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5


本实用新型涉及催化剂除尘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



背景技术:

催化剂在烃类脱氢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催化剂在进入再生器燃烧之前,会进行粉尘脱除,因为大量的粉尘如果进入再生器中,会造成再生器丝网堵塞,影响催化剂燃烧效果,在目前的催化剂除尘中,大多是通过除尘设备进行除尘,且都在室外进行,而室外存在大量灰尘,使催化剂除尘后要进行封装处理,增加了人工操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生产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根据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包括:除尘间(1);

进风装置(2),所述进风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除尘间(1)顶端;

出风装置(3),所述出风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除尘间(1)顶部侧端;

送料装置(4),所述送料装置(4)用于输送催化剂至所述除尘间(1)内;

清洁装置(5),所述清洁装置(5)用于沉淀所述除尘间(1)内的灰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除尘间(1)设有:

进风口(101),所述进风口(101)设于所述除尘间(1)顶端,且所述进风口(101)与所述进风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

出风口(102),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进风口(101)侧端,且所述出风口(102)与所述出风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

水箱(103),所述水箱(103)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部顶端,且所述水箱(103)与所述清洁装置(5)通过水管连接;

水幕板(104),所述水幕板(104)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103)侧端,且所述水幕板(104)沿所述送料装置(4)送料方向设置;

除雾板(105),所述除雾板(105)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侧壁上,且所述除雾板(105)位于所述水幕板(104)内侧;

行走平台(106),所述行走平台(106)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部底端,且所述行走平台(106)位于所述送料装置(4)下方,且所述行走平台(106)对应所述水幕板(104)下端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除尘间(1)上端、侧端、底端均安装有送水管道(1031),所述除尘间(1)顶壁垂直设置有纵向管道(1032),所述纵向管道(1032)与所述送水管道(1031)通过三通连接件连通,所述纵向管道(1032)穿过所述除尘间(1)延伸至所述水箱(103)内,所述纵向管道(1032)靠近所述送水管道(1031)端设有球阀(1033),所述纵向管道(1032)远离所述送水管道(1031)端设有三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行走平台内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开口方向靠近所述除雾板端,且所述空槽开口处位于所述水幕板下端,所述空槽内设有多个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喷水方向沿所述空槽开口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风装置(2)包括:

进风风机(201),所述进风风机(201)设在所述除尘间(1)外部;

进风管(202),所述进风风机(201)通过所述进风管(202)与所述进风口(101)连接;

所述出风装置(3)包括:

出风风机(301),所述出风风机(301)设在所述除尘间(1)外部;

第一出风管(302),所述出风风机(301)通过所述第一出风管(302)与所述出风口(102)连接;

消声器(303),所述消声器(303)固定连接在所述出风风机(301)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送料装置(4)包括:

辊筒传送带(401),所述辊筒传送带(401)贯穿所述除尘间(1)设置,且所述辊筒传送带(401)通过支架设在所述行走平台(106)上方;

模块箱(402),所述模块箱(402)设在所述辊筒传送带(401)上,用于存放催化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清洁装置(5)包括:

沉淀池(501),所述沉淀池(501)设于所述除尘间(1)底端,所述沉淀池(501)与所述除尘间(1)连通;

清水池(502),所述清水池(502)设在所述沉淀池(501)侧端,且所述清水池(502)与所述沉淀池(501)间通过隔墙(503)连接;

抽水泵(504),所述抽水泵(504)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外部地面上,且所述抽水泵(504)两端均安装有抽水管(505),一端所述抽水管(505)延伸至所述清水池(502)内,另一端所述抽水管(505)延伸至所述除尘间(1)侧端与所述送水管道(1031)通过阀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防落灰装置(6),所述防落灰装置(6)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且所述防落灰装置(6)位于所述送料装置两侧,所述防落灰装置(6)安装在所述行走平台(106)上,且所述防落灰装置(6)位于所述辊筒传送带(401)两侧,所述防落灰装置(6)包括:

箱体(601),所述箱体(601)设于所述行走平台(106)下侧,所述箱体(601)为凹形,且所述箱体(601)两端延伸至所述行走平台(106)上方设置,所述箱体(601)内设置有电机腔(602)、第一传动腔(603)、第二传动腔(604)、吹风腔(605),所述电机腔(602)位于所述箱体(601)底端,所述箱体(601)底部两端为第一传动腔(603),所述第一传动腔(603)与所述电机腔(602)连通,所述第二传动腔(604)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603)上方,所述吹风腔(605)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腔(604)上端;

电机(606),所述电机(606)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腔(602)内,所述电机(606)两端均设有输出轴(607),所述输出轴(607)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603)内;

第一斜齿轮(608),所述第一斜齿轮(608)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出轴(607)远离所述电机(606)端,且所述第一斜齿轮(608)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603)内;

第二斜齿轮(609),所述第二斜齿轮(609)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斜齿轮(608)上方;

第一转轴(610),所述第一转轴(610)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斜齿轮(609)上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动腔(604)内;

第三斜齿轮(611),所述第三斜齿轮(61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610)远离所述第二斜齿轮(609)端;

第四斜齿轮(612),所述第四斜齿轮(612)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604)内并与所述第三斜齿轮(611)倾斜啮合连接;

第二转轴(613),所述第二转轴(61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斜齿轮(612)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吹风腔(605)内并固定连接有吹风风扇(614)。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催化剂除尘间使催化剂进入除尘间内后能被有效的清理灰尘,且能减少除尘间内的原有灰尘,并使水可以被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催化剂除尘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催化剂除尘间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催化剂除尘间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催化剂除尘间的管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催化剂除尘间的防落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除尘间、101为进风口、102为出风口、103为水箱、1031为送水管道、1032为纵向管道、1033为球阀、104为水幕板、105为除雾板、106为行走平台、1061为空槽、1062为喷水管、2为进风装置、201为进风风机、202为进风管、3为出风装置、301为出风风机、302为第一出风管、303为消声器、4为送料装置、401为辊筒传送带、402为模块箱、5为清洁装置、501为沉淀池、502为清水池、503为隔墙、504为抽水泵、6为防落灰装置、601为箱体、602为电机腔、603为第一传动腔、604为第二传动腔、605为吹风腔、606为电机、607为输出轴、608为第一斜齿轮、609为第二斜齿轮、610为第一转轴、611为第三斜齿轮、612为第四斜齿轮、613为第二转轴、614为吹风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图4,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包括:除尘间(1);

进风装置(2),所述进风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除尘间(1)顶端;

出风装置(3),所述出风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除尘间(1)顶部侧端;

送料装置(4),所述送料装置(4)用于输送催化剂至所述除尘间(1)内;

清洁装置(5),所述清洁装置(5)用于沉淀所述除尘间(1)内的灰尘。

所述除尘间(1)设有:

进风口(101),所述进风口(101)设于所述除尘间(1)顶端,且所述进风口(101)与所述进风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

出风口(102),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进风口(101)侧端,且所述出风口(102)与所述出风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

水箱(103),所述水箱(103)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部顶端,且所述水箱(103)与所述清洁装置(5)通过水管连接;

水幕板(104),所述水幕板(104)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103)侧端,且所述水幕板(104)沿所述送料装置(4)送料方向设置;

除雾板(105),所述除雾板(105)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侧壁上,且所述除雾板(105)位于所述水幕板(104)内侧;

行走平台(106),所述行走平台(106)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部底端,且所述行走平台(106)位于所述送料装置(4)下方,且所述行走平台(106)对应所述水幕板(104)下端设置;

所述除尘间(1)上端、侧端、底端均安装有送水管道(1031),所述除尘间(1)顶壁垂直设置有纵向管道(1032),所述纵向管道(1032)与所述送水管道(1031)通过三通连接件连通,所述纵向管道(1032)穿过所述除尘间(1)延伸至所述水箱(103)内,所述纵向管道(1032)靠近所述送水管道(1031)端设有球阀(1033),所述纵向管道(1032)远离所述送水管道(1031)端设有三通;

所述行走平台106内设有空槽1061,所述空槽1061开口方向靠近所述除雾板105端,且所述空槽1061开口处位于所述水幕板104下端,所述空槽1061内设有多个喷水管1062,所述喷水管1062喷水方向沿所述空槽1061开口方向设置;

所述进风装置(2)包括:

进风风机(201),所述进风风机(201)设在所述除尘间(1)外部;

进风管(202),所述进风风机(201)通过所述进风管(202)与所述进风口(101)连接;

所述出风装置(3)包括:

出风风机(301),所述出风风机(301)设在所述除尘间(1)外部;

第一出风管(302),所述出风风机(301)通过所述第一出风管(302)与所述出风口(102)连接;

消声器(303),所述消声器(303)固定连接在所述出风风机(301)上端;

所述送料装置(4)包括:

辊筒传送带(401),所述辊筒传送带(401)贯穿所述除尘间(1)设置,且所述辊筒传送带(401)通过支架设在所述行走平台(106)上方;

模块箱(402),所述模块箱(402)设在所述辊筒传送带(401)上,用于存放催化剂;

所述清洁装置(5)包括:

沉淀池(501),所述沉淀池(501)设于所述除尘间(1)底端,所述沉淀池(501)与所述除尘间(1)连通;

清水池(502),所述清水池(502)设在所述沉淀池(501)侧端,且所述清水池(502)与所述沉淀池(501)间通过隔墙(503)连接;

抽水泵(504),所述抽水泵(504)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外部地面上,且所述抽水泵(504)两端均安装有抽水管(505),一端所述抽水管(505)延伸至所述清水池(502)内,另一端所述抽水管(505)延伸至所述除尘间(1)侧端与所述送水管道(1031)通过阀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送料装置4贯穿除尘间1设置,送料装置4位于除尘间1内部为吹灰工位,送料装置4位于除尘间1两侧分别为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首先,人工将催化剂吊到送料装置4上料工位的模块箱402内,启动送料装置4,由辊筒传送带401带动模块箱402移动到吹灰工位停止,人工用气枪吹灰,清理好催化剂灰尘后,再度启动送料装置4,把催化剂运到下料工位,人工下料,同时,启动进风风机201,将风从除尘间1顶部的进风口101吹入除尘间1内,使风把灰尘往下压,启动出风风机301将灰尘从出风口102吸出,同时经消音器303减轻排风噪音,同时启动抽水泵504,抽水泵504将清水池502内的水通过管道抽入至送水管道1031内,再由送水管道1031送入纵向管道1032内,最后流入至水箱103内,水箱103内的水装满后从水幕板104流出,使地面的灰尘与水混合,再通过空槽1061内的喷水管1062喷水使泥水混合物流入至沉淀池501内,出风风机301将除尘间1内的空气吸入的同时,经过除雾板105去除风中的水雾。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催化剂进入除尘间1内后能被有效的清理灰尘,且能减少除尘间1内的原有灰尘,并使水可以被循环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落灰装置(6),所述防落灰装置(6)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且所述防落灰装置(6)位于所述送料装置两侧,所述防落灰装置(6)安装在所述行走平台(106)上,且所述防落灰装置(6)位于所述辊筒传送带(401)两侧,所述防落灰装置(6)包括:

箱体(601),所述箱体(601)设于所述行走平台(106)下侧,所述箱体(601)为凹形,且所述箱体(601)两端延伸至所述行走平台(106)上方设置,所述箱体(601)内设置有电机腔(602)、第一传动腔(603)、第二传动腔(604)、吹风腔(605),所述电机腔(602)位于所述箱体(601)底端,所述箱体(601)底部两端为第一传动腔(603),所述第一传动腔(603)与所述电机腔(602)连通,所述第二传动腔(604)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603)上方,所述吹风腔(605)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腔(604)上端;

电机(606),所述电机(606)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腔(602)内,所述电机(606)两端均设有输出轴(607),所述输出轴(607)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603)内;

第一斜齿轮(608),所述第一斜齿轮(608)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出轴(607)远离所述电机(606)端,且所述第一斜齿轮(608)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603)内;

第二斜齿轮(609),所述第二斜齿轮(609)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斜齿轮(608)上方;

第一转轴(610),所述第一转轴(610)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斜齿轮(609)上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动腔(604)内;

第三斜齿轮(611),所述第三斜齿轮(61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610)远离所述第二斜齿轮(609)端;

第四斜齿轮(612),所述第四斜齿轮(612)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604)内并与所述第三斜齿轮(611)倾斜啮合连接;

第二转轴(613),所述第二转轴(61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斜齿轮(612)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吹风腔(605)内并固定连接有吹风风扇(61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当模块箱402运输到防落灰装置6位置时,启动电机606,电动606带动输出轴60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斜齿轮608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斜齿轮60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610转动,从而带动第三斜齿轮611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斜齿轮61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613转动,从而带动吹风风扇614转动,且第三斜齿轮611和第四斜齿轮612倾斜啮合连接,使箱体601两端设置的吹风风扇614相互对称往上吹风。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由除尘间1内的灰尘被吹风风扇614吹散,防止灰尘落入到模块箱402内造成催化剂的二次污染,同时保证了催化剂的清洁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下端”、“前端”、“后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尘间(1);

进风装置(2),所述进风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除尘间(1)顶端;

出风装置(3),所述出风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除尘间(1)顶部侧端;

送料装置(4),所述送料装置(4)用于输送催化剂至所述除尘间(1)内;

清洁装置(5),所述清洁装置(5)用于沉淀所述除尘间(1)内的灰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间(1)设有:

进风口(101),所述进风口(101)设于所述除尘间(1)顶端,且所述进风口(101)与所述进风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

出风口(102),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进风口(101)侧端,且所述出风口(102)与所述出风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

水箱(103),所述水箱(103)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部顶端,且所述水箱(103)与所述清洁装置(5)通过水管连接;

水幕板(104),所述水幕板(104)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103)侧端,且所述水幕板(104)沿所述送料装置(4)送料方向设置;

除雾板(105),所述除雾板(105)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侧壁上,且所述除雾板(105)位于所述水幕板(104)内侧;

行走平台(106),所述行走平台(106)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部底端,且所述行走平台(106)位于所述送料装置(4)下方,且所述行走平台(106)对应所述水幕板(104)下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间(1)上端、侧端、底端均安装有送水管道(1031),所述除尘间(1)顶壁垂直设置有纵向管道(1032),所述纵向管道(1032)与所述送水管道(1031)通过三通连接件连通,所述纵向管道(1032)穿过所述除尘间(1)延伸至所述水箱(103)内,所述纵向管道(1032)靠近所述送水管道(1031)端设有球阀(1033),所述纵向管道(1032)远离所述送水管道(1031)端设有三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平台(106)内设有空槽(1061),所述空槽(1061)开口方向靠近所述除雾板(105)端,且所述空槽(1061)开口处位于所述水幕板(104)下端,所述空槽(1061)内设有多个喷水管(1062),所述喷水管(1062)喷水方向沿所述空槽(1061)开口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2)包括:

进风风机(201),所述进风风机(201)设在所述除尘间(1)外部;

进风管(202),所述进风风机(201)通过所述进风管(202)与所述进风口(101)连接;

所述出风装置(3)包括:

出风风机(301),所述出风风机(301)设在所述除尘间(1)外部;

第一出风管(302),所述出风风机(301)通过所述第一出风管(302)与所述出风口(102)连接;

消声器(303),所述消声器(303)固定连接在所述出风风机(301)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4)包括:

辊筒传送带(401),所述辊筒传送带(401)贯穿所述除尘间(1)设置,且所述辊筒传送带(401)通过支架设在所述行走平台(106)上方;

模块箱(402),所述模块箱(402)设在所述辊筒传送带(401)上,用于存放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5)包括:

沉淀池(501),所述沉淀池(501)设于所述除尘间(1)底端,所述沉淀池(501)与所述除尘间(1)连通;

清水池(502),所述清水池(502)设在所述沉淀池(501)侧端,且所述清水池(502)与所述沉淀池(501)间通过隔墙(503)连接;

抽水泵(504),所述抽水泵(504)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外部地面上,且所述抽水泵(504)两端均安装有抽水管(505),一端所述抽水管(505)延伸至所述清水池(502)内,另一端所述抽水管(505)延伸至所述除尘间(1)侧端与所述送水管道(1031)通过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落灰装置(6),所述防落灰装置(6)安装在所述除尘间(1)内,且所述防落灰装置(6)位于所述送料装置两侧,所述防落灰装置(6)安装在所述行走平台(106)上,且所述防落灰装置(6)位于所述辊筒传送带(401)两侧,所述防落灰装置(6)包括:

箱体(601),所述箱体(601)设于所述行走平台(106)下侧,所述箱体(601)为凹形,且所述箱体(601)两端延伸至所述行走平台(106)上方设置,所述箱体(601)内设置有电机腔(602)、第一传动腔(603)、第二传动腔(604)、吹风腔(605),所述电机腔(602)位于所述箱体(601)底端,所述箱体(601)底部两端为第一传动腔(603),所述第一传动腔(603)与所述电机腔(602)连通,所述第二传动腔(604)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603)上方,所述吹风腔(605)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腔(604)上端;

电机(606),所述电机(606)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腔(602)内,所述电机(606)两端均设有输出轴(607),所述输出轴(607)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603)内;

第一斜齿轮(608),所述第一斜齿轮(608)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出轴(607)远离所述电机(606)端,且所述第一斜齿轮(608)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腔(603)内;

第二斜齿轮(609),所述第二斜齿轮(609)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斜齿轮(608)上方;

第一转轴(610),所述第一转轴(610)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斜齿轮(609)上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动腔(604)内;

第三斜齿轮(611),所述第三斜齿轮(61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610)远离所述第二斜齿轮(609)端;

第四斜齿轮(612),所述第四斜齿轮(612)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604)内并与所述第三斜齿轮(611)倾斜啮合连接;

第二转轴(613),所述第二转轴(61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斜齿轮(612)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吹风腔(605)内并固定连接有吹风风扇(6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催化剂除尘间,包括:除尘间;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除尘间顶端;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除尘间顶部侧端;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用于输送催化剂至所述除尘间内;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用于沉淀所述除尘间内的灰尘。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催化剂进入除尘间内后能被有效的清理灰尘,且能减少除尘间内的原有灰尘,并使水可以被循环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邓立锋;单维军;马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龙净科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44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