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1


本申请涉及一种公路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施工中有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等,混凝土路面主要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对混凝土路面容易形成裂缝,因此通常在铺设混凝土路面时需要在将混凝土路面设置成4m-5m边长的块状,然后相邻的两块之间留有间隙。

授权公告号为cn204199138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路面伸缩缝结构,包括:混凝土路面区段;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混凝土路面区段之间的伸缩缝;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混凝土路面区段中任一所述混凝土路面区段的面层中的套置件,所述套置件的一端设有堵头;适配于所述套置件的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套置件中,所述传力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另一混凝土路面区段的面层中;以及设于所述伸缩缝内的填充层。

上述结构在浇注的过程中堵头相对于传力杆的位置难以控制,使传力杆的端部空隙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在浇注的过程中保证传力杆端部空隙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路面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路面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路面结构,包括多个单元块,路面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单元块之间留有纵缝,路面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单元块之间留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的位置设置有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单元块内,传力杆的一端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有密封板,密封板配合在套管内,且密封板与传力杆之间设置有易损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在对单元块进行浇注时,先把套管套设到传力杆的端部,然后由于传力杆的端部上通过易损杆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对套管远离传力杆的位置进行密封,在浇注单元块时,能够防止混凝土进入到密封板与传力杆之间,使密封板与传力杆之间的距离通过易损杆控制,需要传力杆移动时,易损杆发生破坏,保证传力杆的移动,从而具有在浇注的过程中保证传力杆端部空隙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易损杆、传力杆和密封板一体设置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损杆、传力杆和密封板一体设置形成,能够方便将密封板和易损杆插放到套管内。

优选的,所述易损杆的中部至少设置一个环形槽,环形槽的横截面为v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损杆的中部设置环形槽,在通过传力杆将易损杆挤压时,通过v形的环形槽能够引导易损杆发生损坏。

优选的,所述传力杆设置有套管的一端外侧壁上涂设有沥青层且包裹聚乙烯膜,所述沥青层的长度延伸到伸缩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力杆的一端通过涂设沥青层和包裹聚乙烯膜,在浇注单元块时传力杆能够与单元块之间分离,从而使传力杆能够相对于单元块滑动。

优选的,位于所述伸缩缝内设置有填缝板,所述填缝板的上方填充有填缝料,填缝料位于伸缩缝靠近路面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伸缩缝的内部设置填缝板,填缝板的上方填充填缝料,从而能够减少两个单元块之间因设置伸缩缝造成的波动,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

优选的,所述纵缝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在纵缝两侧的单元块内,所述纵缝的上部填充有填缝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纵缝的内部设置连接杆,连接杆将两个单元块进行连接,减少两个单元块之间发生移动引起纵缝的宽度变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止水板,两个止水板之间间隔设置,并且两个止水板分别位于两个单元块内,两个止水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套,密封套的两端抵接在止水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止水板之间设置密封套,密封套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止水板上,从而能够通过密封套对连接杆的中部进行防护,减少连接杆的锈蚀。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的中部直径大于密封套两端的直径,并且密封套为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套的中部直径大于密封套的两端直径,从而密封套在受到混凝土的挤压时,能够使密封套变形,密封套进一步增加对止水板的抵接力,提高密封套两端与止水板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套管套设到传力杆的端部,传力杆的端部上通过易损杆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对套管远离传力杆的位置进行密封,在浇注单元块时,能够防止混凝土进入到密封板与传力杆之间,从而具有在浇注的过程中保证传力杆端部空隙的效果;

2.通过易损杆的中部设置环形槽,在通过传力杆将易损杆挤压时,通过v形的环形槽能够引导易损杆发生损坏;

3.通过两个止水板之间设置密封套,密封套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止水板上,从而能够通过密封套对连接杆的中部进行防护,减少连接杆的锈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力杆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连接杆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单元块;2、纵缝;3、伸缩缝;4、传力杆;41、固定端;42、活动端;5、聚乙烯膜;6、套管;7、密封板;8、易损杆;81、环形槽;9、连接杆;91、止水板;92、密封套;10、填缝料;11、填缝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路面结构,参考图1,包括多个矩形的单元块1,多个单元块1连续进行铺设,在铺设时,两个单元块1并排设置形成道路的宽度,然后依次铺设多个单元块1形成道路的长度。在道路宽度方向上的两个单元块1之间留有纵缝2,纵缝2的宽度小于6mm;沿着道路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单元块1之间留有伸缩缝3,伸缩缝3的宽度为2cm。

参考图2,在伸缩缝3的内部设置有传力杆4,传力杆4的中部处于伸缩缝3的位置,传力杆4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单元块1内,传力杆4的一端浇注在单元块1内时,传力杆4的端部与单元块1固定连接,使传力杆4的端部形成固定端41。传力杆4位于另一个单元块1内的一端为活动端42,活动端42的外壁上涂有沥青层,并且沥青层的外表面包裹有聚乙烯膜5,沥青层和包裹的聚乙烯膜5的传力杆4总长度延伸到伸缩缝3,使活动端42在浇注时与单元块1之间分离,方便活动端42在单元块1内移动。

参考图3,为了使传力杆4的端部与单元块1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在传力杆4套设有套管6,套管6为pvc材料制成的,套管6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7,密封板7与传力杆4之间设置有易损杆8,易损杆8、密封板7和传力杆4为一体设置形成的,密封板7连接在套管6内时,密封板7与套管6的内壁密封。在密封板7与传力杆4之间的距离通过易损杆8进行控制,易损杆8的中部至少开设一个环形槽81,环形槽81的横截面为v形,在传力杆4对易损杆8进行挤压时,易损杆8从环形槽81的位置发生折弯,从而使传力杆4可活动,套管6套设在传力杆4上,套管6远离传力杆4的一端由密封板7进行密封,从而能够防止混凝土进入到套管6内,在浇注时,利用密封板7与传力杆4之间设置有易损杆8对密封板7和传力杆4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

参考图4,在纵缝2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垂直于纵缝2设置,并且连接杆9的两端在浇注单元块1时,连接杆9两端均与单元块1固定连接。连接杆9的中部由于处于纵缝2的位置,从而需要对连接杆9的中部进行防锈。在连接杆9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止水板91,连接杆9贯穿止水板91,止水板91与连接杆9的连接处焊接固定,使止水板91与连接杆9之间密封连接。两个止水板91分别位于两个单元块1内,并且两个止水板91之间设置有密封套92,密封套92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并且密封套92的两端抵接在止水板91上,密封套92的端部抵接在止水板91的表面上时,密封套92与止水板91密封连接。密封套92套设在连接杆9上时,密封套92的中部直径大于密封套92的两端直径,在密封套92的周围通过混凝土的挤压时,能够使密封套92的端部对止水板91的抵接力增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套92与止水板91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减少连接杆9与水接触发生的锈蚀。

参考图2和图4,在纵缝2和伸缩缝3靠近单元块1上表面的部位均涂有填缝料10,减少行车过程中因纵缝2和伸缩缝3的影响产生的车辆振动。由于伸缩缝3的宽度较大,从而在伸缩缝3的内部设置有填缝板11,填缝板11位于填缝料10的下方,填缝板11为发泡塑料制成的多孔件,使填缝板11在两个单元块1挤压时可发生形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路面结构,包括多个单元块(1),路面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单元块(1)之间留有纵缝(2),路面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单元块(1)之间留有伸缩缝(3),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缝(3)的位置设置有传力杆(4),所述传力杆(4)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单元块(1)内,传力杆(4)的一端设置有套管(6),所述套管(6)内有密封板(7),密封板(7)配合在套管(6)内,且密封板(7)与传力杆(4)之间设置有易损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损杆(8)、传力杆(4)和密封板(7)一体设置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损杆(8)的中部至少设置一个环形槽(81),环形槽(81)的横截面为v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4)设置有套管(6)的一端外侧壁上涂设有沥青层且包裹聚乙烯膜(5),所述沥青层的长度延伸到伸缩缝(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伸缩缝(3)内设置有填缝板(11),所述填缝板(11)的上方填充有填缝料(10),填缝料(10)位于伸缩缝(3)靠近路面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缝(2)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两端均固定在纵缝(2)两侧的单元块(1)内,所述纵缝(2)的上部填充有填缝料(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止水板(91),两个止水板(91)之间间隔设置,并且两个止水板(91)分别位于两个单元块(1)内,两个止水板(91)之间设置有密封套(92),密封套(92)的两端抵接在止水板(9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92)的中部直径大于密封套(92)两端的直径,并且密封套(92)为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其包括多个单元块,路面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单元块之间留有纵缝,路面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邻的单元块之间留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的位置设置有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单元块内,传力杆的一端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有密封板,密封板配合在套管内,且密封板与传力杆之间设置有易损杆。本申请具有在浇注的过程中保证传力杆端部空隙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段素真;闫怀宇;何远强;王进峰;王晖晖;张龙豫;职孟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44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