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打磨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主要干线的列车重量和行车密度不断增加,大规模客运专线不断建设,提高铁路运行舒适性、安全性是铁路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我国行车密度大、客运提速、货运重载、行车条件恶劣,火车对轨道结构破坏严重,钢轨表面易产生疲劳裂纹、剥落、肥边等及波浪磨耗等缺陷,对铁路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钢轨服役过程中的各种损伤和缺陷,保证行车安全,通常需要用到钢轨打磨装置对钢轨进行打磨维护。传统的钢轨打磨装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动方式,另一种是自动方式,其中手动方式的钢轨打磨装置由于打磨效率低以及劳动强度大等缺点,被自动方式的钢轨打磨装置逐渐取代;另外自动方式的钢轨打磨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但是其结构复杂,导致设备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较高,而且为了实现对钢轨的多角度打磨,现有技术的自动化钢轨打磨装置上集成有各式的角度调节机构,设备成本居高不下,应用范围较窄,难以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轨打磨装置,包括移动板、打磨单元和至少两个第一电缸,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电缸,至少两个第一电缸连接打磨单元,所述移动板带动打磨单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在至少两个第一电缸的动作同步时,打磨单元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在至少两个第一电缸的动作不同步时,打磨单元发生偏转,以实现对钢轨的多角度打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还包括框板,所述移动板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框板上,至少两个第一电缸穿过所述框板。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还包括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带动移动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位移组件包括第二电缸、电缸固定板和连接块a,所述电缸固定板设于移动板上,在所述电缸固定板上设有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伸缩端连接连接块a,所述连接块a设于框板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还包括导向限位组件,所述导向限位组件设于框板与移动板之间。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导向限位组件包括导轨和滑块,导轨设于框板上,滑块可移动的设于导轨上,滑块连接移动板。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还包括连接组件,至少两个第一电缸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打磨单元。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至少两个连接块b,至少两个连接块b设于连接板上,至少两个连接块b与至少两个第一电缸的伸缩端相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打磨单元包括驱动源和打磨头,驱动源设于连接板上,驱动源的驱动端贯穿连接板,驱动源传动连接打磨头。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两个第一电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电缸呈竖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由电缸驱动进行钢轨的打磨,打磨单元能够进行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移动以及以钢轨横截面为轴心的转动,以实现对钢轨的多角度打磨,以及实现对钢轨从内侧到外侧的大范围打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打磨效果,设备成本低,易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移动板;2、打磨单元;21、驱动源;22、打磨头;3、第一电缸;4、框板;51、第二电缸;52、电缸固定板;53、连接块a;61、导轨;62、滑块;71、连接板;72、连接块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钢轨打磨装置,包括框板4、位移组件、移动板1、打磨单元2和至少两个第一电缸3,移动板1设于框板4上,位移组件带动移动板1在框板4上做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移动板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电缸3,至少两个第一电缸3穿过框板4,至少两个第一电缸3连接打磨单元2,移动板1带动打磨单元2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在至少两个第一电缸3的动作同步时,打磨单元2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在至少两个第一电缸3的动作不同步时,打磨单元2发生偏转,也就是说以钢轨横截面为轴心进行转动,如此打磨单元2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移动以及以钢轨横截面为轴心的转动,以实现对钢轨的多角度打磨。
作为进一步细化的方案以及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位移组件包括第二电缸51、电缸固定板52和连接块a53,电缸固定板52设于移动板1上,在电缸固定板52上设有第二电缸51,第二电缸51横向设于移动板1上,第二电缸51的伸缩端连接连接块a53,优选的,连接块a53为鱼眼连接座,鱼眼连接座设于框板4上,如此第二电缸51通过其伸缩端的伸长和缩短带动移动板1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整个打磨单元2沿着钢轨进行横向运动。
还有至少两个第一电缸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电缸3呈竖直设置,两个第一电缸3固定在移动板1上,两个第一电缸3的伸缩端分别和打磨单元2相连接,更具体的说,本实施例还包括连接组件,至少两个第一电缸3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打磨单元2,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71和至少两个连接块b72,优选的,至少两个连接块b7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块b72为鱼眼连接座,鱼眼连接座设于连接板71上,且两个鱼眼连接座与两个第一电缸3的伸缩端相连接;还有打磨单元2包括驱动源21和打磨头22,优选的,驱动源21为打磨电机,打磨电机设于连接板71上,打磨电机的驱动端贯穿连接板71,驱动源21传动连接打磨头22,当两个第一电缸3同时动作且两个第一电缸3的伸缩量相同时,打磨单元2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当两个第一电缸3中一缸动作一缸不动作或两个第一电缸3的伸缩量不相同时,打磨单元2发生偏转,以钢轨横截面为轴心进行转动,实现对钢轨从内侧到外侧的大范围打磨。
总结来看,一个第二电缸51和两个第一电缸3相互协调动作,由三个电缸控制打磨单元2两个方向的移动和一个方向的转动,精度高、节能、干净、刚度高、抗冲击力强。
考虑到移动板1位移的稳定性。本实施例还包括导向限位组件,导向限位组件设于框板4与移动板1之间,优选的,导向限位组件包括导轨61和滑块62,导轨61设于框板4上,滑块62可移动的设于导轨61上,滑块62连接移动板1,如此移动板1能够稳定的在框板4上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当然本实施例还包括其他结构的导向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由电缸驱动进行钢轨的打磨,打磨单元能够进行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移动以及以钢轨横截面为轴心的转动,以实现对钢轨的多角度打磨,以及实现对钢轨从内侧到外侧的大范围打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打磨效果,设备成本低,易于普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1.一种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板、打磨单元和至少两个第一电缸,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电缸,至少两个第一电缸连接打磨单元,所述移动板带动打磨单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在至少两个第一电缸的动作同步时,打磨单元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在至少两个第一电缸的动作不同步时,打磨单元发生偏转,以实现对钢轨的多角度打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板,所述移动板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框板上,至少两个第一电缸穿过所述框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带动移动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组件包括第二电缸、电缸固定板和连接块a,所述电缸固定板设于移动板上,在所述电缸固定板上设有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伸缩端连接连接块a,所述连接块a设于框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限位组件,所述导向限位组件设于框板与移动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组件包括导轨和滑块,导轨设于框板上,滑块可移动的设于导轨上,滑块连接移动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至少两个第一电缸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打磨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至少两个连接块b,至少两个连接块b设于连接板上,至少两个连接块b与至少两个第一电缸的伸缩端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单元包括驱动源和打磨头,驱动源设于连接板上,驱动源的驱动端贯穿连接板,驱动源传动连接打磨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第一电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电缸呈竖直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