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0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修复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



背景技术:

市政道路是指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城市道路一般较公路宽阔,为适应复杂的交通工具,多划分机动车道、公共汽车优先车道、非机动车道。

在城镇道路上由于车辆行驶数量较多,尤其一些中大型挂车的经过后,道路在长期使用下会出现损坏断裂出现深坑的状况,现在通常是使用混凝土沥青进行浇筑,时间较长需要封路,可能使得在车流量较大的时间段内因无法通车造成拥堵,因此造成人们出行的不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包括支撑底板和基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灌制网架,所述支撑底板设有两个地钉,两个所述地钉均贯穿所述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座,四个所述支撑柱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所述定位座内,所述基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网架,所述定位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灌制网架内侧,所述基板开设有四个连接孔,四个所述连接孔内均滑动连接有定位螺栓,四个所述定位螺栓分别与四个所述支撑柱螺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四个所述定位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每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板开设有第二灌浆孔,所述定位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灌浆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四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四个所述定位螺栓分别与四个所述螺纹槽螺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灌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导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通过地钉将支撑底板定位于坑体基面,通过支撑柱和定位座的配合导向实现对基板的限位,通过定位螺栓和螺纹槽的螺纹连接实现对基板的固定,通过加强筋和加强筋的配合提高定位座与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且由于支撑柱对基板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得车辆在高峰时期无需封路,可临时实现通行,而在低峰期时通过将混凝土从第一灌浆孔的位置灌入定位座中和灌制网架内,通过第一灌浆孔将混凝土灌装于支撑底板和基板之间实现整体的成型,且通过定位座和灌制网架的设置,起到增加混凝土凝固成型后连接强度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支撑稳定性,且操作简单施工操作方便,相较于现在只通过混凝土的修复施工方式,在提高了稳定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中灌制网架和定位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中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板;11、灌制网架;12、地钉;2、支撑柱;201、螺纹槽;3、基板;301、连接孔;302、定位螺栓;31、定位网架;32、第一灌浆孔;33、第二灌浆孔;4、定位座;41、加强筋;42、连接条;5、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包括支撑底板1和基板3,支撑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灌制网架11,支撑底板1设有两个地钉12,两个地钉12均贯穿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2,基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座4,四个支撑柱2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定位座4内,基板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网架31,定位网架31滑动连接于灌制网架11内侧,基板3开设有四个连接孔301,四个连接孔301内均滑动连接有定位螺栓302,四个定位螺栓302分别与四个支撑柱2螺接固定;本方案在安装前先将损坏路面预处理,使损坏路面坑体与支撑底板1适配,使得支撑底板1可以放入损坏路面坑体内,之后通过地钉12将支撑底板1定位于坑体基面,然后通过支撑柱2和定位座4的配合导向,使得支撑柱2进入定位座4内并与基板3的地面接触,实现对基板3的支撑以及限位,然后通过定位螺栓302穿过连接孔301拧接于螺纹槽201内,实现支撑底板1和基板3之间的连接,而此时通过加强筋41和连接条42的配合提高定位座4与基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且由于支撑柱2对基板3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得车辆在高峰时期无需封路,可临时实现通行,在车辆行驶低峰期时,通过将混凝土从第二灌浆孔33的位置灌入定位网架31中和灌制网架11内,通过第一灌浆孔32将混凝土灌装于支撑底板1和基板3之间实现整体的成型,且通过定位网架31和灌制网架11的设置,起到增加混凝土凝固成型后连接强度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支撑稳定性,且操作简单施工操作方便,本方案相较于现在只通过混凝土的修复施工方式,在提高了稳定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图1中:四个定位座4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41,每两个加强筋4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条42;通过加强筋41和连接条42的配合起到提高定位座4与基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的作用。

在图1和图3中:基板3开设有第二灌浆孔33,定位网架31固定连接于第二灌浆孔33内,基板3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灌浆孔32;在将支撑底板1和基板3安装完成之后,车辆行驶低峰期时,通过将混凝土从第二灌浆孔33的位置灌入定位网架31中和灌制网架11内,通过第一灌浆孔32将混凝土灌装于支撑底板1和基板3之间,使得混凝土流动与支撑底板1和基板3之间的空腔,从而实现整体的成型,且通过定位网架31和灌制网架11的设置,起到增加混凝土凝固成型后连接强度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支撑稳定性。

在图2中:四个支撑柱2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槽201,四个定位螺栓302分别与四个螺纹槽201螺接固定;通过定位螺栓302穿过连接孔301拧接于支撑柱2开设的螺纹槽201之中,实现支撑底板1和基板3之间的稳固连接,提高了支撑底板1和基板3之间连接稳定性。

在图1和图4中:基板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导向板5;导向板5的设置起到导向作用,可以减小车辆通过时与基板3接触时的高度差,减少车辆颠簸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修复安装时,将支撑底板1放入预处理后的损坏路面坑体内,之后通过地钉12将支撑底板1定位于坑体基面,然后通过支撑柱2和定位座4的配合导向,使得支撑柱2进入定位座4内并与基板3的地面接触,实现对基板3的支撑以及限位,然后通过定位螺栓302穿过连接孔301拧接于螺纹槽201内,实现支撑底板1和基板3之间的连接,而此时通过加强筋41和连接条42的配合提高定位座4与基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且由于支撑柱2对基板3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得车辆在高峰时期无需封路,可临时实现通行,在车辆行驶低峰期时,通过将混凝土从第二灌浆孔33的位置灌入定位网架31中和灌制网架11内,通过第一灌浆孔32将混凝土灌装于支撑底板1和基板3之间实现整体的成型,且通过定位网架31和灌制网架11的设置,起到增加混凝土凝固成型后连接强度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支撑稳定性,且操作简单施工操作方便,本方案相较于现在只通过混凝土的修复施工方式,在提高了稳定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包括支撑底板(1)和基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灌制网架(11),所述支撑底板(1)设有两个地钉(12),两个所述地钉(12)均贯穿所述支撑底板(1),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2),所述基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座(4),四个所述支撑柱(2)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所述定位座(4)内,所述基板(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网架(31),所述定位网架(31)滑动连接于所述灌制网架(11)内侧,所述基板(3)开设有四个连接孔(301),四个所述连接孔(301)内均滑动连接有定位螺栓(302),四个所述定位螺栓(302)分别与四个所述支撑柱(2)螺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定位座(4)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41),每两个所述加强筋(4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条(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开设有第二灌浆孔(33),所述定位网架(3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灌浆孔(3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槽(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定位螺栓(302)分别与四个所述螺纹槽(201)螺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灌浆孔(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导向板(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修复装置领域,尤其为一种市政道路路面快速修复预制件,包括支撑底板和基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灌制网架,所述支撑底板设有两个地钉,两个所述地钉均贯穿所述支撑底板;通过支撑柱和定位座的配合导向实现对基板的限位,通过定位螺栓和螺纹槽实现对基板的固定,通过加强筋和加强筋的配合提高定位座与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且由于支撑柱对基板起到了支撑作用,可临时实现通行,通过将混凝土从第一灌浆孔的位置灌入定位座中和灌制网架内,通过第一灌浆孔将混凝土灌装于支撑底板和基板之间实现整体的成型,起到增加混凝土凝固成型后连接强度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支撑稳定性,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华;杨小乐;洪璐;杨玉红;徐国稳;杨娟娟;张成龙;汪晶晶;李杨;徐路;张智深;李卫平;吴新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金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44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