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作简便省力、适应多种管口端面情况且提高安全性的管口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有些带有独立管口的机械零部件在加工完成后有试压要求,试压时需对管口进行封堵。一般方法是采用采用压板及橡胶密封垫片贴在管口端面,再施加一个压力使密封垫片紧贴住管口端面,以保证端面与密封垫片之间的气密性;即外堵法。在试压压力较低时,也采用内膨胀结构的管口堵头进行封堵的内堵法。对于外堵,对管口端面要求较高,要求端面是与管子轴线垂直没有坡口的平面。如果零部件管口加工有坡口、管口端面不垂直于管子轴线、管口端面不平整等情况,外堵法要么密封效果差,要么没有办法密封。对于内堵法,能承受的内压力较低,在超压时堵头会瞬间飞出,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简便省力、适应多种管口端面情况且提高安全性的管口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口密封结构,包括压板,在该压板的下端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的外侧向外凸出,内侧向内凸出;还包括有拉紧螺栓,该拉紧螺栓的螺杆部自由从密封圈穿出压板,并配合有相应的拉紧螺母;在所述的螺杆部上设置有上端窄下端宽的挤压块,该挤压块与所述的密封圈的内侧接触;在所述的压板的边缘上设置有用于提高稳定性的固定机构。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拉钩,该拉钩的连接端连接在压板上,钩端配合有用于夹紧管道的抱箍。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两个所述的拉钩分别位于压板的两端,该拉钩的连接端穿过压板,并配合有拉钩螺母。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箍包括两片弧形夹板,两片所述的弧形夹板通过夹紧螺栓和夹紧螺母连接,所述的拉钩的钩部钩住夹紧螺栓位于两片弧形夹板之间的部分。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压板的下端面设置有靠近螺杆部的限位圈。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挤压块的下端设置有圆弧倒角。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挤压块贴紧拉紧螺栓的螺帽部,且螺帽部与挤压块的配合处焊接密封。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圈采用橡胶或者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的管口密封结构,通过压板、密封圈、拉紧螺栓、拉紧螺母、挤压块以及固定机构等的配合,使用时整个装置的密封圈的一端伸入管道,使压板与管道端口接触,然后通过固定机构在管道上固定,保持压板位置与的管道端口接触,然后旋转拉紧螺母,挤压块挤压密封圈,密封圈发生形变向周向鼓起,与管道内壁抵紧,达到堵头的封堵效果,具有操作简便省力、能够适应不同管口端面形状的特点,而且由于固定机构的设置,在松掉拉紧螺母拆卸的时候,整个装置不会弹出,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口密封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口密封结构的一种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口密封结构的一种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管道,2-抱箍,3-拉钩,4-密封圈,5-拉紧螺栓,6-挤压块,7-密封圈,8-限位圈,9-压板,10-拉钩螺母,11-拉紧螺母,12-夹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管口密封结构,包括压板9,在该压板9的下端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圈7,所述的密封圈7的外侧向外凸出,内侧向内凸出;还包括有拉紧螺栓5,该拉紧螺栓5的螺杆部自由从密封圈7穿出压板9,并配合有相应的拉紧螺母11;在所述的螺杆部上设置有上端窄下端宽的挤压块6,该挤压块6与所述的密封圈7的内侧接触;在所述的压板9的边缘上设置有用于提高稳定性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管口密封结构,通过压板9、密封圈7、拉紧螺栓5、拉紧螺母11、挤压块6以及固定机构等的配合,使用时整个装置的密封圈7的一端伸入管道1,使压板9与管道端口接触,然后通过固定机构在管道1上固定,保持压板9位置与的管道端口接触,然后旋转拉紧螺母11,挤压块6挤压密封圈7,密封圈7发生形变向周向鼓起,与管道1内壁抵紧,达到堵头的封堵效果,具有操作简便省力、能够适应不同管口端面形状的特点,而且由于固定机构的设置,在松掉拉紧螺母11拆卸的时候,整个装置不会弹出,提高了安全性。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拉钩3,该拉钩3的连接端连接在压板9上,钩端配合有用于夹紧管道1的抱箍2。使用时,先将压板9靠在管道1端部,然后调整好抱箍2的位置与拉钩3适配,然后将抱箍2固定好,提高了封堵效果、提高了安全性能。作为优选的,两个所述的拉钩3分别位于压板9的两端,该拉钩3的连接端穿过压板9,并配合有拉钩螺母10。
进一步的,所述的抱箍2包括两片弧形夹板,两片所述的弧形夹板通过夹紧螺栓4和夹紧螺母12连接,所述的拉钩3的钩部钩住夹紧螺栓4位于两片弧形夹板之间的部分。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压板9的下端面设置有靠近螺杆部的限位圈8,这样设计以后,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了挤压块6超出挤压的极限位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挤压块6的下端设置有圆弧倒角,这样设计以后,当旋松拉紧螺母11后,挤压块6倒退时能够方便顺畅地倒退。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挤压块6贴紧拉紧螺栓5的螺帽部,且螺帽部与挤压块6的配合处焊接密封。这样设计以后,可以防止拉紧螺栓5与挤压块6间硬接触密闭不严造成缝隙泄漏。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圈7采用橡胶或者硅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1.管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9),在该压板(9)的下端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圈(7),所述的密封圈(7)的外侧向外凸出,内侧向内凸出;还包括有拉紧螺栓(5),该拉紧螺栓(5)的螺杆部自由从密封圈(7)穿出压板(9),并配合有相应的拉紧螺母(11);在所述的螺杆部上设置有上端窄下端宽的挤压块(6),该挤压块(6)与所述的密封圈(7)的内侧接触;在所述的压板(9)的边缘上设置有用于提高稳定性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拉钩(3),该拉钩(3)的连接端连接在压板(9)上,钩端配合有用于夹紧管道(1)的抱箍(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拉钩(3)分别位于压板(9)的两端,该拉钩(3)的连接端穿过压板(9),并配合有拉钩螺母(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箍(2)包括两片弧形夹板,两片所述的弧形夹板通过夹紧螺栓(4)和夹紧螺母(12)连接,所述的拉钩(3)的钩部钩住夹紧螺栓(4)位于两片弧形夹板之间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压板(9)的下端面设置有靠近螺杆部的限位圈(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块(6)的下端设置有圆弧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块(6)贴紧拉紧螺栓(5)的螺帽部,且螺帽部与挤压块(6)的配合处焊接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口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7)采用橡胶或者硅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