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爆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铁路、水利等行业的不断发展,隧道工程越来越多。目前,在岩石隧道开挖工程中,多采用爆破法进行岩石的破碎。为了满足隧道周边轮廓开挖成形质量的要求,通常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以形成较为平整的开挖轮廓面。
然而在软弱围岩中开挖隧道时,光面爆破法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1)为了达到更好的轮廓成形效果,周边孔需要控制更小的孔距,施工困难,导致钻孔成本大,耗时耗力。
(2)周边孔采用连续装药时,围岩损伤较严重;采用空气间隔装药时,药卷加工复杂。
(3)为了达到爆破效果,周边孔需要同时起爆或孔数较多了孔同批起爆产生的振动强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可以减小炸药爆炸产生的爆破有害效应,提高周边孔光面爆破对隧道轮廓成型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公路隧道开挖轮廓线上依次钻设周边孔,所述周边孔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周边孔和第二周边孔;
步骤2:在钻孔过程中,在已经钻孔完成的第二周边孔内注入岩石无声破碎剂;
步骤3:在所有周边孔钻完及岩石无声破碎剂填充完成后,在隧道中钻辅助孔和掏槽孔,在此过程中岩石无声破碎剂将逐渐膨胀并压缩岩石,在第二周边孔的孔周产生一些膨胀产生的微裂纹;
步骤4:在所有第一周边孔及在隧道中的辅助孔和掏槽孔中均装填炸药,第一周边孔的洞口处用堵塞物封堵,并用导爆管雷管起爆所有炸药。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周边孔的孔径大小为40mm。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所述岩石无声破碎剂填入第二周边孔中后,在炸药起爆前达到最大膨胀力。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4中,第一周边孔中装填炸药时,采用连续装药结构进行连续装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与现有光面爆破方法相比,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周边孔和第二周边孔,预先用岩石无声破碎剂产生微裂纹,然后在第一周边孔及辅助孔和掏槽孔中装填炸药引爆,可以减少炸药使用量,并减小炸药爆炸产生的围岩损伤和振动,提高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平整度,避免爆破后大范围掉块所导致的超挖,降低后续支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的周边孔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的周边孔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周边孔;2、第二周边孔;3、炸药;4、堵塞物;5、导爆管雷管;6、岩石无声破碎剂;7、微裂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结合图1-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周边孔平面布置图及周边孔剖面图,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公路隧道开挖轮廓线上依次钻设周边孔,所述周边孔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周边孔1和第二周边孔2。
步骤2:在钻孔过程中,在已经钻孔完成的第二周边孔2内注入岩石无声破碎剂6。
步骤3:在所有周边孔钻完及岩石无声破碎剂6填充完成后,在隧道中钻辅助孔和掏槽孔(图未示),在此过程中岩石无声破碎剂6将逐渐膨胀并压缩岩石,在第二周边孔2的孔周产生一些膨胀产生的微裂纹7。
步骤4:在所有第一周边孔1及在隧道中的辅助孔和掏槽孔中均装填炸药3,第一周边孔1的洞口处用堵塞物4封堵,并用导爆管雷管5起爆所有炸药3。
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周边孔的孔径大小为40mm。
在上述步骤2中,所述岩石无声破碎剂6填入第二周边孔2中后,在炸药3起爆前达到最大膨胀力。
在上述步骤4中,第一周边孔1中装填炸药3时,采用连续装药结构进行连续装药。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与现有光面爆破方法相比,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周边孔1和第二周边孔2,预先用岩石无声破碎剂6产生微裂纹7,然后在第一周边孔1及辅助孔和掏槽孔中装填炸药3引爆,可以减少炸药3使用量,并减小炸药3爆炸产生的围岩损伤和振动,提高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平整度,避免爆破后大范围掉块所导致的超挖,降低后续支护成本。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公路隧道开挖轮廓线上依次钻设周边孔,所述周边孔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周边孔和第二周边孔;
步骤2:在钻孔过程中,在已经钻孔完成的第二周边孔内注入岩石无声破碎剂;
步骤3:在所有周边孔钻完及岩石无声破碎剂填充完成后,在隧道中钻辅助孔和掏槽孔,在此过程中岩石无声破碎剂将逐渐膨胀并压缩岩石,在第二周边孔的孔周产生一些膨胀产生的微裂纹;
步骤4:在所有第一周边孔及在隧道中的辅助孔和掏槽孔中均装填炸药,第一周边孔的洞口处用堵塞物封堵,并用导爆管雷管起爆所有炸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周边孔的孔径大小为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岩石无声破碎剂填入第二周边孔中后,在炸药起爆前达到最大膨胀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挖轮廓面的动静态爆破联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第一周边孔中装填炸药时,采用连续装药结构进行连续装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