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
背景技术:
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路面建设至关重要,传统的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一般是将地面上的淤泥去除,再在较为硬的泥土上进行铺设,因此导致市政道路在通车使用后,由于车辆在路基表面长时间行驶碾压,从而易造成局部路基出现塌陷、基坑等问题,从而缩短了路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路基的安全系数和车辆行驶的驾驶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包括基面,所述基面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铺设有路牙,所述路牙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护栏,所述基面顶部的中心处砌设有花坛,所述基面的底部依次设置有加固层。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包括第一钢筋网、石质土、石灰层、岩石层、混凝土浇灌层和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基面的底部浇筑有沥青混凝土层,所述沥青混凝土层的底部浇筑有混凝土浇灌层,所述混凝土浇灌层的底部铺设有岩石层,所述岩石层的底部铺设有第一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的底部铺设有石灰层,所述石灰层的底部铺设有石质土。
优选的,所述基面的顶部涂设有环氧涂料,所述环氧涂料的材质为环氧砂浆涂料。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浇灌层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一体成型有加强柱,且加强柱的外侧分别与沥青混凝土层和岩石层的内侧浇筑。
优选的,所述石质土的底部铺设有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二钢筋网的厚度小于第一钢筋网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基面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涂设有道路指示标志,且道路指示标志位于花坛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钢筋网、石质土、石灰层、岩石层、混凝土浇灌层和沥青混凝土层的配合,加强了路基的使用强度,延长了路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路基的平整度和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感,防止路基在通车使用后,由于车辆长时间碾压对路基表面造成损坏,导致路基出现基坑塌陷,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道路行驶的安全指数。
2、本实用新型通过环氧涂料的配合,防止路基出现开裂,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路基的道路耐磨性,通过加强柱的配合,进一步增强了路基的使用强度,提高路基使用过程中车辆碾压的安全性,通过第二钢筋网的配合,防止路基经车辆碾压后出现塌陷,降低路基的损坏几率,通过道路指示标志的配合,可对过往车辆进行道路指示,防止车辆未按交通路线进行行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固层的结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面的结构主视图。
图中:1、基面;2、路牙;3、花坛;4、加固层;41、第一钢筋网;42、石质土;43、石灰层;44、岩石层;45、混凝土浇灌层;46、沥青混凝土层;5、环氧涂料;6、第二钢筋网;7、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基面1,基面1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铺设有路牙2,路牙2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护栏7,基面1顶部的中心处砌设有花坛3,基面1的底部依次设置有加固层4,通过第一钢筋网41、石质土42、石灰层43、岩石层44、混凝土浇灌层45和沥青混凝土层46的配合,加强了路基的使用强度,延长了路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路基的平整度和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感,防止路基在通车使用后,由于车辆长时间碾压对路基表面造成损坏,导致路基出现基坑塌陷,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道路行驶的安全指数。
加固层4包括第一钢筋网41、石质土42、石灰层43、岩石层44、混凝土浇灌层45和沥青混凝土层46,基面1的底部浇筑有沥青混凝土层46,沥青混凝土层46的底部浇筑有混凝土浇灌层45,混凝土浇灌层45的底部铺设有岩石层44,岩石层44的底部铺设有第一钢筋网41,第一钢筋网41的底部铺设有石灰层43,石灰层43的底部铺设有石质土42,加强了路基的使用强度,延长了路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路基的平整度和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感,防止路基在通车使用后,由于车辆长时间碾压对路基表面造成损坏,导致路基出现基坑塌陷,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道路行驶的安全指数。
基面1的顶部涂设有环氧涂料5,环氧涂料5的材质为环氧砂浆涂料,防止路基出现开裂,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路基的道路耐磨性。
混凝土浇灌层45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一体成型有加强柱,且加强柱的外侧分别与沥青混凝土层46和岩石层44的内侧浇筑,进一步增强了路基的使用强度,提高路基使用过程中车辆碾压的安全性。
石质土42的底部铺设有第二钢筋网6,第二钢筋网6的厚度小于第一钢筋网41的厚度,防止路基经车辆碾压后出现塌陷,降低路基的损坏几率。
基面1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涂设有道路指示标志,且道路指示标志位于花坛3的外侧,可对过往车辆进行道路指示,防止车辆未按交通路线进行行驶。
工作原理:作业时,由于基面1的底部由上至下依次铺设有第一钢筋网41的配合,加强了基面1底部的稳定性,通过石质土42的配合,增强了路基底部的坚硬度,通过石灰层43和岩石层44的配合,增强了路基底部的紧密性和路基的整体稳固性,通过混凝土浇灌层45和沥青混凝土层46,可对路基进行加强防护,提高了路基的抗压强度,延长路基的使用年限,防止路基出现基坑。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包括基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1)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铺设有路牙(2),所述路牙(2)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护栏(7),所述基面(1)顶部的中心处砌设有花坛(3),所述基面(1)的底部依次设置有加固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4)包括第一钢筋网(41)、石质土(42)、石灰层(43)、岩石层(44)、混凝土浇灌层(45)和沥青混凝土层(46),所述基面(1)的底部浇筑有沥青混凝土层(46),所述沥青混凝土层(46)的底部浇筑有混凝土浇灌层(45),所述混凝土浇灌层(45)的底部铺设有岩石层(44),所述岩石层(44)的底部铺设有第一钢筋网(41),所述第一钢筋网(41)的底部铺设有石灰层(43),所述石灰层(43)的底部铺设有石质土(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1)的顶部涂设有环氧涂料(5),所述环氧涂料(5)的材质为环氧砂浆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浇灌层(45)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一体成型有加强柱,且加强柱的外侧分别与沥青混凝土层(46)和岩石层(44)的内侧浇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质土(42)的底部铺设有第二钢筋网(6),所述第二钢筋网(6)的厚度小于第一钢筋网(41)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1)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涂设有道路指示标志,且道路指示标志位于花坛(3)的外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