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尤其是一种继电器绝缘头盖。
背景技术:
继电器主要包括绝缘头盖、与绝缘头盖配合的外壳、设在外壳内的线圈架、与线圈架配合的铁芯和设在绝缘头盖上的触片组件。为增大铁芯的磁通量,有的继电器产品会在线圈架与绝缘头盖之间设置金属的引磁板,引磁板通常依靠绝缘头盖来压紧,由于制造或装配带来的误差,目前的绝缘头盖往往无法精确的压紧引磁板,从而导致线圈架松动,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继电器绝缘头盖,能够压紧引磁板,从而防止线圈架松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绝缘头盖,包括塑料本体,所述塑料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顶压立柱,所述顶压立柱与塑料本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顶压立柱的下端呈锥型。本实用新型原理:绝缘头盖的底部增加压顶立柱,压顶立柱与塑料本体一体成型,不但简化制造工艺,而且塑料件可塑性强,能够通过挤压变形的方式使顶压立柱压紧引磁板;另外,顶压立柱的下端呈锥型,锥型部位与引磁板接触面积小,避免面接触的不平整带来压力不均匀的问题;锥型部位面积小,所以其发生形变的能力更强,更容易使各个顶压立柱保持相同的压力。
作为改进,一共设有四个顶压立柱,四个顶压立柱呈矩形分布。
作为改进,所述塑料本体的底部两侧设有凸台,两凸台之间形成安装触片的容置槽,所述顶压立柱设在凸台上。
作为改进,所述塑料本体的底部边缘设有与外壳连接的环形衔接部,所述环形衔接部的开口端呈锥型。
作为改进,所述塑料本体的底部设有供绕线插针穿过的锥形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绝缘头盖的底部增加压顶立柱,压顶立柱与塑料本体一体成型,不但简化制造工艺,而且塑料件可塑性强,能够通过挤压变形的方式使顶压立柱压紧引磁板;
2、顶压立柱的下端呈锥型,锥型部位与引磁板接触面积小,避免面接触的不平整带来压力不均匀的问题;
3、锥型部位面积小,所以其发生形变的能力更强,更容易使各个顶压立柱保持相同的压力;
4、继电器通常依靠人工进行装配,在塑料本体的底部设有锥形孔,方便绕线插针穿过,从而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继电器剖视图。
图2为绝缘头盖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继电器绝缘头盖与继电器外壳配合,将线圈架8和引磁板4等部件进行封装。继电器绝缘头盖包括塑料本体1,所述塑料本体1的底部两侧设有凸台6,两凸台6之间形成安装触片的容置槽,所述凸台6上设有若干顶压立柱2,所述顶压立柱2与塑料本体1一体注塑成型;本实施例中一共设有四根顶压立柱2,两侧凸台6分别设有两根,且四个顶压立柱2呈矩形分布,因此能在引磁板4上形成四个压点,四个压点对引磁板4的平衡度好;所述顶压立柱2的下端呈锥型,顶压立柱2的长度稍大于引磁板4与凸台6之间的间距,确保顶压立柱2的锥型部位置能够与引磁板4接触。所述塑料本体1的底部边缘设有与外壳连接的环形衔接部3,所述环形衔接部3的开口端呈锥型,绝缘头盖与外壳配合时,环形衔接部3需要插入外壳5内,开口端呈锥型可以方便环形衔接部3的插入。所述塑料本体1的底部设有供绕线插针穿过的锥形孔7,锥形孔7的小端直径大致与绕线插针直径相同,不仅可以供绕线插针穿出绝缘头盖的顶部进行接线,而且可以限制绕线插针摆动;继电器通常依靠人工进行装配,在塑料本体1的底部设有锥形孔7,通过锥形孔7的斜面引导,方便线圈架8上的绕线插针穿过,从而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原理:绝缘头盖的底部增加压顶立柱,压顶立柱与塑料本体1一体成型,不但简化制造工艺,而且塑料件可塑性强,能够通过挤压变形的方式使顶压立柱2压紧引磁板4;另外,顶压立柱2的下端呈锥型,锥型部位与引磁板4接触面积小,避免面接触的不平整带来压力不均匀的问题;锥型部位面积小,所以其发生形变的能力更强,更容易使各个顶压立柱2保持相同的压力。
1.一种继电器绝缘头盖,包括塑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顶压立柱,所述顶压立柱与塑料本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顶压立柱的下端呈锥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绝缘头盖,其特征在于:一共设有四个顶压立柱,四个顶压立柱呈矩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绝缘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本体的底部两侧设有凸台,两凸台之间形成安装触片的容置槽,所述顶压立柱设在凸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绝缘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本体的底部边缘设有与外壳连接的环形衔接部,所述环形衔接部的开口端呈锥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绝缘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本体的底部设有供绕线插针穿过的锥形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