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气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光气,又称碳酰氯,高毒、不燃,化学反应活性较高,常用作有机合成、农药、药物、染料及其他化工制品的中间体,光气和胺进行n-酰化反应,可合成异氰酸酯、脲衍生物和氨基甲酰氯等,光气和某些醇或酚羟基进行o-酰化反应(亦称酯化反应),可合成氯代甲酸酯及碳酸酯系列产品,光气和熔融态羧酸反应可合成酰氯系列产品。
目前,异氰酸酯、脲衍生物、氨基甲酰氯、氯代甲酸酯及碳酸酯系列产品、酰氯系列产品制备所使用的传统光气法是将光气与原料直接反应,主要采用釜式反应器,在使用过程中,光气与原料反应周期较长,反应不充分,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周期较长、反应不充分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光气化反应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气化反应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上固定连接有光气罐,所述第一支脚上固定连接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叶片和第一斜齿轮,所述反应釜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和第二旋转叶片,所述第二斜齿轮和第一斜齿轮啮合相连,所述反应釜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气泵和加热器,所述反应釜侧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冷凝管和过滤装置,所述光气罐与反应釜之间连接有第一空心管,所述反应釜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扇叶。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管内设有第二转动开关。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与反应釜之间连接有第二空心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泵与反应釜之间连接有第三空心管,所述冷凝管与反应釜之间连接有第四空心管。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有第一转动开关。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壁分别设有防腐层和加热棒。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顶部设有第二泄压阀,所述反应釜侧壁设有第一泄压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器光气化反应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光气化反应器,使用时,将原料通过进料口投放到反应釜中,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旋转叶片和第一斜齿轮转动,从而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后续反应效率,第一斜齿轮通过第二斜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旋转叶片转动,进一步提高后续反应效果,打开第二转动开关,反应气体通过第一空心管进入到反应釜中,同时带动转动扇叶转动,再次提高了反应效果,启动第一气泵,第一气泵将空气经加热器加热后送到反应釜空腔内,对反应釜进行加热,提高反应效果,启动加热棒,进一步提升反应效果,启动第二气泵,第二气泵将反应釜中反应后的的混合蒸汽送到冷凝管中,混合空气中的的光气经冷凝管冷凝后重新回到反应釜中参与反应,从而提升光气利用率,反映后的副产物经过滤装置过滤后排出,待反应完毕,打开第一转动开关,将反应后的产品从出料口排出。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第二气泵和转动扇叶的相互配合,大大缩短了反应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气化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气化反应器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底座;101、第一支脚;102、第二支脚;2、反应釜;201、第一泄压阀;202、第二泄压阀;203、进料口;204、加热棒;205、防腐层;206、出料口;207、第一转动开关;3、光气罐;301、第一空心管;302、第二转动开关;4、第一气泵;401、加热器;402、第二空心管;5、电机;501、第一转轴;502、第一旋转叶片;503、第一斜齿轮;504、第二斜齿轮;505、第二旋转叶片;506、第二转轴;6、第二气泵;601、冷凝管;602、过滤装置;603、第一底板;604、第二底板;605、第三空心管;606、第四空心管;7、转动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光气化反应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脚101和第二支脚102,第二支脚102上固定连接有光气罐3,第一支脚101上固定连接有反应釜2,反应釜2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01,第一转轴50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叶片502和第一斜齿轮503,反应釜2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06,第二转轴50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504和第二旋转叶片505,第二斜齿轮504和第一斜齿轮503啮合相连,反应釜2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气泵4和加热器401,反应釜2侧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603和第二底板604,第一底板60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泵6,第二底板604上固定连接有冷凝管601和过滤装置602,光气罐3与反应釜2之间连接有第一空心管301,反应釜2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扇叶7。
第一空心管301内设有第二转动开关302。
加热器401与反应釜2之间连接有第二空心管402。
第二气泵6与反应釜2之间连接有第三空心管605,冷凝管601与反应釜2之间连接有第四空心管606。
反应釜2顶部设有进料口203,反应釜2底部设有出料口206,出料口206内设有第一转动开关207。
反应釜2内壁分别设有防腐层205和加热棒204。
反应釜2顶部设有第二泄压阀202,反应釜2侧壁设有第一泄压阀201。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原料通过进料口203投放到反应釜2中,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转轴501带动第一旋转叶片502和第一斜齿轮503转动,从而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后续反应效率,第一斜齿轮503通过第二斜齿轮504带动第二转轴506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旋转叶片505转动,进一步提高后续反应效果,打开第二转动开关302,反应气体通过第一空心管301进入到反应釜2中,同时带动转动扇叶7转动,再次提高了反应效果,启动第一气泵4,第一气泵4将空气经加热器401加热后送到反应釜2空腔内,对反应釜2进行加热,提高反应效果,启动加热棒204,进一步提升反应效果,启动第二气泵6,第二气泵6将反应釜2中反应后的的混合蒸汽送到冷凝管601中,混合空气中的的光气经冷凝管601冷凝后重新回到反应釜2中参与反应,从而提升光气利用率,反映后的副产物经过滤装置602过滤后排出,待反应完毕,打开第一转动开关207,将反应后的产品从出料口206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光气化反应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脚(101)和第二支脚(102),所述第二支脚(102)上固定连接有光气罐(3),所述第一支脚(101)上固定连接有反应釜(2),所述反应釜(2)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01),所述第一转轴(50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叶片(502)和第一斜齿轮(503),所述反应釜(2)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06),所述第二转轴(50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504)和第二旋转叶片(505),所述第二斜齿轮(504)和第一斜齿轮(503)啮合相连,所述反应釜(2)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气泵(4)和加热器(401),所述反应釜(2)侧壁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603)和第二底板(604),所述第一底板(60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泵(6),所述第二底板(604)上固定连接有冷凝管(601)和过滤装置(602),所述光气罐(3)与反应釜(2)之间连接有第一空心管(301),所述反应釜(2)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扇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管(301)内设有第二转动开关(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01)与反应釜(2)之间连接有第二空心管(4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泵(6)与反应釜(2)之间连接有第三空心管(605),所述冷凝管(601)与反应釜(2)之间连接有第四空心管(6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2)顶部设有进料口(203),所述反应釜(2)底部设有出料口(206),所述出料口(206)内设有第一转动开关(2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2)内壁分别设有防腐层(205)和加热棒(2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气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2)顶部设有第二泄压阀(202),所述反应釜(2)侧壁设有第一泄压阀(20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