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7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



背景技术:

蓄电池正极保险盒是连接蓄电池和整车12v低压系统用电设备的枢纽,其主要负责整车电源分配和电源回路熔断保护,电源分配是将电源产生的电能传输和分配到整车各用电设备,电源回路熔断保护是当负载电流升到一定值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切断供电的保护装置。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对空间布置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在空间布置、功能等方面已无法满足要求。蓄电池需要分别连接汽车的前部保险盒和外部充电电路,并需要和车辆上的其他低功率用电设备连接。因此,为了提高各电路的安全性,急需在保险盒中配置两路大电流的mega熔断器和多路midi或mini熔断器。但受限于保险盒内的空间,分体的多个熔断器的布置、尤其是两路尺寸较大的mega熔断器的布置较为困难。而采用一体式mega熔断器,则成本昂贵,且一路烧蚀后只能整体更换,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以为蓄电池和大电流电路之间的充、放电平衡提供熔断保护,从而提升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整体保护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的以连接电池连接件和熔断器的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呈弯折状,并包括位于所述本体顶部的引入部,以及位于所述本体一侧的汇流部;所述熔断器包括第一mega熔断器、第二mega熔断器和若干分路熔断器,且所述第二mega熔断器和各所述分路熔断器连接于所述汇流部上,所述第一mega熔断器连接于所述引入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上成型有以容置各所述熔断器的熔断器容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mega熔断器和各所述分路熔断器的两端分别经螺栓与所述汇流排和外部接线端子固连,且所述螺栓卡置于所述熔断器容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内设有供所述螺栓的螺栓头单向插入的插槽,以及将插入的所述螺栓头挡置于所述插槽内的弹性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本体之间设有以限制所述汇流排转动的防转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转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汇流排上的限位齿和限位翻边,以及对应设于所述本体上的限位孔和翻边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分路熔断器包括midi熔断器和mini熔断器,所述熔断器容置槽内可拆装地设有适配于所述mini熔断器的熔断器底座。

进一步的,设置所述第二mega熔断器和所述分路熔断器的各所述熔断器容置槽沿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并排布置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所述第一mega熔断器的所述熔断器容置槽成型于所述本体的顶部。

进一步的,设置所述第一mega熔断器的所述熔断器容置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端子限位口,且与所述第一mega熔断器连接的外部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端子限位口内,而可构成对该外部接线端子的防转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mega熔断器的一端通过所述螺栓与外部接线端子相连,另一端经固装于所述汇流排上的预装螺柱和所述汇流排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配置有第一mega熔断器、第二mega熔断器和若干分路熔断器,同时,汇流排采用弯折结构,并将第一mega熔断器和第二mega熔断器分别连接在汇流排的不同部位,使保险盒的空间布置更为合理,位于顶部的第一mega熔断器便于检修,不仅可为蓄电池和大电流电路之间的充、放电平衡提供熔断保护,而且利于提升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整体保护性能。

此外,采用螺栓配合螺母,实现汇流排和熔断器以及熔断器和外部接线端子之间的固连,连接性能可靠,并可通过对螺栓头在熔断器容置槽内的卡装,将汇流排、熔断器和外部接线端子等部件牢固的固装到本体上。

另外,将所有的熔断器分两部分分别设于本体的侧壁和顶部,借用本体的厚度空间在其顶部加设第一mega熔断器,不仅利于节省保险盒的整体尺寸,且为第一mega熔断器的安装拆卸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也方便从保险盒的高度方向(即其z向)上紧固和拆卸第一mega熔断器;而预先采用铆接方式固装预装螺柱在汇流排上,可节省紧固件的空间占用,利于提高安装紧固的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在去除盖体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汇流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保险盒的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所示角度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所示角度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二实施例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在去除盖体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电池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10、型腔;100、第一容置槽;101、限位孔;102、弹性卡块;103、限位凸起;104、端子限位口;105、定位筋;106、插槽;107、翻边限位部;108、汇流排限位壁;109、卡装槽;110、加强筋;111、散热孔;120、第二容置槽;121、套筒装配结构;122、端子限位结构;123、隔板;130、熔断器容置槽;131、熔断器限位结构;

2、汇流排;20、引入部;200、预装螺柱;201、限位齿;202、主连接孔;203、限位翻边;21、汇流部;211、第一连接孔;212、安装孔;

3、电池连接件;300、基板;301、插线孔;302、紧固螺母;303、连接螺柱;

401、第一连接端;402、第二连接端;41、第二mega熔断器;42、第一mega熔断器;

5、分路熔断器;501、第一midi熔断器;502、第二midi熔断器;503、mini熔断器;504、熔断器底座;

6、螺母;60、螺栓;600、螺栓头;601、外部接线端子;

700、枢转轴;701、侧盖;702、顶盖;703、卡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mega熔断器、midi熔断器和mini熔断器是本行业对保险的一种通用称谓,其规格尺寸和负载电流依次降低。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可为蓄电池的充电、动力等大电流电路提供分别的熔断保护,从而提升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保护性能及整体性能。

该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本体1、盖体、以及设于本体1上以连接电池连接件3和熔断器的汇流排2。

结合图3所示,其中,汇流排2呈弯折状,包括位于所述本体1顶部的引入部20和所述本体1一侧的汇流部21。所述的熔断器包括第一mega熔断器42、第二mega熔断器41和若干分路熔断器5,第二mega熔断器41和各分路熔断器5连接于汇流部21上,第一mega熔断器42连接于引入部20上。

基于上述的设计思想,如图1并结合图4至图6所示,为提高本体1上各熔断线路之间的电隔离性能,在本体1上成型有供各熔断器定位放置的熔断器容置槽130。每个熔断器容置槽130用于安装一个熔断器,从而形成各熔断器之间的分隔。同时,还可通过在熔断器容置槽130中构造定位筋105、熔断器限位结构131和限位凸起103等定位结构,以便于熔断器在熔断器容置槽130内的快速定位装配,并能防止在上紧螺母6时熔断器随着转动。

如图3所示,在汇流部21上开设有同时用于安装第二mega熔断器41的第一连接孔211,以及安装各分路熔断器5的安装孔212;在引入部2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电池连接件3的主连接孔202、以及安装第二mega熔断器41的预装螺柱200。

如图5和6所示,相邻的熔断器容置槽130由隔板123分隔,在熔断器容置槽130的底部可开设若干散热孔111,以便于熔断器的散热。在安装螺母6的位置,可在隔板123上构造弧面状的缺口,形成套筒装配结构121,以方便安装套筒的插入。各个熔断器容置槽130用于安装对应线路的外部接线端子601处,可构造形状不同的端子限位结构122,以供不同规格形状的外部接线端子601的安装,即可起到防止安装错误的作用,并能对外部接线端子601形成一定的限位和防止其松动的效果。

此外,为了在保障本体1的整体强度前提下,节省材料的使用,在本体1上构造成型有多组依据本体1的形状设置的型腔10,相邻的型腔10之间由加强筋110分隔开来。在本体1的两相对侧的侧壁上设有卡装槽109,保险盒的盖体通过卡装结构以快速装配于本体1上,对本体1上的各路熔断电路形成良好的防尘防水等防护作用。

如图2所示,优选地,盖体包括通过枢转轴700铰接的侧盖701和顶盖702,侧盖701的两侧设有和卡装槽109对应的卡装部703,以形成侧盖701在本体1上的卡装。顶盖702对应盖设在本体1的顶部,并由于枢转轴700的设置,顶盖702可以枢转打开,便于对连接在引入部20上的电池连接件3和第一mega熔断器42的拆检和安装。

对于汇流排2在本体1上的安装,可采取预先螺钉固定、卡接等方式,优选地,如图1并结合图3和图6所示,熔断器的两端经螺栓60分别与汇流排2和外部接线端子601固连,在熔断器容置槽130内构造有以卡装螺栓60的螺栓头600的卡置结构,汇流排2和外部接线端子601随螺栓60上螺母6的紧固而固装于本体1上。采用螺栓60配合螺母6,实现汇流排2和熔断器以及熔断器和外部接线端子601之间的固连,连接性能可靠,并可通过对螺栓头600在熔断器容置槽130内的卡装,将汇流排2、熔断器和外部接线端子601等部件牢固的固装到本体1上。使螺栓60在实现熔断器两端连接紧固的同时,实现了汇流排2和外部接线端子601等部件在本体1上的紧固安装。

具体来说,卡置结构包括供螺栓头600插入的插槽106,以及可将螺栓头600挡置于插槽106内的弹性卡块102。上述的定位筋105同时可起到对螺栓头600插入到位的限位作用。其中,螺栓头600可构造为矩形板状,螺栓60的柱体垂直固连于螺栓头600上,螺栓头600的两个侧边插入对称布置的两个插槽106中。

采用插槽106和弹性卡块102的配合结构,弹性卡块102可采用悬臂等结构而可被弹性下压;螺栓头600抵压在弹性卡块102上,并越过弹性卡块102插入插槽106中,随着螺栓头600的插装到位,螺栓头600脱离对弹性卡块102的抵压,弹性卡块102归位并形成对螺栓头600的挡置;整体结构可靠,便于螺栓60在本体1上的快速定位安装。

考虑到在上紧螺栓60上的螺母6时会带动汇流排2或者外部接线端子601转动,从而引起熔断器的受力,进而可能损坏熔断器。如图4和图3所示,在汇流排2和本体1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汇流排2转动的防转结构,以避免因汇流排2的移位而牵动熔断器,造成熔断器的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防转结构包括构造在汇流排2上的限位齿201和限位翻边203,以及对应设于本体1上的限位孔101和翻边限位部107。限位齿201插设于限位孔101内,限位孔101可开设在用于安装第一mega熔断器42的第一容置槽100的侧壁上。在此提到的第一容置槽100以及下述的第二容置槽120均为上述熔断器容置槽130中的一个,另行命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第一容置槽100靠近本体1内侧的侧壁同样可高出汇流排2的安装高度,而形成可与汇流排2的侧边相抵接的汇流排限位壁108,以起到定位和限制汇流排2转动的作用。采用至少两处防转结构,并配合汇流排2在本体1上的贴合,可形成至少三各限位点,从而能很好地实现汇流排2在本体1上的定位,以及对汇流排2转动、旷动等的限制。

基于上述的结构,如图1中所示,第二mega熔断器41和分路熔断器5的各熔断器容置槽130沿保险盒的高度方向(图中z所示方向)并排布置于本体1的侧壁上,优选沿着本体1的宽度方向(图中x所示方向)排布。而供第一mega熔断器42定位放置的第一容置槽100成型于本体1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100沿着本体1的厚度方向(图中y所示方向)设置。

将所有的熔断器分两部分分别设于本体1的侧壁和顶部,借用本体1的厚度空间在其顶部加设第一mega熔断器42,不仅利于整体降低保险盒的整体尺寸,且为第一mega熔断器42的安装拆卸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

关于分路熔断器5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分路熔断器5包括midi熔断器和mini熔断器503,其中,midi熔断器包括第一midi熔断器501和第二midi熔断器502两路,mini熔断器503设置一路,用于车辆上传感器等的弱电供电。在mini熔断器503对应的熔断器容置槽130内可拆装地设有与mini熔断器503相适配的熔断器底座504,以便熔断器容置槽130可供midi熔断器或熔断器底座504装配。在分路熔断器5的熔断器容置槽130中设置可拆卸的熔断器底座504,可灵活调换安装midi熔断器或者熔断器底座504,提高了保险盒的适配性能。

作为充电和为车辆的电动机供电的第一mega熔断器42和41两路熔断电路,优选地,本体1侧壁上的最左侧的第二容置槽120用于安装第二mega熔断器41,顶部的第一容置槽100用于安装第一mega熔断器42,两个mega熔断器的端部分别于汇流排2和外部接线端子601固连。

以第一mega熔断器42为例,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mega熔断器42两端分别定名为第一连接端401和第二连接端402,第一连接端401用于和汇流排2固连,第二连接端402和外部接线端子601固连。

为了便于从保险盒的顶部拆装检修第一mega熔断器42,除了将盖体的顶盖702设置为可旋转开启的结构外,与第一mega熔断器42的第一连接端401和第二连接端402连接的螺栓端部朝上布置,以方便从保险盒的高度方向(即其z向)上紧固和拆卸第一mega熔断器42。其中,第一mega熔断器42和汇流排2之间可采用固装于汇流排2上的预装螺柱200连接;预先采用铆接方式固装预装螺柱200在汇流排2上,可节省紧固件的空间占用,利于提高安装紧固的效率。第一mega熔断器42和外部接线端子601之间的连接,则可采用上述其它各熔断器容置槽130中螺栓60的连接形式。

此外,第一容置槽100的侧壁上开设有端子限位口104,与第一mega熔断器42连接的外部接线端子601被限位于端子限位口104内。为第一mega熔断器42的外部接线端子601设置限制其转动的端子限位口104,可在上紧其对应的螺母6时,防止其随着转动,进而避免外部接线端子601在上紧过程中传递给第一mega熔断器42转动的力,降低安装过程中可能带给第一mega熔断器42的损伤。

本实施例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配置有第一mega熔断器42、第二mega熔断器41和若干分路熔断器5,同时,汇流排2采用弯折结构,并将第一mega熔断器42和第二mega熔断器41分别连接在汇流排2的不同部位,使保险盒的空间布置更为合理,&位于顶部的第一mega熔断器42便于检修,不仅可为蓄电池和大电流电路之间的充、放电平衡提供熔断保护,而且利于提升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整体保护性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另一种熔断电路布置形式。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保险盒的本体1设有四个回路的分路熔断器5。四个分路熔断器5和第二mega熔断器41均排布于本体1的侧壁上。分路熔断器5可采用两路midi熔断器和两路mini熔断器503,或者三路midi熔断器和一路mini熔断器503。当然,mini熔断器503和midi熔断器也可通过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熔断器底座504灵活地调换。

由于分路熔断器5数量的增加,本体1的宽度尺寸变大,因应这一改变,位于顶部的第一mega熔断器42可沿本体1的宽度方向布设,从而减小保险盒厚度的尺寸。

对于本实施例的保险盒的其它结构可参照实施例一的结构实施,在此不予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同样设计一种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

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可参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保险盒的结构实施,所不同的在于,本实施例的保险盒中,电池连接件3可采用图9所示的形式。

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汇流排2上预先固装有预装螺柱200,用于连接第一mega熔断器42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连接件3采用“t”形的结构,包括分开布置的两个基板300、和两基板300连接的插线孔301、以及设于插线孔301一侧的紧固螺母302。蓄电池的正极总线路插装于插线孔301内,通过上紧紧固螺母302实现正极的正极总线路在电池连接件3上的紧固连接。

两个基板300上均固设有连接螺柱303,一个连接螺柱303插装于汇流排2的主连接孔202中,通过螺母6紧固以将电池连接件3安装在汇流排2上;另一个连接螺柱303用于连接安装第一mega熔断器42的第一连接端401之用。这样,可免除汇流排2上预装螺柱200的预先固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包括本体(1),以及设于所述本体(1)上的以连接电池连接件(3)和熔断器的汇流排(2),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2)呈弯折状,并包括位于所述本体(1)顶部的引入部(20),以及位于所述本体(1)一侧的汇流部(21);所述熔断器包括第一mega熔断器(42)、第二mega熔断器(41)和若干分路熔断器(5),且所述第二mega熔断器(41)和各所述分路熔断器(5)连接于所述汇流部(21)上,所述第一mega熔断器(42)连接于所述引入部(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成型有以容置各所述熔断器的熔断器容置槽(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ega熔断器(41)和各所述分路熔断器(5)的两端分别经螺栓(60)与所述汇流排(2)和外部接线端子(601)固连,且所述螺栓(60)卡置于所述熔断器容置槽(13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容置槽(130)内设有供所述螺栓(60)的螺栓头(600)单向插入的插槽(106),以及将插入的所述螺栓头(600)挡置于所述插槽(106)内的弹性卡块(1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2)和所述本体(1)之间设有以限制所述汇流排(2)转动的防转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结构包括构造于所述汇流排(2)上的限位齿(201)和限位翻边(203),以及对应设于所述本体(1)上的限位孔(101)和翻边限位部(10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熔断器(5)包括midi熔断器和mini熔断器(503),所述熔断器容置槽(130)内可拆装地设有适配于所述mini熔断器(503)的熔断器底座(50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第二mega熔断器(41)和所述分路熔断器(5)的各所述熔断器容置槽(130)沿所述本体(1)的高度方向并排布置于所述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所述第一mega熔断器(42)的所述熔断器容置槽(130)成型于所述本体(1)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第一mega熔断器(42)的所述熔断器容置槽(130)的侧壁上开设有端子限位口(104),且与所述第一mega熔断器(42)连接的外部接线端子(601)位于所述端子限位口(104)内,而可构成对该外部接线端子的防转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ega熔断器(42)的一端通过螺栓(60)与外部接线端子(601)相连,另一端经固装于所述汇流排(2)上的预装螺柱(200)和所述汇流排(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本体上以连接电池连接件和熔断器的汇流排,汇流排呈弯折状,包括位于本体顶部的引入部和本体一侧的汇流部,熔断器包括第一MEGA熔断器、第二MEGA熔断器和若干分路熔断器。第二MEGA熔断器和各分路熔断器连接于汇流部上,第一MEGA熔断器连接于引入部上。本实用新型的两路MEGA熔断器的蓄电池正极保险盒,可以为蓄电池和大电流电路之间的充、放电平衡提供熔断保护,从而提升蓄电池正极保险盒的整体保护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刘芝锋;郝晓峰;郑健;张培松;赵广增;杨光;程一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43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