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1


本实用新型属于语音交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当今人们的生活已经逐渐走入智能时代。不仅仅是电脑,手机,pad,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应用出现不久的智能技术,智能电视,智能导航,智能家居等等,智能技术将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智能语音交互是基于语音输入的新一代交互模式,通过说话就可以得到反馈结果,典型的应用场景-语音助手。自从iphone4s推出siri后,智能语音交互应用得到飞速发展。中文典型的智能语音交互应用如:虫洞语音助手、讯飞语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现有的语音交互音箱不具有减震机构,当音箱装配在车辆上的时候,由于道路不平或者减速带产生的震动和颠簸会对音箱内的零部件产生一定破坏,影响音箱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缓冲功能,且可以固定放置语音交互音箱的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减震弹簧和减震气囊的减震功能对语音交互音箱进行减震,防止音箱遇到震动颠簸环境产生振动,影响使用,利用调节驱动装置固定音箱的语音交互音箱的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包括底座、调节驱动装置、减震弹簧、盛放板、减震垫层和语音交互音箱,所述调节驱动装置设于底座内,可以调节夹持固定的距离,便于放置音箱,所述减震弹簧均匀设于底座顶壁上,所述盛放板设于减震弹簧上,所述减震垫层设于盛放板上,所述语音交互音箱放置于减震垫层上,音箱遇到震动颠簸环境时,减震垫层对语音交互音箱进行第一层减震,而减震弹簧因自身的复位弹力对盛放板的减震垫层上的语音交互音箱再次进行减震,减震效果好,且防止因颠簸产生的振动而影响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驱动装置包括传动仓、固定块、双向丝杠、丝杠副一、丝杠副二、衔接块、夹持板、传动轴和摇把,所述传动仓嵌设于底座顶壁,所述固定块设于传动仓内侧壁上,所述双向丝杠设于传动仓内,所述双向丝杠端部可转动设于固定块侧壁上,所述丝杠副一套接于双向丝杠,所述丝杠副二套接于双向丝杠,所述衔接块设置两组且分别设于丝杠副一侧壁与丝杠副二侧壁上,所述衔接块端部贯穿于传动仓顶壁与底座顶壁设置,所述夹持板设于衔接块上,所述夹持板俯视图为c型结构设置,所述传动轴一端贯穿传动仓远离固定块的侧壁连接于丝杠,所述传动轴另一端贯穿底座侧壁设置,所述摇把设于传动轴远离双向丝杠的一端,通过转动摇把使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双向丝杠转动,丝杠副一和丝杠副二将双向丝杠的回旋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丝杠副一与丝杠副二的移动方向相反,通过衔接块带动夹持板移动,使夹持板可以将语音交互音箱加持固定放置在减震垫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内壁均匀嵌设有减震气囊,在夹持固定语音交互音箱时,可以对语音交互音箱进行辅助减震。

进一步地,底座外侧壁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套接于传动轴,对传动轴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通过减震弹簧和减震垫层的设置,音箱遇到震动颠簸环境时,减震垫层对语音交互音箱进行第一层减震,而减震弹簧因自身的复位弹力对盛放板的减震垫层上的语音交互音箱再次进行减震,减震效果好,且防止因颠簸产生的振动而影响使用,通过调节驱动装置的设置,通过转动摇把使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双向丝杠转动,丝杠副一和丝杠副二将双向丝杠的回旋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丝杠副一与丝杠副二的移动方向相反,通过衔接块带动夹持板移动,使夹持板可以将语音交互音箱加持固定放置在减震垫层上,通过减震气囊的设置,在夹持固定语音交互音箱时,可以对语音交互音箱进行辅助减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的夹持板的俯视图。

其中,1、底座,2、调节驱动装置,3、减震弹簧,4、盛放板,5、减震垫层,6、语音交互音箱,7、传动仓,8、固定块,9、双向丝杠,10、丝杠副一,11、丝杠副二,12、衔接块,13、夹持板,14、传动轴,15、摇把,16、减震气囊,1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包括底座1、调节驱动装置2、减震弹簧3、盛放板4、减震垫层5和语音交互音箱6,所述调节驱动装置2设于底座1内,所述减震弹簧3均匀设于底座1顶壁上,所述盛放板4设于减震弹簧3上,所述减震垫层5设于盛放板4上,所述语音交互音箱6放置于减震垫层5上。

所述调节驱动装置2包括传动仓7、固定块8、双向丝杠9、丝杠副一10、丝杠副二11、衔接块12、夹持板13、传动轴14和摇把15,所述传动仓7嵌设于底座1顶壁,所述固定块8设于传动仓7内侧壁上,所述双向丝杠9设于传动仓7内,所述双向丝杠9端部可转动设于固定块8侧壁上,所述丝杠副一10套接于双向丝杠9,所述丝杠副二11套接于双向丝杠9,所述衔接块12设置两组且分别设于丝杠副一10侧壁与丝杠副二11侧壁上,所述衔接块12端部贯穿于传动仓7顶壁与底座1顶壁设置,所述夹持板13设于衔接块12上,所述夹持板13俯视图为c型结构设置,所述传动轴14一端贯穿传动仓7远离固定块8的侧壁连接于丝杠,所述传动轴14另一端贯穿底座1侧壁设置,所述摇把15设于传动轴14远离双向丝杠9的一端。

所述夹持板13内壁均匀嵌设有减震气囊16。

所述底座1外侧壁上设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套接于传动轴14。

具体使用时,将语音交互音箱6放置在盛放板4的减震垫层5上,手握摇把15,转动摇把15使传动轴14转动,传动轴14带动双向丝杠9转动,丝杠副一10和丝杠副二11将双向丝杠9的回旋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丝杠副一10与丝杠副二11的移动方向相反,通过衔接块12带动夹持板13移动,使夹持板13可以将语音交互音箱6加持固定放置在减震垫层5上,当遇到震动颠簸环境时,减震垫层5对语音交互音箱6进行第一层减震,而减震弹簧3因自身的复位弹力对盛放板4的减震垫层5上的语音交互音箱6再次进行减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调节驱动装置、减震弹簧、盛放板、减震垫层和语音交互音箱,所述调节驱动装置设于底座内,所述减震弹簧均匀设于底座顶壁上,所述盛放板设于减震弹簧上,所述减震垫层设于盛放板上,所述语音交互音箱放置于减震垫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驱动装置包括传动仓、固定块、双向丝杠、丝杠副一、丝杠副二、衔接块、夹持板、传动轴和摇把,所述传动仓嵌设于底座顶壁,所述固定块设于传动仓内侧壁上,所述双向丝杠设于传动仓内,所述双向丝杠端部可转动设于固定块侧壁上,所述丝杠副一套接于双向丝杠,所述丝杠副二套接于双向丝杠,所述衔接块设置两组且分别设于丝杠副一侧壁与丝杠副二侧壁上,所述衔接块端部贯穿于传动仓顶壁与底座顶壁设置,所述夹持板设于衔接块上,所述夹持板俯视图为c型结构设置,所述传动轴一端贯穿传动仓远离固定块的侧壁连接于丝杠,所述传动轴另一端贯穿底座侧壁设置,所述摇把设于传动轴远离双向丝杠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内壁均匀嵌设有减震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侧壁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套接于传动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包括底座、调节驱动装置、减震弹簧、盛放板、减震垫层和语音交互音箱,所述调节驱动装置设于底座内,所述减震弹簧均匀设于底座顶壁上,所述盛放板设于减震弹簧上,所述减震垫层设于盛放板上,所述语音交互音箱放置于减震垫层上。本实用新型属于语音交互设备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减震缓冲功能,且可以固定放置语音交互音箱的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小黄蜂人工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9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38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