不便于分清,影响使用,与影响享受音乐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包括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一侧连接有夹套,所述活动块另一侧连接有推杆,所述活动块表面连接有沟槽,所述活动块上方连接有耳机线,所述耳机线表面连接有音量控制键,所述耳机线上方连接有耳机头,所述耳机头一侧连接有发光板,所述活动块下方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一侧安装有插头,所述活动块内部连接有线槽,所述推杆一侧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一侧连接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连接有限位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夹套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沟槽与活动块套接,所述推杆与活动块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推杆与夹套呈对称状,所述耳机线与活动块套接,所述音量控制键与活动块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耳机线有两组,所述耳机头与耳机线固定连接,所述发光板与耳机头焊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发光板有两组,且通过沟槽呈对称状,所述耳机头有两组,且通过沟槽呈对称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头与耳机线套接,所述插头与耳机线固定连接,所述线槽与活动块焊接,所述线槽呈v字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推板通过弹簧与限位槽活动连接,所述推板与推杆焊接,所述限位杆与弹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发光板当处于较黑的地方,耳机会自动发光,让使用者分清左右耳机头,通过设置夹套,可以把活动块夹在衣服上,便于解决跑步和散步时耳机线缠绕在一起的问题,通过设置线槽和沟槽,通过限位杆把两根耳机线固定在活动块内,使耳机线不会缠绕在一起打结,通过设置推杆推板,还可以对耳机线的长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的活动块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的活动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活动块;2、夹套;3、耳机线;4、音量控制键;5、发光板;6、耳机头;7、沟槽;8、推杆;9、插头;10、连接头;11、线槽;12、推板;13、限位槽;14、弹簧;1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包括活动块1,活动块1一侧连接有夹套2,活动块1另一侧连接有推杆8,活动块1表面连接有沟槽7,活动块1上方连接有耳机线3,耳机线3表面连接有音量控制键4,耳机线3上方连接有耳机头6,耳机头6一侧连接有发光板5,活动块1下方安装有连接头10,连接头10一侧安装有插头9,活动块1内部连接有线槽11,推杆8一侧连接有推板12,推板12一侧连接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内部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一侧连接有限位杆15。
夹套2与活动块1固定连接,夹套2用于把活动块1固定在衣服上,沟槽7与活动块1套接,沟槽7用于把耳机线3放入,推杆8与活动块1活动连接,推杆8与夹套2呈对称状,推杆8用于推动推板12,耳机线3与活动块1套接,音量控制键4与活动块1固定连接,音量控制键4用于控制音量,耳机线3有两组,耳机头6与耳机线3固定连接,发光板5与耳机头6焊接,发光板5有两组,且通过沟槽7呈对称状,发光板5处于较黑的地方使用,耳机头6有两组,且通过沟槽7呈对称状,连接头10与耳机线3套接,连接头10用于固定两根耳机线3,插头9与耳机线3固定连接,插头9用于连接到手机,线槽11与活动块1焊接,线槽11呈v字形,线槽11用于固定耳机线3,防止缠绕在一起,推板12通过弹簧14与限位槽13活动连接,推板12与推杆8焊接,限位杆15与弹簧14固定连接,限位杆15用于固定耳机线3。
工作原理及流程:通过插头9插到手机或者电脑上,通过夹套2把活动块1夹持到使用者衣服上,便于解决跑步和散步时耳机线3缠绕在一起的问题,把耳机头6带到耳朵上,通过音量控制键4控制音量,通过沟槽7把耳机线3放入到线槽11内,通过推杆8推动推板12带动限位槽13内的弹簧14使限位杆15固定住耳机线3,使耳机线3不会发生缠绕在一起的问题,通过推杆8还可以对耳机线3的长度进行调整,活动块1即可当装饰品,还可以当收纳盒,发光板5在较黑的地方会产生荧光亮,可供使用者分辨左右耳机头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包括活动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一侧连接有夹套(2),所述活动块(1)另一侧连接有推杆(8),所述活动块(1)表面连接有沟槽(7),所述活动块(1)上方连接有耳机线(3),所述耳机线(3)表面连接有音量控制键(4),所述耳机线(3)上方连接有耳机头(6),所述耳机头(6)一侧连接有发光板(5),所述活动块(1)下方安装有连接头(10),所述连接头(10)一侧安装有插头(9),所述活动块(1)内部连接有线槽(11),所述推杆(8)一侧连接有推板(12),所述推板(12)一侧连接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内部连接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一侧连接有限位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2)与活动块(1)固定连接,所述沟槽(7)与活动块(1)套接,所述推杆(8)与活动块(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8)与夹套(2)呈对称状,所述耳机线(3)与活动块(1)套接,所述音量控制键(4)与活动块(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线(3)有两组,所述耳机头(6)与耳机线(3)固定连接,所述发光板(5)与耳机头(6)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板(5)有两组,且通过沟槽(7)呈对称状,所述耳机头(6)有两组,且通过沟槽(7)呈对称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0)与耳机线(3)套接,所述插头(9)与耳机线(3)固定连接,所述线槽(11)与活动块(1)焊接,所述线槽(11)呈v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打结的智能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2)通过弹簧(14)与限位槽(13)活动连接,所述推板(12)与推杆(8)焊接,所述限位杆(15)与弹簧(14)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