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施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



背景技术:

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混凝土路面广泛的应用于郊区的市政道路和厂区的道路,修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市政道路和厂区道路混凝土面层施工通常采用钢模板进行定型支模,并主要采用主面板(工字钢)加固定支柱的形式,其施工工艺:第一、安装前准备,清扫路面、检查模板,校核基层标高、坡度,进行定位放线;第二、涂刷脱模剂或隔离剂;第三,按照准高线立模、按设计要求校核标高及水平直线度;第四、在钢模接头和中间位置用短木方和∅20螺纹钢筋条固定牢固,接头拼缝严密;第五、浇筑混凝土。该模板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但施工质量不稳定,存在较多施工缺点:第一、人为因素影响质量较严重,具体来说,模板内侧未进行固定,只通过外侧钢筋条和木方固定,很难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和直线度刚度,且在外力或施工重力的作用下,模板也可能会发生倾斜或沉降,影响施工质量,而接缝处质量与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第二、模板整体稳定性差,具体来说,模板之间是独立体,各自独立受力,在混凝土倾倒时模板受侧向冲击力,或受振动泵震动的作用,或在其上表面滚轴滚动(或磨光机)受挤压作用时,容易导致模板个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或倾斜,造成道路面层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标高差异大、施工缝不顺直等质量问题和观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装、操作工艺简单方便、质量可控美观的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包括竖定位杆和组装式槽钢,组装式槽钢由槽钢通过承插式构件左右对接而成,槽钢内外侧分别均布有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和纵向锁紧件,组装式槽钢通过纵向锁紧件高度可调固定在竖定位杆上,竖定位杆垂直固定于道路基层。

进一步地,所述竖定位杆为圆柱形钢柱。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在槽钢上水平均匀分布,且相邻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间距为分隔缝间距,所述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预留于槽钢内侧上部1/3高度处。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锁紧件包括u型钢板和楔形固定销,所述u型钢板间隔满焊于槽钢外侧中部且u型钢板槽口朝内,所述u型钢板与槽钢的外侧边之间围设出一穿孔,所述竖定位杆竖直穿设于穿孔中,竖定位杆底部固定于道路基层,所述u型钢板上水平开设有楔形固定销插孔,通过楔形固定销插嵌楔形固定销插孔而水平贯穿u型钢板,所述槽钢高度可调地固定在竖定位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楔形固定销插孔为方形插孔,所述方形插孔对称开设于u型钢板的左右平行板上,且位于左右平行板上部1/3高度处,所述方形插孔长度介于楔形固定销的两端部宽度值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承插式构件包括左定位板、右定位板和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所述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分别满焊于槽钢的下翼缘板左右端,所述u型钢板分布于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之间,所述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内嵌于槽钢的外侧凹槽中,与槽钢左右滑动连接,并通过左定位板限位于最左侧u型钢板左端,通过右侧槽钢的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与左侧槽钢的右定位板插嵌配合,左右侧槽钢水平对接于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左定位板为方形钢板,所述右定位板为楔形钢板,所述楔形钢板上端由左至右逐渐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包括“┐”型长钢板、左肋板、右肋板和圆形定位钢板,所述左肋板和右肋板分别满焊于“┐”型长钢板的竖板左右端,且左右肋板顶端满焊于“┐”型长钢板的上横板底面,所述圆形定位钢板满焊于右肋板左侧“┐”型长钢板的竖板上,当左右侧槽钢对接时,右侧槽钢上的圆形定位钢板限位于该槽钢上的左定位板右侧,所述左肋板设置于左定位板左侧,所述左肋板距离槽钢下翼缘板间距小于左定位板高度且小于右定位板最高点高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采用承插式构件将两个槽钢水平对接为一体,构成组装式槽钢,实现槽钢的水平固定,竖定位杆垂直穿设u型钢板并固定于道路基层,u型钢板沿竖定位杆上下滑动,通过楔形固定销插嵌楔形固定销插孔而直穿u型钢板,槽钢高度可调地固定在竖定位杆上,实现对槽钢的垂直方向固定和标高,本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可拆卸、可重复周转,槽钢可同时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固定,且槽钢内侧预留有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可一次施工形成分隔缝,工艺简单方便,道路成型质量稳定,且工效大幅提升,而且槽钢型号可自由选择,能较好地适用各种不同厚度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也可以应用于厂区地面混凝土面层施工,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槽钢对接状态图;

图2为图1的组装式槽钢对接完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槽钢、承插式构件、纵向锁紧件和竖定位杆离散图;

图4为图1的左槽钢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右槽钢局部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竖定位杆1、槽钢2、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3、纵向锁紧件4、u型钢板4-1、楔形固定销4-2、楔形固定销插孔4-3、左定位板5-1、右定位板5-2、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型长钢板5-31、左肋板5-32、右肋板5-33、圆形定位钢板5-3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包括竖定位杆1和组装式槽钢,组装式槽钢由槽钢2通过承插式构件左右对接而成,承插式构件包括左定位板5-1、右定位板5-2和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左定位板5-1为方形钢板,右定位板5-2为楔形钢板,楔形钢板上端由左至右逐渐下降,左定位板5-1和右定位板5-2分别满焊于槽钢2的下翼缘板左右端,u型钢板4-1分布于左定位板5-1和右定位板5-2之间,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内嵌于槽钢2的外侧凹槽中,与槽钢2左右滑动连接,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包括“┐”型长钢板5-31、左肋板5-32、右肋板5-33和圆形定位钢板5-34,左肋板5-32和右肋板5-33分别满焊于“┐”型长钢板5-31的竖板左右端,且左右肋板顶端满焊于“┐”型长钢板5-31的上横板底面,圆形定位钢板5-34满焊于右肋板5-33左侧“┐”型长钢板5-31的竖板上,当左右侧槽钢2对接时,右侧槽钢2上的圆形定位钢板5-34限位于该槽钢2上的左定位板5-1右侧,左肋板5-32设置于左定位板5-1左侧,左肋板5-32距离槽钢2下翼缘板间距小于左定位板5-1高度,左右侧槽钢2拆离后,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的左肋板5-32限位于左定位板5-1左侧,左肋板5-32距离槽钢2下翼缘板间距小于右定位板5-2最高点高度,组装式槽钢左推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通过右侧槽钢2的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与左侧槽钢2的右定位板5-2插嵌配合,左右侧槽钢2水平对接于一体,槽钢2内外侧分别均布有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3和纵向锁紧件4,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3在槽钢2上水平均匀分布,且相邻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3间距为分隔缝间距,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3预留于槽钢2内侧上部1/3高度处,可一次施工形成分隔缝,纵向锁紧件4包括u型钢板4-1和楔形固定销4-2,u型钢板4-1间隔满焊于槽钢2外侧中部且u型钢板4-1槽口朝内,u型钢板4-1与槽钢2的外侧边之间围设出一穿孔,竖定位杆1竖直穿设于穿孔中,u型钢板4-1上水平开设有楔形固定销插孔4-3,楔形固定销插孔4-3为方形插孔,方形插孔对称开设于u型钢板4-1的左右平行板上,且位于左右平行板上部1/3高度处,方形插孔长度介于楔形固定销4-2的两端部宽度值之间,通过楔形固定销4-2插嵌楔形固定销插孔4-3而水平贯穿u型钢板4-1,槽钢2高度可调地固定在竖定位杆1上,竖定位杆1为圆柱形钢柱,垂直固定于道路基层,用于对槽钢固定和标高。

使用流程:向左推动右侧槽钢2上的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左滑插入左侧槽钢2内,右侧槽钢2的左肋板5-32顶部抵住左侧槽钢2上翼缘板且该左肋板5-32底部压接在左侧槽钢2的右定位板5-2上,此时圆形定位钢板5-34限位于右侧槽钢2的左定位板5-1右侧,由此左右侧槽钢2对接为一体,且拼接槽钢的上下内外端面均对应齐平,实现组装式槽钢的水平拼接固定,竖定位杆1直穿u型钢板5-1与槽钢2形成的穿孔并垂直固定于下部道路基层,再由楔形固定销4-2穿设楔形固定销插孔4-3而水平直穿u型钢板4-1来固定槽钢2位置和标高,实现槽钢2的垂直方向固定;将组装式槽钢前后对称布置,两根组装式槽钢上的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3对称分布在内侧,可一次施工形成分隔缝,然后向两道组装式槽钢之间浇筑混凝土即可施工,工艺简单方便,道路成型质量稳定,且工效大幅提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定位杆(1)和组装式槽钢,所述组装式槽钢由槽钢(2)通过承插式构件左右对接而成,所述槽钢(2)内外侧分别均布有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3)和纵向锁紧件(4),所述组装式槽钢通过纵向锁紧件(4)高度可调固定在竖定位杆(1)上,所述竖定位杆(1)垂直固定于道路基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定位杆(1)为圆柱形钢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3)在槽钢(2)上水平均匀分布,且相邻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3)间距为分隔缝间距,所述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3)预留于槽钢(2)内侧上部1/3高度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锁紧件(4)包括u型钢板(4-1)和楔形固定销(4-2),所述u型钢板(4-1)间隔满焊于槽钢(2)外侧中部且u型钢板(4-1)槽口朝内,所述u型钢板(4-1)与槽钢(2)的外侧边之间围设出一穿孔,所述竖定位杆(1)竖直穿设于穿孔中,竖定位杆(1)底部固定于道路基层,所述u型钢板(4-1)上水平开设有楔形固定销插孔(4-3),通过楔形固定销(4-2)插嵌楔形固定销插孔(4-3)而水平贯穿u型钢板(4-1),所述槽钢(2)高度可调地固定在竖定位杆(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固定销插孔(4-3)为方形插孔,所述方形插孔对称开设于u型钢板(4-1)的左右平行板上,且位于左右平行板上部1/3高度处,所述方形插孔长度介于楔形固定销(4-2)的两端部宽度值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式构件包括左定位板(5-1)、右定位板(5-2)和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所述左定位板(5-1)和右定位板(5-2)分别满焊于槽钢(2)的下翼缘板左右端,所述u型钢板(4-1)分布于左定位板(5-1)和右定位板(5-2)之间,所述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内嵌于槽钢(2)的外侧凹槽中,与槽钢(2)左右滑动连接,并通过左定位板(5-1)限位于最左侧u型钢板(4-1)左端,通过右侧槽钢(2)的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与左侧槽钢(2)的右定位板(5-2)插嵌配合,左右侧槽钢(2)水平对接于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定位板(5-1)为方形钢板,所述右定位板(5-2)为楔形钢板,所述楔形钢板上端由左至右逐渐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式水平活动钢板(5-3)包括“┐”型长钢板(5-31)、左肋板(5-32)、右肋板(5-33)和圆形定位钢板(5-34),所述左肋板(5-32)和右肋板(5-33)分别满焊于“┐”型长钢板(5-31)的竖板左右端,且左右肋板顶端满焊于“┐”型长钢板(5-31)的上横板底面,所述圆形定位钢板(5-34)满焊于右肋板(5-33)左侧“┐”型长钢板(5-31)的竖板上,所述左肋板(5-32)设置于左定位板(5-1)左侧,所述左肋板(5-32)距离槽钢(2)下翼缘板间距小于左定位板(5-1)高度且小于右定位板(5-2)最高点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组装式槽钢由槽钢通过承插式构件左右对接而成,槽钢内外侧分别均布有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和纵向锁紧件,组装式槽钢通过纵向锁紧件高度可调固定在竖定位杆上,竖定位杆垂直固定于道路基层。本实用新型采用承插式构件将两个槽钢水平对接于一体,左右槽钢通过U型钢板沿竖定位杆上下滑动并经楔形固定销直穿U型钢板限位而高度可调地固定在竖定位杆上,实现左右槽钢的垂直方向固定和标高,本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模具可拆卸、左右槽钢内侧预留分隔缝模板预留插孔,可一次施工形成分隔缝,工艺简单方便,道路成型质量稳定且工效大幅提升,槽钢型号可自由选择,能较好适用于不同厚度道路面层混凝土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华;周小丽;向飞;卢俊生;崔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41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