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8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基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修筑在良好的地质、水文、气候条件下的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也叫做线路下部结构。路基与桥梁、隧道相连,共同构成一条线路。路基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两种基本形式:路堤和路堑,俗称填方和挖方。铁路路基的作用是在路基面上直接铺设轨道结构。因此,路基是轨道的基础,它既承受轨道结构的重量,即静荷载,又同时承受列车行驶时通过轨道传播而来的动荷载。路基同轨道一起共同构成的这种线路结构是一种相对松散连结的结构形式,抵抗动荷载的能力弱。建造路基的材料,不论填或挖,主要是土石类散体材料,所以路基是一种土工结构。因而路基经常受到地质、水、降雨、气候、地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抵抗能力差。因此,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对于高速铁路,路基还应有合理的刚度,以保障列车高速行驶中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1821919169.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其基本描述为:该装置包括路面,所述路面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沥青上面层,所述沥青上面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沥青中面层,所述沥青中面层的下方设置有沥青下面层,所述沥青下面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沥青稳定碎石层。

基于上述专利描述,可以看出,类似现有的路基结构在进行施工时,用于加固路基侧边的防护架在施工时需进行现场浇筑,不便于施工和定位,且施工麻烦,施工效率较低。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以解决类似现有的路基结构在进行施工时,用于加固路基侧边的防护架在施工时需进行现场浇筑,不便于施工和定位,且施工麻烦,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包括路基本体防护架,上紧固脚;所述路基本体的两斜侧面上均竖向开设有上排水槽,且路基本体的两侧下方均设有一处下排水槽;所述防护架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两处下紧固脚,且下紧固脚固定连接在路基本体内;所述上紧固脚通过螺纹连接在防护架上方,且上紧固脚固定连接在路基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路基本体两侧倾斜面上开设有上紧固孔和下紧固孔,且上紧固孔和下紧固孔垂直与路基本体的侧面开设。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架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内部中空的拱形架体,且防护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处调节筒,调节筒的中间开设有调节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紧固脚固定连接在路基本体的后方槽内下端,且下紧固脚的末端设有锥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紧固脚的下端固定连接紧固锥端,且紧固锥端的上方固定环绕连接有四处防松卡爪,上紧固脚的中间设有螺杆结构的调节螺杆,上紧固脚的最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处六角旋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路基防护架上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主要体现在:本结构的防护架为中空的拱形架体,可大大减轻架体的重量,在架体的下方两侧固定连接有两处下紧固脚,防护架可通过下紧固脚固定在路基本体内,下紧固脚插进下紧固孔内,可增强连接稳固性,在防护架的上方还连接有一处上紧固脚,上紧固脚的末端设置成锥形的紧固锥端,在紧固锥端的后方设有防松卡爪,可起到上紧固脚的防松作用,按照合理的分布将防护架在路基本体两侧倾斜面上进行固定后,可使用六角旋紧件调节六角旋孔,旋转调节螺杆,调节螺杆通过与调节螺孔的螺纹连接对上紧固脚拉紧,进一步紧固防护架和路基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出,比现有的路基以及侧边防护结构上改进了防护结构,使路基的防护结构更便于施工,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护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架的后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节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紧固脚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路基本体;101、上紧固孔;102、下紧固孔;2、上排水槽;3、下排水槽;4、防护架;401、调节筒;4011、调节螺孔;5、上紧固脚;501、紧固锥端;5011、防松卡爪;502、调节螺杆;503、六角旋孔;6、下紧固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包括路基本体1防护架4,上紧固脚5;路基本体1的两斜侧面上均竖向开设有上排水槽2,且路基本体1的两侧下方均设有一处下排水槽3;防护架4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两处下紧固脚6,且下紧固脚6固定连接在路基本体1内;上紧固脚5通过螺纹连接在防护架4上方,且上紧固脚5固定连接在路基本体1内,路基本体1两侧倾斜面上开设有上紧固孔101和下紧固孔102,且上紧固孔101和下紧固孔102垂直与路基本体1的侧面开设,此结构的路基本体1如图2所示,在施工时,路基本体1上的上紧固孔101和下紧固孔102便于下紧固脚6和上紧固脚5插入,便于安装,且便于施工。

其中,防护架4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内部中空的拱形架体,且防护架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处调节筒401,调节筒401的中间开设有调节螺孔4011,便于在安装时通过下紧固脚6和上紧固脚5将防护架4固定在路基本体1上,固定连接后可在路基本体1表面种植绿植,起到加固、美观的作用。

其中,下紧固脚6固定连接在路基本体1的后方槽内下端,且下紧固脚6的末端设有锥端,此结构的下紧固脚6如图4所示,防护架4可通过下紧固脚6固定在路基本体1内,下紧固脚6插进下紧固孔102内,可增强连接稳固性。

其中,上紧固脚5的下端固定连接紧固锥端501,且紧固锥端501的上方固定环绕连接有四处防松卡爪5011,上紧固脚5的中间设有螺杆结构的调节螺杆502,上紧固脚5的最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处六角旋孔503,此结构的上紧固脚5如图5所示,上紧固脚5的末端设置成锥形的紧固锥端501,在紧固锥端501的后方设有防松卡爪5011,可起到上紧固脚5的防松作用,按照合理的分布将防护架4在路基本体1两侧倾斜面上进行固定后,可使用六角旋紧件调节六角旋孔503,旋转调节螺杆502,调节螺杆502通过与调节螺孔4011的螺纹连接对上紧固脚5拉紧,进一步紧固防护架4和路基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在路基本体1上进行施工,施工时,可将防护架4直接进行转运,防护架4为中空结构,可在运输过程中减轻重量,降低运输成本,在防护架4的上方还连接有一处上紧固脚5,上紧固脚5的末端设置成锥形的紧固锥端501,在紧固锥端501的后方设有防松卡爪5011,可起到上紧固脚5的防松作用,按照合理的分布将防护架4在路基本体1两侧倾斜面上进行固定后,可使用六角旋紧件调节六角旋孔503,旋转调节螺杆502,调节螺杆502通过与调节螺孔4011的螺纹连接对上紧固脚5拉紧,进一步紧固防护架4和路基之间的距离,在架体的下方两侧固定连接有两处下紧固脚6,防护架4可通过下紧固脚6固定在路基本体1内,下紧固脚6插进下紧固孔102内,可增强连接稳固性,可以看出,比现有的路基以及侧边防护结构上改进了防护结构,使路基的防护结构更便于施工,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本体(1)防护架(4),上紧固脚(5);所述路基本体(1)的两斜侧面上均竖向开设有上排水槽(2),且路基本体(1)的两侧下方均设有一处下排水槽(3);所述防护架(4)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两处下紧固脚(6),且下紧固脚(6)固定连接在路基本体(1)内;所述上紧固脚(5)通过螺纹连接在防护架(4)上方,且上紧固脚(5)固定连接在路基本体(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本体(1)两侧倾斜面上开设有上紧固孔(101)和下紧固孔(102),且上紧固孔(101)和下紧固孔(102)垂直与路基本体(1)的侧面开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4)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内部中空的拱形架体,且防护架(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处调节筒(401),调节筒(401)的中间开设有调节螺孔(40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紧固脚(6)固定连接在路基本体(1)的后方槽内下端,且下紧固脚(6)的末端设有锥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紧固脚(5)的下端固定连接紧固锥端(501),且紧固锥端(501)的上方固定环绕连接有四处防松卡爪(5011),上紧固脚(5)的中间设有螺杆结构的调节螺杆(502),上紧固脚(5)的最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处六角旋孔(50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新建路基固结沉降的路基结构,包括路基本体防护架,上紧固脚;所述路基本体的两斜侧面上均竖向开设有上排水槽,且路基本体的两侧下方均设有一处下排水槽;所述防护架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两处下紧固脚,且下紧固脚固定连接在路基本体内;所述上紧固脚通过螺纹连接在防护架上方,且上紧固脚固定连接在路基本体内;所述路基本体两侧倾斜面上开设有上紧固孔和下紧固孔,且上紧固孔和下紧固孔垂直与路基本体的侧面开设,调节螺杆通过与调节螺孔的螺纹连接对上紧固脚拉紧,进一步紧固防护架和路基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出,比现有的路基以及侧边防护结构上改进了防护结构,使路基的防护结构更便于施工,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江;顾振宇;崔海龙;张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46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