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5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包括有线圈、线圈骨架、磁轭、铁芯,线圈绕设在线圈骨架上,线圈骨架为圆柱状,磁轭呈“u”字形设置,磁轭相对的两侧边套设在线圈骨架两端,铁芯穿设在线圈骨架内,铁芯一端设有顶杆,线圈骨架上设有供顶杆进出的开口,但是,这种结构的漏电脱扣器,线圈骨架体积大,不方便安装在小型(如18mm宽)漏电断路器内,且一般采用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共用一个铁芯的方案来解决,而共用铁芯会造成电磁干扰,而且会因为瞬时动作特性原因要调大铁芯弹簧力,进而使得电压线圈产生不动作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其整体体积小、安装更加方便,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包括有线圈、线圈骨架、磁轭、铁芯,磁轭呈“u”字形设置,铁芯一端设有顶杆,其特征在于:铁芯呈平板状设置,线圈骨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连接有中空的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呈扁平状,铁芯穿设在主架体内,线圈绕设在主架体上,前端板上设有供顶杆进出的开口,磁轭的底边与前端板的前端面贴合,磁轭相对的两侧边向后端板方向延伸且与后端板两侧连接,磁轭的底边上对应开口位置设有供顶杆进出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铁芯设置为平板状,主架体设置为扁平状,这样缩小了整个线圈骨架的体积;再者,这种前端板、后端板与磁轭连接方式,使得整体安装更加方便,而且,磁轭包围设置在线圈上,有利于铁芯吸力的增强和提高,有利于产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前端板上设有四个围成矩形的凸块,磁轭上对应四个凸块位置对应设有缺口,凸块插设在对应的缺口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通过四个凸块与四个缺口对应插接,可以很好地对磁轭定位,安装也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后端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槽,磁轭相对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插块,插块插设在对应的插槽内。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通过插块与插槽实现磁轭相对两侧边与后端板的插接,安装方便,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后端板的长度大于前端板的长度且磁轭相对的两侧边与后端板的两侧边对齐。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不仅可以方便磁轭与后端板的连接,还可以使得在将脱扣器整体安装到断路器时,可以便于对其进行整体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磁轭相对两侧边中的其中一侧边上设有过线槽。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可以方便线圈外接,操作方便,还可以节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顶杆的端面为圆弧状。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有利于推力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磁轭底边一侧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磁轭过线槽一侧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线圈骨架立体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线圈骨架立体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铁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包括有线圈1、线圈骨架2、磁轭3、铁芯4,磁轭3呈“u”字形设置,铁芯4一端一体设有顶杆5,顶杆5的端面51为圆弧状,这样有利于推力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铁芯4呈平板状设置,铁芯4可以通过铁片或铁板冲压而成,线圈骨架2包括有相对设置的前端板21和后端板22,前端板21和后端板22之间连接有中空的主架体23,所述主架体23呈扁平状,铁芯4穿设在主架体23内,线圈1绕设在主架体23上,前端板21上设有供顶杆5进出的开口210,后端板22上设有供铁芯4进出的活动孔223,磁轭3的底边与前端板21的前端面贴合,磁轭3相对的两侧边31、32向后端板22方向延伸且与后端板22两侧连接,磁轭3的底边33上对应开口210位置设有供顶杆5进出的通孔30。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前端板21上设有四个围成矩形的凸块211,磁轭3上对应四个凸块211位置对应设有缺口300,凸块211插设在对应的缺口300处,前端板21和后端板22均为矩形,四个凸块211位于前端板21的四个边角位置。通过四个凸块211与四个缺口300对应插接,可以很好地对磁轭3定位,安装也方便;后端板22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槽220,磁轭3相对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插块301,插块301插设在对应的插槽220内,当然,磁轭3相对的两侧边也可以通过卡扣等方式与后端板22连接。

后端板22的长度大于前端板21的长度且磁轭3相对的两侧边31、32与后端板22的两侧边221、222对齐,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磁轭3与后端板22的连接,还可以使得在将脱扣器整体安装到断路器时,可以便于对其进行整体定位,这里的对齐并不需要完全平整,也可以允许一定的错位。

在磁轭3相对两侧边中的其中一侧边上设有过线槽6,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过线槽6设置在磁轭3的侧边31上,这样可以方便线圈1外接,操作方便,还可以节省材料。过线槽的形状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过线槽呈矩形,当然也可以为三角形、圆形等。

通过将铁芯4设置为平板状,主架体23设置为扁平状,这样缩小了整个线圈骨架2的体积;再者,这种前端板21、后端板22与磁轭3连接方式,使得整体安装更加方便,而且,磁轭3包围设置在线圈1上,有利于铁芯4吸力的增强和提高,有利于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包括有线圈、线圈骨架、磁轭、铁芯,磁轭呈“u”字形设置,铁芯一端设有顶杆,其特征在于:铁芯呈平板状设置,线圈骨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连接有中空的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呈扁平状,铁芯穿设在主架体内,线圈绕设在主架体上,前端板上设有供顶杆进出的开口,磁轭的底边与前端板的前端面贴合,磁轭相对的两侧边向后端板方向延伸且与后端板两侧连接,磁轭的底边上对应开口位置设有供顶杆进出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前端板上设有四个围成矩形的凸块,磁轭上对应四个凸块位置对应设有缺口,凸块插设在对应的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后端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槽,磁轭相对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插块,插块插设在对应的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后端板的长度大于前端板的长度且磁轭相对的两侧边与后端板的两侧边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磁轭相对两侧边中的其中一侧边上设有过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磁轭相对两侧边中的其中一侧边上设有过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顶杆的端面为圆弧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包括有线圈、线圈骨架、磁轭、铁芯,磁轭呈“U”字形设置,铁芯一端设有顶杆,铁芯呈平板状设置,线圈骨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连接有中空的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呈扁平状,铁芯穿设在主架体内,线圈绕设在主架体上,前端板上设有供顶杆进出的开口,磁轭的底边与前端板的前端面贴合,磁轭相对的两侧边向后端板方向延伸且与后端板两侧连接,磁轭的底边上对应开口位置设有供顶杆进出的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其整体体积小、安装更加方便,稳定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峰;林凯;胡广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奥来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44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