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是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断路器产品锁扣机构一般设置了杠杆、锁扣和跳扣,结构复杂成本高,跳扣体积不利自动化装配,并且产品零件多,产品有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稳定的新型的漏电断路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有底座、中座、上盖,中座位于底座和上盖之间,中座和底座之间为第一空间,中座与上盖之间为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有n极触头装置和漏电脱扣机构,第二空间内设置有l极触头装置、灭弧室和双金拉杆机构,所述中座上方设置有动触头座动作机构和电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动触头座动作机构包括有动触头座、锁扣、锁扣推杆机构、连接杆和手柄,其中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设置在手柄上,第二端设在动触头座上,l极触头装置的l极动触头和n极触头装置的n极动触头均设置在动触头座上,动触头座上设置有凸柱,锁扣通过其上设置的通孔套设在凸柱上,所述锁扣推杆机构包括有弹簧和推杆,弹簧的弹力作用在推杆上,推杆的顶端抵触在锁扣上,所述动触头座的上方设置有滑槽,滑槽包括有弯曲部和直部,所述滑槽的弯曲部在靠近手柄的一端向上弯曲,弯曲部和直部导通设置,所述锁扣上端设置有抵触臂,抵触臂上设置有抵触面,断路器断开后推杆的顶端抵触在锁扣侧面上,使锁扣的抵触面贴近滑槽弯曲部以便对连接杆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连接杆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后可推动手柄合闸断路器;断路器合闸后断路器的漏电脱扣机构或电流脱扣器对锁扣动作使锁扣转动则抵触面失去对连接杆第二端的锁定,此时连接杆第二端可滑入滑槽的直部实现断路器分闸;所述漏电脱扣机构包括有电压脱扣器和联动单元,其中联动单元包括有拨杆、拉杆,拨杆铰接在底座或中座上,拨杆两端分别形成拉杆拨动端和顶杆抵触端,拉杆滑动设置在底座或中座上,顶杆抵触端对应电压脱扣器的顶杆位置设置,拉杆上设有锁扣抵触面,拉杆拨动端可拨动拉杆滑动,锁扣抵触面与锁扣配合可拉动锁扣转动实现断路器分闸,在顶杆抵触端上与中座或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复位拨杆的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对连接杆第二端进行锁定或解锁,实现断路器合闸或断开的动作,上述的方式安装方便,动作稳定,不会发生误动作;弯曲部设置成向上弯曲,这样手柄在合闸位置和脱扣位置与传统的断路器相反,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传统的断路器无法实现反向操作,另外上述漏电脱扣机构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很好的设置在漏电电路器的第二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弯曲部的上侧设置有抵压限位面,断路器合闸后连接杆的第二端抵触在抵压限位面上,此时手柄对连接杆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与抵压限位面对连接杆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抵触臂上的抵触面为l形,抵触面的下方设置有方便连接杆第二端滑入弯曲部斜面,所述滑槽的底部周边设置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保证锁扣在外力作用下,连接杆第二端可以向滑槽直部移动,从而实现断路器能够正常脱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试验装置取电机构,该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底座上的卡块,卡块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推杆,推杆置于手柄和电压脱扣器的磁轭之间,底座上设置销轴,销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第一延长臂抵触设置在推杆的第一端上,推杆的第二端与动触头座对应设置,动触头座转动可带动推杆移动,电压脱扣器的磁轭上侧边上设置有缺口,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位于缺口处,断路器分闸后动触头座推动推杆移动压缩扭簧使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与磁轭隔开,断路器合闸后动触头座释放推杆,推杆在扭簧的弹力下移动使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与磁轭缺口处的内壁接触实现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扭簧的取电是从脱扣器的磁轭上实现,另外推杆与动触头座配合实现移动,推杆推动扭簧第一延长臂在磁轭的缺口中活动实现与磁轭接触或分离,上述方式取电可以在动触头断开后第一延长臂与磁轭分离,不会接触,这样试验按钮按压时就不会有电,保护了断路器,不管断路器如何接线,在断路器断开后,线路板始终没有电,提高了线路板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动触头座位于滑槽的周边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弯曲部处设置有弧面,该弧面与抵压限位面连为一体形成连杆第二端的抵压限位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增加抵压限位面的面积,使抵压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电压脱扣器包括有线圈、线圈骨架、磁轭、铁芯,磁轭呈“u”字形设置,铁芯一端设有顶杆,铁芯呈平板状设置,线圈骨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连接有中空的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呈扁平状,铁芯穿设在主架体内,线圈绕设在主架体上,前端板上设有供顶杆进出的开口,磁轭的底边与前端板的前端面贴合,磁轭相对的两侧边向后端板方向延伸且与后端板两侧连接,磁轭的底边上对应开口位置设有供铁芯进出的通孔;底座上沿拉杆滑动方向设有导向槽,拉杆上朝向底座一侧设有导向筋,导向筋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底座上设有铰接轴,拨杆上设有铰接孔,铰接轴穿设在铰接孔内,拉杆朝向底座一侧的面上开设有联动槽,拉杆拨动端延伸至联动槽内,联动槽朝向拉杆拨动端的两端面均为弧面,拉杆的一端分别向底座和中座方向延伸有限位凸块,顶杆抵触端设有定位凸台,底座上设有定位片,定位片上设置有凸筋构成定位槽,复位弹簧一端套设在定位凸台上与顶杆抵触端抵触,另一端抵触在定位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铁芯设置为平板状,主架体设置为扁平状,这样缩小了整个线圈骨架的体积;再者,这种前端板、后端板与磁轭连接方式,使得整体安装更加方便,而且,磁轭包围设置在线圈上,有利于铁芯吸力的增强和提高,有利于产品的稳定性。另外其他设置使脱扣效果很好,工作稳定,不会发生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动触头座上安装锁扣一侧的凸柱上安装l极动触头,且动触头座安装l极动触头的一侧为第一侧,动触头座另一侧与凸柱同轴的设置第二凸柱,第二凸柱上安装n极动触头,且动触头座该侧为第二侧,动触头座的第一侧的凸块下方设置有定位块,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周边的平面上设置有凸筋,锁扣上设置安装通孔,锁扣的安装通孔套设在第一侧凸柱上且与弧形凸柱构成转动配合,l极动触头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的端部,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动触头座上且与第一卡口对应处设置有凹腔,所述凸块的下侧设置有挡块,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一侧的侧面之间形成限位槽,l极动触头与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也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限位槽内,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l极动触头的第一卡口上,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的端壁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插入第一卡口下方的凹腔中,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定位片,该定位片位于动触头座的定位块与凸块之间,定位片与定位块或凸块的抵触构成l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所述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周边绕其一周设置有凸边,凸边上分别设置有抵触面和抵触凸台,连接柱上套接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抵触面上,第三扭簧的第二扭臂可抵触在抵触凸台上,所述抵触凸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二侧的侧面之间形成定位凹口,所述n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二卡口,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且与第二卡口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凹腔,n极动触头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且n极动触头与在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也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定位凹口上,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n极动触头的第二卡口上,且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端部弯折后插入第二凹腔中,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定位凸块,n极动触头上且位于定位凸块和抵触凸台之间设置有n极限位片,n极限位块与定位凸块或抵触凸台的抵触构成n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锁扣与弧形凸柱转动配合,会出现空隙,灰尘则会进入空隙,不会出现黏连和受灰尘影响增加摩擦力卡死的问题,凸筋的设置是减小摩擦力;l极动触头采用上述方式安装非常方便,另外第一扭簧的两个臂非常牢固的固定在安装座上,且可以很好的限定l极动触头的转动范围,同时l极动触头在合闸时与静触头更加紧密,在大电流的情况下会先行转动,利于快速分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动触头座凸柱和第二凸柱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一轴,第一轴与第一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二凸柱套设在第一轴后第二凸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一环形槽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二轴,第二轴与第二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环形槽,凸柱套设在第二轴后凸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柱的壁厚,所述第二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凸柱的壁厚,所述第一轴的长度大于第二轴的长度,动触头座安装在底座和上盖后第一轴与第二轴相抵,且抵触的位置位于凸柱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方便的把动触头座安装在底座和上盖上,上述的安装方式具有多重保险功效,不管是凸柱还是轴发生断裂,不会影响工作,产品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另外安装也非常方便。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空间内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空间内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与l极动触头以及锁扣安装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与l极动触头安装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与n极动触头安装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触头座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与锁扣安装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与手柄和连杆之间的安装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的受力分析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弧形凸柱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扣推杆机构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联动单元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联动单元单独零部件配合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的结构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取电机构的结构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杆的立体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推杆与动触头座配合的结构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推杆在第一空间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推杆在第二空间时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流脱扣器磁轭的立体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压脱扣器的立体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压脱扣器的剖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压脱扣器的磁轭的立体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压脱扣器的线圈骨架的立体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凸柱和第二凸柱的剖视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上反映第一轴的结构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盖上反映第二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0所示,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有底座1、中座2、上盖3,中座2位于底座1和上盖3之间,中座2和底座1之间为第一空间11,中座2与上盖3之间为第二空间12,第一空间11内设置有n极触头装置和漏电脱扣机构a,第二空间12内设置有l极触头装置、灭弧室c和双金拉杆机构d,所述中座2上方设置有动触头座动作机构e和电流脱扣器f,动触头座动作机构e包括有动触头座e1、锁扣e2、锁扣推杆机构e6、连接杆e7和手柄e8,其中连接杆e7的第一端活动设置在手柄e8上,第二端设在动触头座e1上,l极触头装置的l极动触头e3和n极触头装置的n极动触头e4均设置在动触头座e1上,动触头座e1上设置有凸柱e14,锁扣e2通过其上设置的通孔e21套设在凸柱e14上,所述锁扣推杆机构e6包括有弹簧e61和推杆e62,弹簧e61的弹力作用在推杆e62上,推杆e62的顶端抵触在锁扣e2上,所述动触头座e1的上方设置有滑槽e111,滑槽e111包括有弯曲部e1111和直部e1112,所述滑槽e111的弯曲部e1111在靠近手柄e8的一端向上弯曲,弯曲部e1111和直部e1112导通设置,所述锁扣e2上端设置有抵触臂e22,抵触臂e22上设置有抵触面e23,断路器断开后推杆e62的顶端抵触在锁扣e2侧面上,使锁扣e2的抵触面e23贴近滑槽弯曲部e1111以便对连接杆e7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e1111,连接杆e7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e1111后可推动手柄合闸断路器;断路器合闸后断路器的漏电脱扣机构a或电流脱扣器f对锁扣e2动作使锁扣e2转动则抵触面e23失去对连接杆e7第二端的锁定,此时连接杆e7第二端可滑入滑槽的直部e1112实现断路器分闸;所述漏电脱扣机构a包括有电压脱扣器a1和联动单元a2,其中联动单元a2包括有拨杆a21、拉杆a22,拨杆a21铰接在底座1或中座2上,拨杆a21两端分别形成拉杆拨动端和顶杆抵触端,拉杆a22滑动设置在底座1或中座2上,顶杆抵触端对应电流脱扣器a1的顶杆a15位置设置,拉杆a22上设有锁扣抵触面a221,拉杆拨动端可拨动拉杆a22滑动,锁扣抵触面a221与锁扣e2配合可拉动锁扣e2转动实现断路器分闸,在顶杆抵触端上与中座2或底座1之间还设置有复位拨杆a21的复位弹簧a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对连接杆e7第二端进行锁定或解锁,实现断路器合闸或断开的动作,上述的方式安装方便,动作稳定,不会发生误动作;弯曲部e1111设置成向上弯曲,这样手柄e8在合闸位置和脱扣位置与传统的断路器相反,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传统的断路器无法实现反向,另外上述漏电脱扣机构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很好的设置在漏电电路器的第二空间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e1111的上侧设置有抵压限位面e1123,断路器合闸后连接杆e7的第二端抵触在抵压限位面e1123上,此时手柄e8对连接杆e7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与抵压限位面e1123对连接杆e7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之间的夹角k小于180度,抵触臂e22上的抵触面e23为l形,抵触面e23的下方设置有方便连接杆e7第二端滑入弯曲部斜面e24,所述滑槽e111的底部周边设置有凹槽e1113。采用上述方案,保证锁扣e2在外力作用下,连接杆e7第二端可以向滑槽直部e1112移动,从而实现断路器能够正常脱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试验装置取电机构g,该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底座1上的卡块,卡块之间形成滑槽g3,所述滑槽g3内设置有推杆g4,推杆g4置于手柄e8和电压脱扣器f磁轭f1之间,底座1上设置销轴g11,销轴g11上套设有扭簧g5,扭簧g5的第一延长臂g51抵触设置在推杆g4的第一端g41上,推杆g4的第二端g42与断路器的动触头座e1对应设置,动触头座e1转动可带动推杆g4移动,所述磁轭f1上侧边上设置有缺口f11,扭簧g5的第一延长臂g51位于缺口f11处,断路器分闸后动触头座e1推动推杆g4移动压缩扭簧g5使扭簧g5的第一延长臂g51与磁轭f1隔开,断路器合闸后动触头座e1释放推杆g4,推杆g4在扭簧g5的弹力下移动使扭簧g5的第一延长臂g51与磁轭f1的缺口f11处的内壁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扭簧g5的取电是从脱扣器的磁轭f1上实现,另外推杆g4与动触头座e1配合实现移动,推杆g4推动扭簧g5第一延长臂g51在1磁轭f的缺口f11中活动实现与磁轭f1接触或分离,上述方式取电可以在动触头断开后第一延长臂g51与磁轭f1分离,不会接触,这样试验按钮按压时就不会有电,保护了断路器,不管断路器如何接线,在断路器断开后,线路板始终没有电,提高了线路板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座e1位于滑槽e111的周边设置有凸块e112,凸块e112位于弯曲部e1111处设置有弧面,该弧面与抵压限位面e1123连为一体形成连杆e7第二端的抵压限位面e1123。采用上述方案,增加抵压限位面e1123的面积,使抵压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脱扣器a1包括有线圈a11、线圈骨架a12、磁轭a13、铁芯a14,磁轭a13呈“u”字形设置,铁芯a14一端设有顶杆a15,铁芯a14呈平板状设置,线圈骨架a12包括有相对设置的前端板a121和后端板a122,前端板a121和后端板a122之间连接有中空的主架体a123,所述主架体a123呈扁平状,铁芯a14穿设在主架体a123内,线圈a11绕设在主架体a123上,前端板a121上设有供顶杆a15进出的开口,磁轭a13的底边与前端板a121的前端面贴合,磁轭a13相对的两侧边向后端板方向延伸且与后端板两侧连接,磁轭a13的底边上对应开口位置设有供铁芯a14进出的通孔a31;底座1上沿拉杆a22滑动方向设有导向槽a16,拉杆a22上朝向底座1一侧设有导向筋a32,导向筋a32滑动设置在导向槽a16内,底座1上设有铰接轴,拨杆a21上设有铰接孔,铰接轴穿设在铰接孔内,拉杆a22朝向底座1一侧的面上开设有联动槽a222,拉杆拨动端延伸至联动槽a222内,联动槽a222朝向拉杆拨动端的两端面均为弧面,拉杆a22的一端分别向底座1和中座2方向延伸有限位凸块a223,顶杆抵触端设有定位凸台,底座1上设有定位片a101,定位片a101上设置有凸筋构成定位槽a1011,复位弹簧a4一端套设在定位凸台上与顶杆抵触端抵触,另一端抵触在定位槽a1011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铁芯a14设置为平板状,主架体a123设置为扁平状,这样缩小了整个线圈骨架a12的体积有利于产品的稳定性。另外其他设置使脱扣效果很好,工作稳定,不会发生误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触头座e1上安装锁扣e2一侧的凸柱e4上安装l极动触头e3,且动触头座e1安装l极动触头e3的一侧为第一侧e11,动触头座e1另一侧与凸柱e14同轴的设置第二凸柱e15,第二凸柱e15上安装n极动触头e4,且动触头座e1该侧为第二侧e12,动触头座e1的第一侧e11的凸块e112下方设置有定位块e113,动触头座e1第一侧e11的凸柱e14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e114,动触头座e1第一侧e11的凸柱e14周边的平面上设置有凸筋e115,锁扣e2上设置安装通孔e21,锁扣e2的安装通孔e21套设在第一侧e11凸柱e14上且与弧形凸柱e114构成转动配合,l极动触头e3套设在第一侧e11的凸柱e14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e114的端部,l极动触头e3上设置有第一卡口e31,所述动触头座e1上且与第一卡口e31对应处设置有凹腔e15,所述凸块e112的下侧设置有挡块e113,挡块e1121与动触头座e1第一侧e11的侧面之间形成限位槽e1122,l极动触头e3与动触头座e1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e5,第一扭簧e5也套设在第一侧e11的凸柱e14上,第一扭簧e5的第一扭臂抵触在限位槽e1122内,第一扭簧e5的第二扭臂抵触在l极动触头e3的第一卡口e31上,第一扭簧e5的第二扭臂的端壁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插入第一卡口e31下方的凹腔e15中,l极动触头e3上设置有定位片e32,该定位片e32位于动触头座e1的定位块e113与凸台e112之间,定位片e32与定位块e113或凸台e112的抵触构成l极动触头e3的转动角度的限位,所述动触头座e1第二侧e12的第二凸柱e15上方设置有连接柱e121,连接柱e121的周边绕其一周设置有凸边e1211,凸边e1211上分别设置有抵触面e12111和抵触凸台e12112,连接柱e121上套接有第三扭簧e6,第三扭簧e6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抵触面e12111上,第三扭簧e6的第二扭臂可抵触在抵触凸台e12112上,所述抵触凸台e121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挡块e121121,第二挡块e121121与动触头座e1第二侧e12的侧面之间形成定位凹口e121122,所述n极动触头e4上设置有第二卡口e42,动触头座e1的第二侧e12上且与第二卡口e42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凹腔e123,n极动触头e4套设在动触头座e1第二侧e12的第二凸柱e15上,且n极动触头e4与在动触头座e1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e7,第二扭簧e7也套设在动触头座e1第二侧e12的第二凸柱e15上,第二扭簧e7的第一扭臂抵触在定位凹口e121122上,第二扭簧e7的第二扭臂抵触在n极动触头e4的第二卡口e42上,且第二扭簧e7的第二扭臂端部弯折后插入第二凹腔e123中,动触头座e1的第二侧e12上设置有定位凸块e122,n极动触头e4上且位于定位凸块e122和抵触凸台e12112之间设置有n极限位片e41,n极限位块e41与定位凸块e122或抵触凸台e12112的抵触构成n极动触头e4的转动角度的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座e1凸柱e14和第二凸柱e15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凸台h11,第一凸台h11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一轴h12,第一轴h12与第一凸台h1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环形槽h13,第二凸柱e15套设在第一轴h12后第二凸柱e15的端部抵触在第一环形槽h13内,所述上盖3上设置有第二凸台h31,第二凸台h31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二轴h32,第二轴h32与第二凸台h31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环形槽h33,凸柱e14套设在第二轴h32后凸柱e14的端部抵触在第二环形槽h33内,所述第一环形槽h13截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柱e15的壁厚,所述第二环形槽h33截面的宽度大于凸柱e14的壁厚,所述第一轴h12的长度大于第二轴h32的长度,动触头座e1安装在底座1和上盖3后第一轴h12与第二轴h32相抵,且抵触的位置位于凸柱e14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方便的把动触头座e`1安装在底座1和上盖3上,上述的安装方式具有多重保险功效,不管是凸柱还是轴发生断裂,不会影响工作,产品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另外安装也非常方便。
1.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有底座、中座、上盖,中座位于底座和上盖之间,中座和底座之间为第一空间,中座与上盖之间为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有n极触头装置和漏电脱扣机构,第二空间内设置有l极触头装置、灭弧室和双金拉杆机构,所述中座上方设置有动触头座动作机构和电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动触头座动作机构包括有动触头座、锁扣、锁扣推杆机构、连接杆和手柄,其中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设置在手柄上,第二端设在动触头座上,l极触头装置的l极动触头和n极触头装置的n极动触头均设置在动触头座上,动触头座上设置有凸柱,锁扣通过其上设置的通孔套设在凸柱上,所述锁扣推杆机构包括有弹簧和推杆,弹簧的弹力作用在推杆上,推杆的顶端抵触在锁扣上,所述动触头座的上方设置有滑槽,滑槽包括有弯曲部和直部,所述滑槽的弯曲部在靠近手柄的一端向上弯曲,弯曲部和直部导通设置,所述锁扣上端设置有抵触臂,抵触臂上设置有抵触面,断路器断开后推杆的顶端抵触在锁扣侧面上,使锁扣的抵触面贴近滑槽弯曲部以便对连接杆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连接杆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后可推动手柄合闸断路器;断路器合闸后断路器的漏电脱扣机构或电流脱扣器对锁扣动作使锁扣转动则抵触面失去对连接杆第二端的锁定,此时连接杆第二端可滑入滑槽的直部实现断路器分闸;所述漏电脱扣机构包括有电压脱扣器和联动单元,其中联动单元包括有拨杆、拉杆,拨杆铰接在底座或中座上,拨杆两端分别形成拉杆拨动端和顶杆抵触端,拉杆滑动设置在底座或中座上,顶杆抵触端对应电压脱扣器的顶杆位置设置,拉杆上设有锁扣抵触面,拉杆拨动端可拨动拉杆滑动,锁扣抵触面与锁扣配合可拉动锁扣转动实现断路器分闸,在顶杆抵触端上与中座或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复位拨杆的复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的上侧设置有抵压限位面,断路器合闸后连接杆的第二端抵触在抵压限位面上,此时手柄对连接杆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与抵压限位面对连接杆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抵触臂上的抵触面为l形,抵触面的下方设置有方便连接杆第二端滑入弯曲部斜面,所述滑槽的底部周边设置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验装置取电机构,该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底座上的卡块,卡块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推杆,推杆置于手柄和电压脱扣器的磁轭之间,底座上设置销轴,销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第一延长臂抵触设置在推杆的第一端上,推杆的第二端与动触头座对应设置,动触头座转动可带动推杆移动,电压脱扣器的磁轭上侧边上设置有缺口,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位于缺口处,断路器分闸后动触头座推动推杆移动压缩扭簧使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与磁轭隔开,断路器合闸后动触头安装座释放推杆,推杆在扭簧的弹力下移动使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与磁轭缺口处的内壁接触实现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座位于滑槽的周边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弯曲部处设置有弧面,该弧面与抵压限位面连为一体形成连杆第二端的抵压限位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脱扣器包括有线圈、线圈骨架、磁轭、铁芯,磁轭呈“u”字形设置,铁芯一端设有顶杆,铁芯呈平板状设置,线圈骨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连接有中空的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呈扁平状,铁芯穿设在主架体内,线圈绕设在主架体上,前端板上设有供顶杆进出的开口,磁轭的底边与前端板的前端面贴合,磁轭相对的两侧边向后端板方向延伸且与后端板两侧连接,磁轭的底边上对应开口位置设有供铁芯进出的通孔;底座上沿拉杆滑动方向设有导向槽,拉杆上朝向底座一侧设有导向筋,导向筋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底座上设有铰接轴,拨杆上设有铰接孔,铰接轴穿设在铰接孔内,拉杆朝向底座一侧的面上开设有联动槽,拉杆拨动端延伸至联动槽内,联动槽朝向拉杆拨动端的两端面均为弧面,拉杆的一端分别向底座和中座方向延伸有限位凸块,中座上位于拉杆另一端位置沿拉杆滑动方向设有凸筋,顶杆抵触端设有定位凸台,底座上设有定位片,定位片上设置有凸筋构成定位槽,复位弹簧一端套设在定位凸台上与顶杆抵触端抵触,另一端抵触在定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动触头座上安装锁扣一侧的凸柱上安装l极动触头,且动触头座安装l极动触头的一侧为第一侧,动触头座另一侧与凸柱同轴的设置第二凸柱,第二凸柱上安装n极动触头,且动触头座该侧为第二侧,动触头座的第一侧的凸块下方设置有定位块,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周边的平面上设置有凸筋,锁扣上设置安装通孔,锁扣的安装通孔套设在第一侧凸柱上且与弧形凸柱构成转动配合,l极动触头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的端部,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动触头座上且与第一卡口对应处设置有凹腔,所述凸块的下侧设置有挡块,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一侧的侧面之间形成限位槽,l极动触头与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也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限位槽内,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l极动触头的第一卡口上,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的端壁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插入第一卡口下方的凹腔中,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定位片,该定位片位于动触头座的定位块与凸块之间,定位片与定位块或凸块的抵触构成l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所述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周边绕其一周设置有凸边,凸边上分别设置有抵触面和抵触凸台,连接柱上套接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抵触面上,第三扭簧的第二扭臂可抵触在抵触凸台上,所述抵触凸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二侧的侧面之间形成定位凹口,所述n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二卡口,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且与第二卡口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凹腔,n极动触头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且n极动触头与在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也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定位凹口上,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n极动触头的第二卡口上,且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端部弯折后插入第二凹腔中,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定位凸块,n极动触头上且位于定位凸块和抵触凸台之间设置有n极限位片,n极限位块与定位凸块或抵触凸台的抵触构成n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动触头座上安装锁扣一侧的凸柱上安装l极动触头,且动触头座安装l极动触头的一侧为第一侧,动触头座另一侧与凸柱同轴的设置第二凸柱,第二凸柱上安装n极动触头,且动触头座该侧为第二侧,动触头座的第一侧的凸块下方设置有定位块,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周边的平面上设置有凸筋,锁扣上设置安装通孔,锁扣的安装通孔套设在第一侧凸柱上且与弧形凸柱构成转动配合,l极动触头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的端部,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动触头座上且与第一卡口对应处设置有凹腔,所述凸块的下侧设置有挡块,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一侧的侧面之间形成限位槽,l极动触头与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也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限位槽内,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l极动触头的第一卡口上,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的端壁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插入第一卡口下方的凹腔中,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定位片,该定位片位于动触头座的定位块与凸块之间,定位片与定位块或凸块的抵触构成l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所述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周边绕其一周设置有凸边,凸边上分别设置有抵触面和抵触凸台,连接柱上套接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抵触面上,第三扭簧的第二扭臂可抵触在抵触凸台上,所述抵触凸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二侧的侧面之间形成定位凹口,所述n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二卡口,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且与第二卡口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凹腔,n极动触头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且n极动触头与在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也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定位凹口上,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n极动触头的第二卡口上,且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端部弯折后插入第二凹腔中,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定位凸块,n极动触头上且位于定位凸块和抵触凸台之间设置有n极限位片,n极限位块与定位凸块或抵触凸台的抵触构成n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座凸柱和第二凸柱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一轴,第一轴与第一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二凸柱套设在第一轴后第二凸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一环形槽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二轴,第二轴与第二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环形槽,凸柱套设在第二轴后凸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柱的壁厚,所述第二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凸柱的壁厚,所述第一轴的长度大于第二轴的长度,动触头座安装在底座和上盖后第一轴与第二轴相抵,且抵触的位置位于凸柱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座凸柱和第二凸柱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一轴,第一轴与第一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二凸柱套设在第一轴后第二凸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一环形槽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二轴,第二轴与第二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环形槽,凸柱套设在第二轴后凸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柱的壁厚,所述第二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凸柱的壁厚,所述第一轴的长度大于第二轴的长度,动触头座安装在底座和上盖后第一轴与第二轴相抵,且抵触的位置位于凸柱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