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喷墨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中的墨盒。
背景技术:
2.喷墨打印机是常用的喷墨成像设备,墨盒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安装至喷墨打印机,用于在喷墨打印机工作时提供墨水。图1提供了一种现有墨盒的立体图,墨盒1包括容纳墨水的壳体2、从壳体2上表面22向上延伸形成的透光部27,当墨盒1被安装在喷墨打印机时,所述透光部27用于检测墨盒1内墨水的余量。
3.具体的,在墨盒1被安装至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位于透光部27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且透光部27与容纳墨水的墨水腔连通,在墨盒1中的墨水量较多时,光发射部发射的光线不能通过透光部27,因而,光接收部不能接收到光线,喷墨打印机即认为墨盒1中的墨水余量较多;随着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墨盒中的墨水被消耗,当墨水被消耗至预定值时,光发射部发射的光线可以通过透光部27到达光接收部,此时,喷墨打印机认为墨盒1中的墨水余量已不足,并通过发出报警的方式通知用户更换墨盒。
4.如上所述,只有光发射部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部27,并被光接收部接收,且光接收部接收到预定强度的光线后,喷墨打印机才能判断出墨盒1中的墨水余量不足,然而,由于透光部27与墨盒1中容纳墨水的墨水腔连通,使用过程中,当有墨水沾附在透光部27的内壁时,将会影响透光部27的光线通过效率,进而可能使得喷墨打印机对墨盒1中墨水余量造成误判;即使透光部27内壁没有沾附墨水,光线在通过透光部27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损耗”,同样可能导致喷墨打印机对墨水余量造成误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虽然其中也设置有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的透光部,但该透光部不与墨盒中存储墨水的墨水腔连通,且随着墨水的消耗,透光部在墨盒中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得光发射部发射的光线能够被光接收部全部接收到,从而确保喷墨打印机能够对墨水余量进行精确判断,具体方案如下:
6.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设置有光发射件和光接收件的喷墨成像设备中,墨盒包括壳体、形成在壳体上的出墨部、检测组件,所述壳体形成用于容纳墨水的墨水腔,出墨部用于将墨水腔中的墨水向外供应,检测组件用于与光发射件和光接收件配合检测墨水腔中的墨水余量;光接收件用于接收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检测组件包括可沿与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的遮光件,所述遮光件可根据墨水腔中的墨水量变化在遮住光发射件所发射光线的遮光位置和不能够遮挡住光发射件所发射光线的不遮光位置之间移动。
7.其中,在遮光位置,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全部被遮光件遮挡,在不遮光位置,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全部不被遮光件遮挡;或者说,在遮光位置,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全部不能被光接收件接收,在不遮光位置,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全部被光接收件接收。
8.当墨盒被安装至喷墨成像设备时,光发射件和光接收件分别位于检测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遮光件可在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移动。
9.遮光件包括用于遮挡光发射件所发射的光线的遮光部,遮光部与出墨部之间的相对位置随着遮光件分别位于遮光位置和不遮光位置而不同;相比于遮光件位于遮光位置,当遮光件位于不遮光位置时,遮光部更靠近/远离出墨部。
10.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对遮光件的运动进行导引的导引件以及与遮光件接触的可变形件,所述可变形件可根据墨水腔中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导引件内部形成容纳遮光件的导引腔,所述导引腔位于上方的末端敞口,位于下方的末端形成开口,可变形件密封所述开口,导引腔不与墨水腔连通。
11.如上所述,检测组件中的遮光件不再被固定设置,而是被设置成可沿与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且遮光件可根据墨水腔中的墨水量变化在遮光位置和不遮光位置之间移动,光线不会产生“损耗”,从而确保光接收件能够接收到光发射件发射出的所有光线,避免喷墨成像设备对墨水腔中的墨水余量造成误判。
附图说明
12.图1是现有墨盒的立体图。
1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1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在被安装至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16.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被注满墨水时,墨水余量检测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17.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被注满墨水时,沿前后方向观察墨盒的示意图。
18.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中墨水被消耗至预定值时,墨水余量检测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19.图6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中墨水被消耗至预定值时,沿前后方向观察墨盒的示意图。
20.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21.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被注满墨水时,墨水余量检测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22.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被注满墨水时,沿前后方向观察墨盒的示意图。
23.图9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中墨水被消耗至预定值时,墨水余量检测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24.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中墨水被消耗至预定值时,沿前后方向观察墨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墨盒中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的部件被改进,因而,除了墨水余量检测部件外,下文中与背景技术相同的部件将采用相同的编号。
26.为使得描述更清楚,首先对墨盒1作如下定义:定义墨盒1的安装方向为前后方向,且墨盒1向前被安装,以墨盒1安装时的角度为准,墨盒1的上侧为上方,下侧为下方,左侧为左方,右侧为右方;下文中关于方位的描述均与以上描述对应。
27.实施例一
28.[墨盒的整体结构]
[0029]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在被安装至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0030]
墨盒1包括容纳墨水的壳体2、出墨部3、芯片安装部4和墨水余量检测组件(简称“检测组件”)6,壳体2形成容纳墨水的墨水腔20,并具有位于前方的前表面21和位于上方的上表面22;出墨部3从前表面21向前突出,并与墨水腔20连通,用于将墨水腔20中的墨水向外供应;芯片安装部4位于前表面21的前方,基板41安装在芯片安装部4的上方,所述基板41上设置有多个触点42,当墨盒1被安装至喷墨打印机时,触点42与喷墨打印机中的触针接触,因而,墨盒1与喷墨打印机建立通信连接;检测组件6沿上下方向布置,且检测组件6的至少一部分可根据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沿上下方向移动。
[0031]
沿上下方向,芯片安装部4位于出墨部3的上方,进一步的,墨盒1还包括从上表面22向上延伸的感应件23和凸台24,其中,在墨盒1的安装过程中,感应件23用于与喷墨打印机配合,使得墨盒1能够被喷墨打印机识别,凸台24的上方还设置有卡位25和把手26,当墨盒1被安装至喷墨打印机的预定位置时,卡位25被喷墨打印机卡接,因而,墨盒1被定位在喷墨打印机中,当墨盒1需要被取出时,用户通过握持把手26将墨盒1向后拉出。
[0032]
进一步的,壳体2包括分体形成的底壳2a和面盖2b,墨水腔20形成在底壳2a中,墨盒1还包括位于底壳2a和面盖2b之间的密封膜5,所述密封膜5用于从左侧密封墨水腔20,面盖2b与底壳2a在左右方向结合,因而,密封膜5位于面盖2b与底壳2a之间。当底壳2a和面盖2b结合后,分别位于底壳2a和面盖2b的上表面22a和22b对齐而形成墨盒上表面22,所述感应件23、凸台24、检测组件6、卡位25和把手26可以形成在底壳2a的上表面22a上,也可以形成在面盖2b的上表面22b上,无论所述各部件被布置在底壳2a还是被布置在面盖2b,整体上看,所述各部件相对于上表面22的位置不变。
[0033]
[检测组件]
[0034]
检测组件6可被设置在底壳2a或面盖2b上,下文中以检测组件6被设置在底壳2a为例进行描述。如图所示,检测组件6包括遮光件61、导引件62和可变形件63,喷墨成像设备中设置有光发射件71和光接收件72(如图5b所示),当墨盒1被安装至喷墨成像设备时,该检测组件6进入到光发射件71和光接收件72之间,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如果不能被光接收件72接收到,那么喷墨打印机会认为墨盒1中的墨水量较多,用户可正常使用,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如果能够被光接收件72接收到,那么喷墨打印机会认为墨盒1中的墨水量已不足,此时,喷墨打印机发出警报,告知用户更换墨盒1。
[0035]
结合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61可在导引件62中运动,当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比预定值大时,或者说墨盒1中的墨水量较多时,遮光件61位于能够遮住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的位置,此时,光接收件72接收不到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随着墨水腔20中的墨水被消耗,遮光件61逐渐运动至不能遮住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的位置,此时,光接收件72接收到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的遮光件61可在遮住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的遮光位置(第一位置)以及不能够遮住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的不遮光位置(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此处的不遮光位置是指由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全部通过遮光件61,并被光接收件72接收到,也就是说,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不会被损耗,进而确保喷墨打印机对墨水余量的判断准确。
[0036]
根据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遮光件61可沿与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l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具体的,例如,沿上下方向进行的上下运动,或沿前后方向进行的前后运动,或者沿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共同所在平面倾斜的方向运动。无论遮光件61的运动方向如何,总体上,遮光件61的运动可受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控制,可被理解的是,墨水对位于墨水腔20中的物体的浮力方向为竖直向上,因而,当遮光件61选择在上下方向运动时,可直接利用墨水产生的浮力对遮光件61进行控制;当遮光件61选择不在上下方向运动时,可通过将墨水产生的向上的浮力转换为在遮光件61所选择的运动方向对遮光件61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当遮光件61在前后方向运动时,通过将墨水产生的向上的浮力转换为在前后方向对遮光件61进行控制。
[0037]
作为基础的,下文中将描述遮光件61在上下方向运动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导引件62沿上下方向形成在墨水腔20中,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末端62a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末端62b,优选的,导引件62内部形成可容纳遮光件61的导引腔620,且第一末端62a敞口,第二末端62b形成开口621,可变形件63位于第二末端62b,并与遮光件61接触。
[0038]
本实施例中,开口621被密封,因而,导引腔620与墨水腔20被隔离,位于墨水腔20中的墨水不会通过导引腔620泄露,也就是说,导引腔620不与墨水腔20连通;优选的,可变形件63为可随着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变化而弹性变形的弹性膜;开口621被弹性膜63密封,当遮光件61被安装至导引腔620时,所述遮光件61可通过第一末端62a暴露。
[0039]
如图2和图4所示,遮光件6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遮光部611、连接部612和导引部613,所述各部件中,至少遮光部611由不透光材料制成,或遮光件61整体由可透光材料制成,不透光材料贴附在遮光件61上,从而在遮光件61上形成遮光部611,所述遮光部611用于遮住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l;连接部612连接遮光部611和导引部613,沿左右方向或/和前后方向,导引部613的尺寸比连接部612和遮光部611的尺寸均要大,且略小于导引腔620的尺寸,以此确保遮光件61能够在导引腔620中的运动更顺滑。作为一种简化的结构,所述连接部612可被省略,遮光部611直接与导引部613连接,很显然,在导引腔620沿上下方向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导引部613沿上下方向的尺寸将变得更长,因而,导引部613的用料更多,由此导致遮光件61整体材料成本上升,因而,设置连接部612有助于降低遮光件61的整体材料成本。
[0040]
如上所述,沿左右方向或/和前后方向,导引部613的尺寸比连接部612和遮光部611的尺寸均要大,因而,导引部613的上方将形成台阶面614,相应的,导引腔620内壁向内延伸形成有限位突起64,所述限位突起64用于与台阶面614结合,以限制遮光件61向上的运
动量。导引部613的下部被弹性膜63支撑,因而,在弹性膜63响应墨水腔20中墨水量的变化而发生弹性变形时,遮光件61能够随着弹性膜63的弹性变形而运动。
[0041]
[检测过程]
[0042]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被注满墨水时,墨水余量检测组件的状态示意图;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被注满墨水时,沿前后方向观察墨盒的示意图;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中墨水被消耗至预定值时,墨水余量检测组件的状态示意图;图6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墨盒中墨水被消耗至预定值时,沿前后方向观察墨盒的示意图。
[0043]
如图5a所示,当墨水腔20中被灌满墨水11时,弹性膜63被完全浸没在墨水11中,沿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观察时,遮光件61的至少一部分与墨水11重叠,但由于导引腔620与墨水腔20不连通,因而,导引腔620中不会有墨水存在,遮光件61不会直接受到墨水11的浮力作用,所述墨水的浮力通过弹性膜63被施加至遮光件61。如图所示,在墨水11的浮力作用下,弹性膜63不发生弹性变形,遮光件61通过导引部613被弹性膜63支撑,此时,遮光件61的重力与墨水通过弹性膜63施加至遮光件61的浮力相平衡,遮光件61的至少遮光部611通过第一末端62a暴露在外;或者,沿上下方向,当弹性膜63与墨水腔20中的墨水液面距离足够大时,墨水通过弹性膜63施加至遮光件61的浮力大于遮光件61的重力,此时,弹性膜63在浮力作用下向上变形,相应的,遮光件61也被向上迫推,同样的,遮光件61的至少遮光部611通过第一末端62a暴露在外。
[0044]
进一步的,当墨水腔20中被灌满墨水时,沿上下方向,遮光部611位于上表面22/基板41的上方,遮光件61位于遮光位置,如图5b所示,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l被遮光部611遮挡而不能穿过遮光件61,光接收件72将完全不能接收到光线l;在上下方向上,遮光部611不超过凸台24,沿前后方向,所述遮光部611在受到凸台24保护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墨盒1在沿前后方向向前被安装的过程中,遮光部611与喷墨打印机内部形成干涉。
[0045]
随着墨水腔20中的墨水11被消耗,墨水11对弹性膜63产生的浮力逐渐减小,在遮光件61的重力作用下,导引部613开始压迫弹性膜63向下发生弹性变形,遮光件61整体上向下运动;如图6a所示,当墨水液面低于弹性膜63时,弹性膜63和遮光件61均不再受到墨水11的浮力作用,遮光件61的重力全部作用在弹性膜63上,弹性膜63向下的弹性变形量达到最大,遮光件61停止向下运动,此时,遮光部611不再遮挡光线l,如图6b所示,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l从遮光件61(遮光部611)的上方经过,最终被光接收件72全部接收,此时,遮光件61位于不遮光位置,相比于遮光位置,此时的遮光部611更靠近出墨部3,由于光线l在行进过程中没有“损耗”,因而,喷墨打印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光线l做出精确判断,并提醒用户需更换墨盒。
[0046]
如上所述,弹性膜63根据墨水量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弹性变化量,使得遮光部611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壳体2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遮光部611能够在遮挡光线l的位置以及不遮挡光线l的位置之间运动,即喷墨打印机可根据墨水腔20中墨水量的不同向用户发出不同的提示信息。
[0047]
当墨水腔20被灌满墨水时,在墨水11的浮力作用下,遮光件61被弹性膜63支撑而处于完全遮挡光线l的位置,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l完全不能被光接收件72接收到,喷墨打印机向用户发出墨盒中墨水量充足的信息;随着墨水腔20中的墨水逐渐被消耗,沿上下
方向,弹性膜63到墨水液面的距离逐渐减小,遮光件61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在遮光件61自身重力作用下,遮光件61迫使弹性膜63向下发生弹性变形,遮光件61也同步向下运动,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l逐渐不再被遮光件61遮挡,换句话说,一部分光线l位于遮光件61的上方而不再被遮光件61遮挡,并最终被光接收件72接收,另一部分光线l仍然被遮光件61遮挡,此时,喷墨打印机可根据光接收件72所接收到的光线量判断出墨水腔20中的墨水余量。
[0048]
假设光发射件71发射出的光线l所具有的光线量为c,当光接收件72接收到的光线量也为零时,喷墨打印机判断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为充满状态,当光接收件72接收到的光线量为c/2时,喷墨打印机判断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为消耗至一半的状态,当光接收件72接收到的光线量为c时,喷墨打印机判断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已被消耗完;据此可知,遮光件61到达不遮光位置的“时刻”可根据需求调整,而具有较大的设计自由度,例如,墨盒生产厂商可调整遮光件61的尺寸或质量等参数使得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还剩一半时,遮光件61即到达不遮光位置,还可以通过调整遮光件61的参数使得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还剩四分之一时,遮光件61到达不遮光位置,进一步的,还可以调整遮光件61,使得墨水腔20中的墨水液面低于出墨部3的最高点时,遮光件61到达不遮光位置,从而充分消耗墨水腔20中的墨水。
[0049]
本实施例中,随着遮光件61向下运动,光接收件72从完全不能接收到光线l,到逐渐能接收到部分光线l,再到能够接收到全部光线l,且光接收件72所接收到的光线正是从光发射件71所发射出的且位于遮光件61上方的全部光线,光接收件72所不能接收到的光线全部被遮光件61遮挡,而不会出现如背景技术所述的,光线在通过透光部27的过程中产生“损耗”,导致光接收部接收到的光线量不足,因而,利用本实施例涉及的检测组件6,喷墨打印机可根据光接收件72接收到的光线量精确判断出墨水腔20中的墨水余量,并向用户发出正确的指示信息。
[0050]
实施例二
[0051]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005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检测组件6的结构,且本实施例中遮光件61随着墨水腔20中的墨水被消耗逐渐向上运动。下文中将重点对检测组件6的结构及其检测过程进行描述。
[0053]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6包括遮光件61、导引件62、可变形件63和转动件64;遮光件6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遮光部611、通孔615、连接部612和导引部613,所述遮光部611与通孔615相邻设置,或者说,通孔615位于遮光部611与连接部612之间,且通孔615沿左右方向贯通,光线在经过通孔615时不会产生“损耗”;连接部612和导引部613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54]
所述可变形件63仍然选择为弹性膜,同时,弹性膜63将导引件62的第二末端62b密封,使得导引腔620与墨水腔20不连通。转动件64可转动地被安装在墨水腔20中,并被设置成随着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变化而转动,如图7所示,转动件64包括转动部643以及与转动部643连接的第一部分641和第二部分642,所述转动部643为穿孔,壳体2设置有转轴27,转动部643与转轴27结合,第二部分642根据墨水腔20中的墨水量变化绕转轴27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部分641转动,所述第一部分641在转动的过程中拨动遮光件61从遮住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的遮光位置逐渐向上运动,并到达不遮住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的不遮光位置,在遮光位置,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全部被遮光部611遮挡,在不遮光位置,光发射件71发
射的光线全部不被遮光部611遮挡,此时,全部光线通过通孔615被光接收件72接收。
[0055]
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被注满墨水时,墨水余量检测组件的状态示意图;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被注满墨水时,沿前后方向观察墨盒的示意图;图9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中墨水被消耗至预定值时,墨水余量检测组件的状态示意图;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墨盒中墨水被消耗至预定值时,沿前后方向观察墨盒的示意图。
[0056]
如图8a和图8b所示,墨水腔20中被灌满墨水11,转动件64受到墨水11向上的浮力作用使得第二部分642不与弹性膜63/遮光件61接触,遮光件61此时位于遮光位置,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l完全被遮光部611遮挡;本实施例中,遮光件61优选由金属制成,因而,此时的遮光件6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克服墨水11的浮力迫使弹性膜63向下发生弹性变形。
[0057]
随着墨水腔20中的墨水被消耗,转动件第二部分642受到向上的浮力逐渐减小,在第二部分642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件64整体绕转轴27沿r所示方向转动,转动件第一部分641逐渐靠近弹性膜63。本实施例中,为确保第一部分641能够将遮光件61顺利的向上推出,如图7所示,遮光件61还包括设置在导引部613上的导引斜面616,当转动件64沿图8a所示的r方向转动时,第一部分641先与导引斜面616结合,并在导引斜面616的导引下逐渐将遮光件61向上推出,并最终到达图9a所示的位置,此时,第一部分641与导引部613的底面617抵接,如图9b所示,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l穿过通孔615被光接收部72接收,此时,遮光件61位于不遮光位置,相比于遮光位置,此时的遮光部611更远离出墨部3。
[0058]
进一步的,作为可变形件63的改进方式,如图7所示,可变形件63包括弹性膜631以及设置在弹性膜631上的迫推突起632,弹性膜631用于密封导引件62的第二末端开口621,迫推突起632与遮光件61的导引部613相对,当转动件第一部分641沿r所示方向转动至弹性膜63下方时,第一部分641通过推动弹性膜63而使得迫推突起632向上推动导引部613,因而,遮光件61向上运动。
[0059]
在遮光件61逐渐上移的过程中,遮光部61逐渐移动至光发射件71的上方,通孔615逐渐到达与光发射件71相对的位置,由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全部通过通孔615被光接收件72接收;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的光接收件72所接收到的光线量也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直至接收到光发射部71发射的全部光线,且光接收件72所接收到的光线量没有被“损耗”,因而,喷墨打印机可根据光接收件72接收到的光线量精确判断出墨水腔20中的墨水余量,并向用户发出正确的指示信息。
[0060]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检测组件6中设置有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遮光件61,在墨盒的墨水腔20被灌满墨水时,遮光件61位于可遮挡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光线的遮光位置,此时,光线全部被遮挡件61遮挡而不能被光接收件72接收;随着墨水腔20中的墨水被消耗,遮光件61逐渐移动至不遮挡光发射件71发射的全部光线的不遮光位置,此时,光线不被光遮挡件61遮挡而全部被光接收件72接收,也就是说,光接收件72接收到的光线没有产生“损耗”,因而,光接收件72反馈至喷墨打印机的墨水余量信息更真实、更准确,喷墨打印机也就不会出现误判。
技术特征:
1.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设置有光发射件和光接收件的喷墨成像设备中,墨盒包括壳体、形成在壳体上的出墨部、检测组件,所述壳体形成用于容纳墨水的墨水腔,出墨部用于将墨水腔中的墨水向外供应,检测组件用于与光发射件和光接收件配合检测墨水腔中的墨水余量;光接收件用于接收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包括可沿与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的遮光件,所述遮光件可根据墨水腔中的墨水量变化在遮住光发射件所发射光线的遮光位置和不能够遮挡住光发射件所发射光线的不遮光位置之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遮光位置,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全部被遮光件遮挡,在不遮光位置,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全部不被遮光件遮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遮光位置,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全部不能被光接收件接收,在不遮光位置,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全部被光接收件接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当墨盒被安装至喷墨成像设备时,光发射件和光接收件分别位于检测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遮光件可在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遮光件包括用于遮挡光发射件所发射的光线的遮光部,遮光部与出墨部之间的相对位置随着遮光件分别位于遮光位置和不遮光位置而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光发射件和光接收件分别位于检测组件的左右两侧,遮光件可沿墨盒的上下方向运动,相比于遮光件位于遮光位置,当遮光件位于不遮光位置时,遮光部更靠近出墨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光发射件和光接收件分别位于检测组件的左右两侧,遮光件可沿墨盒的上下方向运动,相比于遮光件位于遮光位置,当遮光件位于不遮光位置时,遮光部更远离出墨部。8.根据权利要求1
‑
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对遮光件的运动进行导引的导引件以及与遮光件接触的可变形件,所述可变形件可根据墨水腔中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导引件内部形成容纳遮光件的导引腔,所述导引腔位于上方的末端敞口,位于下方的末端形成开口,可变形件密封所述开口,导引腔不与墨水腔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可拆卸地安装在设置有光发射件和光接收件的喷墨成像设备中,墨盒包括壳体和检测组件,壳体形成用于容纳墨水的墨水腔,检测组件用于与光发射件和光接收件配合检测墨水腔中的墨水余量;光接收件用于接收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检测组件包括可沿与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的遮光件,遮光件可根据墨水腔中的墨水量变化在遮住光发射件所发射光线的遮光位置和不能够遮挡住光发射件所发射光线的不遮光位置之间移动,光发射件发射的光线不会产生“损耗”,从而确保光接收件能够接收到光发射件发射出的所有光线,避免喷墨成像设备对墨水腔中的墨水余量造成误判。误判。误判。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远 赵升魁 王朋 林东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益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5
技术公布日:2021/6/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250353.html