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装置及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及加工用变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代社会竞争在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上肢外伤人数不断增加,提高这些患者的康复程度,提高病后的生活质量是康复医学领域近几年关心的问题,通过证实采用康复训练是治疗肢体障碍的重要手段。
3.国内各医疗机构近几年不断增加康复医疗方面的投入,由于安全性、设备的先进性等原因,目前的康复医疗器械以进口设备居多。现有技术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时,多采用绑带或固定装置对伤者的胳膊进行固定,该形式在伤者的康复训练中,会因为伤者的肌无力或不变用力的情况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在对该装置进行加工时,属于批量加工输送,输送过程中需要循环输送,循环输送时,会因为输送带拐角处的循环端造成占地面积过大,使用不方便的现象,同时输送过程中无法实现定量输送。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可以有效实现对伤者肘关节的保护支撑,同时能够对其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实现有效康复训练,在对该装置进行生产时,能够有效提高其定量输送效率,保证其后续的包装输送质量。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通过转动行程限位装置连接下固定架,且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上均安装有固定件,所述行程限位装置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限位组件,所述上连接件固定连接上固定架,所述下连接件固定连接下固定架,且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轴、限位块和底座,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和底座相交处,所述底座侧面设有安装块,所述限位块侧面设有缓冲头安装孔,所述缓冲头安装孔内部设有缓冲头;所述上连接件一端安装有转动孔和转动孔主体,所述转动孔设置于所述转动孔主体中心,所述转动孔与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所述转动孔外侧设有角度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孔内部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凸起,所述转动孔主体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对应设置的避障槽;所述角度调节孔上设有调节块,且所述调节块与角度调节孔相对应,所述调节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块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两侧。
7.根据本发明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内侧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缓冲海绵或缓冲橡胶,所述固定件为绑带或固定绳。
8.根据本发明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所述转动轴顶部设有卡环槽,所述卡环槽距离所述底座的高度与所述转动孔主体厚度相同,所述卡环槽内部设有卡环,所述缓冲头安
装孔内部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头设置于所述缓冲弹簧顶部,所述缓冲头可沿所述缓冲头安装孔轴向滑动。
9.根据本发明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所述调节块顶部设有按钮,所述调节块侧面活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活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顶部与所述按钮铰接,所述按钮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按钮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10.根据本发明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配合,所述调节块可沿所述角度调节孔滑动,所述固定块底部略高于所述底座顶面。
11.根据本发明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所述卡环顶部设有拆卸孔,所述角度调节孔为以转动孔圆心为圆心的两个半圆环结构,所述两个半圆环结构中间设有阻隔肋。
12.根据本发明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材质为不锈钢,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材质为弹性橡胶。
13.用于加工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变向输送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传送带和位于传送带一侧的定量变向移动装置,所述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且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定量变向移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上的存储箱,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位于固定板上的固定座、传动组件和限位装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安装有相啮合的锥齿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轮、第二限位轮和连接杆,所述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上套接有旋转件,所述连接杆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所述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主动轴,另一端活动连接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一端轴接支撑板;所述存储箱包括底板、侧板和挡板,所述底板倾斜设置,且所述侧板环设底板边侧,所述侧板上设有出料口,所述挡板活动连接侧板,且所述挡板位于出料口处,所述侧板一侧安装有固定孔,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固定孔相匹配的通孔,且所述固定孔内安装有插销,所述挡板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且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上安装有相啮合的直齿轮,所述挡板下方安装有限位柱,所述侧板上设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弧形限位槽。
14.根据本发明的变向输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带端部位于存储箱中心上方,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之间的距离长度小于连接杆的总长度,所述限位装置安装有两个,且两个限位装置呈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下方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边侧和底侧分别连接两个限位装置的从动杆,所述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均为齿轮,且所述第二限位轮直径是第一限位轮直径的二分之一,所述旋转件为旋转链条,所述第一限位轮固定连接固定座,所述从动轴穿过第一限位轮,且活动连接第一限位轮。
15.根据本发明的变向输送装置,所述底板表面为光滑表面,且所述底板表面涂有润滑材料,所述直齿轮包括左直齿轮和右直齿轮,且所述左直齿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直齿轮通过固定轴连接侧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槽,且所述存储箱底部卡接滑槽。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通过转动行程限位装置连接下固定架,且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上均安装有固定件,所述行程限位装置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限位组件,所述上连接件固定连接上固定架,所述下连接件固定连接下固定架,且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轴、限位块和底座,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限位块设置于
所述转动轴和底座相交处,所述底座侧面设有安装块,所述限位块侧面设有缓冲头安装孔,所述缓冲头安装孔内部设有缓冲头,通过限位组件实现对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位置的限定,保证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在活动过程中的位置,对其进行有效限定,保证后续的康复训练效果;所述上连接件一端安装有转动孔和转动孔主体,所述转动孔设置于所述转动孔主体中心,所述转动孔与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所述转动孔外侧设有角度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孔内部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凸起,所述转动孔主体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对应设置的避障槽,通过转动孔和转动孔主体实现对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角度的有效限定调节,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针对伤者不同程度的防护;所述角度调节孔上设有调节块,且所述调节块与角度调节孔相对应,所述调节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块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两侧,通过调节块实现对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角度的调节,同时便于实现对两者之间位置角度的限定,保证其能够实现有效限定,提高其工作稳定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有效实现对伤者肘关节的保护支撑,同时能够对其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实现有效康复训练,在对该装置进行生产时,能够有效提高其定量输送效率,保证其后续的包装输送质量。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中转动行程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的转动轴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的限位块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的转动孔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的调节块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的卡环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发明中变向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发明中定量变向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本发明中支撑板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是本发明中存储箱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2是本发明中挡板与直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29.在图中,1
‑
转动轴组件,101
‑
底座,102
‑
转动轴,103
‑
卡环槽,104
‑
限位块,105
‑
缓冲头,106
‑
缓冲弹簧,21
‑
上连接件,22
‑
下连接件,23
‑
上固定架,24
‑
下固定架,25
‑
固定件,3
‑
转动孔组件,301
‑
转动孔主体,302
‑
凸起,303
‑
阻隔肋,304
‑
角度调节孔,305
‑
转动孔套,306
‑
转动孔,4
‑
调节块,401
‑
调节块主体,402
‑
固定块,403
‑
空腔,404
‑
连杆,405
‑
推杆,406
‑
固定块安装孔,407
‑
按钮,408
‑
按钮顶板,409
‑
复位弹簧,410
‑
支撑板,5
‑
卡环,501
‑
卡环主体,502
‑
卡环拆卸孔,61
‑
第一传送带,62
‑
第二传送带,7
‑
定量变向移动装置,711
‑
固定板,712
‑
固定座,713
‑
主动轴,714
‑
从动轴,715
‑
锥齿轮,72
‑
支撑板,721
‑
滑槽,722
‑
通孔,731
‑
第一限位轮,732
‑
第二限位轮,733
‑
主动杆,734
‑
从动杆,74
‑
支架,75
‑
旋转件,81
‑
底板,82
‑
侧板,83
‑
固定轴,84
‑
固定孔,85
‑
弧形限位槽,911
‑
左挡板,912
‑
右挡板,92
‑
直齿轮,93
‑
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2.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3.参见图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固定架23和下固定架24,所述上固定架23通过转动行程限位装置连接下固定架24,且所述上固定架23和下固定架24上均安装有固定件25,所述行程限位装置包括上连接件21、下连接件22和限位组件,所述上连接件21固定连接上固定架23,所述下连接件22固定连接下固定架24,且所述上连接件21和下连接件22之间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轴102、限位块104和底座101,所述转动轴102设置于所述底座101顶部,所述限位块104设置于所述转动轴102和底座101相交处,所述底座101侧面设有安装块,所述限位块104侧面设有缓冲头安装孔,所述缓冲头安装孔内部设有缓冲头105,通过限位组件实现对上连接件21和下连接件22位置的限定,保证上连接件21和下连接件22在活动过程中的位置,对其进行有效限定,保证后续的康复训练效果;所述上连接件21一端安装有转动孔306和转动孔主体301,所述转动孔306设置于所述转动孔主体301中心,所述转动孔306与所述转动轴102对应设置,所述转动孔306外侧设有角度调节孔304,所述角度调节孔304内部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凸起302,所述转动孔主体301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块104对应设置的避障槽,通过转动孔306和转动孔主体301实现对上连接件21和下连接件22角度的有效限定调节,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针对伤者不同程度的防护;所述角度调节孔304上设有调节块4,且所述调节块4与角度调节孔304相对应,所述调节块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块4设置于所述限位块104两侧,通过调节块4实现对上连接件21和下连接件22之间角度的调节,同时便于实现对两者之间位置角度的限定,保证其能够实现有效限定,提高其工作稳定性。
34.优选的是,本发明的上固定架23和下固定架24内侧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缓冲海绵或缓冲橡胶,所述固定件25为绑带或固定绳,通过固定件25实现对伤者手臂的有效固定,保证其与固定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手臂的稳定性,进而便于实现后续的有效恢复。
35.另外,本发明的转动轴102顶部设有卡环槽103,所述卡环槽103距离所述底座101的高度与所述转动孔主体301厚度相同,所述卡环槽103内部设有卡环5,所述缓冲头105安装孔内部设有缓冲弹簧106,所述缓冲头105设置于所述缓冲弹簧106顶部,所述缓冲头105可沿所述缓冲头安装孔轴向滑动,通过缓冲弹簧106实现对缓冲头105位置的有效限定及复位,保证其工作稳定性,同时利用卡环槽103实现对转动轴102位置的限定,保证其工作过程
中的相对位置。
36.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调节块4顶部设有按钮407,所述调节块4侧面活动设置有固定块402,所述固定块402内侧活动设置有连杆404,所述连杆404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405,所述推杆405顶部与所述按钮407铰接,所述按钮407底部设有支撑板410,所述支撑板410与所述按钮40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09,通过按钮407对推杆405位置进行推动,使其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对连杆404位置的有效限定,保证其工作稳定性。
37.更好的,本发明的固定块402与相邻两个所述凸起302配合,所述调节块4可沿所述角度调节孔304滑动,所述固定块402底部略高于所述底座101顶面,通过固定块402和与之相匹配的凸起302实现对固定架位置的限定,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利用调节块4实现对上固定架23和下固定架24之间角度的有效调节,便于根据伤者的不同程度进行角度旋转固定,以此提高其工作效率。
38.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本发明的转动孔组件3包括:转动孔主体31、凸起302、阻隔肋303、角度调节孔304、转动孔套305和转动孔306,所述转动孔306设置于所述转动孔主体301中心,所述转动孔306与所述转动轴102对应设置实现两个组件的相对转动,所述转动孔306外侧设有角度调节孔304,所述角度调节孔304内部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凸起302,通过设置凸起302,实现对转动角度的调节的控制,防止出现较大的角度偏差,对转动行程的控制更加的精确,所述转动孔主体301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对应设置的避障槽,设置避障槽保证限位块104的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同时,所述角度调节孔304为以转动孔圆心为圆心的两个半圆环结构,所述两个半圆环结构中间设有阻隔肋303,用于加强转动孔主体301的强度,同时防止两个调节块4出现重合现象。
39.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卡环5包括卡环主体501和拆卸孔502,通过卡换主体501与卡环槽103之间配合,拆卸孔502有利于卡环5的拆装。
40.更好的,本发明的调节块4包括调节块主体401、固定块402、空腔403、连杆404、推杆405、固定块安装孔406、按钮407、按钮顶板408、复位弹簧409和支撑板410,所述调节块4与所述角度调节孔304对应设置,所述调节块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块4分别设置于所述限位块104两侧,设置两个对转动时的两个方向都可以进行限制,所述调节块4顶部设有按钮407,所述调节块4侧面活动设置有固定块402,所述固定块402内侧活动设置有连杆404,所述连杆404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405,所述推杆405顶部与所述按钮407铰接,所述按钮407底部设有支撑板410,所述支撑板410与所述按钮407直接设有复位弹簧409。所述固定块402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凸起302配合,所述调节块4可沿所述角度调节孔304滑动,所述固定块402底部略高于所述底座101顶面,防止出现较大的摩擦阻力。
41.在本实例中,转动轴组件1和转动孔组件3之间互相配合,转动孔组件3套接于转动轴组件1上,两者可以实现相对转动,同时在转动孔组件3上设有调节块4,调节块4设有两个,在转动轴组件1上设有限位块104,调节块4设置在限位块104的两侧,通过按下按钮407,固定块402会缩入到调节块4的内部,此时调节块4可以沿着角度调节孔304内部进行滑动,在达到预设的位置后松开按钮407,固定块402会伸出与角度调节孔304内部的凸起302卡住,这样在转动轴102转动过程中,限位块104运动到两个调节块4的位置时,首先缓冲头105与调节块4接触,实现缓冲作用,限位块104将缓冲弹簧106压缩至底部时,达到最终的限位的位置,实现转动限位的效果。
42.如图8~12所示,在对该装置进行加工过程中,首先对所需物料进行定量输送,将其输送至后续工序中进行塑形加工,在对其物料进行输送时,首先使物料经第一传送带61传输,传输至端部的存储箱,然后存储箱在预设时间内实现一次移动,将物料输送至第二传送带62上方,打开存储箱的挡板,使物料在底板81的倾斜状态下实现滑落。为了避免在输送过程中,物料掉落至存储箱外部,底板81下方可设置一称量计和信号传输器,对存储箱内的物料进行承载计重,当其达到预设重量后,利用信号传输器对外实现信号传输,第一传送带61的动力驱动和驱动装置均采用电机,电机通过控制器连接第一传送带61和传动组件,通过控制器接收信号后,第一传送带61停止输送,传送组件实现工作,进而避免定量变向移动装置7在工作过程中,第一传送带61的持续输送,出现物料掉落的现象。该处电机接收信号工作状态发生改变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描述其工作原理。
43.定量变向移动装置7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驱动装置对主动轴713的旋转提供动力,由于主动轴713和从动轴714上均安装有相啮合的锥齿轮715,因此,主动轴713的旋转带动从动轴714实现同步旋转,从动轴714上端固定连接主动杆733,故使主动杆733随从动轴714的旋转实现同步旋转,主动杆733活动连接从动杆734,且主动杆733和从动杆734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限位轮732,因此,在主动杆733的旋转下,从动杆734带动第二限位轮732和支架74实现旋转,进而使从动杆734和第二限位轮732实现以从动轴714和第一限位轮731中心点为圆心的圆周运动,进而对支架74和支撑板72的位置进行移动,使其能够在第一传送带61和第二传送带62之间来回循环移动。
44.支撑板72上设有滑槽721,且所述存储箱底部卡接滑槽721,存储箱在从第一传送带61下方移动至第二传送带62一侧时,直齿轮92包括左直齿轮和右直齿轮,且所述左直齿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直齿轮92通过固定轴83连接侧板82,驱动电机带动左齿轮旋转,同时带动与之啮合的右齿轮实现反向旋转,进而对挡板进行打开,底板81表面为光滑表面,且所述底板81表面涂有润滑材料,物料在底板81的倾斜作用滑落至第二传送带62上,通过第二传送带62实现对物料的变向输送。为了保证输送质量,可以在第二传送带62一侧安装一竖板,利用竖板对存储箱掉落的物料进行阻挡,使其在第二传送带62上实现堆放输送,便于后续工序的加工。
45.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通过转动行程限位装置连接下固定架,且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上均安装有固定件,所述行程限位装置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限位组件,所述上连接件固定连接上固定架,所述下连接件固定连接下固定架,且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轴、限位块和底座,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和底座相交处,所述底座侧面设有安装块,所述限位块侧面设有缓冲头安装孔,所述缓冲头安装孔内部设有缓冲头,通过限位组件实现对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位置的限定,保证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在活动过程中的位置,对其进行有效限定,保证后续的康复训练效果;所述上连接件一端安装有转动孔和转动孔主体,所述转动孔设置于所述转动孔主体中心,所述转动孔与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所述转动孔外侧设有角度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孔内部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凸起,所述转动孔主体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对应设置的避障槽,通过转动孔和转动孔主体实现对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角度的有效限定调节,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针对伤者不同程度的防护;所述角度调节孔上设有调节
块,且所述调节块与角度调节孔相对应,所述调节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块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两侧,通过调节块实现对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角度的调节,同时便于实现对两者之间位置角度的限定,保证其能够实现有效限定,提高其工作稳定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有效实现对伤者肘关节的保护支撑,同时能够对其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实现有效康复训练,在对该装置进行生产时,能够有效提高其定量输送效率,保证其后续的包装输送质量。
46.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通过转动行程限位装置连接下固定架,且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上均安装有固定件,所述行程限位装置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限位组件,所述上连接件固定连接上固定架,所述下连接件固定连接下固定架,且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轴、限位块和底座,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和底座相交处,所述底座侧面设有安装块,所述限位块侧面设有缓冲头安装孔,所述缓冲头安装孔内部设有缓冲头;所述上连接件一端安装有转动孔和转动孔主体,所述转动孔设置于所述转动孔主体中心,所述转动孔与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所述转动孔外侧设有角度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孔内部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凸起,所述转动孔主体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对应设置的避障槽;所述角度调节孔上设有调节块,且所述调节块与角度调节孔相对应,所述调节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块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内侧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缓冲海绵或缓冲橡胶,所述固定件为绑带或固定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顶部设有卡环槽,所述卡环槽距离所述底座的高度与所述转动孔主体厚度相同,所述卡环槽内部设有卡环,所述缓冲头安装孔内部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头设置于所述缓冲弹簧顶部,所述缓冲头可沿所述缓冲头安装孔轴向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顶部设有按钮,所述调节块侧面活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活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顶部与所述按钮铰接,所述按钮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按钮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配合,所述调节块可沿所述角度调节孔滑动,所述固定块底部略高于所述底座顶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顶部设有拆卸孔,所述角度调节孔为以转动孔圆心为圆心的两个半圆环结构,所述两个半圆环结构中间设有阻隔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材质为不锈钢,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材质为弹性橡胶。8.用于加工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变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传送带和位于传送带一侧的定量变向移动装置,所述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且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定量变向移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上的存储箱,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位于固定板上的固定座、传动组件和限位装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安装有相啮合的锥齿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轮、第二限位轮和连接杆,所述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上套接有旋转件,所述连接杆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所述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主动轴,另一端活动连接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一端
轴接支撑板;所述存储箱包括底板、侧板和挡板,所述底板倾斜设置,且所述侧板环设底板边侧,所述侧板上设有出料口,所述挡板活动连接侧板,且所述挡板位于出料口处,所述侧板一侧安装有固定孔,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固定孔相匹配的通孔,且所述固定孔内安装有插销,所述挡板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且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上安装有相啮合的直齿轮,所述挡板下方安装有限位柱,所述侧板上设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弧形限位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端部位于存储箱中心上方,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之间的距离长度小于连接杆的总长度,所述限位装置安装有两个,且两个限位装置呈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下方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边侧和底侧分别连接两个限位装置的从动杆,所述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均为齿轮,且所述第二限位轮直径是第一限位轮直径的二分之一,所述旋转件为旋转链条,所述第一限位轮固定连接固定座,所述从动轴穿过第一限位轮,且活动连接第一限位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表面为光滑表面,且所述底板表面涂有润滑材料,所述直齿轮包括左直齿轮和右直齿轮,且所述左直齿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直齿轮通过固定轴连接侧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槽,且所述存储箱底部卡接滑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康复训练装置及其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上固定架通过转动行程限位装置连接下固定架,行程限位装置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轴、限位块和底座,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和底座相交处,底座侧面设有安装块,限位块侧面设有缓冲头安装孔,缓冲头安装孔内部设有缓冲头;上连接件一端安装有转动孔和转动孔主体,转动孔与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转动孔外侧设有角度调节孔,角度调节孔内部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凸起;角度调节孔上设有调节块,调节块设有两个。借此,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对伤者肘关节的防护,提高保护效率和保护质量。提高保护效率和保护质量。提高保护效率和保护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水源 刘洪源 王宁 王德伟 韩晓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织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2
技术公布日:2021/6/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50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