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1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摄像机,把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光电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在一些重要的场所,需要提高安防能力,不仅需要人工保持基本的安防保障,还需要借助监控装置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控,传统的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无法对摄像头进行有效的角度调节,监控的面积有限,无法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测,若要对监控的场所进行完全覆盖,需要增加安装的监控装置,就会提高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解决了传统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无法对周围进行全方位监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顶部的正面嵌设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栓接有摄像头本体,所述固定盒的内腔设置有摆动机构,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扇形齿轮、活动框、第一齿条板、第二齿条板、第三齿条板和齿轮,所述固定盒内腔的顶部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扇形齿轮,所述固定盒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栓接有第一齿条板和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一齿条板和第二齿条板均与扇形齿轮啮合,所述活动框的正面栓接有第三齿条板,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底部贯穿第一轴承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固定盒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背面与第三齿条板的正面啮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转盘、固定杆和连接杆,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右侧栓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左侧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杆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顶部与安装座底部右侧的正面栓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盒内腔底部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贯穿第一滑槽并与活动框底部的两侧栓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底部的中心处环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腔的四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贯穿第二滑槽并与固定盒的顶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左侧栓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右侧与连接杆的左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栓接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位于摄像头本体的外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扇形齿轮、活动框、第一齿条板、第二齿条板、第三齿条板和齿轮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带动第一旋转轴进行转动,方便对摄像头本体进行转动,加大摄像头本体监控的范围,通过第二电机、转盘、固定杆和连接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进行上下摇动,提高摄像头本体监控的全面性,解决了传统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无法对周围进行全方位监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活动框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活动框发生位移,造成第一齿条板和第二齿条板与扇形齿轮滑脱,同时辅助活动框进行左右进行移动,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箱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第一旋转轴发生晃动,同时辅助固定箱进行转动,通过限位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连接杆进行限位,防止连接杆与固定杆滑脱,通过防护盒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固定盒的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固定盒的结构右视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固定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号:1、固定盒;2、第一旋转轴;3、安装座;4、摄像头本体;5、摆动机构;51、第一电机;52、扇形齿轮;53、活动框;54、第一齿条板;55、第二齿条板;56、第三齿条板;57、齿轮;6、固定箱;7、调节机构;71、第二电机;72、转盘;73、固定杆;74、连接杆;8、第一滑槽;9、第一滑块;10、第二滑槽;11、第二滑块;12、防护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固定盒的结构俯视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固定盒的结构右视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固定箱的结构剖视图,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包括固定盒1,所述固定盒1顶部的正面嵌设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2,所述第一旋转轴2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顶部栓接有摄像头本体4,所述固定盒1的内腔设置有摆动机构5,所述第一旋转轴2的表面栓接有固定箱6,所述固定箱6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7。

所述摆动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1、扇形齿轮52、活动框53、第一齿条板54、第二齿条板55、第三齿条板56和齿轮57,所述固定盒1内腔的顶部栓接有第一电机51,所述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栓接有扇形齿轮52,所述固定盒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框53,所述活动框53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栓接有第一齿条板54和第二齿条板55,所述第一齿条板54和第二齿条板55均与扇形齿轮52啮合,所述活动框53的正面栓接有第三齿条板56,所述第一旋转轴2的底部贯穿第一轴承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固定盒1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旋转轴2的表面栓接有齿轮57,所述齿轮57的背面与第三齿条板56的正面啮合,通过第一电机51、扇形齿轮52、活动框53、第一齿条板54、第二齿条板55、第三齿条板56和齿轮57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带动第一旋转轴2进行转动,方便对摄像头本体4进行转动,加大摄像头本体4监控的范围。

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第二电机71、转盘72、固定杆73和连接杆74,所述固定箱6内腔的右侧栓接有第二电机71,所述第二电机71的输出轴栓接有转盘72,所述转盘72左侧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杆73,所述固定杆7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74,所述连接杆74远离固定杆73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顶部与安装座3底部右侧的正面栓接,通过第二电机71、转盘72、固定杆73和连接杆7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4进行上下摇动,提高摄像头本体4监控的全面性。

所述固定盒1内腔底部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第一滑槽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的顶部贯穿第一滑槽8并与活动框53底部的两侧栓接,通过第一滑槽8和第一滑块9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活动框53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活动框53发生位移,造成第一齿条板54和第二齿条板55与扇形齿轮52滑脱,同时辅助活动框53进行左右进行移动。

所述固定箱6内腔底部的中心处环形开设有第二滑槽10,所述第二滑槽10内腔的四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的底部贯穿第二滑槽10并与固定盒1的顶部栓接,通过第二滑槽10和第二滑块11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固定箱6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第一旋转轴2发生晃动,同时辅助固定箱6进行转动。

所述固定杆73的左侧栓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右侧与连接杆74的左侧活动连接,通过限位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连接杆74进行限位,防止连接杆74与固定杆73滑脱。

所述安装座3的顶部栓接有防护盒12,所述防护盒12位于摄像头本体4的外侧,通过防护盒12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4进行防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打开第一电机51,随后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带动扇形齿轮52转动,随后扇形齿轮52与第一齿条板54向左侧移动,同时第一齿条板54带动活动框53向左侧移动,随后扇形齿轮52转动与第一齿条板54脱落,同时扇形齿轮52与第二齿条板55啮合并带动第二齿条板55向右侧移动,随后第二齿条板55带动活动框53向右侧移动,此时活动框53进行左右移动,随后活动框53带动第三齿条板56进行左右移动,同时第三齿条板56带动齿轮57进行转动,随后齿轮57带动第一旋转轴2进行转动,同时第一旋转轴2带动安装座3进行转动,随后安装座3带动摄像头本体4进行转动,同时使用者打开第二电机71,随后第二电机71的输出轴带动转盘72旋转,同时转盘72带动固定杆73进行转动,随后固定杆73带动连接杆74进行上下移动,同时连接杆74带动安装座3上下晃动,随后安装座3带动摄像头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周围进行全方位监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51、扇形齿轮52、活动框53、第一齿条板54、第二齿条板55、第三齿条板56和齿轮57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带动第一旋转轴2进行转动,方便对摄像头本体4进行转动,加大摄像头本体4监控的范围,通过第二电机71、转盘72、固定杆73和连接杆7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4进行上下摇动,提高摄像头本体4监控的全面性,解决了传统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无法对周围进行全方位监控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包括固定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顶部的正面嵌设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2),所述第一旋转轴(2)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顶部栓接有摄像头本体(4),所述固定盒(1)的内腔设置有摆动机构(5),所述第一旋转轴(2)的表面栓接有固定箱(6),所述固定箱(6)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1)、扇形齿轮(52)、活动框(53)、第一齿条板(54)、第二齿条板(55)、第三齿条板(56)和齿轮(57),所述固定盒(1)内腔的顶部栓接有第一电机(51),所述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栓接有扇形齿轮(52),所述固定盒(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框(53),所述活动框(53)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栓接有第一齿条板(54)和第二齿条板(55),所述第一齿条板(54)和第二齿条板(55)均与扇形齿轮(52)啮合,所述活动框(53)的正面栓接有第三齿条板(56),所述第一旋转轴(2)的底部贯穿第一轴承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固定盒(1)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旋转轴(2)的表面栓接有齿轮(57),所述齿轮(57)的背面与第三齿条板(56)的正面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第二电机(71)、转盘(72)、固定杆(73)和连接杆(74),所述固定箱(6)内腔的右侧栓接有第二电机(71),所述第二电机(71)的输出轴栓接有转盘(72),所述转盘(72)左侧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杆(73),所述固定杆(7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74),所述连接杆(74)远离固定杆(73)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顶部与安装座(3)底部右侧的正面栓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内腔底部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第一滑槽(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的顶部贯穿第一滑槽(8)并与活动框(53)底部的两侧栓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6)内腔底部的中心处环形开设有第二滑槽(10),所述第二滑槽(10)内腔的四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的底部贯穿第二滑槽(10)并与固定盒(1)的顶部栓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73)的左侧栓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右侧与连接杆(74)的左侧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的顶部栓接有防护盒(12),所述防护盒(12)位于摄像头本体(4)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顶部的正面嵌设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栓接有摄像头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扇形齿轮、活动框、第一齿条板、第二齿条板、第三齿条板和齿轮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带动第一旋转轴进行转动,方便对摄像头本体进行转动,加大摄像头本体监控的范围,通过第二电机、转盘、固定杆和连接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摄像头本体进行上下摇动,提高摄像头本体监控的全面性,解决了传统无线智能安防监控装置无法对周围进行全方位监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清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1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48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