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洒装置,尤其是一种乳化沥青喷洒装置。
背景技术:
乳化沥青是将通常高温使用的道路沥青,经过机械搅拌和化学稳定的方法(乳化),扩散到水中而液化成常温下粘度很低、流动性很好的一种道路建筑材料,但是由于乳化沥青在温度较低时,则可能产生离析,达不到施工要求,故而在以往在修路时,则需配备现场乳化沥青加热设备,但是实用又有的加热设备对于罐体内的乳化沥青进行加热时,加热均匀性效果较差,且加热速度亦较慢。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实现对于加入到罐体内的乳化沥青快速均匀加热后喷洒的乳化沥青喷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化沥青喷洒装置,能够实现对于加入到罐体内的乳化沥青快速均匀加热后喷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包括固定座、罐体、密封盖板、加热层组、固定架、进液管、出液管、出液泵、喷洒头,所述加热层组包括纵向交错固定在罐体内的至少两组加热腔板,且所述加热腔板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交错分布的第一通道口,所述加热腔板的腔体内固定有加热组件;所述密封盖板盖合固定在所述罐体的顶端,所述密封盖板的中部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进液口内,所述出液管穿入到所述进液管内,且可通过加热组件伸入到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出液管的顶端通过软管依次与所述出液泵和所述喷洒头相连;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还分别通过连接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一可与所述罐体转动连接的转动槽,所述固定座上还安装有可驱动所述罐体旋转的驱动部件。
优选的,驱动部件为固定在固定座上的驱动电机,罐体的外周固定有一齿圈,驱动电机通过一驱动轮与齿圈啮合驱动。
进一步的,加热腔板朝向第一通道口的一端还固定有一立板,最顶部的立板顶端固定在密封盖板上,其他的立板顶端固定在其上方的加热腔板底侧,且立板的底部与加热腔板之间还形成有一可与第一通道口连通的第二通道口。
进一步的,每一加热腔板均可向下朝向第一通道口的一端倾斜,且倾斜角度为1-30°。
优选的,每一层加热腔板的上方还设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为固定在出液管外的搅拌叶片。
优选的,加热组件为安装在加热腔内的加热电阻丝。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加热腔板之间通过旋转密封圈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进液管进入到乳化沥青,落入到最上层加热腔板上,且可顺着加热腔板流向第一通道口,进而落入到下层的加强腔板上,依次往下,且可在每个第一通道口的上方设置可减缓流动速度的第二通道口,故,直至乳化沥青落入到最下层加热腔板的下方,此时出液管可在出液泵的驱动下有出液管的底部向上抽取乳化沥青,直至从喷洒头内喷出,且在此过程中,驱动部件可通过旋转罐体,来实现每一层乳化沥青的充分均匀加热搅拌,故,可达到能够快速加热,且搅拌均匀性更好的喷洒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加热腔板固定在罐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为固定座,2为罐体,3为密封盖板,4为加热层组,5为固定架,6为进液管,7为出液管,8为出液泵,9为喷洒头,10为进液口,11为齿圈,12为驱动电机,13为驱动轮,14为搅拌叶片,41为加热腔板,42为立板,43为第一通道口,44为第二通道口,45为加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固定座1、罐体2、密封盖板3、加热层组4、固定架5、进液管6、出液管7、出液泵8、喷洒头9,加热层组4包括纵向交错固定在罐体2内的至少两组加热腔板41,且加热腔板41的一端与罐体2的内壁之间形成交错分布的第一通道口43,加热腔板41的腔体内固定有加热组件45;密封盖板3盖合固定在罐体2的顶端,密封盖板3的中部开设有进液口10,进液管6的底端转动连接在进液口10内,出液管7穿入到进液管6内,且可伸入到罐体2的底部,出液管7的顶端通过软管依次与出液泵8和喷洒头9相连;进液管6和出液管7还分别通过连接架固定在固定架5上,固定架5的底端固定在固定座1上,固定座1的顶部开设有一可与罐体2转动连接的转动槽,固定座1上还安装有可驱动罐体2旋转的驱动部件。
驱动部件为固定在固定座1上的驱动电机12,罐体2的外周固定有一齿圈11,驱动电机12通过一驱动轮13与齿圈11啮合驱动;
为进入到每一层的乳化沥青能够充分与加热腔板41接触加热,故可在加热腔板41朝向第一通道口43的一端还固定有一立板42,最顶部的立板42顶端固定在密封盖板3上,其他的立板42顶端固定在其上方的加热腔板41底侧,且立板42的底部与加热腔板41之间还形成有一可与第一通道口43连通的第二通道口44,故,可通过设定第二通道口44的尺寸大小,来延长乳化沥青在每一层的停留时间;
为了避免乳化沥青在每一层可能出现的积液现象,故可将每一加热腔板41均可向下朝向第一通道口43的一端倾斜,且倾斜角度为1-30°;
每一层加热腔板41的上方还设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为固定在出液管7外的搅拌叶片14,故,当罐体2旋转,而出液管7固定时,可实现搅拌组件相对乳化沥青的相对旋转,来提高乳化沥青的搅拌效果;
加热组件45为安装在加热腔内的加热电阻丝,出液管7与加热腔板41之间通过旋转密封圈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由进液管6进入到乳化沥青,落入到最上层加热腔板41上,且可顺着加热腔板41流向第一通道口43,进而落入到下层的加强腔板上,依次往下,且可在每个第一通道口43的上方设置可减缓流动速度的第二通道口44,故,直至乳化沥青落入到最下层加热腔板41的下方,此时出液管7可在出液泵8的驱动下有出液管7的底部向上抽取乳化沥青,直至从喷洒头9内喷出,且在此过程中,驱动部件可通过旋转罐体2,来实现每一层乳化沥青的充分均匀加热搅拌,故,可达到能够快速加热,且搅拌均匀性更好的喷洒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罐体、密封盖板、加热层组、固定架、进液管、出液管、出液泵、喷洒头,所述加热层组包括纵向交错固定在罐体内的至少两组加热腔板,且所述加热腔板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交错分布的第一通道口,所述加热腔板的腔体内固定有加热组件;
所述密封盖板盖合固定在所述罐体的顶端,所述密封盖板的中部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进液口内,所述出液管穿入到所述进液管内,且可通过加热组件伸入到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出液管的顶端通过软管依次与所述出液泵和所述喷洒头相连;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还分别通过连接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一可与所述罐体转动连接的转动槽,所述固定座上还安装有可驱动所述罐体旋转的驱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为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罐体的外周固定有一齿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一驱动轮与所述齿圈啮合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板朝向第一通道口的一端还固定有一立板,最顶部的所述立板顶端固定在所述密封盖板上,除了最顶部的立板以外的立板顶端固定在其上方的加热腔板底侧,且所述立板的底部与加热腔板之间还形成有一可与所述第一通道口连通的第二通道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加热腔板均可向下朝向第一通道口的一端倾斜,且倾斜角度为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层加热腔板的上方还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为固定在所述出液管外的搅拌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为安装在所述加热腔内的加热电阻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加热腔板之间通过旋转密封圈密封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