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永磁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永磁断路器采用双稳态内设欠压脱扣器永磁机构,并与机械手动脱扣器结为一体化设计,使手动分闸轻便可靠。永磁机构分闸与弹簧分闸相结合,使分闸速度的分配更理想。与弹簧操作机构断路器比较,可动部件大大减少,使其可靠性和机械寿命大幅提高,是弹簧操作机构类型断路器的理想替代产品。

联锁机构是永磁断路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永磁断路器大部分采用双向操作,在操作时容易造成手动合闸和分闸的误操,存在安全隐患,且联锁机构结构复杂,在长期使用时存在内部元件磨损的情况,会引发联锁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因在操作时容易造成手动合闸和分闸的误操,存在安全隐患,且联锁机构结构复杂,在长期使用时存在内部元件磨损的情况,会引发联锁不到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的降低手动合闸和分闸的误操率,并避免了断路器在长期使用时内部元件磨损的情况下引发联锁不到位的问题的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包括:

阻燃外壳,所述阻燃外壳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以及圆柱,且所述阻燃外壳的内壁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朝向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平行设置的绝缘支撑柱和金属铁柱,所述绝缘支撑柱上开设有滑槽,且所述绝缘支撑柱与所述金属铁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线圈,所述圆柱朝向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第二支撑座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铁质u形支架,所述铁质u形支架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所述支撑杆上背向所述第二线圈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远离所述支撑杆,所述阻燃外壳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

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圆孔并伸入所述阻燃外壳的内部,且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横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铁质连接杆,所述铁质连接杆位于所述阻燃外壳的内部,且所述铁质连接杆垂直于所述横杆设置,所述铁质连接杆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

杠杆,所述杠杆的其中一端贯穿所述铁质连接杆并插入所述盲孔内;

绝缘壳,所述绝缘壳固定安装在所述阻燃外壳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绝缘壳罩设在所述横杆设有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外周,所述绝缘壳上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插接有按钮,所述按钮伸入所述绝缘壳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抵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首先在阻燃外壳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圆柱和第二支撑座,在第一支撑座上设置第一线圈形成电磁脱扣器,在第一圆孔上设置第二线圈形成欠电压脱扣器,并在圆柱上开设盲孔,其次在阻燃外壳的一侧开设第二圆孔,在第二圆孔滑动插接有横杆,横杆上固定连接有铁质连接杆,铁质连接杆上插接有杠杆来组成杠杆原理,再次在阻燃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绝缘壳,绝缘壳内插接有按钮来制动横杆,有效的降低手动合闸和分闸的误操率,并避免了断路器在长期使用时内部元件磨损的情况下,会引发联锁不到位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阻燃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接线口,所述上接线口内安装有上触头,所述阻燃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接线口,所述下接线口内安装有下触头,上接线口能够与外部导线连接,上触头固定安装在阻燃外壳内,上触头与下触头相配合,下触头能够与外部导线连接,下触头安装在杠杆上并与杠杆前后运动。

进一步,所述上触头固定安装在所述阻燃外壳内,所述下触头固定安装在所述杠杆上,上触头固定安装在阻燃外壳内,下触头安装在杠杆上并与杠杆前后运动,上触头与下触头相配合设置,形成电性连接的触点。

进一步,所述阻燃外壳内固定安装有灭火弧,所述灭火弧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线圈电性连接,灭火弧负载侧有电流,关闭开关,就会产生电弧灭弧室,是把电弧隔离,防止短路,具有保护断路器本体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横杆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横杆的一端为斜面结构,横杆一端的斜面结构能够与按钮的底部斜面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按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所述按钮的底部为斜面结构,按钮底部的斜面结构能够与横杆一端的斜面结构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阻燃外壳固定安装在矩形固定座上,矩形固定座能够使断路器本体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阻燃外壳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圆柱和第二支撑座,在第一支撑座上设置第一线圈形成电磁脱扣器,在第一圆孔上设置第二线圈形成欠电压脱扣器,并在圆柱上开设盲孔,在阻燃外壳的一侧开设第二圆孔,在第二圆孔滑动插接有横杆,横杆上固定连接有铁质连接杆,铁质连接杆上插接有杠杆来组成杠杆原理,再次在阻燃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绝缘壳,绝缘壳内插接有按钮来制动横杆,有效的降低手动合闸和分闸的误操率,并避免了断路器在长期使用时内部元件磨损的情况下,会引发联锁不到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阻燃外壳,2-灭火弧,3-绝缘支撑柱,4-第一支撑座,5-第一线圈,6-圆柱,7-盲孔,8-配重块,9-第二圆孔,10-按钮,11-第一圆孔,12-限位块,13-金属铁柱,14-上接线口,15-杠杆,16-横杆,17-上触头,18-矩形固定座,19-第二支撑座,20-下触头,21-下接线口,22-滑槽,23-铁质连接杆,24-铁质顶块,25-支撑杆,26-弹簧伸缩杆,27-铁质u形支架,28-第二线圈,29-绝缘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一种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包括阻燃外壳1、横杆16、杠杆15和绝缘壳29。

阻燃外壳1固定安装在矩形固定座18上,矩形固定座18能够使断路器本体方便安装,阻燃外壳1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4以及圆柱6,且阻燃外壳1的内壁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19,第一支撑座4朝向第二支撑座19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平行设置的绝缘支撑柱3和金属铁柱13,绝缘支撑柱3上开设有滑槽22,且绝缘支撑柱3与金属铁柱1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线圈5,圆柱6朝向第二支撑座19的一端开设有盲孔7,第二支撑座19朝向第一支撑座4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铁质u形支架27,铁质u形支架27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5和第二线圈28,第二线圈28位于支撑杆25与第二支撑座19之间,支撑杆25上背向第二线圈28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弹簧伸缩杆26,弹簧伸缩杆26远离支撑杆2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铁质顶块24,阻燃外壳1安装有第一支撑座4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11,阻燃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接线口14,上接线口14内安装有上触头17,阻燃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接线口21,下接线口21内安装有下触头20,上接线口21能够与外部导线连接,上触头17固定安装在阻燃外壳1内,上触头17与下触头20相配合,下触头20能够与外部导线连接,下触头20安装在杠杆15上并与杠杆15前后运动,上触头17固定安装在阻燃外壳1内,下触头20固定安装在杠杆15上,上触头17固定安装在阻燃外壳1内,下触头20安装在杠杆15上并与杠杆15前后运动,上触头17与下触头20相配合设置,形成电性连接的触点,阻燃外壳1内固定安装有灭火弧2,灭火弧2通过导线与第一线圈5电性连接,灭火弧2负载侧有电流,关闭开关,就会产生电弧灭弧室,是把电弧隔离,防止短路,具有保护断路器本体的作用。

横杆16的一端贯穿第一圆孔11并伸入阻燃外壳1的内部,且横杆16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斜面,横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铁质连接杆23,铁质连接杆23位于阻燃外壳1的内部,且铁质连接杆23垂直于横杆16设置,铁质连接杆23远离横杆16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槽22内,横杆16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2,横杆16的一端为斜面结构,横杆16一端的斜面结构能够与按钮10的底部斜面相配合。

所述杠杆15的其中一端贯穿铁质连接杆23并插入盲孔7内。

绝缘壳29固定安装在阻燃外壳1的外侧壁上,且绝缘壳29罩设在横杆16设有第一斜面的一端外周,绝缘壳29上开设有第二圆孔9,第二圆孔9内插接有按钮10,按钮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8,按钮10的底部为斜面结构,按钮10底部的斜面结构能够与横杆16一端的斜面结构相配合,按钮10伸入绝缘壳29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抵触。

工作原理:首先将符合国标的导线分别与阻燃外壳1两端的上接线口14和下接线口21相电性连接,在阻燃外壳1的一侧固定安装绝缘壳29,绝缘壳29内插接有按钮10,按钮10的底部为斜面结构与横杆16一端的斜面结构相配合,在阻燃外壳1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4、圆柱6和第二支撑座19,在第一支撑座4上设置第一线圈5形成电磁脱扣器,在第二支撑座19上设置第二线圈28形成欠电压脱扣器,上触头17固定安装在阻燃外壳1内,下触头20安装在杠杆15上,上触头17与下触头20形成相配合的电性触头,在按下按钮10后将横杆16向后挤压,横杆16带动铁质连接杆23向后运动,铁质连接杆23与铁质顶块24相触碰并克服弹簧伸缩杆26的弹力吸附在铁质顶块24上,当通过断路器电流过大时,电磁脱扣器形成大于铁质顶块24的磁力将铁质连接杆23吸附到金属铁柱13上,来断开电路,此时按钮10的一端凸出于第一圆孔9,当通过断路器电流过小时,弹簧伸缩杆26克服铁质u形支架27所产生的磁力,将铁质顶块24弹开并将铁质连接杆23向前顶,来保护电路,此时按钮10的一端凸出于第一圆孔9。

综上,本申请通过阻燃外壳1的一侧固定安装绝缘壳29,绝缘壳29内插接有按钮10,按钮10的底部为斜面结构与横杆16一端的斜面结构相配合,有效的降低手动合闸和分闸的误操率,并避免了断路器在长期使用时内部元件磨损的情况下,会引发联锁不到位的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灭火弧2为铁片制成,所述阻燃外壳1由加有三氧化二锑阻燃剂的塑料注塑制成,所述绝缘壳29由塑料注塑制成。

以上对本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提供的一种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阻燃外壳(1),所述阻燃外壳(1)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4)以及圆柱(6),且所述阻燃外壳(1)的内壁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19),所述第一支撑座(4)朝向所述第二支撑座(19)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平行设置的绝缘支撑柱(3)和金属铁柱(13),所述绝缘支撑柱(3)上开设有滑槽(22),且所述绝缘支撑柱(3)与所述金属铁柱(1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线圈(5),所述圆柱(6)朝向所述第二支撑座(19)的一端开设有盲孔(7),所述第二支撑座(19)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座(4)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铁质u形支架(27),所述铁质u形支架(27)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5)和第二线圈(28),所述第二线圈(28)位于所述支撑杆(25)与所述第二支撑座(19)之间,所述支撑杆(25)上背向所述第二线圈(28)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弹簧伸缩杆(26),所述弹簧伸缩杆(26)远离所述支撑杆(2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铁质顶块(24),所述阻燃外壳(1)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撑座(4)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11);

横杆(16),所述横杆(16)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圆孔(11)并伸入所述阻燃外壳(1)的内部,且所述横杆(16)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横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铁质连接杆(23),所述铁质连接杆(23)位于所述阻燃外壳(1)的内部,且所述铁质连接杆(23)垂直于所述横杆(16)设置,所述铁质连接杆(23)远离所述横杆(16)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22)内;

杠杆(15),所述杠杆(15)的其中一端贯穿所述铁质连接杆(23)并插入所述盲孔(7)内;

绝缘壳(29),所述绝缘壳(29)固定安装在所述阻燃外壳(1)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绝缘壳(29)罩设在所述横杆(16)设有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外周,所述绝缘壳(29)上开设有第二圆孔(9),所述第二圆孔(9)内插接有按钮(10),所述按钮(10)伸入所述绝缘壳(29)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外壳(1)的顶部设有上接线口(14),所述上接线口(14)内安装有上触头(17),所述阻燃外壳(1)的底部设有下接线口(21),所述下接线口(21)内安装有下触头(20),所述下触头(20)与所述上触头(17)相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触头(17)固定安装在所述阻燃外壳(1)内,所述下触头(20)固定安装在所述杠杆(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外壳(1)内固定安装有灭火弧(2),所述灭火弧(2)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线圈(5)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6)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位于所述阻燃外壳(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0)上固定安装有配重块(8),所述配重块(8)位于所述绝缘壳(29)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外壳(1)远离所述绝缘壳(29)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在矩形固定座(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永磁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它包括:阻燃外壳,其内壁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圆柱和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绝缘支撑柱,第一支撑座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金属铁柱,绝缘支撑柱与金属铁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线圈,圆柱的一端开设有盲孔,第二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铁质U形支架,铁质U形支架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和第二线圈,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弹簧伸缩杆,弹簧伸缩杆一端固定安装有铁质顶块,阻燃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孔,横杆的一端贯穿于第二圆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降低手动合闸和分闸的误操率,避免了断路器在长期使用时内部元件磨损的情况下,会引发联锁不到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宝开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45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