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及其防潮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26



1.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及其防潮方法,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放置在房间内的家具,由于天气因素、位置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会因墙体潮湿而使得家具潮湿、腐烂,从而会造成家具内部的物品的损坏,目前,主要是在家具外壁上涂防水胶或者防水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以及天气因素(例如干燥使得防水胶或者防水漆脱落),防水胶和防水漆的防水效果差,且维护起来较为麻烦,为此针对上述方案,设计一种防潮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及的技术问题,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开设u型槽,所述u型槽内部放置家具,所述u型槽的内部和家具外侧壁之间依次设有支撑骨架、防潮结构和冷却管;所述防潮结构包括钢丝外壳、连接管和软管,所述钢丝外壳、连接管和软管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所述软管内设有生石灰,所述连接管的内部与软管相连通;所述冷却管的一侧套接在钢丝外壳的外壁一侧,所述冷却管的另一侧与墙体相接触,所述支撑骨架的一侧与钢丝外壳相接触,所述支撑骨架的另一侧与家具相接触;所述软管的一端还通过锁止组件与u型槽相固定。
4.需要说明的是:钢丝外壳为网状外壳。
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生石灰利用无纺布包裹装入软管中。
6.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冷却管与家庭供水管路相连通。
7.需要说明的是:冷却管的一端与家庭供水管路相连通,另一端还与家庭供水管路相连通,使得进入冷却管中的水经过家庭供水管路和冷却管能形成一个循环,为此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升水的利用最大化。
8.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家具的外侧壁上还设有防水胶。
9.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支撑骨架为吸水海绵。
10.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软管套入连接管中,且所述软管与连接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连接管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间隙相连通,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与钢丝外壳上的空隙相连通。
11.作为优选实例,所述u型槽的内部设有铁板,所述连接管的端部与铁板相固定,所述软管的一端设有电磁铁,当软管塞入连接管内部直到位于连接管的端部时,此时所述电磁铁通过软管上的通道和连接管上的通道与铁板相接触,并当电磁铁通电时,此时所述电磁铁吸附在铁板上。
12.需要说明的是,电磁铁上的导线绕接在软管的外侧,且一端通过连接管插在墙体上的插座,以此在电磁铁和软管进入连接管内部时,使得导线不要发生缠绕而造成通电不畅的情况。
13.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锁止组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软管相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连接管上。
14.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的防潮方法,其步骤主要如下:s1、首先将装有生石灰的软管塞入连接管中,且直到软管上的电磁铁与铁板相接触,此时对电磁铁通电,使得电磁铁吸附在铁板上,另外再通过连接杆将软管锁在连接管上;s2、然后通过家庭供水管路对冷却管进行供水;s3、当家具因潮湿而产生水汽时,首先通过防水胶进行一次防水、其次采用吸水海绵进行吸水、再者采用装在软管中的生石灰与水接触时产生大量的热来进行吸水;s4、待利用一段时间后,拧松螺丝,对电磁铁进行断电,使得软管从连接管中分离,从而可更换软管内的废料。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主要为了解决将家具长期放置在房间内,而与墙体接触时所带来的潮湿问题,通过防水胶进行一次防水、其次采用吸水海绵进行吸水、再者采用装在软管中的生石灰与水接触时产生大量的热来进行吸水的三重吸水方式,使得家具放在墙体时,潮湿程度降低,从而有效延长家具的使用年限,以及家具内物品的存放时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防潮结构和冷却管所组成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墙体1、支撑骨架2、冷却管3、连接杆4、钢丝外壳5、连接管6、软管7、通孔8、铁板9、电磁铁10、家具11。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9.实施例一如图1

4所示,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上开设u型槽,u型槽内部放置家具11,u型槽的内部和家具11外侧壁之间依次设有支撑骨架2、防潮结构和冷却管3;防潮结构包括钢丝外壳5、连接管6和软管7,钢丝外壳5、连接管6和软管7从外到内依次设置,软管7内设有生石灰,连接管6的内部与软管7相连通;冷却管3的一侧套接在钢丝外壳5的外壁一侧,冷却管3的另一侧与墙体1相接触,支撑骨架2的一侧与钢丝外壳5相接触,支撑骨架2的另一侧与家具11相接触;软管7的一端还通过锁止组件与u型槽相固定。
20.冷却管3与家庭供水管路相连通。
21.家具11的外侧壁上还设有防水胶。
22.支撑骨架2为吸水海绵。
23.软管7套入连接管6中,且软管7与连接管6之间留有间隙,连接管6上还开设有通孔8,通孔8与间隙相连通,通孔的另一端与钢丝外壳5上的空隙相连通。
24.u型槽的内部设有铁板9,连接管6的端部与铁板9相固定,软管7的一端设有电磁铁10,当软管7塞入连接管6内部直到位于连接管6的端部时,此时电磁铁10通过软管7上的通道和连接管6上的通道与铁板9相接触,并当电磁铁10通电时,此时电磁铁10吸附在铁板9上。
25.锁止组件为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一端与软管7相固定,连接杆4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连接管6上。
26.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的防潮方法,其步骤主要如下:s1、首先将装有生石灰的软管7塞入连接管6中,且直到软管7上的电磁铁10与铁板9相接触,此时对电磁铁10通电,使得电磁铁10吸附在铁板9上,另外再通过连接杆4将软管7锁在连接管6上;s2、然后通过家庭供水管路对冷却管3进行供水;s3、当家具11因潮湿而产生水汽时,首先通过防水胶进行一次防水、其次采用吸水海绵进行吸水、再者采用装在软管7中的生石灰与水接触时产生大量的热来进行吸水;s4、待利用一段时间后,拧松螺丝,对电磁铁10进行断电,使得软管7从连接管6中分离,从而可更换软管7内的废料。
27.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家具11主要为挂衣橱、挂衣柜、鞋柜中的一种。
28.工作原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开设u型槽,所述u型槽内部放置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内部和家具外侧壁之间依次设有支撑骨架、防潮结构和冷却管;所述防潮结构包括钢丝外壳、连接管和软管,所述钢丝外壳、连接管和软管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所述软管内设有生石灰,所述连接管的内部与软管相连通;所述冷却管的一侧套接在钢丝外壳的外壁一侧,所述冷却管的另一侧与墙体相接触,所述支撑骨架的一侧与钢丝外壳相接触,所述支撑骨架的另一侧与家具相接触;所述软管的一端还通过锁止组件与u型槽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与家庭供水管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具的外侧壁上还设有防水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为吸水海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套入连接管中,且所述软管与连接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连接管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间隙相连通,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与钢丝外壳上的空隙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内部设有铁板,所述连接管的端部与铁板相固定,所述软管的一端设有电磁铁,当软管塞入连接管内部直到位于连接管的端部时,此时所述电磁铁通过软管上的通道和连接管上的通道与铁板相接触,并当电磁铁通电时,此时所述电磁铁吸附在铁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软管相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连接管上。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的防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主要如下:s1、首先将装有生石灰的软管塞入连接管中,且直到软管上的电磁铁与铁板相接触,此时对电磁铁通电,使得电磁铁吸附在铁板上,另外再通过连接杆将软管锁在连接管上;s2、然后通过家庭供水管路对冷却管进行供水;s3、当家具因潮湿而产生水汽时,首先通过防水胶进行一次防水、其次采用吸水海绵进行吸水、再者采用装在软管中的生石灰与水接触时产生大量的热来进行吸水;s4、待利用一段时间后,拧松螺丝,对电磁铁进行断电,使得软管从连接管中分离,从而可更换软管内的废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中家具用防潮结构及其防潮方法,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它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开设U型槽,所述U型槽内部放置家具,所述U型槽的内部和家具外侧壁之间依次设有支撑骨架、防潮结构和冷却管;所述防潮结构包括钢丝外壳、连接管和软管。本装置主要为了解决将家具长期放置在房间内,而与墙体接触时所带来的潮湿问题,通过防水胶进行一次防水、其次采用吸水海绵进行吸水、再者采用装在软管中的生石灰与水接触时产生大量的热来进行吸水的三重吸水方式,使得家具放在墙体时,潮湿程度降低,从而有效延长家具的使用年限,以及家具内物品的存放时间。以及家具内物品的存放时间。以及家具内物品的存放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许亚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美勒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3
技术公布日:2021/6/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500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