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5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土工布,又称土工织物,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长丝土工布具有良好的力学功能,透水性好,并能抗腐蚀,抗老化,具有隔离、反滤、排水、保护、稳固、加筋等功能,能适应凹凸不平的基层,能抵抗施工外力破坏,蠕变小,长期荷载下仍能保持原有的功能。它能替代传统的工程材料及施工方法,施工更安全,并有助于环境保护,能更经济、有效、持久地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基本问题。传统土工布生产中产生的边角料只能作为废品低价处理,卖出的价格仅有原料价格的一半左右,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因此有些厂家将其回收做成泡泡料或将其加热造粒后作为生产低档纤维的原料使用,但也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因此将针刺土工布边角料在生产车间直接回收,并再次冷处理加工后继续正常生产针刺土工布,成为相关企业节约资金,扩大收益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关键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中从上之下设有多个压辊组,所述压辊组的辊径从上之下依次减小,各压辊组之间均设有烘干装置,最下方的所述压辊组的辊缝处设有切割装置,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压辊组的辊缝同轴线设置。

优选的,各压辊组的辊缝从上至下依次变小。该方案的效果是可以将边角布中的水分逐步挤出。

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为i型座,所述i型座的长度与所述压辊组的辊长一致,所述i型座中竖直开设有进料通槽,所述进料通槽的上下槽口均向外展开,所述进料通槽的上下槽口均对准所述压辊组的辊缝设置,所述进料通槽的槽壁中嵌设有加热器。该方案的效果是当边角布通过进料通槽的过程中实现自动烘干。

优选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矩形筒体,所述矩形筒体与所述出料口同轴线设置,所述矩形筒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切刀组件和第二切刀组件。该方案的效果是提高切出的粒料的均匀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切刀组件包括y向刀辊,所述y向刀辊设置所述压辊组的辊缝的正下方,并且所述y向刀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辊缝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y向刀辊的一端穿出所述矩形筒体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y向刀辊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圆形刀片,多个所述圆形刀片均匀分布。该方案的效果是可以先将布料切条,提高切割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切刀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x向刀辊,所述x向刀辊的的一端穿出所述矩形筒体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x向刀辊上安装有多个刀片。该方案的效果是可以对切割成带状的布料进行二次切割,提高切粒效果。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壳壁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操作简单,通过布料自重实现自动进料出料,通过交替设置的压辊组和烘干装置,使布料从上至下交替经过多次压实和烘干后进入切割装置,压实效果好,硬度高,能够有效的降低压实后的物料的水分,从而合理控制物料的干燥程度,保证后期切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切刀组件和第二切刀组件,使布料先切条再切粒,保证切出的粒料稳定均匀,能够直接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割装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中所示,一种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壳壁开设有多个通气孔7,所述壳体1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所述壳体1中从上之下设有多个压辊组4,所述压辊组4的辊径从上之下依次减小,各压辊组4的辊缝从上至下依次变小,各压辊组4之间均设有烘干装置5,最下方的所述压辊组4的辊缝处设有切割装置,所述进料口2和所述出料口3与所述压辊组4的辊缝同轴线设置;

所述烘干装置5为i型座,所述i型座的长度与所述压辊组4的辊长一致,所述i型座中竖直开设有进料通槽51,所述进料通槽51的上下槽口均向外展开,所述进料通槽51的上下槽口均对准所述压辊组4的辊缝设置,所述进料通槽51的槽壁中嵌设有加热器52;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矩形筒体61,所述矩形筒体61与所述出料口3同轴线设置,所述矩形筒体6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切刀组件62和第二切刀组件63,所述第一切刀组件62包括y向刀辊621,所述y向刀辊621设置所述压辊组4的辊缝的正下方,并且所述y向刀辊6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辊缝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y向刀辊621的一端穿出所述矩形筒体61连接有第一电机623,所述y向刀辊621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圆形刀片622,多个所述圆形刀片622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切刀组件6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x向刀辊631,所述x向刀辊631的的一端穿出所述矩形筒体61连接有第二电机632,所述x向刀辊631上安装有多个刀片。

工作原理:将边角料通过进料口2进入壳体1,依次经过压辊组4和烘干装置5,逐步将边角料中的水分充分挤出和烘干,得到硬度很高的的边角布片,再通过圆形刀片622将边角布片切割成边角布带,然后第二切刀组件63将边角布带切割成均匀的粒料,直接从出料口3排出。

最后需要说明,上述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所述壳体(1)中从上之下设有多个压辊组(4),所述压辊组(4)的辊径从上之下依次减小,各压辊组(4)之间均设有烘干装置(5),最下方的所述压辊组(4)的辊缝处设有切割装置,所述进料口(2)和所述出料口(3)与所述压辊组(4)的辊缝同轴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压辊组(4)的辊缝从上至下依次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5)为i型座,所述i型座的长度与所述压辊组(4)的辊长一致,所述i型座中竖直开设有进料通槽(51),所述进料通槽(51)的上下槽口均向外展开,所述进料通槽(51)的上下槽口均对准所述压辊组(4)的辊缝设置,所述进料通槽(51)的槽壁中嵌设有加热器(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矩形筒体(61),所述矩形筒体(61)与所述出料口(3)同轴线设置,所述矩形筒体(6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切刀组件(62)和第二切刀组件(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刀组件(62)包括y向刀辊(621),所述y向刀辊(621)设置所述压辊组(4)的辊缝的正下方,并且所述y向刀辊(6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辊缝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y向刀辊(621)的一端穿出所述矩形筒体(61)连接有第一电机(623),所述y向刀辊(621)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圆形刀片(622),多个所述圆形刀片(622)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刀组件(6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x向刀辊(631),所述x向刀辊(631)的一端穿出所述矩形筒体(61)连接有第二电机(632),所述x向刀辊(631)上安装有多个刀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壳壁开设有多个通气孔(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短丝土工布边角料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中从上之下设有多个压辊组,压辊组的辊径从上之下依次减小,各压辊组之间均设有烘干装置,最下方的压辊组的辊缝处设有切割装置,进料口和出料口与压辊组的辊缝同轴线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交替设置的压辊组和烘干装置,使布料从上至下交替经过多次压实和烘干后进入切割装置,压实效果好,硬度高,能够有效的降低压实后的物料的水分,从而合理控制物料的干燥程度,保证后期切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切刀组件和第二切刀组件,使布料先切条再切粒,保证切出的粒料稳定均匀,能够直接回收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邱德明;丁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金大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35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