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9


本实用新型属于棒线材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棒线材作为钢铁行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广泛用于建筑、机械及金属制品行业。此外,优特钢棒线材产品还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造船、电力设备、重型机械、精密机械、矿山、铁路等工业领域。

粗轧机组作为棒线材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对生产也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轧制速度、轧辊直径、换辊(槽)后张力等方面的设定不正确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导致的粗轧机堆钢事故也屡见不鲜,一般情况下,棒线材轧钢生产线的钢坯原料为140×140mm~220×220mm的方坯,也有310×360mm等大矩形坯料,由于粗轧机组处于轧钢生产线的开始,经过初始几个道次(一般1~6个)变形后得到工艺要求所需的尺寸,但是此时处于粗轧机中的任何一个道次的红钢仍然截面尺寸较大,因以上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堆钢对粗轧机及相关附属设备产生严重的冲击毁坏现象也较多,粗轧机如果遭受严重冲击毁坏,造成维修成本增加、事故处理时间增加,进而造成日产量的减少,进而导致效益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粗轧机堆钢引起粗轧机及附属设备严重毁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包括第一粗轧机、第二粗轧机和第三粗轧机,所述第一粗轧机的出料端和第二粗轧机的进料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过钢板,所述第二粗轧机的出料端和第三粗轧机的进料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过钢板,所述第三粗轧机的顶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过钢板和第二过钢板的底端均连接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钢板和第二过钢板的上表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设有侧挡板,所述第一过钢板和第二过钢板的前后侧均等间距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端部旋合连接至侧挡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钢板和第二过钢板的上表壁均固定有第一加强板,所述侧挡板的内侧壁固定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外表壁均光滑无凸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粗轧机和第二粗轧机的顶端固定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外表壁安装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第一粗轧机的底端相齐平,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底端对称连接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表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判断红钢堆钢信息,并可以自动进行紧急停机处理,同时消除了粗轧红钢堆钢对轧机及附属设备的严重毁坏,进而节约了维修成本、减少了事故处理时间,且不受粗轧机数量、轧机布置型式、钢坯原料尺寸限制,任意两架轧机之间均可以按照此方法设定,局限性小。

(2)本实用新型增设的侧挡板可有效避免钢材从第一过钢板或第二过钢板上滑下,提高安全性,此外,通过插槽和紧固螺栓的配合,实现了侧挡板的可拆卸式连接,摒弃焊接的方式,便于其安装与卸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过钢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挡板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粗轧机;2、第一过钢板;3、侧挡板;4、支撑板;5、第二粗轧机;6、第二过钢板;7、紧固螺栓;8、安装板;9、第三粗轧机;10、控制器;11、第一加强板;12、插槽;13、安装孔;14、第二加强板;15、储物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包括第一粗轧机1、第二粗轧机5和第三粗轧机9,第一粗轧机1的出料端和第二粗轧机5的进料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过钢板2,第二粗轧机5的出料端和第三粗轧机9的进料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过钢板6,第三粗轧机9的顶端安装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的型号为cpu226,其中第一粗轧机1、第二粗轧机5和第三粗轧机9均与控制器10电性连接,第一过钢板2和第二过钢板6的底端均连接有支撑板4,当红钢进入第一粗轧机1后,经过第一过钢板2后进入第二粗轧机5,再经过第二过钢板6进入第三粗轧机9,以此顺序根据粗轧机的数量继续下去,控制器10显示各架粗轧机的电流和线速度,当从上一架轧机经过设定的时间后,下一架轧机仍然未检测到正常电流值时,控制器10会自动启动紧急停车,避免红钢对下一架轧机及附属设备产生严重毁坏。

进一步地,第一过钢板2和第二过钢板6的上表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槽12,插槽12的内部插设有侧挡板3,第一过钢板2和第二过钢板6的前后侧均等间距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栓7,紧固螺栓7的端部旋合连接至侧挡板3的内部,通过增设的侧挡板3可有效避免钢材从第一过钢板2或第二过钢板6上滑下,提高安全性,此外,可拆卸式的侧挡板3便于其安装与卸下,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过钢板2和第二过钢板6的上表壁均固定有第一加强板11,侧挡板3的内侧壁固定有第二加强板14,第一加强板11和第二加强板14的外表壁均光滑无凸起,第一加强板11和第二加强板14的外表壁摩擦力小,利于钢材的通过。

进一步地,第一粗轧机1和第二粗轧机5的顶端固定有储物箱15,储物箱15的外表壁安装有箱门,储物箱15内可存放检修工具,便于在需要时快速找到。

进一步地,支撑板4的底端与第一粗轧机1的底端相齐平,支撑板4的侧壁底端对称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上表壁开设有安装孔13,安装孔13为圆形结构,通过开设有安装孔13的安装板8可将支撑板4稳定固定住,进而增加第一过钢板2和第二过钢板6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红钢进入第一粗轧机1后,经过第一过钢板2后进入第二粗轧机5,再经过第二过钢板6进入第三粗轧机9,以此顺序根据粗轧机的数量继续下去,控制器10显示各架粗轧机的电流和线速度,当从上一架轧机经过设定的时间后,下一架轧机仍然未检测到正常电流值时,控制器10会自动启动紧急停车,避免红钢对下一架轧机及附属设备产生严重毁坏,此外,通过增设的侧挡板3可有效避免钢材从第一过钢板2或第二过钢板6上滑下,提高安全性,其中,可拆卸式的侧挡板3便于其安装与卸下,另外,增设的第一加强板11和第二加强板14的外表壁摩擦力小,利于钢材的通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粗轧机(1)、第二粗轧机(5)和第三粗轧机(9),所述第一粗轧机(1)的出料端和第二粗轧机(5)的进料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过钢板(2),所述第二粗轧机(5)的出料端和第三粗轧机(9)的进料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过钢板(6),所述第三粗轧机(9)的顶端安装有控制器(10),所述第一过钢板(2)和第二过钢板(6)的底端均连接有支撑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钢板(2)和第二过钢板(6)的上表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槽(12),所述插槽(12)的内部插设有侧挡板(3),所述第一过钢板(2)和第二过钢板(6)的前后侧均等间距旋合连接有紧固螺栓(7),所述紧固螺栓(7)的端部旋合连接至侧挡板(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钢板(2)和第二过钢板(6)的上表壁均固定有第一加强板(11),所述侧挡板(3)的内侧壁固定有第二加强板(14),所述第一加强板(11)和第二加强板(14)的外表壁均光滑无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粗轧机(1)和第二粗轧机(5)的顶端固定有储物箱(15),所述储物箱(15)的外表壁安装有箱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底端与第一粗轧机(1)的底端相齐平,所述支撑板(4)的侧壁底端对称连接有安装板(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的上表壁开设有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为圆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棒线材轧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棒线材防毁坏性粗轧机轧制系统,包括第一粗轧机、第二粗轧机和第三粗轧机,所述第一粗轧机的出料端和第二粗轧机的进料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过钢板,所述第二粗轧机的出料端和第三粗轧机的进料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过钢板,所述第三粗轧机的顶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过钢板和第二过钢板的底端均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判断红钢堆钢信息,并可以自动进行紧急停机处理,同时消除了粗轧红钢堆钢对轧机及附属设备的严重毁坏,进而节约了维修成本、减少了事故处理时间,且不受粗轧机数量、轧机布置型式、钢坯原料尺寸限制,任意两架轧机之间均可以按照此方法设定,局限性小。

技术研发人员:邝永海;胡承意;刘良庆;高东生;陈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铜陵市富鑫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32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