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0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设备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采用的是顶端加绝缘子固定的结构,构造复杂,零部件较多,不利于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且安装麻烦,因此大大增加了投入成本,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所述结构装配方便、成本低、可靠性高,有利于高压开关设备的生产制造及安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包括支撑绝缘子、连接导体、导向环、弹簧触指、静触头,所述连接导体的一端外套接有支撑绝缘子,所述连接导体的另一端插设在双动灭弧室静触头内,所述连接导体与双动灭弧室静触头接触的位置设有两个导向环,所述两个导向环之间设有弹簧触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绝缘子固定在断路器外壳上,所述断路器外壳位于支撑连接结构的一侧设有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可应用于252kv电压等级的高压开关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述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构造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有利于高压开关设备的生产制造及安装。通过将连接导体、弹簧触指、导向环、静触头组合在一起,既能实现导体连接又能实现断路器静端支撑,只利用一个生产加工工艺简单且可靠性高的新结构代替了原有结构复杂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外壳,2-支撑绝缘子,3-连接导体,4-导向环,5-弹簧触指,6-静触头,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一种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包括支撑绝缘子2、连接导体3、导向环4、弹簧触指5、静触头6,所述连接导体3的一端外套接有支撑绝缘子2,所述连接导体3的另一端插设在双动灭弧室静触头6内,所述连接导体3与双动灭弧室静触头6接触的位置设有两个导向环4,所述两个导向环4之间设有弹簧触指5。所述支撑绝缘子2固定在断路器外壳1上,所述断路器外壳1位于支撑连接结构的一侧设有盖板7。

所述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可应用于252kv电压等级的高压开关设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绝缘子(2)、连接导体(3)、导向环(4)、弹簧触指(5)、静触头(6),所述连接导体(3)的一端外套接有支撑绝缘子(2),所述连接导体(3)的另一端插设在双动灭弧室静触头(6)内,所述连接导体(3)与双动灭弧室静触头(6)接触的位置设有两个导向环(4),所述两个导向环(4)之间设有弹簧触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绝缘子(2)固定在断路器外壳(1)上,所述断路器外壳(1)位于支撑连接结构的一侧设有盖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可应用于252kv电压等级的高压开关设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包括支撑绝缘子、连接导体、导向环、弹簧触指、静触头,所述连接导体的一端外套接有支撑绝缘子,所述连接导体的另一端插设在双动灭弧室静触头内,所述连接导体与双动灭弧室静触头接触的位置设有两个导向环,所述两个导向环之间设有弹簧触指。所述断路器静端用支撑连接结构构造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达驰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47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